无公害韭菜栽培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黎子里

无公害韭菜栽培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黎子里

黎子里

惠州市博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摘要: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不断提高,无公害蔬菜受到人们的欢迎,而韭菜又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因此推广无公害韭菜栽培技术具有很现实的意义。本文对无公害韭菜栽培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韭菜;栽培;无公害;关键技术

韭菜是我国特产蔬菜,风味独特,其叶、花薹、根均可食用,并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同时韭菜又是多年生宿根蔬菜,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既抗寒又耐热,全国各地均可种植。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无公害蔬菜受到青睐,因此本文对无公害韭菜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1生产基地选择

首先,无公害韭菜的生产基地环境应满足农业部标准《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 5010-2002)规定的各项要求。其次,基地应地势平坦,土质以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为佳,并应有良好的排灌条件。为了远离污染源,基地周边300m范围内应没有工矿企业、医院、居住区等污染源。还有,前茬宜选种瓜、豆、叶类蔬菜[1],而应避开葱类蔬菜(韭菜属葱类蔬菜),以降低病害发生率。

2 品种选择

韭菜品种的选择应从产地和市场两个方面考虑。博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热冬暖,雨量充沛,应选择适合南方地区生产的品种,利于丰产、抗病、抗逆。按照叶型分类,韭菜分细叶韭和宽叶韭。细叶韭成熟快,分蘖强,耐寒、耐热、耐雨、耐旱,而且香味浓郁,较受市场欢迎,但产量较低。宽叶韭迟熟,分蘖能力一般,耐寒、耐旱、耐雨,产量高,香味清淡。所以细叶韭适宜四季种植,宽叶韭冬春栽培更好。根据栽培方法,韭菜又分青韭和韭黄,韭黄是利用鳞茎中的养分在无光照条件下长成,在南方地区青韭和韭黄均可四季栽培。

3 播种、育苗与整地

3.1 苗床准备

选择平整、干燥的沙质土地块,播前深耕25~30cm,整成平畦(1.5m×10m),施放农家有机肥(腐熟鸡粪或猪粪)3000kg/667m2,或施用商品有机肥1000kg/667m2及三元复合肥20~30kg/667m2,然后翻匀、整平和理墒。苗床与大田比例约1:5~10。

3.2 种子处理

种子应为当年采收或前一年收获的新鲜种子,纯度应达到94%以上,净度不低于90%,发芽率应超过80%[2]。韭菜可以利用干籽直播,也可以浸种催芽后再播种。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均应去除干瘪的籽粒和杂质。浸种前应晒种2~3d,再以温水(30~40℃)浸泡8~12h,取出洗干净后进行催芽[3]。等胚根长出后可用于播种。

3.3 播种

由于韭菜喜凉爽气候,繁殖期不耐高温,所以南方地区入冬播种,开春定植较为适宜,即11~12月播种,翌年3~4月定植。种子可以直播,也可开沟条播,播种量一般为5kg/667m2,播后浇透水,并覆盖一层细土。然后覆盖塑料地膜保墒,出苗后揭膜。

3.4 苗期管理

苗出土后,根据墒情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追施一次肥,一般在幼苗出齐3~5片真叶时施用腐殖生态有机肥或腐熟人粪尿,用量约50kg/667m2。同时人工拔除杂草。

3.5 大田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种植韭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定植前,大田要进行深耕、翻晒、起畦,并施足基肥。按照广东气候特点,深沟高畦利于春夏季排雨水,确保田上不积水;秋冬时深沟可用来贮水防旱。一般畦宽160cm,沟宽40cm,沟深30cm。一般施用腐熟农家有机肥5000kg/667m2,或施商品有机肥2000kg/667m2及三元复合肥50kg/667m2。

3.6 定植

苗龄90~120d,株高180~200cm,有真叶5~6片,无病虫害、健壮的韭苗可以移栽定植。定植前连根起苗,抖掉根部泥土,再按苗的大小进行分级。随后对根部进行处理,剪去根稍末端,仅保留4~5cm。同时剪去叶片尖端,然后并齐鳞茎梳拢成小把。韭苗定植密度可按行距20~25cm、穴距10~15cm选择,每穴植苗8~10株。定植深度约3cm,以叶片和叶鞘连接处不被土覆盖为宜。然后植株周围用土压实,立即浇水。

