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应用前景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及其应用论文,前景论文,国际贸易论文,EDI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EDI简介
EDI的概念正逐渐被我国经贸界人士所熟悉。所谓EDI,即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一种计算机应用技术, 应用这种技术的贸易伙伴根据事先达成的协议,对经济信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格式化处理,并把这些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在它们的电子计算机应用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贸易伙伴可以通过EDI 发出订单询问有关商品信息、接受订单、办理货物运输和银行结算等事项。即是说,和贸易有关的手续都可以在不使用纸质单证的情况下完成,所以,EDI也被普遍地称为无纸贸易。
EDI是现代高科技和经济管理相结合的一个例子, 它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手段和管理手段,不仅使商业业务的操作方式根本改观,而且也影响了企业的行为和效率,它的广泛应用,将使市场结构、国民经济的运行等都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全球涌起EDI浪潮
EDI最早仅在铁路、公路、海运和空运等个别行业中得到应用, 80年代后逐渐扩大到全行业或多个行业,80年代末90年代初,EDI 被应用于处理国际贸易业务。1992年,在哥伦比亚卡塔纳召开的联合国贸发会议上首次提出发展电子数据交换, 提高国际贸易效率的计划——“TE2000 贸易效率计划”,并在19个国家的港口城市进行实验。 该计划在1994年10月美国俄亥俄州哥伦比亚举行的贸发会上得到确认,国际上迅速掀起应用和推广EDI的浪潮:欧洲、亚太国家和地区应用EDI的企业公司成倍增加;EDI服务涉及政府决策、贸易及贸易政策、管理、 金融、通讯、运输、保险、制造、医疗保健、石油化工、汽车、航空、电子、钢铁、咨询和劳务等许多领域;成立EDI国际组织和亚太EDI组织。
美国是EDI发源地之一,但是,也只是到1989年, 美国政府才开始推行EDI。1992年,在美国最大的100家企业中,已有97家采用EDI 进行;交易前500家企业中有65%应用了EDI;全国约有1.5 万家大企业采用了EDI。可以说,在美国国内,大型企业已基本上普遍应用EDI与其供应商和销售商建立信息关系。由于某些大零售公司对不使用EDI 的供应商采取制裁措施,迫使它们建立EDI联机系统,加上其他因素的促进, 使得全国90 %以上的商品出厂都是通过EDI 交易。 美国一家著名零售商WOL—MART公司使用EDI技术与3000多家供应商、连锁店、采购代理人联系起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产—供—销信息网络。据美国权威机构估计,美国国内EDI用户正以100%速度增长。
1989年2月,美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宣布,对以EDI方式报关的客户给予优先处理。其后,美国和欧共体均表示:从1992年开始,将全面采用EDI方式处理海关通关业务,对不采用该方式的客户, 不但清关手续将被延迟,而且还面临将被提高收费,甚至不被选择为贸易伙伴的危险。目前,欧盟国家也纷纷应用EDI办理海关手续,法国约50 %的海关手续、英国约90%的海关手续都由EDI系统或其它电子系统完成。
日本零售商在80年代开始利用通讯网络与供应商异地电子订货,为日本开展EDI奠定了基础。据日本有关部门调查,1993年, 日本各行业EDI的年均使用率达到40%以上,其中,批发零售业约为70%~80%, 制造业约10%~15%,海运业约10%~15%,全国使用的EDI系统90 %以上与商业流通有关。目前,日本大约拥有5万家EDI用户,500 个增值网(VAN)。
新加坡早在1986年就宣布国家贸易网络开发计划,作为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部分,在国家贸易发展委员会支持下,贸易发展局大力开发EDI系统,并于1989年1月开通。该系统由贸易网络、制造业网络、零售业网络、交通运输业网络和金融网络等分支系统组成, 仅国内SNS网络上的用户就超过1万家。 1990 年, 新加坡政府规定全国开始使用EDI办理和申报外贸业务,1991年全面投入使用。 新加坡海关与美国海关联网,直接向美国海关传送产地证;与荷兰鹿特丹港联网,直接办理货运和结汇。80年代末以来,新加坡港务局实施一项新的管理措施,对不以EDI方式提供船图的船舶,处以100~500新元的罚款。目前, 新加坡进出口清关手续的EDI处理普及率已达到95%。
韩国EDI用户大约有3000家,政府颁布贸易自动化法令, 制定贸易伙伴交换协议标准等法规。韩国政府工商部及国家电脑局计划在1995年建成无纸贸易的总体环境。政府投资5.8亿美元,建立联通全国贸易、运输、海关、银行、保险等部门的电子数据联网。该网络于1993年投入初期运作,计划在1996年前后与国际EDI系统联网, 预计该网络仅在商业文件方面就可以为国家节省15%的费用。
马来西亚政府于1991年推出国家电子数据联通网络计划,并在1994年1月完成pkcs航运系统。政府计划在1995年底以前完成国家EDI环境建设工程,该工程涉及海洋、航空和陆路运输、金融保险银行业、制造业、零售批发业的各方面活动。
此外,印度政府也积极投入EDI规划和建设, 建立专业性协调小组,以及EDI事务会和协会, 并在孟买海关和马达拉斯港口试点应用和推广EDI技术。
