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国家观_国家主权论文

论邓小平的国家观_国家主权论文

论邓小平的“国格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格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国格论”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国格论”生成的多维支点,并从三个方面即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对人类作出贡献、国格具备的基本素质,归纳分析了这一理论。

所谓国格,就是一个国家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遵循什么样的国际交往准则,以什么样的形象立足于国际社会的综合表现形式。作为一位叱咤风云的国际政治家,邓小平针对80年代以来世界形势的急剧变化,中国面临的各种考验,沉着冷静,深谋远虑,对中国进行了定位定性分析,明确提出了中国国格的概念,并就中国国格问题作了一系列鞭辟入里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国格论。

一、邓小平“国格论”的多维支点

邓小平观察和思考任何问题,目光深邃且逻辑缜密。他对中国国格问题的思考也是如此。他综观历史、注重现实、放眼未来,既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总结其本质,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僵化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对中国进行了重新审视,形成了国格论的多维支点。

1.历史支点:落后挨打,受欺侮。中国是一个具有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古以前一直遥遥领先,令世界刮目相看。然而1840年英国人用坚甲利器野蛮地撞开中国大门后,以天国自居的清王朝,声威便扫地以尽。从此,中国在近百年中,作为世界文明的落伍者,沦入被欺侮、被压迫、受宰割的悲惨境地,主权旁落,领土被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狂妄傲慢,“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奴颜媚骨,使中国人感到没有国格的屈辱和辛酸。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才“取得了一个资格:人们不敢轻视我们。”〔1 〕邓小平回顾了这段历史,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大国对我国在政治上的恫吓、经济上的封锁、文化上的侵蚀,进行了分析,坚定地说:“外国的侵略、威胁,会激发起中国人民团结、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共产党的热情,同时也使我们更清醒。”〔2 〕他从另一方面也进行了反思:“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3〕中国应该是一个自主开放的国家。

2.现实支点:中国是大国又是小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实事求是地认识了中国的现实,对中国进行了定位分析。他反复指出:“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4〕所谓大国, 一是我们人口多;二是面积大;三是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大国”,是一个政治大国。所谓小国,就是经济发展上的小国,而且人口增长过快,总体实力落后,与世界总体水平形成强烈反差。基于这种现实,邓小平认定,中国太穷,同自己的地位完全不相称。要摆脱贫穷,取得世界公民的资格,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5〕中国既然是一个大国, 就要真正起到大国的作用,就得体现大国豁达、正直、顽强的性格,对国际社会应有所贡献。

3.经济支点:经济主义的“文艺复兴”。当世界向21世纪进发的时候,时代如果不是要求所有政府,至少也是要求大多数政府同时实现三重使命:保障和捍卫国家利益;满足公民的社会经济要求;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如此看来,经济主义取向便成为当今世界发展中格外引人注目的重要现象。经济主义的基本界义是借助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福利和国际地位。经济主义高潮在本世纪末的出现主要体现在经济主义成为国家政治的最高利益选择上。当然,经济全能主义的出现并未完全意味着世界真正进入经济之轨,但正在并将继续提示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政府:了解当前世界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策略,进一步贯彻对外开放战略,大力发展综合国力,争取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邓小平正是敏锐地洞察出这一趋势,强调“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6 〕外国势力动辄指望在经济上卡我们的脖子,就是看准了我们经济不发达这一弱点。可以说,要真正拥有国格,必须励精图治,坚定不移地提高综合国力,必须理直气壮地在这个领域扎稳阵脚。

4.政治支点:世界正朝多极化发展,中国算一极,雅尔塔体制曾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主要的是打击了军国主义势力,奠定了美苏的国际霸主地位,规划了以美苏为主轴的世界发展新秩序。几十年来,世界经济政治运行轨迹时刻受到美苏两国的强烈影响。然而,世界进入80年代以后,美国地位相对衰落,德日等西方国家不断崛起,东欧许多国家也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世界进入了政治力量变革的启动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局势进一步变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海湾危机、南斯拉夫烽火四起。两极格局已经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多极化发展。中国在这种多极化格局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邓小平指出:“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具体的做法,还是要坚持同所有国家都来往,对苏联对美国都要加强来往。不管苏联怎么变化,我们要同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从容地发展关系,包括政治关系,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7〕从而突出了中国在未来世界中所处的地位, 也表明中国不受外来影响,独立自主、镇静从容的国格。