3.7 分株繁殖

除了种子繁殖以外,还可以分株繁殖。分株的时间没有严格限制,但最好在11月至翌年4月这段时间为好。进行分株时,选择无病虫害、健壮的植株,先割掉地上部分,然后将根茎挖出,剔除老根和多余的根状茎,保留离地面最近的幼嫩根状茎,然后参考前述定植的密度,每穴种植5~6株,深度要比种子繁殖深一些,大约5cm左右即可。

4 田间管理

4.1 肥水管理

定植后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墒情灌溉补水,韭菜不耐淹,故以小水灌溉保持土壤表面湿润即可,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或微灌设施,以提高灌溉效率。用肥应根据植株长势、土壤墒情、天气掌握,应在抽出新叶后追施生物有机肥,以后再每隔10~15d追施一次生物有机肥,用量为20kg/667m2。每次施肥前要松土,施入后浇水,以促进植株生长。

4.2 采收管理

韭苗定植80d前后可以进行第一次收割,但应注意割口不能低于叶鞘基部,以免影响下一茬的生长,同时割茬要整齐。收割后要及时松土、除草,并根据植株长势培土和追肥。一般可追施300~400kg/667m2腐熟圈肥或50kg/667m2生物有机肥。以后待韭青长至20~30cm左右再进行收割,间隔大约28~30d。后面切割高度应比前一次提高1cm左右,并且采收不可过频,以防止植株早衰。每次收割时间最好在清晨露水未散时进行。采收三茬以后,可以将沟中淤泥培在植株根部,以利于韭菜尽快恢复良好的生长势头。持续阴天还可将淤泥覆盖整个畦面,但是高温晴好天气不能盖住植株头部,以免淤泥干硬妨碍植株生长。

5 病虫害防治

5.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应该成为蔬菜栽培最主要的手段。由于气候和生态环境等原因,北方韭菜种植常见的一些病虫害在广东地区并不多见,但为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还是要采取防治措施。农业防治的主要做法是合理轮作,一般连续种植2~3年后就应轮作其他类型的蔬菜。另外,苗床消毒、培育壮苗、施足基肥、清除杂草等措施也是降低韭菜病虫害发生率及危害程度的有效措施。

5.2 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

在田地中及周围设置防虫网、杀虫灯、粘虫板等捕杀害虫,可降低虫口数量。生物防治是利用害虫天敌、植物农药、生物农药杀灭害虫。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有利于食品安全,应成为无公害蔬菜优先选用的防治手段。

5.3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见效快,但有残留而影响食品安全,所以应选用低毒、高效、残留低的化学农药,同时要对症防治。例如防治韭蛆可采用40%辛硫磷乳油兑水500倍灌于根部;再如防治蓟马可在幼虫活动盛期用多杀霉素悬浮剂乳剂兑水800倍喷施。

5.4 病害防治

在广东地区韭菜的主要病害是黄尾现象,可见叶端发黄干枯,影响韭菜的产量和品质,主要原因包括持续高温、肥水不足、肥料偏施、缺乏微量元素等。在高温炎热季节应加强降温和补充水分,合理施肥,特别是要尽量施用营养成分全面的有机肥料,少施单一化肥。

6 结语

运用好农业技术和加强无公害措施是生产无公害韭菜的首要任务,为此应注重生产基地与优良品种的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科学的肥水管理及采收管理,这样既节省了病虫害防治费用,又能降低食品污染,从而有利于实现无害化栽培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贵锁. 无公害韭菜露地高产栽培技术[J]. 天津农林科技,2014(4):31-32.

[2] 李建平. 韭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 云南农业,2014(2):35-36.

[3] 杨星. 绿色食品韭菜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科技,2015(2):57-58.

论文作者:黎子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无公害韭菜栽培关键技术分析论文_黎子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