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民宿设计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_马凤娇

精品民宿设计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_马凤娇

雅克设计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125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稳步推进,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精品民宿得以形成,成为许多都市人休闲度假住宿的首选。基于此,本文深入探讨民宿、精品民宿的概念和特点,并提出民宿设计的主要原则,总结当代民宿设计的发展趋势,为精品民宿建设提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精品民宿设计;发展趋势

近年来,民宿行业发展迅猛,开始从摸索尝试向成熟扩大发展。这种新的民宿经济模式,为外出者带来了方便,为社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了城乡旅游经济发展。但也出现了扰乱小区居民生活、个人财物失窃、故意损毁客房物品等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民宿这种新兴业态的强烈关注。本文对民宿业发展状况、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加强监管、强化安全体系、完善信用机制、加强卫生管理等方面的建议,促进民宿行业健康发展。

1 民宿的基本概念、现状及优点

1.1 概念

民宿是乡村的居民将自家空闲的房屋进行适当的改造,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自然景观,为旅游的人提供住宿上的服务,以此来提高收入,属于一种家庭副业。民宿的概念非常的宽泛,其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说欧式的庄园以及古堡风格、粗犷狂野的美国西部风格以及具有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的日式风格等,只要是能反映当地的特色(无论是自然特色还是人文特色)都称得上是好的民宿。

1.2 民宿现状以及优点

与传统的公寓型酒店相比,民宿具有更好的亲和力以及更为周到的服务,旅游的人可以感受到乡村人民那种质朴、热情的行事风格,让旅游时住宿的地方不再单一地提供休息功能,让其本身就成为旅游的一部分,大幅度提高了游客的体验感。目前我国的民宿在室内装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与当地资源结合不足、污染比较大、同质化严重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我国民宿行业的发展,需要妥善解决。

2 民宿设计的主要原则

2.1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原则

民宿规划设计,将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功能区总体规划和旅游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设计单位必须根据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体系和统筹规划的思想来指导设计。设计单位应选择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公共基础设施完备、发展潜力大的村庄率先开发精品酒店。为促精品民宿的发展,相关部门可以在试验区划定后,采取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在传统民居改造、土地规划利用等方面强化规划引领。

2.2 遵循生态环保的设计原则

民宿作为一种乡村旅游资源,高度依赖于乡村环境。因此,设计师应遵循保护环境的设计原则,不能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代价来建造民宿项目。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规划设计民宿建筑和室内外空间应遵循自然规律,使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其次,维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尊重不同生物的生存权利,避免自然栖息地的破坏;最后,减少对当地地形和地貌的破坏,以最少和最自然的设计手法表现设计目标。

2.3 突出地域性和乡土特点

纵观当前我国精品民宿,可以发现最大的特点就是地域文化或乡土文化的凸显。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形态各异的自然生态环境,各地风俗和乡土文化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设计民宿时,应选具有较强地域特色的地区,尤其是具有较高自然人文价值的风景名胜区、传统建筑保护区等,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及民俗工艺等,建造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对传统民居进行深入挖掘,进而构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意产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民宿设计的发展趋势

3.1 设计表现本土化

精品民宿不能一味地追求“新”和“奇”,设计与原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格格不入的民宿。设计表现本土化主要以材料与色彩、装置与装饰等方面为主。因地制宜,选用本体材料运用在民宿设计中,本土材料更易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就地取材也能降低材料运输成本。民宿内的陈列和装饰可采用具有当地特征的物品,或者自行制作装饰物和陈设品,使游客感受到民宿特色。

3.2 历史文化

中国的历史浩浩汤汤五千年,其中不乏灿烂文明。如三国时期、盛唐时期、井冈山时期,再比如六朝古都南京、历史名城洛阳等等,在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区都可以创立符合其历史事件与文化的民宿,以此使不了解历史的人了解历史、了解历史的人铭记历史。例如:锦溪祝家甸古窑遗址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这里在明清时期极尽繁华,遍布着制作金砖的窑厂,而今早已没落,荒废的砖窑大约十余座。为了留住这段繁华的历史,留住这段文化的印记,遂将其改为了砖窑主题民宿。在这里,全部使用最传统的建筑材料——砖、瓦、竹子等,保留大自然的气息,崇尚自然与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室内采用木结构打造传统自然的感觉,以金砖为点缀,更添主题特色,表达对已没落了的砖窑的敬意与缅怀。

3.3 民宿主题特色化

为了避免民宿同质化导致游客失去兴趣,精品民宿的主题创意应体现其独特性。一方面,突出民宿的主题,将民宿空间环境与乡村自然环境联系起来,继承和创新乡土文化、地域文化。深入挖掘乡土特性,寻求独特的当地资源或乡土文化,与民宿设计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将民宿经营者的喜好和工作经历与民宿主题相结合。因此,通过空间、文化等相关的设计元素叠加,将主题与住宿环境形成一个相互存在、相互联系、互补的精神拓展空间。

3.4 客房

客房是民宿中最为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客人提供休息服务的地方。要让客人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地域文化以及自然气息,想要达到这种效果,主要应在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要注重设计成本的控制,在对客房进行自然方面设计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一些废弃的天然原料,比如折断的树枝亦或是树干,将这些树枝树干进行剥皮处理,而后刷上清水漆以保证材料的实用性,在客房中用树枝进行装饰,既很好地还原了自然景色,又降低了客房施工的成本。其二就是要尊重地域文化特色,在客房装修的时候要参考当地的文化特色,特别是对墙面、吊顶以及床的设计要做到贴合当地文化特点,比如说在海景民宿的客房设计环节,其主色调应该为青色或者是蓝色,并且在窗前悬挂一些贝壳做的工艺品,在客房的吊顶上可以悬挂一张大幅度的渔网,这些设计均符合客房的整体风格,如果客房的空间足够大,可以定做渔船造型的木板床,客人们躺在床上就会自动联想其自己在海上生活时的场景,这种地域文化的精准传递有利于文化特征的展现,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4 结语

民宿有强大的发展潜力,让住宿与游玩形成了高度的统一。目前我国民宿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要坚持一定的原则,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提高民宿的吸引力,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动力。特别是海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海域辽阔,景色优美;当代民宿的发展如果能很好的结合利用,会促进海南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康丽,白雨.台湾民宿环境空间设计特色研究[J].华中建筑,2018(3):114-117.

[2]唐兴荣.特色村镇民宿空间设计中乡土文化的建构[J].建筑设计管理,2017(5):71-73.

[3]胡敏嘉.民宿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D].芜湖:安徽工程大学,2018.

[4]李琼.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民宿设计浅析[J].西部皮革,2017,39(22):92.

[5]洪宣娇,熊瑶,祁守金.景德镇青花瓷器文化视角下的民俗主题酒店设计研究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8,(11上):62-63.

[6]黄京萍.对民宿短租行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民商,2018(7).

论文作者:马凤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3

标签:;  ;  ;  ;  ;  ;  ;  ;  

精品民宿设计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_马凤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