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以大连新市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以大连新市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刘荣凤[1]2003年在《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文中指出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环境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景观风貌的营造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合理的布局城市绿地和准确的测定城市绿量可以保证其在城市环境系统中充分发挥改善环境的作用;科学定位城市绿化风格、客观把握城市绿地关键环节的设计,可以增强城市绿地的特色风貌。 生态园林城市以其生态舒适性和景色秀美的特点一直以来吸引着人们,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并非可望不可及,关键在于城市环境的各个子系统是否能充分发挥出其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作用,只要相互协调共同建立稳定、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方可实现城市的生态化和园林艺术化。 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在生态园林城市定位下的绿地系统建构解析。为了符合生态园林城市的定位,绿地系统需紧紧抓住生态建构和景观风貌建构两个方向。其中生态建构包括各类绿地布局建构、指标建构、苗木保障体系建构、生物多样性体系建构及技术经济政策保障体系的建构等。这些分类建构互呈逻辑关系:布局建构控制了城市的绿色脉络,指标规划保障这个绿色脉络得以生生不息,苗木保障体系的建构则保证城市绿地指标得以科学实施,生物多样性体系保障则是为苗木体系提供丰富的基因库,技术经济政策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保障以上一系列建构的顺畅实施。景观风貌建构是基于对城市自然社会面貌的提炼,总体控制城市景观风貌,并在此指导下参考凯文.林奇城市意向五元素原理对城市的各个关键环节进行设计,使整个城市充满了地域风情。 誉为园林城市的大连,有着良好的自然环境和较扎实的经济基础,而作为大连经济龙头的大连新市区,自然经济条件比起母城有过之而无不及,具备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潜力。本文以大连新市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分别对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构和景观风貌建构进行解析,阐述了理论研究在实践中应用的过程。 本文通过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理论和实例的解析,得出了在生态园林城市定位下的城市绿地系统建构的初步模式,为相关的绿地系统的专向研究提供了参考范例。

张继良[2]2009年在《新兴城市空间发展科学规划及决策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城市化的进程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对于这个高速发展的进程更为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城市化带来的诸多城市问题也日渐突出,我国新兴城市虽然刚刚起步,但相同的问题也已迅速波及。新兴城市的发展是否沿袭其他城市发展的老路,如何建立一整套新兴城市空间发展科学规划及决策的系统理论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当前城市空间发展与经济、公众需求、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在城市空间的基本属性、城市空间发展与社会环境等诸多影响因素的关系等方面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借鉴以往成熟的城市空间发展理论,结合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建构了城市发展六力模型,在城市发展六力模型(自然力、人本力、经济力、科学技术力、文化力、公众力)、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标准、城市空间发展决策与管理3个层面上提出了要达到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目标应注重的基本原则。同时制订出了和谐城市空间的依据、具体有效的城市空间评测方法及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策略。论文主要成果及创新点为:1、在复杂性与系统性地高度上重新审视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规律,强调了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以及规划的时效性。2、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空间发展六力模型与城市空间发展评测工具,对城市空间的规划的制定及建成区的城市空间的评价有积极的意义(形成了城市空间规划与管理的新范式)。3、以六力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管理,从决策与管理的角度研究城市空间发展管理新途径。城市化繁荣了一个国家的市场,对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国家的富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城市环境为科学试验和技术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城市也是创造就业机会的引擎,是人类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的传播体。城市受益于规模经济,它能提供更好的服务设施,降低能源费用,提供有效的交通系统,使生活更加便捷,内容更丰富。作为新兴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及决策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看是一些老问题,而从另一方面看则是一些新问题。新兴城市如何避免走其他城市发展的老路,消除许多的不良影响。如何完善、重构、优化新兴城市的空间形态构成理论,建立城市空间发展科学规划及决策系统的新思路,使之区别于其他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模式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及创新点。最终使城市成为一种高效、文明、健康、和谐的理想家园。以利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促进社会更加健康、和谐、高效的发展。

