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人民医院 湖南省汨罗市 414400
摘要:目的:探究无创通气在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至2017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常规治疗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治疗前后PaO2、PaCO2、SaO22组动脉血气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死亡率,有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创通气;呼吸衰竭;重症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呼吸困难,严重导致患者窒息。临床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指患者的病情一般处于急性发作期,短期内引发呼吸衰竭,气道痉挛。据相关的调查表明,近几年来,发病率比较高。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常规治疗后,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各种肺源性呼吸衰竭,治愈效果良好。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无创通气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至2017年在我院接受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其中男性患者为35例,女性患者为25例,年龄为40至68岁,平均年龄是(42.2±3.2)岁。每组30例。均符合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1】在60例患者中,合并急性胰腺炎患者5例、高血压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年龄、病程、性别等)方面,两组差异没有显著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吸氧、镇静、平喘、扩血管、强心、激素抗炎、利尿剂、支气管扩张剂、解痉以及祛痰急救处理所有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纠正失衡水电解质与酸碱度,吸氧控制在3L/min,使SaO2高于90%,治疗效果不佳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分次给予患者吸入布地奈德,雾化给药,快速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可松,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100mL,严密检测患者血气及电解质情况观。察组常规治疗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具体方法:患者保持头部抬高45°仰卧位。使用无创正压BIPAP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呼吸频率设置18-20min次、分,呼气压2-6emH2O吸气压力5-20emH2O,吸氧浓度控制40%-60%,将面罩与患者紧密贴合。对其进行持续通气,通气时间3h,每天3次,连续7d.。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观察,对比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及治疗进展。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2.0软件分析数据。临床治疗效果用有效率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组间和组内的数据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结果
动脉血气指标比较治疗前PaO2、PaCO2、SaO2、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动脉血气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引发的气道炎症容易增加气道分泌物,引起支气管痉挛,在气道中形成大量粘溶栓,造成肺过度充气与气道阻塞,形成呼吸衰竭。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的可能性比较高,是急诊比棘手的问题。较常规治疗措施下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不佳,若不能及时改变患者的代谢性酸中毒症状,肺不张导致重要脏器单位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恶化。机械通气治疗是一项改善患者通气的治疗措施,尽早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愈后状况【2-3】通过供氧降低气道炎症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改善心理,缓解心脑血管疾病症状,使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辅助无创通气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主要依托于BIPAP呼吸机的特性,因此能够提供较高的正压缓解气道阻力,使呼吸功能以及氧耗减少,有利于改善机体疲劳状态,可快速纠正患者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哮喘症状【4】。无创正压通气和传统有创模式对比有以下优势1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可以尽量减少麻药的使用。2有创模式的切口使患者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5】
综上所述通过对同期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PaO2、PaCO2、SaO2、3项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优于对照组(P<0.05,)无创通气在急诊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优势明显,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且相当明确。该种治疗且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
[1]张霖.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无创通气的运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4):46-47.
[2]李郁香.无创正压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6)135-136.
[3]王欣玲.7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35)111-1132.
[4]鲁玄,唐祁,李锋,机械通气辅助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急症抢救中应用效果[J].中国中西医结合救治.2012,1(3):180-181
[5]罗志敏,罗永彪.BiPAP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37-38.
论文作者:胡雄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正压论文; 呼吸论文; 重症论文; 血气论文; 动脉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