5.战略选择支点:国家利益原则。国家作为国际社会的行为主体,有责任致力于自身发展,谋求人类共同进步。如何履行这一职责呢?实际上有一个战略选择问题,包括对内发展战略和外交战略,这一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公认。虽然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日益明显,世界文化兼容性不断加强,意识形态超越成为可能,但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仍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任务。国家利益本身就是对国家本位的认同,包括国家存在和维护及国家获得发展的一系列相关要素。这就决定我们在战略选择上应该以国家利益为指导原则。邓小平正是从国际形势大背景出发,对国家最高利益即国家领土、政治制度、文化和主权完整,战略利益即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战术利益进行了集中思考,指出:“我们都是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在这样大的问题上,我们都是现实的、尊重对方的、胸襟开阔的。”〔8〕国家利益原则成为了邓小平“国格论”的前提和基础。

二、中国是一个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个国家的国格,归根到底就是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这是国格的核心。也就是说,丧失了主权和独立,无所谓国格的存在。邓小平在设计中国发展蓝图时,尤其强调和珍视中国国格。他鲜明指出:“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 ”〔9〕对于中国国格的核心,邓小平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作了阐述和强调。

1.“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主权是国家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力。对内最高、对外独立,意味着一国主权的排他性,不允许其他国家或其他实体干涉这个国家在内外事务中的自主活动,否则就是对这个国家主权的侵犯。而一国的主权一旦受到威胁和侵犯,这个国家的独立权、生存权和发展权,就得不到应有尊重和保障。邓小平深感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在处理香港问题、台湾问题和反对强权政治等一系列涉及中国主权的问题上,总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香港问题的实质是英国当局攫取中国主权的行为,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质就是恢复中国行使在香港的主权。1982年,中英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表示英国可以考虑中国提出的主权要求,邓小平对此反驳道:“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0〕领土完整是国家主权的内在要求。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同样存在一个主权问题。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如果台湾不实现同大陆的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会被别人拿去。台湾只有以强大的社会主义大陆为后盾,才有安全保障。台湾问题如果让外国人插手,只能意味着中国尚未独立,后患无穷。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各族人民不可动摇的钢铁意志。正是基于这种思考,中国实现统一大业,制定“一国两制”战略方针,首先考虑的是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无论采取怎样的灵活性措施,主权和安全(靠外交和国防)这个原则从未动摇。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一些西方大国不忘对中国实行“分化”、“西化”,采用多种手段给中国的安全造成威胁。邓小平明确表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对这一点我们比过去更清楚了。”〔11〕中国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国家安全绝对不能容忍任何外来威胁。谁侵犯了我们的主权,谁威胁了我们的安全,我们就得反对谁。任何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中国人民是不会原谅的。

2.国权国格比人权人格“重要得多”。邓小平在谈到国家主权时,还提出了“国权”的概念。1989年政治风波发生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以“人权”为借口,在巴黎七国首脑会议的政治宣言中“谴责”中国平息暴乱是所谓“中国违反人权的暴力镇压”。宣称要采取中止对华高层政治接触及延缓世界银行的贷款等制裁措施。邓小平得知后,义愤填膺,马上想起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历史,认定这次西方的制裁就是新的八国联军侵犯中国。这是西方蓄意借人权侵犯中国的主权,想把中国制于死地的阴谋。这件事唤起邓小平对国格的更加珍视。他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义正辞严地说:“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12〕邓小平把国权与人权、国格与人格作了比较,强调了国权与人权的关系。在他看来,国家主权与人权是统一的,国家主权是实现人权的基础和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大权都控制在帝国主义列强手中,广大人民根本谈不上有什么生存权、自决权和发展权。从国际法来看,国家是国际法的主体,国家主权原则便自然成为现代国际法的基石,而人权问题在国际法方面形成的所谓人权原则,只是一条具体原则,同样受国家主权原则的制约。人权原则是以国内法的形式作为保护途径的,而国家主权原则排除了对国家内部事务的外来干涉,维系了人权领域内的国内管辖权。因此,国家主权是人权实现的保障和基础,没有国家主权,空谈人权没用。“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13〕邓小平批判了美、英、日等大国侵犯中国主权和人权的罪行,一针见血地说,讲人权,西方大国一点也不够格。他们干涉中国内政就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触犯了人权的原则。离开主权去谈人权是不可能的。他把国权与人权、国格与人格联系起来考察,突出了国权第一,国格为先的鲜明思想。这不仅是我们批驳西方所谓人权观,抵制外来干涉势力奢谈人权实则无视主权行径的有力武器,而且为中国正确处理国家主权与人权的关系,在维护主权基础上更好地保护人权提供了指导思想。

