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禁水时间提高儿童手术后舒适度的临床观察论文_杜满姣

永州市中心医院(北院)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讨缩短禁水时间对提高儿童手术后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儿童全身麻醉手术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M受体阻滞剂,静脉快诱麻醉+气管插管,静脉用药维持麻醉。对照组常规术后禁水6h;实验组患儿手术30分钟左右苏醒以后,患儿若没有呕吐情况发生,可给予患儿总量为3—5(4.08±0.85)ml的水进行口腔湿润,两次时间间隔为30分钟,1个小时后,如果患儿任然没有呕吐情况出现,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患儿饮水<10ml/次。观察两组术后6h患儿的恶心、呕吐、口渴程度、躁动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2、3、4、5、6h与术后第1h口渴程度相比较,明显降低(P<0.001);对照组口渴程度越来越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口渴程度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1);全麻苏醒后躁动: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术后镇静/警醒: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发生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缩短禁水时间可降低患儿口渴程度,减轻术后焦虑程度,提高舒适度。

【关键词】禁水时间;儿童;全麻;舒适度;护理

儿童正常体液维持量为3-4ml/kg.h-1及其细胞外液在体重中所占比例较成人大【1】;手术创伤和麻醉因素引起体液的转移丢失,容易发生术中、术后机体脱水;再加至术前应用M-受体阻滞剂,导致口渴、口咽部干痛难受,降低患儿的舒适度。为提高患儿术后舒适度,从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我院儿童择期手术60例术后缩短禁水时间的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6-12岁,男43例,女17例,体重22—40 kg;手术种类:四肢骨折术42例;四肢、躯干疤痕整形植皮术18例。手术时间130.17 ± 45.63分钟,无其他合并症。按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M受体阻滞剂,静脉快诱麻醉+气管插管,静脉用药维持麻醉。

1.2手术后严格禁食 手术前,对实验组组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儿手术30分钟左右苏醒以后,患儿若没有呕吐情况发生,可给予患儿总量为3—5(4.08±0.85)ml的水进行口腔湿润,两次时间间隔为30分钟,1个小时后,如果患儿任然没有呕吐情况出现,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患儿饮水<10ml/次。给予对照组患儿严格禁水6小时左右。

1.3观察项目 (1)手术后6小时,对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口渴情况进行观察;(2)观察两组患儿的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情况。

1.3.1 患儿在恶心、呕吐方面的评分情况【2】 0分代表患儿无恶心、呕吐情况发生,1分代表出现恶心呕吐情况。

1.3.2 镇静评分(用镇静/警醒评分)5分:对其他人姓名进行叫喊时,患儿反应比较迅速;4分:对其他人姓名进行叫喊时,患儿反应速度一般;3分:对其他人姓名进行叫喊时,只有在大声呼喊时才有反应;2分:轻度摇晃患儿头部或者做推肩动作时,患儿有所反应;1分:缓慢摇晃患儿时,无任何反应动作;0分:挤捏患儿斜方肌时,患儿也不存在任何反应;

1.3.3 全麻苏醒后小儿躁动评分 0分:能与人进行目光交流,举止有目的性,对周围环境产生戒备,安静;1分:能与人进行目光交流,举止有目的性,对周围环境产生戒备,轻微情绪不安,易被安慰;2分:可与人进行目光交流,举止有目的性,对周围环境产生戒备,情绪不安,不易被安慰;3分:有一点与人进行目光交流,举止有目的性,对周围环境产生戒备,情绪躁动不安,躁动,不接受安慰;4分:不能与人进行目光交流,举止有目的性,对周围环境产生戒备,躁动。

1.3.4手术后患儿口渴情况评价 定量标准为0-10分,即0分表示无任何口渴情况,10分表示患儿口渴程度比较严重,对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对患儿的心理情况及总体舒适度进行有效评价。

1.3.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 )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情况如表(1)

注:与第1h比较※P<0.001 ▲P<0.05 与实验组比较■P<0.001 □P<0.05

2.1 两组术后6h口渴程度 两组术后1h口渴程度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术后第2、3、4、5、6h与术后第1h口渴程度相比较,明显降低(P<0.001);而对照组口渴程度越来越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口渴程度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01)。

2.2 全麻苏醒后躁动 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

2.3 两组术后镇静/警醒 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恶心呕吐发生没有明显差别(P>0.05)。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手术治疗方式不断问世,同时,在麻醉技术和药物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进而改变了传统的患者手术后需要严格禁饮禁食的相关理论。【3】。尤其消化系统外的手术,在患者治疗早期,对其采取禁饮禁食的方法具有显著的安全性,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本研究显示,两组患儿术后6h口渴程度,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刘桂梅等【5】研究结果说明,在手术作用时间短,术后患者清醒较快,且吞咽功能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可以给予患者进饮进食,目的在于补充患者体内所需营养物质,增强患者抵抗力。本研究显示,儿童术后躁动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更明显(P<0.001);镇静评分,术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我们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不仅要加大关注力度,同时对患者舒适度也要提高重视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舒适护理模式及人性化护理模式是当代护理发展的必然,努力将人性、个性融入护理工作中【6】。小儿全身麻醉后,口渴是明显的,儿童耐受程度差,这些特点造成了由于患儿手术后长期禁水,导致患儿口干的情况,且使患者与护士之间的矛盾显著增加。本研究表明:在保证患儿安全的前提下,对儿童手术全麻后早期予小量饮水并不会加重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实验组与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没有明显差别(P>0.05),而通过此方法即可降低患儿口渴程度,又能减轻术后焦虑程度,提高舒适度,减低护患矛盾的发生率。

总之,通过早期进水举措的实施,能有效缓解患儿口渴症状的发生,促进维持机体液体平衡,促进唾液分泌,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术后舒适度。

参考文件: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811-820.

[2] 李涛,韩洪涛,盐酸格拉可琼复合地塞米松预防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9):1097-1098.

[3] 李媛媛.缩短禁水时间对提高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舒适度的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14.23(29):2166.

[4] Ljunggvist O,Soreids E.Preoperativefasting(J).Br J Surg,2003,99(4):1400-1406.

[5] 刘桂梅,莫福琴,曾小芳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患者全麻术后进食时间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23(16):7-9.

[6] 姜安丽.护理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1.

论文作者:杜满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  ;  ;  ;  ;  ;  ;  ;  

缩短禁水时间提高儿童手术后舒适度的临床观察论文_杜满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