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段青春期引导策略论文_叶惠玲

小学高年段青春期引导策略论文_叶惠玲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早恋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小学班主任和家长的首要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小学生的早恋情结,引导高年级小学生走出早恋的误区,是班主任和广大家长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本次研究试图通过分析小学生早恋形成的原因和危害,以总结归纳出班主任正确处理小学生早恋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早恋;策略

前言:早恋是指青少年男女,在未成年之前,处于学习阶段的时候,对异性产生朦胧的好感,并希望通过接触建立恋爱关系或处于暗恋状态的一种情况。在最近几年人们对早恋的研究中发现,早恋青少年的始发年龄逐渐趋于更小的年纪。处于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其在生理和心理上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再加上缺乏相关与异性交流的经验,容易产生模糊的情愫,步入到早恋的队伍。因此,解决小学生早恋问题的研究应当是目前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研究的重中之重。

一、小学生早恋现象的成因

(一)自身因素

1.生理因素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2003年做了一项调查,上海儿童的性发育年龄为12岁,与前几年相比提前了至少半年。在日常食物日益丰盛的今天,我国的部分学生在进入五六年级后就提前步入了青春期,开始了第二性征的发育。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往往会使孩子们感到迷茫和羞涩,并且不愿向父母、教师讲述,此时,异性的关注会给他们一种心理安慰,继而对异性感到好奇,导致了早恋的发生。

2.心理因素

《青春期性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青春期和胎儿期、儿童期一样,都是脑中及体内各种不同性激素作用的具体呈现[1]。所以,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其心理状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会对爱情产生想象和期望,但这种期望是一种正常和必然的现象。这种心理有助于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成长路径,但其中一部分学生由于不懂得处理异性关系,把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当作恋爱的依据;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周围同学或朋友们的撮合,开始进行恋爱体验,因此产生了早恋的现象。

(二)社会因素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孩子们处于信息发达的时代,一些负能量也以不可阻挡之势袭来,促使了小学生的早恋行为。例如,在公共场合某些情侣毫不忌讳地做出亲密举动;再者,在目前的许多影视作品中,尤其是近年来热播的真人秀、偶像剧等中,均存在大量的恋爱情节;更加过分的是某些网络平台为了牟取暴利,播放带有不良信息的图片和影像,使小学生很容易在控制力低的年纪受到性暗示和性指引,引起他们的模仿导致其性早熟,开始探索有关爱情的体验。

(三)家庭因素

家庭氛围是影响孩子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倪坚[2]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早恋现象进行剖析的过程中得出结论,来自单亲家庭、父母关系不和谐或者缺乏父母陪伴家庭中的孩子,其发生早恋的几率往往高于其他家庭的孩子。父母的关系不和谐或者对孩子缺乏陪伴,导致这些孩子封闭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渠道,并将注意力转移到异性身上,希望通过异性的关怀重新获得“家庭”的温暖。

二、小学生早恋的危害

(一)影响学习

多数小学生的早恋行为即便是停留在互相陪伴的交往中,但也极大的分散了其对学习的注意力和精力。早恋的学生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并不自觉地回忆起两人相处的点滴,幻想在以后生活中的相处方式等,从而影响其学习成绩。

(二)影响身心健康

异性之间的相互交往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可当交往的界限一旦模糊就容易发展成早恋,早恋的学生情绪极易产生波动。家长和老师劝阻所带来的压力,会导致早恋学生出现焦虑和忧愁等负面情绪,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三)影响未来与异性的交往

早恋的两个人往往只关注对方的言行,容易忽视与他人的交往,进而形成只属于两个人的小圈子,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并且,大多数的早恋均以失败告终,而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在面对失恋的打击时,往往会出现极端的情绪。更有甚者,若小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这段经历,容易在以后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产生自卑、抵触等不良情绪,不利于其成人后进行正常的恋爱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应对小学生早恋现象的对策

(一)正视问题,合理疏导

高海燕[3]在其《小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的研究中写道,班主任是与学生们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当其发现某个学生有早恋萌芽迹象时,必须及时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高年级的小学生们已经有了很强的自尊心,倘若对其进行教育的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所以,如何与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与交流是新世纪班主任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班主任要正确地认识到青春期发育为学生带来的情感萌动,以平等的身份倾听学生的真实感受,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平心静气地与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告诉学生,你可以喜欢一切美好的品性,并主动接近拥有美好品质的人,这只是异性之间的相互欣赏,不是真正的爱情。切勿使用当众点名批评、强行翻看双方信件等强硬的处理手段。

(二)提高认识,加强教育

我国青春期性教育专家姚佩宽提出,性教育包含性的基本知识,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接受系统科学的性知识教育,进而满足他们对这方面的好奇,以防止其通过不良途径获得信息。所以小学要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性教育,此时,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以性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或组织同学观看相关教育课外读物的方式,来满足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并为其指引正确与异性交流的方向。

(三)家校联合,反馈沟通

岳海珍[4]在其研究中指出,高年级小学生家长在发现学生早恋后往往会出现异常激动的情绪,并直接命令其结束这段错误的关系,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方法会直接伤害到小学生的心灵,并使其产生逆反的情绪,导致亲子关系僵硬。因此,班主任在将早恋情况反馈给学生的父母时,应做好学生父母的思想工作,引导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也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让小学生意识到自己还没有能力去经营一段爱情,并且真正的爱情一定是能促进彼此的成长的,不是耽误两个人的学业,使双方遗憾终生的。

(四)开展活动,转移注意力

曾经有班主任在为学生安排座位时,因为担心早恋的发生,将异性之间相互隔开,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小学生的正常身心发育[5]。其实,青少年在青春期阶段,由于男女生发育的不同,很容易形成男生、女生两个独立群体,如果偶有交集很容易“被早恋”。与此同时,一部分学生对与异性的交往很排斥,而这一部分学生会在与异性交往时因感觉生涩误以为自己喜欢对方,不自觉地加入到早恋的队伍中。因此,正常的异性交往是很有必要的。组织男生女生一起进行集体活动,通过语言、表情、动作、情感的自然流露,降低学生与异性交流时的不自然感,消除其对恋爱的误解,可降低早恋的发生率。

总结

小学生早恋是可以和平解决的,只要老师和家长了解小学生早恋的原因,并使用正确的处理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就可在不伤害小学生心理成长的前提下消除其早恋行为。

参考文献

[1]邹宇华.青春期性教育指南[M].广东:青春期性教育指南,2010.

[2]倪坚,小学高年级学生早恋现象剖析[J].教育探索,2017(08):92-93.

[3]高海燕,小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J].宁夏教育,2017(11):75-76.

[4]岳海珍,正确对待小学生“早恋”[J].希望月报(上半月),2018(9):148-149.

[5]兰士贵,对早恋的小学生怎么办?[J].云南教育,2016(7-8):24-24.

[6]魏月娥,李鑫,康彤.花开有时——早恋问题“疏”比“堵”好![J].国际公关,2019(08):227-229.

[7]钟建林.学生“早恋”,教师该怎么办?[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11):62-64.

姓名 叶惠玲 电话 15818723981

Email 234530053@qq.com 单位 深圳市光明区实验学校

邮编 518000 地址 深圳市光明区东升路90号

论文作者:叶惠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小学高年段青春期引导策略论文_叶惠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