3.“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如果说国家主权是中国国家利益的核心,那么政治稳定则是首要的国家政治利益,是实现国家其他利益的前提和保证。维护国家政治稳定,是国格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而且要有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这对于中国显得十分重要,但有些西方国家唯恐中国不乱,随时变换花样,干涉中国内政,给中国制造混乱。邓小平对西方这套把戏深恶痛绝,反复强调稳定的重要。他说:“世界上希望我们好起来的人很多,想整我们的人也有的是。中国自己要稳住阵脚。否则人家就要打我们的主意。”〔14〕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也搞不成,连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从这个重要意义上讲,“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15〕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16〕怎样保持稳定呢?邓小平在几次同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表示:第一,中国不允许乱。稳定涉及到中国的长治久安,这是中国长期以来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自主权,我们应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所以,“凡是妨碍稳定的就要对付,不能让步,不能迁就。不要怕外国人议论,管他们说什么,无非是骂我们不开明。”〔17〕哪里有不稳定因素,就得制止。第二,中国要有稳定和坚定的领导班子。“我们是一个大国,只要我们的领导很稳定又很坚定,那么谁也拿中国没有办法。”〔18〕中国人很聪明,团结在一起力量很大,若不稳定,显得一盘散沙,就不能办大事。第三,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要稳定,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4.“中国人的事情中国人自己办”。一个国家有了主权和独立,在处理本国事务方面,就有了自主权。这是国格的一种表现形式。具体到中国来说,就是中国的命运由中国人来掌握,中国的事情由中国人根据中国的实际自己来处理。中国决不能容忍外国人干涉中国内政,也不能离开自己的实际去盲目照搬别国的做法。一句话,“中国人的事情中国人自己办”。〔19〕第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的立足点。独立自主是中国人搞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开始就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20〕第二,中国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和做法。邓小平反复讲,中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地选择自己的模式,过去我们吃过亏,老路不能重走。他在会见莫桑比克总统希萨诺时说:“要紧紧抓住合乎自己的实际情况这一条。”“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来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莫桑比克也应该有莫桑比克的模式。”〔21〕在谈到民主问题时,邓小平严肃地批评了照搬西方民主,全盘西化的错误思潮,重申:“西方民主那一套我们不能照搬,中国的事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办。中国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是同社会主义法制相辅相成的。”〔22〕中国只可能按照自己的力量和意志办事,永远不允许别国干涉内政,改变我们的模式和做法。第三,中国人能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根据实际情况办自己的事,而且能把事情办好。“中国人的智力不比外国人差,中国人不是低能的,不要总以为只有外国人才干得好。要相信我们中国人自己能干得好的。”〔23〕

5.“中国搞社会主义,是谁也动摇不了的”。国格,归根到底就是国家的本质,就是国家的社会制度。中国的国格是同社会主义制度联在一起的。近代以来,中国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才有自己的国家主权和独立,即有了自己的国格。历史昭示我们:中国只有搞社会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保证自己的国家主权和独立,才能保证有自己的国格。反过来,中国不坚持社会主义,如果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就会受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中国就会丧失国家主权和独立,国格就没有了。“中国本来是个穷国,为什么有中美苏‘大三角’的说法?就是因为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就是因为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否则,只能是看着美国人的脸色行事,看着发达国家的脸色行事,或者看着苏联人的脸色行事,哪还有什么独立性啊!”〔24〕“中国不搞社会主义不行,不坚持社会主义不行。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改革开放,就呜呼哀哉了,哪里有现在的中国?”〔25〕一句话,中国不坚持社会主义,只会死路一条。中国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因为:第一,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通过几十年打出来的,“中国人民不会把它轻易丢掉。”〔26〕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所以说,中国搞资本主义,对世界来说是个灾难。把历史拉向后退,中国人民是不会答应的。第二,中国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越是有外来压力,越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27〕第三,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即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因此,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别人的事情我们管不了,只讲一个道理: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28〕这既是对西方大国妄想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铿镪有力的回击,又为中国人民在复杂环境中站稳脚跟指明以矢志不渝的方向。

