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提升幼儿综合素质论文_陆佩佩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提升幼儿综合素质论文_陆佩佩

陆佩佩 陕西省榆林市第六幼儿园 719000

摘 要: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以及其对策的研究,对于我国教育领域的整体发展来讲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家长、幼儿园、教师还是监管部门,都应该转变思路,改进方法,遵从幼儿的认知规律和身心成长的规律,从开拓幼儿的思维和健康成长出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幼儿教育 幼小衔接 特色办学

一、加强宣传引导,促进科学幼教观念深入人心

引导家长、教师保持良好心态,破除“赢在起点”的狭隘观念和竞争意识,丰富儿童的成长成才途径,关照儿童身心健康,注重儿童的长远发展。强化科学幼教观在全社会的认知,注重从幼教实践中引导规范,减少幼儿之间的竞争性比较。尊重适龄儿童个性发展,将符合儿童成长发育自然规律的幼教方式在全社会持续推广,让科学幼教理念深入人心。

二、要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

家园共育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同时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孩子们能否茁壮成长,关键就要看家园配合的默契程度,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愿望。正因为如此,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因此,做好家园联系,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幼儿阶段教育的认识,都能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后盾。

三、要端正教育教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幼小的有效衔接

作为家长或者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端正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主动地去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发展目标。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以“玩”为主的天性,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以及生理发展的特点,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此外,幼儿园也应该遵循学前教育的规律,不要盲目地去追求对儿童的“教学识字和演算”的培养,应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等方面,拓宽孩子们的兴趣范围,同时还要积极地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要想有效地开展学前教育,要严格遵守学前教育绝不能“小学化”,要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们在什么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也是每一位教育者应尽的义务。

四、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成长规律特色办学

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兴趣班似乎都有存在。甚至认为兴趣班是自己的特色。很多幼儿家长也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只要是幼儿园开设的兴趣班,并且在他们的经济范围承受之内,都要求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学前幼儿教育的特点是具有启蒙性、科学性、丰富性和适当性,为小学教育奠定基础。避免出现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首先应该重视儿童学前教育的特殊性,遵循儿童自身成长发展的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进行教学,符合儿童教育的需求,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同时也应该提高儿童的主观意识,通过开展各项游戏活动,提高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五、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加大政府监管

近年来,由于缺乏政府的有效投入和管理,导致学前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从实际教育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标准,同时出台学前幼儿教育的相关文件,综合管理学前幼儿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时间等。针对各类违规现象应该采用一定的处罚手段,不断提高学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有利于学前幼儿教育的良好发展。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投资和管理。由于前期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导致幼儿园办学趋势不好。为了纠正中小学儿童教育管理部门的倾向,政府应明确其责任,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保证学前教育的有效领导和管理。总的来讲,政府的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当地的教育情况,对教育理念出台适合的政策。此外,政府还要增加财政投入,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而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进而促进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六、提高幼儿教师的育儿水平并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素质水平普遍偏低,因而应当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幼儿教师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制度,并且在正式工作前,还要对他们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要在业余时间,自觉提升自身的育儿水平,多看一些与幼儿教育有关的书籍,并利用互联网了解一些育儿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育儿水平。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并不是要割裂幼儿与小学教育的联系,关键是要让两种教育进行良好的衔接。幼儿园的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做好有效衔接,能使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与生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促进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对大班的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的教育工作,即社会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人格与入学仪式教育,但是,在事实过程中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与内容,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迟佳鸣 张代玲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7,(01)。

[2]杨丽莉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07)。

[3]吴玉梅 郝跃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分析[J].学理论,2014,(09)。

论文作者:陆佩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0月总第1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5

标签:;  ;  ;  ;  ;  ;  ;  ;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提升幼儿综合素质论文_陆佩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