郐艳丽[3]2004年在《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运用城市地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从历史分期的角度把东北城市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城市,探讨了东北城市空间自构过程和被构过程的不同形态特征和发展规律,提出了东北城市未来的空间发展模式。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对国内外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阐述。文章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西方城市空间形态理论与实践研究划分为形体化、功能化、人文化连续化、群体化生态化4个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城市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城市空间研究理论与实践逐渐由外部形体向城市内部功能转化,由城市物质性规划向人文化关注转化,由个体城市的发展研究向区域层面的综合研究转化,从而概括出11种城市空间形态典型模式:传统模式——环辅放射形模式、分散主义对策——卫星城、自然的安排——线形城市,东方的思想——棋盘形城市、形体化的极至——巴洛克轴线形城市、田园城市的特例——花边式城市、封闭性的极限——内敛式城市、高度发展的理论性模式——巢状城市、卫星城的发展——新城模式、历史的过程——星楔状城市、大都市形态——星云状城市。中国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则侧重影响因素、动力机制、构成要素等方面,由于中国大都市区、连绵区的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发展基础及国外学术界的影响,中国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也出现了人文化、区域化、综合化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研究古代东北地区城市的空间形态。古代东北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是形体化城市,山地城市则根据地形进行建设,“因地制宜”的城市发展思想在少数民族建立的城市包括管理都得到充分体现,但因战争原因的摧毁和建筑材料的差异使东北古代城市保存甚少,但其选址对后世城市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第叁章研究近代东北地区城市的空间形态。近代是东北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受地理环境、地缘政治、边疆文化、社会制度变革、交通方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式、社会经济条件尤其人口迁移的影响,加之殖民统治基础上的多元文化的碰撞,直接导致东北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异。巴洛克形体化城市发展模式在主要铁路城市得到充分体现,开放的方格网城市是中小平原城市的典型范式,线形城市在一些河流沿岸形成,而由于工矿开发分散形城市的雏形开始形成。这一时期主要铁路城市基本上是按规划建设的,当时世界先进的规划理念得到运用,城市道路网格局由于铁路的建设发生根本变化。大城市特色明显,东北地区以长春为分界,南部城市日本文化内涵体现的较多,北部深受俄罗斯文化的深刻影响,大连则受到双重文化的渗透,从而对现代城市空间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章研究现代东北地区城市的空间形态。现代东北地区主要城市是在“一五”期间及随后的工业项目建设的大规模展开逐步发展起来的,在重工业基地前提下的城市内部空间以“企事业社会”为主体特征,城市发展经历快速、停滞到改革开放后的逐步健康发展等几个阶段。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大城市外围均设计了分流过境车辆的环路,形成环辅放射状的城市空间形态,而中小城市其空间发展逐步转变为中心“十”字街、“一”字街的模式向集中的团块城市形态演进,沿河的线形城市向带状城市发展,分散城市随着功能的调整与完善空间形态向紧凑、组合形式发展。 第五章研究了新时期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战略和空间模式。随着大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外围中小城市的不断发展,东北地区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都市区逐步形成,以四大都市区为核心的东北大都市带初露端倪,构建健康的都市区及都市带空间形态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新时期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保护两厢、聚集中央”的区域城市化发展战略,构建以网络型区域城市空间形态和稠密型个体城市空间形态理论为基础的东北四大都市区,以及大东北都市带为核心的未来整体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并通过有效的空间管制加以实施。关键词: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模式