三、EDI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EDI不仅影响到外贸、海关、银行、商检、运输、税务、 外汇管理、贸促会(商会)等组织机构的管理形式和操作效率,而且对国际贸易发展本身具有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可概括为以下7个方面:
1.EDI提高了国际贸易业务效率,降低贸易成本,简化中间环节, 提高贸易收益,从而对国际贸易发展,特别是“无纸贸易”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传统进出口业务中“单证相符,单单相符”导致大量繁琐的单证活动,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的业务效率。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如果全球国际贸易活动中生产的贸易单证及其相应行政文件得到删减(不是完全取消),每年可以带来大约1000亿美元的收益。由于国际贸易成本大约占贸易总额的7%~10%,如果贸易各国采取EDI方式交易,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单证错误延误时间导致的40%的损失,而且全球可节省25%的纸张处理费用和人力资源投资;全球文件及文件处理成本则可以分别降低44%和38%。贸发会议将EDI 誉为“提高世界贸易效率的革新方法”。
的确,在提高国家对外贸易业务效率上,EDI的作用相当显著。 以我国海关为例,1988年的进出口货物为482万批,1993年增加到1158 万批,增长2.4倍。在各大进出口口岸,报关厅往往人满为患, 顾客意见频频。显然,无论海关,还是进出口报关单位,都不可能仅以增加人员、扩大场所为对策,因此,只有一条道路,就是应用EDI技术, 配合完善管理体制,才有可能适应国家贸易规模的发展。采用EDI技术, 不仅提高海关等国家贸易管理机构的业务效率,而且极大地提高外贸公司的业务效率。通过EDI,外贸企业在2个小时或数小时内就能解决报关、融资、保险、商检和运输等业务问题,而不再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时间。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采用EDI, 总体上可使全球商业文件传递速度提高81%。某个国家内部获得的这种效率更为可观,例如,新加坡海关在使用EDI前清关后手续一般需3~4天,采用EDI后则只需30分钟。
EDI也同样提高国际运输企业的效率, 并使这些企业从中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例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实施“货运单证EDI 计划”后,中远公司的美国代理公司在船离开上海后,就能获得出口舱单的电子数据,代理公司即可利用该数据以EDI方式处理各种手续, 大大缩短了货物压港、仓储、转运周期,提高了业务效率。而且,仅上海至日本中转航次上,中远公司就可以因此节省近70万美元资金。
2.EDI极大地增加了贸易国的机会,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国际贸易犯罪活动,促进国际资本的全球流动。
由于EDI将全球各地的贸易公司、企业、 经济团体等组织联系起来,双方通过电子系统,使有货待售的卖主比较快地与需要货物的买主取得联系,或从电子网络的查询子系统或数据库中获得贸易信息,从而增加国际贸易的机会。例如,中国抽纱山东进出口公司开通EDI系统后, 仅第一个月就收到并处理 600 多份贸易客户传输来的电子订单, 累计2000多万美元。
通过EDI,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国际贸易犯罪活动, 维护国家的贸易利益和国际声誉。例如,某些国际经济犯罪集团利用种种手段,伪造、假冒我国纺织品许可证,占用我方配额。然而纺织品进口一旦超过配额,美国、加拿大、欧盟等进口国就将卡关。为此,我国外经贸部建立EDI系统后,与美、加、欧盟等协议国确定,建立双重核查制度, 即我方将所发证书的电子数据传输到协议国相关部门,对方据此对书面许可证进行核查。 自1993 年4 月与美国商务部和海关建立纺织品数据EDI核查系统(ELVIS)后,我国就避免了对美纺织品出口因假证造成的数千万美元的损失。
国际贸易机会的增加,必然促进国际资本的流动。尽管贸易机会并不等于贸易利润,但是,贸易机会往往预算着利润存在。这样,有关贸易机会及其利润的信息通过EDI比通过其他信息传播工具将能够更快、 更准确地被投资者了解,从而刺激国际资本的流动。可以认为, 在EDI的基础上,国际资本的流动将比以往更加频繁。
3.EDI提高了贸易国和外贸企业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使国际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使国际贸易活动中面临电子犯罪活动的威胁。
贸易国应用EDI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获得效率, 足以提高其整体竞争力。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采用EDI将使贸易者的竞争力提高34%。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采用EDI后,每生产一辆汽车节省250美元,从而极大地提高其产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果以中国每天约出口1.5 亿美元货物计算,每延迟收汇1天,将损失4.5万美元利息,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6大贸易国和将来贸易地位的进一步提高,这类利息损失将更高。 显然,发展EDI对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国际贸易中,“没有EDI,就没有订单”(NO EDI,NO P.O)的说法, 绝不是危言耸听。