三、中国是一个对全人类有贡献的开放性国家

一个完整的国格,不仅体现在对国家主权、独立和尊严的维护,而且要考虑这个国家对世界对人类的良性发展是否有所贡献。这是一个国家对自己、对人类负责任的表现,从而使一个国家的国格得到多层次的体现。邓小平就是把中国放在所处时代,21世纪未来发展和全人类振兴的高度,来思考阐述中国国格的。

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不仅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且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长期以来,“中国人不比世界上任何人更少关心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29〕在70年代末,邓小平就提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80年代党和国家的三大任务之一。充分显示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第一,争取世界和平是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中国革命胜利后,一直奉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支持一切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政策。谁搞和平,我们就拥护,谁搞霸权和发动侵略战略,我们就反对。中国在维和与反霸方面从未动摇过。“中国是一支和平力量,这一点很重要。”〔30〕第二,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远不能称霸。”〔31〕中国和所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命运是共同的,即使将来发展起来,还是第三世界,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永远不当头,不谋求任何形式的霸权和强权。第三,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付之于实际行动。8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裁军一百万,这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率先垂范的典型。第四,中国不侵犯其他国家的利益、主权和领土。中国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遵守联合国章程和国际法准则,不会对别国的主权和安全产生威胁。“中国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同样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32〕这是中国国格的一个重要内容。把自己的富强建立在侵略他国主权基础上,是没有国格的,起码是不健康的国格。

2.中国“在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大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努力,讲公道话,办公道事,赢得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第三世界国际的赞誉,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重要地位。因而应有所作为。第一,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南北方两极分化有增无减。在这样的形势下,各国都在考虑相应的政策,希望建立起对自己十分有利的国际新秩序。对此,邓小平认为中国在这样大的国际问题上“无所作为不可能,还是要有所作为。作什么?我看要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3〕中国主张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和以公正、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为基础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第二,为国际稳定献计献策。国际社会和许多国家存在着一些争端,民族、地区、宗族冲突不断,如果不妥善处理和解决,就会造成国际局势的混乱。中国主张用和平方式公正合理地解决,并提供了“一国两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一揽子解决”等一系列保持国际稳定的新方法。

3.中国发展起来了,“就可以说我们对人类做出了贡献”。如果说中国反对霸权主义,永不称霸,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做出了贡献的话,那么从全人类高度来讲,中国真正发展起来了,就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邓小平认为,发展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特别是占1/5人口的中国发展起来, 才是对人类负责,才算对人类做出了贡献。第一,中国对人类的责任,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时机发展自己。“我们有我们的责任,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34〕中国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也会做出较多贡献。“几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一个证明。”〔35〕第二,稳定的中国本身也是对世界的重要贡献。任何发展都离不开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发展能更好促进稳定。邓小平曾请人转告美国前总统布什,中国的稳定是一个国际问题。如果中国动乱,那就是生产衰落、交通中断,难民不是百万,千万而是成亿的往外跑,首先受影响的是现在世界上最有希望的亚太地区。这就会是世界性灾难。所以,保持中国的稳定,“这当然是对中国自己负责,同时也是对全世界全人类负责。”〔36〕第三,中国变富了,“不会对国际市场产生什么威胁”。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介绍了中国在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并针对国际上有人担心中国变富了,会不会在国际竞争中产生潜在威胁的疑虑,他表示:“既然中国只是小康国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坦率地说,现在我们的对外贸易总额还不如台湾多。我们发展到台湾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不会对国际市场产生什么威胁。”〔37〕相反。中国发展起来了,市场需求量增大了,对世界市场也是一个积极推动作用。中国真正发展起来了,对人类作出贡献,使国格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4.中国“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冲破传统思维的樊笼,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在和平共处互利互惠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中国的开放可以说是对世界全人类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一个有胆量、有勇气向各国开放的国家。这种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38〕