刘敏[4]2004年在《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大规模城市开发建设导致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产的破坏、城市特色的丧失与城市文化的趋同,而我国名城保护工作刚刚起步,保护理论方法与实践管理亟待完善,名城保护更新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同时城市保护在世界范围由来已久而且倍受关注,欧美等西方国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在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总结与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审视与探索适宜的城市保护理论,以有效地指导我国的名城建设与保护事业。论文以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城市的保护更新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融贯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力图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进行突破与创新。一是首次较为系统地归纳与提炼青岛城市风貌特色。二是借用城市学、建筑学、历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建立名城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框架。叁是借鉴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开展文化生态学的交叉与协同研究,构建城市文化生态保护论。以务实的态度、发展的观念和辩证的思维,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目前青岛城市保护问题的理论与策略。其普遍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其他殖民城市同样具有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九章,论题主要集中在如下方面:高度概括与梳理城市建设的历史发展脉络,系统归纳与提炼青岛城市特色与个性。青岛是一座伴随中国近代史而兴起的滨海山城,历经德占、日占、国民党时期与建国后的缘起与初建、扩展与兴盛、萎缩与停滞、恢复与探索、开拓与高潮的城市建设而迅速崛起。在一定的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下形成建设起来的带形城市,城市特色鲜明而突出,综合而为如今的山地兼滨海城市特色美。在城市保护中应当得到保护、展示与再利用。价值评价是城市保护的基础,为此制定名城价值评价体系框架。以文化遗产多元价值为核心,系统构建基础资料评价、评价类别、评价标准、评价项目以及保护现状评价、保护管理评价的名城价值评价体系框架。其中概括提出价值评价标准为形态特征的原真性、地域特征的典型性、社会特征的关联性、现状特征的完整性、市场特征的经济性。据此对青岛城市重要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历史空间环境以及城市总体特征做出全面客观评析。深刻阐释青岛城市保护中的问题与矛盾。改革开放之前,城市建设虽然出现一定偏差,但对城市风貌破坏不大。改革开放之后,青岛城市经历一个以大规模改造为特征的发展时期。其经验教训表明,以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价值偏差,造成城市风貌特色的丧失等诸多旧城建设问题。刚刚制定的名城保护规划<WP=6>存在从指导思想到技术政策的诸多不足,很难起到对城市保护的指导作用。构建城市文化生态保护理论是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生态学与文化学的学科发展促进了文化生态学交叉研究的开展,借用文化生态学原理提出的城市文化生态保护理论,为名城保护提供了新的价值判断、目标追求与策略手段,即城市保护目的、保护对象、保护原则、保护机制与保护方法。我们可以将城市文化生态保护理论表述为:以文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为保护目标,以有价值文态结构为保护对象,以文态系统功能作用为保护原则,树立文化生态保护理念与规划原则,运用文态调控机制与文态保护方法,以促使城市文化多元共存、谐调有序、健康发展。城市文化生态保护理论主要提供如下基本点,一是城市保护目的,通过城市保护实现城市文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延续其文脉特征,弘扬其个性特色,增强其更新活力。二是城市保护对象,以文化遗产价值评价为基础,以文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为指导,确定城市文态系统的保护内容。叁是依据城市文态系统的功能作用,建立多元、适应、共生、人本主义、系统、平衡的保护原则。四是遵循城市文态系统的演变特征,建立层级、演进、新旧关系的调控机制。五是探索文态保护策略方法,运用科学的专业技术、行政管理、政策法规的方法策略,以促进城市文态系统的和谐共存与持续性发展。运用价值评价论与文化生态保护论,开展对青岛旧城整体风貌、核心区、滨海区、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空间环境保护的实证研究,探索有效而切实的城市文化生态保护更新途径。通过城市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城市设计系统控制,制定城市保护技术政策;通过完善的保护管理机制与公众参入机制,制定灵活多样的政策措施,构建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提升与挖掘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大力发展城市旅游战略,实现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的良性发展,维护城市各时期文化的和谐共融,保护城市联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场所特征。

参考文献:

[1].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D]. 刘荣凤. 东北林业大学. 2003

[2]. 新兴城市空间发展科学规划及决策的理论体系研究[D]. 张继良.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3]. 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 郐艳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04

[4]. 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评价与文化生态保护更新[D]. 刘敏. 重庆大学. 2004

标签:;  ;  ;  ;  ;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构解析——以大连新市区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