由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许多企业都开展EDI业务, 使国际贸易中信息技术因素成为贸易国或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国家或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更为重要的是,目前世界上主要贸易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采取的EDI 贸易政策,客观上EDI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和体现。1991年初, 中国抽纱山东进出口公司的一个主要的美国客户,提出采用EDI方式进行贸易, 并声称,否则将影响双方合作。美国商务部和海关也规定, 对使用EDI技术的报关文件将优先处理,而纸张文件将被推后审批。
显然,不具备EDI的外贸企业, 不仅将来难以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而且可能使原有的国际市场也被其竞争对手蚕食。相反,企业发展EDI,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就可能在与竞争对手基本平等的信息服务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才有可能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发展壮大。80年代末,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相继提出使用EDI 方式报关,否则将被处以罚款,迫使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发展自身EDI 业务,推行“货运单证EDI计划”和“船图EDI计划”。目前,中远公司舱单EDI应用扩展到欧美、亚、澳等航线的港口,并向新加坡、香港、 欧洲、美国和海湾国家等航线的港口发送电子船图,这些EDI 业务不仅使中远公司缩短了与国际大船运公司在信息服务领域的差距,而且避免了外国港务局的罚款,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船期,增强了客户的信心,从而提高了中远公司国际竞争力。
随着EDI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某些不法企业为了打击竞争对手,雇佣国际电子犯罪分子利用EDI制造虚假电子文件, 干扰竞争对手的决策。此外,电子犯罪也会在利润驱使下,窃取跨国数据流的商业机密,以便在国际地下信息市场上出售而谋取暴利,使国际贸易中面临新的电子犯罪活动的威胁。
4.EDI形成的电子数据的全球流动,以及由此导致各国对EDI系统设施的需求,使国际信息贸易、世界信息经济,特别是全球范围的信息服务得到全面发展。
随着EDI在各国的应用和普及,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跨国电子数据流必然呈现急剧增长趋势。然而,跨国电子数据流的增长,意味着由信息因素诱导的国际贸易机会的增加和贸易活动的频繁,这些又必须促使国际信息贸易、世界信息经济,特别是全球范围的信息服务将得到全面发展。诚然,EDI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并不仅仅是它使电子数据在全球更快、更好地流动的缘故,由于EDI 引发的各国对计算机硬件国家和国际公用电子数据通讯网络、电子数据交换软件和其它配套电子设备的需求,也是EDI促进世界信息经济, 特别是公用数据信息服务发展的原因。
90年代,北美EDI产品及其服务的销售额已达到4亿美元,并且以超过30%的年增长率向上增长。EDI的应用和推广, 带动了与此相关的多种信息技术,特别是条形码、电子邮政(E—mail)、 电子公告板系统(BBS)、图象处理、智能卡、电子资金转移(EFT)和多媒体各项技术在国际商品、技术和劳务贸易中的应用和发展,从而将信息经济的概念与技术融贯于国际贸易的各个操作领域,使国际贸易本身成为信息经济的跨国形式和信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也就是说,EDI 在提高国际贸易效率的同时,也促使那些支持其运行的产品和服务纳入国际贸易的范畴而成为贸易对象,推动着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国际贸易的发展。
5.在某些国家和地区,EDI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的技术壁垒, 从而可能将不发达国家排斥在国际贸易潮流之外,使贸易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在1994年10月19日召开的联合国贸发会议部长级会议上,美国商务部长罗恩·布朗宣称:“除世界范围的自由贸易外,技术是改变我们跨国贸易和通讯方式的另外一种历史性的趋势。这两种趋势相互增强,如果将它们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消除使数十亿人无法享受跨国贸易的好处的障碍,而且能够消除使这些人无法享受他们自己劳动的潜在利润的障碍”。有学者认为,布朗的上述说法只能做为一种贸易理想主义而存在,事实的发展表明,某些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正在利用EDI 设施和技术,使其成为国际贸易中一种新的技术壁垒。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强制性措施推行EDI,自觉或不自觉地歧视没有采用EDI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代理船舶。
