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教育”的杭州答卷论文

“美好教育”的杭州答卷

文 市教育局

2018年12月,杭州市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美好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全力办好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幸福、人民满意的“美好教育”的奋斗目标。2019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暨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推进会。从“公平普惠”到“优质均衡”,杭州经过长期努力和深入谋划,高高举起建设“美好教育”大旗。

迎来发展新阶段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其治国理政价值理念的宣誓,也是对全党同志的号令。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软实力,基础教育更是涉及千家万户。而美好教育,正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是关乎每家每户的最大民生。杭州,应令而动,率先践行。

当前,杭州教育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横向看,杭州13个区、县(市)成功创建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高质量普及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到99.76%,领跑全省;近几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和全国教育治理现代化指数监测中,杭州市综合排名均稳居第一方阵。纵向看,杭州教育已走过以“公平普惠”为主题、实现“学有所教”、满足人民群众“好上学”教育需求的发展阶段;近年来,致力于以“优质均衡”为主题,努力实现“学有优教”的目标,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教育需求,取得了显著成绩。建设高水平“美好教育”有了良好的基础,构建更充裕、更多元、更优质、更开放、更公平、更均衡的现代化教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优质多样需要的新阶段已经到来。

当前,杭州正实施拥江发展、三化融合、文化兴盛、改革攻坚、民生福祉、强基固本“六大行动”,以排头兵的姿态创造更多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作为全国唯一连续12年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城市,杭州人民对教育寄有更高要求、更加美好的期望。

脑膜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颅脑肿瘤病变,是发生于脑膜及其间隙的一种衍生物,进展缓,病程较长,以成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且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继发性癫痫等,伴随肿瘤增大,位置变化,会引起视、听、感等知觉障碍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早期发现和诊断是临床治疗的关键[1-3]。当前,影像学检查是临床颅脑肿瘤最为重要、有效的诊断方法,MRI凭借其较高软组织分辨率、多向成像等优势,在临床肿瘤病变诊断中有着广泛、良好应用[4]。本文主要对我院肿瘤科诊治的25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开展回顾性研究,系统剖析MRI及其增强扫描的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实施教育领域新探索

近年来,我国科研工作者研究的新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与我国所倡导的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基本吻合。例如,太原理工大学李珠等多年来研究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5]、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6]和再生保温混凝土,是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一个方向。

↑ 杭州大学生举行迎“五四”校园广场秀

致力于构建“美好教育1+N”建设推进机制。杭州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为“美好教育”定下了令人振奋的目标:到2022年,学有优教取得重大进展,教育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全面构建资源充裕、公平开放、选择多元、质量一流,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现代基础教育体系。围绕这一目标,杭州市教育局从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入手,研制出台了《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美好教育”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2019-2022)》《关于推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共建共享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的通知》《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杭州市中小学“美好成长”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杭州市教育信息化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揽子配套政策,初步形成了“美好教育1+N”建设推进机制。

致力于高质量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构建“后普及”时代高水平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中小学“美好成长”计划,以“寻根之旅”“铸魂之旅”“扬帆之旅”“追梦之旅”“燃灯之旅”相辅相成,帮助每一个孩子成就美好成长,奠定人生基石。一套8册的德育地方教材《最忆杭州》,让学生们重新认识了生活着的这座城市;每天大课间时,可以开展精彩纷呈的阳光体育活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走进校园……从课程到活动,从文化到管理,杭州教育正在全方位释放美的信号,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2018年,教育部评选全国400个中小学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杭州市5个上榜。稳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学徒制国家级试点成果顺利通过验收,获得教育部肯定。启动“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大力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内涵式建设。2018年10月20日,西湖大学在杭州成立。作为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高校,西湖大学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中法航空大学项目签约,国科大杭州研究院等一批高新尖科研机构落地,“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正在不断涌现可喜成果。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布局日趋完善。2018年,杭州市新增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全市总数达到8所,共吸纳了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1351名学生在校学习,涉外教育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致力于推进教育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积极破解社会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围绕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创新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实施新名校集团化战略,促进市域范围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围绕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加强校内校外联动,扎实推进“轻负高质”教学实践,推广“弹性作业”“一本作业”“精准辅导”等减负举措,联合多部门协同推进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和有效监管。围绕缓解民办学校“择校热”,积极推进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和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从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审批和监督管理,有序推进事业编制教师在民办学校任职任教清理规范工作。