中国不仅是一个勇于向世界开放的国家,而且中国的开放是建立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开放伤害不了我们,开放更能体现中国的国格。第一,开放伤害不了我们的国格。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吸收外资,合资经营,不可能损害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权,只会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39〕既然我们的开放有充分的自主权,又不损害国家主权,开放本身就不会损害我们的国格。第二,要在开放中维护中国的国格。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我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这不可怕。”〔40〕它表明中国能克服这些问题,同时也提醒我们在开放中要始终维护中国的国格。一方面,对外开放,实际上就是中国的经济外交,在经济外交活动中,毫无疑问不能损害我们的利益。不能为了单纯追求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的数额和规模而出卖或变相出卖国家主权,也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害国家的长远利益,更不能允许中国人借经济外交活动谋个人私利而损害国家的形象。另一方面,国际上有些国家借开放之机在经济交往中附加苛刻的政治条件,或打着经济交往的旗号输出腐朽的思想意识,或者制造经济磨擦,进而干涉中国内政。这种现象警告我们要时刻考虑到国家利益,宁可暂时受到一点损失,也不能姑息养奸,否则就没有国格。前一段时间,美国政府老调重弹,要单方面取消对中国最惠国待遇,在经济外交中搞强权,中国政府针锋相对,公布了对美国进口商品反报复清单,有力地回击了美国政府。由于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强硬态度,美国只好延长对中国的最惠国待遇。总之,中国既有勇气向世界各国开放、寻求相互发展,又能克服一些消极因素,在开放活动中维护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格。

四、中国是一个自信、自爱、自尊、自强、严守信义的国家

中国要真正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保持和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必须具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即自信、自爱、自尊、自强、严守信义。一个完整的国格必须拥有这些素质,必须是这些素质的内在统一。中国就是有了这些基本素质,而且通过具体事务表现出来,才会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盛誉,才会理直气壮地办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邓小平对此有深刻的论述。

1.“中国人有自信心,自卑没有出路”。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力量源泉。在邓小平看来,中国要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稳住阵脚,要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环境中发展自己,必须要有自信心。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国人有自信心,自卑没有出路。”〔41〕坚信中国能战胜来自国内外的一切困难,坚信中国能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第一,中国对外来干涉势力和威胁不能怕,不信邪,不自卑,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和规划的目标坚定走下去,应有雄心壮志。 80年代初,美国人大肆鼓吹中国搞现代化离不开美国, 是中国有求于美国,不是美国有求于中国。邓小平驳斥这种论调时说:中国是很穷,但有一个长处,就是中国本身的生存能力比较强,还有就是穷日子过惯了。“如果一切国际通道都切断了,我们也能够生存。即使现在世界发生大的动乱和各种难测的变化,中国自己也能够活下去。”〔42〕这种气吞山河的胸怀显示了充分的自信。他反复强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中国人都得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把全新的事业干得好。“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43〕第二,自信中国下世纪很有希望。中国无论是在现代化建设中,还是在国际交往中,都正视困难。着眼点不只是着眼于本世纪,更多的盯在下个世纪。中国人自信,只要改革开放政策稳定,反对霸权主义,自己也永远不称霸,“下世纪中国是很有希望的”。〔44〕

2.“对我们的国家要爱”。如果中国人不热爱自己的国家,没有民族自豪感,就会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对自己的国家妄自菲薄,很容易做出有损国格的事来。因此,自爱应该是完整国格的内在体现。自爱不仅是中国人战胜外来势力干涉和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武器,而且是中国人全心全意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邓小平就此强调指出,中国人民“对我们的国家要爱”。〔45〕第一,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维护国家独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凡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不管穿什么服装,不管是什么政治立场,起码都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都是爱国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管理就是坚持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而不允许英国人控制。第二,自爱应该爱社会主义。在中国,爱社会主义与爱国是统一的,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46〕第三,自爱就是爱护中国的形象,使中国真正兴旺发达。80年代,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曾泛滥一时,一些所谓的精英分子,为迎合“洋老爷”,寻求洋人庇护,不惜诋毁我们的国家,损害国格。这是因不自爱而走向极端的典型。当然,自爱也包括认识中国的不足,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真正的爱国,忧国,就是为祖国争光,使祖国兴旺发达。