由于EDI涉及政府管理、法律、EDI标准、部门协调、信息投资、计算机普及程度、国家公用数据通讯网络的建设、邮政通讯水平和电子数据交换软件开发、教育等多个领域的活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落后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国家规模的EDI, 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技术援助不少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种情形使不发达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很可能被发达国家采取的电子贸易方式排斥在国际贸易潮流之外。事实上,发达国家将率先建立起区域性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贸易点网络,从而在国际贸易效率上比没有建立或较迟建立这些系统和网络的不发达国家更高,机会更多,由此获得的贸易内涵也更丰厚。更为严重的是,发达国家已经有目的、有意识地联合起来,试图控制和垄断世界信息资源,达到继续主导国际贸易主流的目的。1994年召开的西方七国集团全球信息化部长级联席会议即是一个证明。因此,EDI 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不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境况,但发达国家从中获得的利益将比不发达国家从中获得收益高得多,结果,贸易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将因此而进一步扩大。
6.EDI使传统国际贸易的概念和方式发生改变, 甚至动摇传统国际贸易基础,从而使人们更加难以掌握国际贸易发展的确切规模和内容,国际贸易理论也可能因此而发生某些变革。
EDI使有关国际贸易的信息正在变得与贸易商品本身一样重要, 这不仅由于电子数据的跨国流动给贸易者提供了更多的贸易机会,促使其贸易效率的提高而获得更多利润的缘故,而且还由于电子数据的跨国流动改变了贸易者的国际贸易空间概念和具体的操作方式,促使贸易者去适应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和行为准则,从而使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形式领域——无纸贸易。EDI也许不是无纸贸易到来的惟一原因,但它至少是其中最重要的直接原因和技术。
有学者认为EDI将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导致国际贸易一些具体理论的变革。世界各国的EDI 实践结果再次明确无误的指出:国际贸易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和人力资源之间的比较利益,还应包括国家之间拥有的信息,而且,从目前实践结果来看,后一类比较利益正在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日益显得重要,这种不断增强的重要性正在动摇着国际贸易理论的传统基础。
7.EDI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使国际贸易法律、 惯例受到了冲击,原先的国际贸易法律在当今国际贸易的实践中日益显得不适用,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国际贸易法律方面的问题。
(1)关于贸易合同订立的法律问题。 传统的民商法在确定合同形式时,一般有两种规定:一种是没有规定合同应具备的形式要件,可由合同当事人在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之间自由选择;另一种是明确规定合同应采取的形式要件。如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就合同条款以书面形式达成协议并签字即为合同成立。”但是采用EDI 技术签订合同,一方电子数据的输入即为合同的要约,另一方电子数据的发出即为合同的承诺。由于EDI具有自动审判的功能, 合同的订立过程几乎都是在计算机内完成的,即传统的合同形式已被合同当事人的电子计算机所取代,这使传统意义上的要约或承诺的撤回、 撤销都很难在EDI的运转过程中实现,并且难以用传统的国际贸易法律来判别合同是否成立等问题。另外,采用EDI系统签订合同, 由于电子信息的输入需要简单化、标准化,EDI合同也不可能象传统书面合同那样条款齐备、 措词严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避免可能产生的商业纠纷,也是需要国际贸易法律进一步明确规定的地方。
(2)关于国际货物运输中海运提单转让的法律问题。 国际贸易中传统的海运提单是出口方托运货物、承运人收货以及银行付款的重要证据,具有物权凭证、运输契约以及货物收据三大作用。其中较为重要的是物权凭证的作用,这种作用使得可以在传统的纸张型的海运提单上通过背书转让货物的所有权,这样就大大便利了国际贸易中的买卖活动。但是,使用EDI后,订舱、订船是通过EDI网络相联的计算机进行的,货物上船后,船方计算机即向货方计算机发出收货确认信息,整个过程即告完成。货主与船运公司建立的是电子提单,这种电子提单同传统的纸面提单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它能否作为交货凭证尚无统一的立法规定。这样如何转让电子提单不仅成了一个技术问题,也带来法律解释的问题,这是摆在世界各国信息专家和法学家面前的又一大问题。
