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薛超1论文_薛超1,吴婧2

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薛超1论文_薛超1,吴婧2

薛超1 吴婧2

1.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河南郑州 450052;2.郑州市升环人才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伴随建筑企业的运行及发展,工程造价作为建筑行业中较为重要的内容,通过清单计量模式的构建,可以使建筑行业通过图纸设计、招标要求、工程特点等进行工程量的设计,逐渐促进建筑工程的经济化发展。而且,在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人可以通过对工程量清单的内容分析,对公司设定的施工方案进行确定,有效改善以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限制性问题,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进行清单计价模式的确定,逐渐提高工程项目的设计价值,明确建筑项目的采购渠道,明确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价值性,为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造价管理的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清单计价模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但是市场环境日益复杂,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其中装配式建筑的出现、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的转变都是最突出的表现。因此,建筑行业也在探究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以便能够真正发挥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的价值。为此,面对当前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合理选择有效的解决策略,提升清单计价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的有效性与质量。

1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点

1.1利于科学管理招投标工作

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投标企业之间评定指标和考量标准的统一,工程量清单为投标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报价系统,投标企业可在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运营情况、工程建设水平和企业市场战略目标等的基础上,根据招标企业提供的工程量清单进行自主投标报价,极大程度上规范了企业的招投标流程,促使投标企业之间形成了完善有序的建筑竞争市场;另一方面,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投标企业明晰招标企业的建设要求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招标企业工程项目评标的效率和效益,同时节省了招投标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便于招投标工作开展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招投标工作的管理模式与建设体系。

1.2利于招标人对投资的控制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标企业可增强对建设投资的控制能力。一方面,当工程建设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增项减项、工程量变更等情况时,招标企业可根据工程量清单预见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实际影响,从而在考虑企业自身实际投资情况的基础上衡量是否实行工程变更,最大程度上保证并提升企业建设资金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确定的中标价格,在清单编制准确无误和工程项目无变更的情形下,工程项目的最终结算价格和项目中标价相同,中标企业在清单中列举的综合单价在整个工程建设合同有效期内保持不变,规避了市场变化等因素造成的企业预算不合理的情形,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招标企业对建设投资的把控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投标计价环节不规范

装配式建筑投标中存在很多不符合规范的情况,造成对市场风险预估不够,形成了业主与承包方等多方不可预见的风险,极大程度上加大了建筑市场在装配式建筑行业中的调控难度,无法构成公平的行业市场,不但给各参建方带来失信的不利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招标、设计、生产、运输等方面的成本。这主要由于我国尚未形成装配式建筑行业合同管理模式,以及有关部门缺乏良好的监督管理。所以,要尽快建立起一整套的装配式建筑管理体系,实现科学合理的市场化招投标的模式。

2.2构件价格信息的缺失与失真

由于我国装配式建筑标准还不完善,构件信息价格存在很大差异,缺乏能够参考的市场化的动态数据信息,从而导致构件价格信息失真。现如今,由于装配式建筑通常是从现场施工转到工厂预制,由于标准化程度低,预制构件制作中包括劳务费用、钢筋水泥等材料的费用,还增加了厂房租用费用、土地使用费用等,导致构件价格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3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造价管理要点

3.1施工阶段与结算阶段的管理策略

一方面,规范管理签证,科学采用工程变更估价原则。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具有复杂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导致承包单位对项目的认知不够全面,施工中极易出现修改施工技术方案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工程变更,而工程变更是施工阶段影响工程中造价稳定性最关键的因素。但如果工程变更问题不可避免,也要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施工时间、工序、施工条件等进行合理的变更估价,保障估价原则的有效运用,并分析引起变更的因素,减少变更估价原则缺陷的影响,保障工程变更规范、合规,并取得变更签证,避免在结算环节出现纠纷。另一方面,明确措施项目变更的责任主体,合理实现措施费用变更。在工程建设中,承包单位更改招标文件中对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的规定十分普遍,但是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其属于承包人的权利,但是更改后产生的措施费用变化,也由承包人个人承担。因此,对于措施项目变更情况一律不得调增价款,如果最终引发质量功能发生变化,发包人可以酌情调减价款。此外,施工阶段以及结算阶段,要重视合同管理,保障估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严格监督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控制其对工程造价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保障工程造价的可控性。

3.2重视进度以及质量等因素对造价调整带来的影响

在建筑施工过程之中,工程团队不可避免要使用某些大型的专业设备来完成施工过程中的某些必要活动,这些大型设备的使用除了需要必要的操作技术支撑,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施工天气等因素对建筑工程带来的影响。一旦出现不良的天气状况,就有可能会造成工期的延误,给施工团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出现某种施工材料的缺失等情况,工程团队同样需要进行工期的延长或适当的停工。这种工期延长会直接造成专业施工队伍的消费增加以及其他闲置设备的价格上涨,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这种问题。

3.3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清单计价控制

结合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状况,竣工结算作为工程项目设计的重点,应该将造价管理内容作为基础,制定完善的预算审核方案,充分保障工作设计的合理性。结合当前清单计价模式的状况,建筑工程造价中,应该强调竣工工作内容,并做到:第一,在竣工结算中,需要审核人员在前期阶段、中期阶段以及审计工作中整合数据内容,强调造价管理的价值性,并充分保障清单计价模式的科学构建。第二,在预算审核工作中,需要结合工程量的研究特点,分析招投标工作以及单价综合内容,保证招投标文件的有效性,满足现代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例如,在建筑企业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设计中,应该将清单计价模式的设计作为重点,按照招投标文件、竣工图纸设计办法等,进行科学化清单计价工作的设计,提高造价控制以及预算审核工作的有效性,为造价管理工作的完善提供支持。第三,在管理工作完善中,应该及时发现预算审计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错误现象的发生,保证预算审核工作水平的提升,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应该将建筑造价管理作为重点,通过分析工程管理内容,完善造价管理方案,逐渐提高工程项目设计的有效性,并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化发展。而且,在清单计价模式构建中,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价值性,应该根据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内容的确定,按照工程量招投标清单计价、合同管理中的招投标清单计价、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清单计价以及竣工阶段工程量的计价分析等,完善工程管理策略,实现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的经济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爱青.清单计价模式在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2):123~125.

[2]任海勇.浅谈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装配式建筑进行造价管理[J].建设科技,2016(Z1):136~138.

论文作者:薛超1,吴婧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6

标签:;  ;  ;  ;  ;  ;  ;  ;  

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薛超1论文_薛超1,吴婧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