3.“我们绝不能示弱”。中国人要有自尊心,如果不尊重自己,就根本谈不上有国格。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中国指手划脚,横加干涉。“我们绝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的劲头就越大。”〔47〕第一,中国从来都主张世界和平,反对战争,但不害怕战争。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就强调:“如果国际上有人把战争强加于我们,我们也不害怕,无非拖延若干年,打完仗再搞建设。”〔48〕谁敢来打我们,他们进得来出不去。第二,“要中国来乞求,办不到”。社会主义新中国,无论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未乞求过外国的经济“施舍”和政治“承认”。60年代,苏联搞大国沙文主义,想把中国纳入它的控制之下,遭到中国人的拒绝。苏联撤走专家,提出偿还债务,中国人民有自尊,没有乞求,而是勒紧腰带还清了债务,集中自己力量继续搞建设。70年代,在与美日实现关系正常化时,中国也未乞求,不消除主要障碍,就不追求不平等的建交。中国不愿牺牲国家主权来换取形式上的关系正常化。80年代,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时,中国也未乞求,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华莱士提问时说,不消除中苏关系的主要障碍,他不可能与苏联最高领导会晤,也不可能实现关系正常化。1989年,一些西方国家又扬言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制裁,指望中国在原则问题上让步,但中国是世界上最不怕孤立、最不怕封锁、最不怕制裁的国家。结束因西方国家造成的双方紧张关系,对方应采取主动,放弃制裁。“要中国来乞求,办不到”。“哪怕拖一百年,中国也不会乞求取消制裁。”〔49〕第三,对国际舆论的压力,我们泰然处之。中国人历来认为,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们利益的苦果。按自己意志办事,对任何外来干涉和舆论的压力,不要受他们的挑动,要泰然处之。若被他们的言论所左右,就没有独立和自尊。

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中国之所以经常受到某些外来势力的干涉和威胁,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中国没有真正强大起来。中国应该是一个自强的国家,自强是维护国格的物质基础,自尊、自信、自爱一定程度上也从属于自强。自强要求我们排除一切干扰,专心致志地发展生产力,尤其要在世界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增强综合国力,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把中国尽快建成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强大起来了,在国际上的份量就更加重了,解决一切问题,包括祖国统一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改革开放十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仍很大,必须要继续努力使自己强大起来。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教诲我们:“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50〕

5.中国“说话是算数的”。如果在国与国之间、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交往活动中,违背诺言,抛弃信义,就毫无国格可言。中华民族历来有讲信义的传统,社会主义新中国在国际活动中向来保持泱泱大国的风范,珍惜自己说话算数与严守信义的国格。邓小平多次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严守信义的国家。我们这个国家,不仅“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51〕中国从来不低估自己,也不夸大自己,按自己的立场、观点、原则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事务。我们在国际社会中所做的承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前后一贯、“说话算数”。中国用“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问题,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如在香港问题上,我们坚持港人治港,从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的组织上足以看出我们说话算数。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放弃使用武力。去年以来,李登辉以私人访美为名,纠集海外反华势力,搞台独活动,美国竟为虎作伥,向中国炫耀武力。为了捍卫国家主权,我们作出了相应的强硬反应,显示了中国坚持原则,说话算数的国格。某些西方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只索取不贡献,即使作出承诺,往往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口是心非,言行两样,没有信义可言,中国人民曾深受其害。社会主义新中国重塑了“东方雄狮”形象,不仅自信自爱、自尊自强,而且说话算数,光明磊落,表现了中华民族崇高的美德和精神风范。

世纪之交的国际局势仍不稳定,中国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反华势力亡我之心未泯,总想设置障碍,制造麻烦,限制中国的发展。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中国人民既要抓住机遇,专心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的腾飞,又要在寻求发展与维护主权,维护和平与反对霸权,壮大自己与贡献人类等一系列问题上,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的国格。这必须引起每一个中国人的珍视。我们坚信,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释:

〔1〕〔2〕〔3〕〔4〕〔5〕〔6〕〔7〕〔8〕〔9〕〔10〕〔11 〕〔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2〕〔33〕〔34〕〔35〕〔36〕〔38〕〔41〕〔43〕〔44〕〔45〕〔47〕〔49〕〔50〕〔5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一版,第289、329、78、94、3、375、353、330、332、12、348、331、345、319、313、331、286、318、286、3、261、249、60、311、326、326、3、320~321、50、82、328~329、363、326、79、361、237、326 、 377、358、378、320、332、383、85页

〔31〕〔37〕〔40〕〔42〕〔46〕〔4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112、238、351、377、392、417 页

〔39〕邓小平会见日本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时的谈话, 1984 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标签:;  ;  ;  ;  ;  ;  ;  ;  ;  ;  ;  

论邓小平的国家观_国家主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