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交流论文_刘亚娟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学区赵村小学 刘亚娟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组织学习方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和学生认可。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我认为:一、当一个问题有多种思维方法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二、当学生通过独学不能解决时组织小组讨论;.三、当教学中出现容易混淆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四、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时进行小组讨论。五、需要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 有效

【正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组织学习方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和学生认可。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模式究竟什么时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我认为: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问题是最关键的。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就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而设计的问题过难,学生老虎吃天,无法下抓,浪费了时间,又毫无效果。学生也就失去了对问题讨论的兴趣。那么,我们究竟什么时候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才会事半功倍?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浅显做法:

一、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思维方法时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是意识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当教学中如果出现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思维方式来解决时,这时,我们就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多个角度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时,我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结果六个小组就有不同的答案。有的小组学生是通过用量角器量了三角形三个角的的度数,最后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度。有的小组是通过拼一拼,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结果发现是个平角,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还有的小组通过折一折,把三个角对折后,发现三个角的和也是180度。在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式,它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逐步形成解题的灵活性和技巧性。

二、当问题通过独学、对学不能解决时,需要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是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合作学习必须要建立在独学的基础上,当学生参与讨论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能力。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独学、对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只有通过独学、对学,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时,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产生想进行合作讨论的欲望,只有这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正面交锋。我们的小组合作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而学生在这种自主、轻松的课堂里逐渐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大幅攀升。

三、当学习时出现容易混淆的概念,我们需要组织学生讨论。

常言道:理越辨越明。数学中有很多概念学生难以理解,这时教师设计一个讨论题,让他们讨论讨论,学生就能准确地把握概念的本质,掌握数学知识。例如:我在教学路程和距离的概念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学生说:“路程和距离是相同的”;有的说:“路程和距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让学生通过事实,画图证明自己的看法。其中的一个小组就用图准确的给我辨析了距离和路程的区别。

他们认为:从A到B中间的直线就叫距离,从A到B两边的曲线就叫路程。一般情况下,两点之间的路程要大于他们之间的距离。只有当两个地点之间的路线为直线时,路程和距离才相等。通过讨论,学生准确的掌握了路程和距离的区别联系。认为路程和距离是相同的小组看到图片后也心悦诚服。

四、在教材出现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时进行小组讨论。

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但如果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学不会,可能会对后面新知识的掌握造成困难。但如果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大部分学生又感到困难,无法理解。这时,教师就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组织学生有组织地去讨论这个难题。也许,学生这时的讨论有可能陷入困境,或没有找到正确的结论,但他们确实经历了一番研究和思索,在探索真理的路上前进了一步,有时讨论会离结论只差一点点,但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发展,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会顿觉豁然开朗。同时,也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了应有的实效性。培养了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

五、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

在教学中,如果碰到了和我们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因为这时的教学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比较熟悉,他们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比较直观的得出结论。此时,学生学习参与度高、表现欲强,是我们小组合作的最佳时机。记得,我在上镜子中的数学时,我让学生去照身边的物体,然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所有的学生都拿出自己准备好的镜子,有的自己观察;有的和同伴合作观察;最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了镜子中的数学知识。每个小组都圆满的完成了本小组的学习任务。因为这个问题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发现,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充分的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设计适当与否,时机把握的准确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小组讨论的效果,我们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出有效的小组合作的问题,准确的小组讨论时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活课堂,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也才会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好的发挥它的效果。

论文作者:刘亚娟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浅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交流论文_刘亚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