(3)电子数据的证据效力的法律问题,以EDI方式签订合同开展国际贸易,电子数据成为合同、提单、保险单等单据存在的惟一证据。但是,电子数据存在以下弱点:①容易消失。只要是计算机操作时指令略有失误或因错按键盘,就会导致全部电子数据消失。②容易被纂改。所有人对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和储存的数据加以修改,计算机不会留下任何可资鉴别的痕迹。③安全难以保证。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令人防不胜防,一旦潜入计算机则可能在某个时候对机内信息和数据造成严重破坏。这样在保持电子数据的原貌方面就存在一定的客观限制因素。因此,电子数据的证据效力问题也就成为当前各国民诉法中十分棘手的难题。
四、EDI的应用前景
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EDI 在国际贸易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曾预言:“未来全球信息化经济将建立在全球电脑网络以及网络基础之上的EDI之上。 ”EDI的应用前景如何?它将向哪些方向发展?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趋势:
1.容量增加
首先,应用EDI的贸易伙伴就会显著增加。现在已经采用EDI技术的厂商会要求其贸易伙伴也采取相应的步骤实施EDI。据某些EDI研究机构预测,在未来几年中,由于这种原因而导致的EDI 应用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另外,由于目前许多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特别是美国的一些大公司处在应用EDI的初始阶段, 即刚开始选择少量的供应商和客户作为应用EDI的试验。一旦这些公司对试验结果表示满意, 他们就会很快扩大EDI应用的范围。
其次,应用EDI的行业会增多。EDI应用增长的第二个原因是新的行业进入EDI应用领域。尽管有些行业开发应用EDI起步较早,例如汽车、零售、运输业等,应用EDI在这些行业也已初具规模, 但在其他一些行业,例如石油业,EDI开发研究的起步较晚,大约在80年代末。 还有一些行业则处在探索阶段,一旦这些EDI应用的潜在行业正式进入实施EDI阶段,那么可以预见将使EDI应用的范围大大扩大。
再次,应用EDI的国家会增多。 EDI 应用快速增长的第三个原因是EDI应用国际化的迅速形成。从国际范围看,美国目前在EDI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也不甘落后,特别是加拿大、西欧诸国、太平洋周边国家和地区、前苏东各国都已程度不等地认识到应用EDI的重要性, 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机构、 企业、 厂商都在积极参与EDI的开发研究,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按照目前这种发展态势,EDI应用的国际化进程将显著加快。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预计,不仅大量的公司和厂商会增加到EDI应用者的名单上去,而且新加入EDI应用的行业也会增加,EDI 国际化则会加速全球范围EDI应用的进程。
2.应用业务范围扩大
目前,商业活动中采用EDI格式和EDI网络主要是为了传送有一定格式的标准商业文件,大量非标准的商业文件和其他商业信息的传递并不能转换成EDI标准来进行传送。
电子信函、声像以及电视文本等手段都是目前在商业通信中得到一定程度应用的通信方式,人们希望EDI 应用技术最终能扩大到替代和兼容上述几种通信方式。
在EDI发展的现阶段, 还没有在技术上达到完全能兼容上述通信技术的程度,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开始进行。例如,在美国已有研究单位在研究如何将电子信箱X400标准纳入EDI 通信系统:还有一类研究工作的方向是准备将EDI应用的范畴扩展到以自由格式传递信息。 这些研究的应用前景十分诱人,也展示了EDI的巨大潜能, 随着技术上的不断进步,EDI将应用于更多新的业务领域。
3.与其他信息传送技术和系统的一体化
当EDI应用部门已熟悉并能完全轻松自如地使用EDI时,这些部门或公司就会寻求各种创新方式将EDI 与现有的其他通信技术和信息传递系统进行综合。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公司和行业已经着手将EDI技术融合进其他技术和系统中,这种一体化的进程已远远超出贸易伙伴之间传递文件信息的程度。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行业是汽车制造业和零售行业。EDI 在汽车制造业得到应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可以改善“即时供货系统”的运行。由于即时供货系统要求经常而迅速地发货,因此它离不开快速而准确的通信技术,EDI恰好可以满足这种需要。 在零售业EDI 和条形码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新型的信息传送系统——“快速反应系统”,通过这一系统,零售商可以及时高速调整库存,并迅速向制造厂家传送所需商品的信息,为制造厂家及时供货提供了时间保证。
由于EDI很容易与其他管理技术和管理系统融为一体, 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从技术角度看,EDI 也不是一种孤立的单一功能的技术,它与其他技术的相容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均表明EDI 应用将会快速增长。
收稿日期:1997-09-01
标签:edi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电子合同论文; 技术合同论文; 网络计划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海关论文; edi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