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陈丽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医师 410004)

摘要:目的 明确在胫骨骨折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实际价值。方法 在本院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胫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和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复合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丙泊酚使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 复合组患者的丙泊酚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复合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胫骨骨折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丙泊酚使用量,并且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值得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胫骨骨折;全身麻醉;神经组织;丙泊酚;苏醒时间

在骨科临床治疗过程中,胫骨骨折属于常见病,也属于多发病。通常情况下,临床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为患者开展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开展麻醉处理,不仅要对患者麻醉过程中所具有的高效性进行考虑,还要明确安全性。神经阻滞复合神经麻醉、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等均是常用的麻醉方式[1]。有研究认为,在胫骨骨折手术过程中运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2]。为了明确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于胫骨骨折手术的实际麻醉价值,本研究选取96例患者作为对象。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于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胫骨骨折手术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复合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在19岁至70岁之间,平均(41.2±1.8)岁;复合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在20岁至72岁之间,平均(42.6±2.2)岁。比较对照组和复合组患者的资料数据,结果显示P>0.05,可比较价值很高。

1.2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具体方法为:在患者手术开始前,将0.08mg/Kg咪达唑仓(国药准字:H19990027,生产厂商: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肌肉为患者注射,对患者反映进行密切观察,为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仓0.03mg/Kg、芬太尼3ug/Kg、丙泊酚1.5mg/Kg、罗库溴铵0.6mg/Kg。等患者完全没有知觉后开展手术。

为复合组患者应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符合全身麻醉,具体方法为:手术前,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患者腹股沟处,在患者股动脉搏动点放置超声探头,在患者股神经周围注射15ml0.375%罗哌卡。完成患者神经阻滞后,常规消毒患者腘窝处的皮肤,在腘横纹近端放置超声探头,在患者坐骨神经远端分叉处固定探头,将15ml0.375%罗哌卡在周围注射,对患者实施坐骨神经阻滞。根据对照组全身麻醉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全身麻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丙泊酚使用量进行记录,并且对对照组和复合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3]。

1.4 统计学方法

对照组与复合组患者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计数资料通过X2进行检验,通过%表示。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通过 进行表示。若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复合组患者的拔管时间(10.16±2.7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18.31±2.15min),并且复合组患者的苏醒时间(7.21±2.83min)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15.21±2.93min),复合组患者的丙泊酚使用量(510.13±61.28ml)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702.31±63.27ml)。对照组患者和复合组患者丙泊酚使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数据比较,结果显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丙泊酚使用量、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比较( )

 

3. 讨论

在外科临床治疗过程中,胫骨骨折是常见的疾病,多数患者由于高空坠落和交通事故所导致。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胫骨骨折的发病率呈现上升和增长趋势。胫骨骨折的主要特征为肌腱、骨骼、软组织等多重组织出现连续性损害,患者疼痛感剧烈,关节无法自由活动,容易诱发骨质疏松、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在治疗胫骨骨折过程中,多采用非手术方法和手术方法这两种。非手术方法患者恢复比较慢,并且耗时比较长,所以,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方式方法。在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充分重视麻醉方式,为患者选取适宜的麻醉方式。近些年来,在胫骨骨折手术中更加广泛的应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有临床研究认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符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效果[4]。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复合组患者的拔管时间(10.16±2.7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18.31±2.15min),并且复合组患者的苏醒时间(7.21±2.83min)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15.21±2.93min),复合组患者的丙泊酚使用量(510.13±61.28ml)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702.31±63.27ml)。两组患者丙泊酚使用量、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相关数据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于胫骨骨折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的麻醉效果,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丙泊酚使用量,还能够将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

参考文献

[1]邓双钊.胫骨骨折手术运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后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7):802-803.

[2]李娜,郭英.右美托咪定联合腰丛-坐股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3):2786-2788.

[3]张云慧,顾新宇,刘清仁等.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3):228-230.

[4]赵海金.股神经阻滞用于胫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26):12-13.

论文作者:陈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4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胫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论文_陈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