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的电改环境之下,通过市场化发展模式来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我国电力工业建设的必然趋势,发电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构件全新的电力市场竞争机制就成为了主要的工作内容。市场化决策分析支持平台的研究和应用可以立足于现阶段的市场需求与生产能力分析,更有效地制定企业的新型营销策略,并随即投入使用。
关键词:新电改;电力市场化;决策分析支持平台;研究与应用
0.引言
电力市场化营销是电力企业运营的重要环节,市场化决策和分析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服务质量与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整个行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现阶段的新电改环境之下,信息化建设也应该立足于通信技术,完善营销管理和决策分析平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
1.研究背景
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与《售电公司准入与推出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对于电力体系改革与营销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意见,要求建设工作符合信息化规划的管理目标。所以,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目前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包括市场开发、用户管理、购电管理、交易管理、费用管理等市场化业务提供系统全面的平台支撑;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客户边际成本、负荷预测、电量跟踪等辅助决策分析,实现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各种查询统计分析等内容。最终目标也在于构建电力市场化决策分析支持系统,通过平台支撑公司电力市场基础业务的开展,支持对潜在客户的开发过程进行管理,实现由潜在客户到签约客户的过程管理支撑。
2.系统平台的需求分析
2.1 需求研究。按照电力市场化决策工作与辅助决策系统的需要,结合相关调研结果,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不断提升的用电需求,更好地服务客户,以此改善供电服务质量,就需要进一步优化行业内部的管理模式,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整体流程可以通过电力营销部门与客服部门统筹规划,然后将具体的营销计划决策、方案执行与结果分析等任务进行派发,分别在用户处理、生产运行管控和财务审计等工作中进行相关处理[1]。
2.2 功能需求。系统通过对营销业务与数据的信息集成管理,可以实现智能化查询、监督、预测,让管理层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供电单位营销与服务工作的完成情况,为市场化分析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围绕相关研究数据、营销计划等实现统一决策管理。例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功能需求结构
从决策分析的角度来看,电价预测、竞价分析、径流预测、营销分析等都是主要的平台功能需求。系统平台可以通过对报表数据、监管数据等信息的组织和整合,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向使用者展现决策管理的相关信息,管理层也能全面系统地了解各项服务指标的落实情况与业务发展情况,为金鹰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3 系统流程
系统流程可以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业务部分。业务部分主要负责市场开发、用户管理、交易管理、费用管理等,通过系统化管理模式来串联一条具体的业务线;(2)辅助部分。包括系统平台的支撑、知识库管理、信息统计与决策,包括对系统业务的必要管理能力;(3)外部服务。外部服务即通过APP、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渠道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包括信息查询与系统管理等;(4)集成管控。这一部分的流程内容主要通过系统接口的方式与营销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电力交易系统进行集成。实现关键数据的交互与共享,为潜在客户管理、电量信息采集、交易、结算提供必要的支撑。另外从一些细节方面来看,管理员可以对算法进行选择,生成更加有效的营销方案,然后可以进行更加合理的决策营销方案审批工作[2]。
3.系统平台设计与应用
3.1 架构设计。(1)应用层。应用层即根据电力部门的实际需求来进行设计,包括数据接口层、业务营销层、决策支持层等。除去这些直接面向业务管理的平台架构之外,还包括了系统管理模块,提供软件系统应用过程中的管理功能与业务流程规划功能,实现对系统的监控与构件的管理,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工作。(2)系统层。系统层主要为上层模块提供在网络环境下的基础服务内容,例如网络远程通信、数据管理服务、安全保障服务、信息服务、负载平衡服务等。(3)平台层。一方面,平台层可以更好地协调应用层与系统层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让整个电力决策系统平台结构更加直观、清晰,减少了冗余系统下的开发工作量。此外,应用层中的业务处理功能可以更好地开展信息交流服务,实现数据查询与提取,保障系统资源的完整性与一致性,能够对生产信息、经营信息、管理信息等提供决策支持服务[3]。
3.2 平台基础结构设计。从基础平台设计要求来看,电力决策系统内的建设旨在建立一个科学管理的电力营销模式,面向业务生产、业务管理和生产管理,构建一体化的电力营销网络系统,以合理的数据加工与数据分析模块来获取决策层所需要的决策信息和服务管理信息,进一步提升管理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电力营销部门也能够综合内部网与互联网,旨在提升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硬件运行环境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接口服务器等,软件运行环境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来作为保障。此外,为了保障网络系统的功能性与安全性,做好集中管理,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管理区域,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3.3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在对数据进行明确调查和分析后进行的工作,利用概念数据模型来清楚地展开用户的数据需求,按照用户的意愿来进行数据信息建模。
3.4 决策分析系统模块。决策分析系统模块应该立足于营销管理制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成本降低、管理水平提升的最终目的,包括对售电量的管理、均价指标的分析等,然后对决策营销活动进行多维度评估,判断是否满足预期要求,是否需要进行策略调整,从而更好地针对业务发展现状来调节资源使用模式,获取良好稳定的收益。例如,可以根据市场力指标来确定企业的综合市场力,根据发展趋势来调整系统报价,之后再对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系数进行规划,满足发电企业所提出的收益与风险问题,满足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要求[4]。
3.5 系统实现。以电价决策平台的系统决策为例,为了更好地反映电力企业经营绩效的关键指标,需要结合电费构成情况来完成对于用户信息的查询,更好地帮助决策层和管理层了解市场营销的最佳战略,对绩效进行进一步优化。考虑到不同阶段的电价变化趋势与可靠性分析,应该提供其它模式的营销电价决策方案。无论对于系统平台还是对于用户来说,都应该先确定系统的总体实现方案,然后规划系统平台中的关键界面,如监管分析、综合查询、决策分析等,更好地完成系统要求。
4.结语
系统化、规模化的电力分析决策系统可以将电力生产工作与营销业务工作有机联系,利用生产项目来体现出营销的设计思想,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流程状态间的配合,经过系统平台的辅助,让营销工作流程化、规范化。同时,工作流应请还能够实现与系统的无缝集成,结合因素分析法的应用,为今后的营销策略决策制定工作提供有效帮助。整体来看,系统的技术相对成熟,另一方面,系统的稳定运行也能让计算结果精确有效,平台也可以有效适应电力营销环境的转变,满足电力公司的实际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许明飞. 浅谈发电企业如何在“新电改”后电力产品市场化的大环境下良性发展[J]. 工业, 2016(11):150-150.
[2]曹清山, 郑梦莲, 丁一,等. 新电改背景下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电力客户评估和选择研究[J]. 电网技术, 2018, 42(1):117-125.
[3]万冰, 师秀凤. 基于新电改背景下云南W煤电一体化项目SWOT分析及决策[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2(11):67-70.
[4]杜红卫, 鲁文, 赵浚婧,等. 城市配电网源网荷互动优化调度技术研究与应用[J]. 供用电, 2016, 33(1):45-50.
论文作者:杨凯,曹映果,钱凯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平台论文; 业务论文; 数据论文; 工作论文; 更好地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