2017款丰田卡罗拉车搭载1.2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涡轮增压发动机产生更多的窜气,该款发动机的机油分离器室安装在发动机气缸体上,以提供足够长度的窜气通道,增强了从窜气分离发动机机油的效率。如图8所示,加强曲轴箱内的通风装置采用与自然吸气发动机相同的PCV阀,在增压过程中则使用喷射器强制进行通风的窜气通风控制,将窜气强制引入进气系统并燃烧,从而防止向大气排放含有碳氢化合物的窜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建设高水平“美好教育”,近年来,杭州一直在行动。

① 临安区城东小学开展“童心向祖国红歌欢唱乐”活动(李忠/摄)

② 首场“彩虹课堂·益趣时光”在在4号线市民中心站“彩虹车站”精彩开讲(李忠/摄)

系统谋划实施杭州教育现代化顶层设计和行动方案。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构建完善“美好教育1+N”建设推进机制的基础上,研制出台《杭州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9—2022年)》。抓实抓好“美好教育”22个施工项目,精准施策,克难攻坚,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奋力书写美好教育新篇章

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标准,落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制定实施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意见,强化分类指导,推进系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深入推进“清廉教育”“清廉学校”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招生、招聘、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管,努力建设清明校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

致力于落细落实教育民生“关键小事”,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应”。近年来,为更好保障中小学生饮食安全,杭州实施了百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为满足广大市民日常健身需求,杭州建立了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机制。2018年,为解决社会呼声已久的“三点半”难题,杭州市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纳入2018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予以大力推进。2018年秋季学期,全市共有361所小学(校区)提供放学后托管服务,参与学生达36000余名。2018年,还实行了招生报名“最多跑一次”,让家长少排队、少跑腿,通过幼儿园、小学“无纸化”报名管理系统,市区8万名适龄儿童的家长在线完成了入学报名和材料审核工作。2019年,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目前正在全市732所小学(校区)周边围绕优化提升食品安全、交通秩序、文化环境、社会治安等开展专项整治,以切实提升师生安全感。

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杭州教育,目标已定,方向已明。杭州要力争率先在全省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办好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职业幸福、人民群众满意、服务社会发展进步的美好教育,奋力谱写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新篇章。

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美好成长”育人工作新体系,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广使用地方德育教材,深化文明校园、美丽学校建设。持续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探索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建设,完善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与家长满意度调查机制,进一步发掘、推广“轻负高质”优秀经验做法。培育一批市级体育、艺术、科技特色品牌学校,实施“体艺爱好2+1”行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进市级研学旅行精品线路、活动课程、示范基地、示范学校建设,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坚持体教结合、医教结合,加强中小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工作。

继续坚持教育优质均衡优先。一是深化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加大跨层级跨区域集团化办学力度,加快推进十区教育融合发展和名校集团化办学从县域向市域拓展。二是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新一轮“中小学名师151培养工程”和“名校长525培育工程”,完善分类别、分阶段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加强教师工资收入保障,率先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并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一线骨干教师、农村教师倾斜。三是增加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抓好新一轮基础教育布点规划编制,并严格按“三同步”要求加快落地建设,继续做好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工作。

加快推进“三名工程”建设。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高等教育资源和科研资源,统筹协调,重点推进西湖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法航空大学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香港大学杭州研究生院等重点洽谈项目。实施市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工程、新型专业建设工程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推进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省内一流综合性大学,完成仓前校区基本建设。支持西湖大学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推进主校区建设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有一份包括44例患儿在内的调查发现,43%的患儿会在1周左右发生一次。生长痛的发生时间通常在傍晚或夜间,这样的规律严重地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导致他们的夜惊、夜醒、早醒、日间嗜睡等情况。最为特殊的是,生长痛持续为几分至几小时不等,却在次日清醒后不再疼痛。所以,如果不是考虑到可能存在感染恶性肿瘤等因素,通常不会对这类患儿行过多的检查,比如X线、各种采血等。

标签:;  ;  ;  ;  ;  ;  ;  ;  ;  

“美好教育”的杭州答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