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做”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_研究性学习论文

“教与做”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_研究性学习论文

“教学做合一”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研究性学习论文,做合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中,“做”是中心;将“教学做合一”与研究性学习进行整合的突破口,理应也在一个“做”上。“教学做合一”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究精神。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具有独创性的教育思想,将“教学做合一”与研究性学习加以整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了“创造性”地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而将两者整合正是最大限度培养、提高、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最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

一、从“做”开始的探索与实践

以“研究性学习”之实而言,行知中学开展这项活动起步是较早的。早在1995年5月开始的《真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市级教科研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学习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就已开始了有“研究性学习”之实,无“研究性学习”之名的尝试,因为当时尚未有这一提法。当然,这只是实验与摸索的阶段。

当时这项活动主要在98届高三(1)班中进行的。

班主任段灼其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走向社会去了解宝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去发现宝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去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全班学生利用1997年暑假,此时正是上海市教委正在酝酿提出研究性活动课的方案,分个人或小组拟好研究题目,走向社会,深入宝山的乡镇、街道、商场、企业、码头等,“教学做合一”,走出了关心社会、研究问题、学会交往,提高能力的坚实的一大步。

他们从实际生活出发,从调查着手,研究了一系列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例:

罗泾五村农民对种田态度变化的调查

宝山振宝实业公司的现状及发展建议

1996~1997宝山大中型百货商场发展的营业情况的凋查

纪蕴路公有制码头不敌私人码头的营业情况的调查

宝山地区居民冷饮消费意向的调查

宝山友谊路地区家庭电脑消费情况调查

祁连镇联营企业与自主经营企业情况的比较调查

……

许多选题从今天来看,仍是很有前瞻性的。学生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在问题研究中寻找解决的办法,在整个过程中提高了自己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也更多地了解认识了社会。这一过程是学生关心、责任意识与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际交往能力发展提高的综合过程。

二、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学做合一”

98届高三(1)班开展的“教学做合一”社会调查研究活动取得可喜收获,许多教师从中得到了启示,将这种“教学做合一”的“研究性”的教学方法移植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这就是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第二阶段。

1998年秋季开始,政治教师尹惠虎就在他所任教的班级中开始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社会调查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设计出了自己的研究性教学的模式,即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小课堂,投身于社会大课堂,获取生动的全新的感觉,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尹老师指导所任教的6个班的学生设计出了《关于私营经济发展的调查》、《从中国加入WTO问题看中国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与农民的保险意识》、《从三个家庭的消费,看适度合理消费的重要性》等一系列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理论,又有实际;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的问题。通过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发现问题的能力——选题能力

(2)分析问题的能力——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

(3)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

尹惠虎老师的这项研究,获得了宝山区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与此同时,不少理科教师也进行这类“研究性学习”的摸索。

化学教研组开展的研究性学习的总课题是《化学与生活》,这项学习是将教科书学习、选修课学习、社会考察、专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的。如金志清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材讲解、知识辅导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参观考察了吴淞污水处理厂,然后让学生结合所学到的化学知识,撰写了《生活污水再利用》、《水质的净化》、《污水处理任重道远》等的考察报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再让学生设计与撰写《化学与生活》方面的构想与小论文。

第二阶段中,类似的结合学科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在全校得到了全面推行与铺开。

三、“教学做合一”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

2000年初,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进入第三阶段,即目前正在开展的是对这项学习活动的再认识与提高。在学习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及《普通高中〈研究性课程〉指南》的基础上,制订了《行知中学关于〈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计划》,以期我校的研究性学习制度化、课程化、计划化、有序化。

我校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注重与学习陶行知结合起来,特别是在以往已开展的并卓有成效的“教学做合一”、“小先生活动”等基础上,更进一步将学校的“真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引向深入,将“真人教育”由偏重于教育、人格层面,扩展到整个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的层面来理解、来研究,争取有新的发现,出新的成果。

这一年多来,我们特别注意了学生“发现”式学习方法及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以真挚的感情,真诚的品行,真实的本领之“真”为追求的目标。赵锡麟老师的《汉语言与文化研究——成语专题》课,指导学生用求异法选题,用发现式研究,以求同法结题。同学们写出研究报告,制作了多媒体学件,在校内外教师面前展示了《成语与战争》、《成语与十二生肖》、《成语探源》、《有感于1972版成语辞典》、《成语中的哲理》、《成语中的数字》等研究成果,受到了普遍的好评。

从今年新高一的研究课题征集及选择情况来看,我校研究性学习方式正越来越深入到教师与学生的心中,大家的思路越来越开阔,路也越走越开阔了。各学科老师开出一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探索课,大大推动了学校的二期课改。

四、几点思考

1.研究性学习要以社会为学校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是从理念到方式,乃至教育体制的改革。如果仅仅停留在学校里、课堂上搞研究性学习,那么这仍是局限于“笼子”中的小改小闹,充其量把笼子做得大些,漂亮些罢了。要把鸟放到森林里去,就是说研究性学习要以社会为学校。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界去。”

行知中学在以社会为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问题是,当强调将研究性学习方法运用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去时,又该如何“以社会为学校”呢?这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2.“教学做合一”不能以“做”代“教”,以”做”代“学”

“教学做合一”强调“做”的重要性,但决不可以说“做”可以代替“教”和“学”。

陶行知先生强调的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目前,研究性学习尚在探索实践的阶段,但“成果展示”早跑在前面去了。这成果哪里来的?这成果与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关系?认真一追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教学做合一”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不等于第二课堂,不等于课外活动,科技兴趣小组。这是一种教学模式的革命,千万不能庸俗化,狭隘化。

3.“模式”是相对而言的

对《“教学做合一”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创建具有行知特点的教育新模式》这一课题中的“模式”应作辩证思考,全面的认识。

模式具有样板性、固定性,这对于推动全面是很重要的;但“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再说,目前的研究性学习尚在探索之中,“教学做合一”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更是探索之中的探索,成果的获得是有阶段性,不断提高、发展的。据此,行知中学正以此作为一项研究课题,以发展的观点学陶,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建设一所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奠定最扎实的基础。

本文执笔:赵锡麟、朱雨谷。上海 201900

标签:;  ;  

“教与做”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_研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