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数字化X线征象分析论文_余海波

颈椎病数字化X线征象分析论文_余海波

余海波

四川喜德县人民医院放射科616750

[摘要]目的:对颈椎病的数字化x线平片征象特点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总结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50例颈椎病患者的数字化X线片基础上,结合临床诊治资料和复习。结果:颈椎病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颈椎病x线征象主要表现为生理曲度异常、椎间隙变窄、椎体和钩突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缩小、韧带钙化等。结论:随着数字化X机的临床应用,颈椎病的X线诊断克服了普通X线对于复杂结构、摄影条件苛刻患者的颈椎照片的判读困难,提高了颈椎病诊断正确率,使X线检查颈椎病的范围和作用更加突出。

[关键词] 颈椎病;退行性变;X线检查 数字化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1.1本组150例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52例,年龄20~30岁15例,31~50岁76例,51~60岁31例,61~80岁28例。以31-50岁居多。

临床诊断:神经根型83例,椎动脉型20例,交感神经型23例,混合型24例。颈椎病的发病,男、女间无显著差异,临床分型则以神经根型为主。

1.2检查方法

标准前后位及侧位片:可观察椎体间隙椎弓根,上下关节突、钩椎关节、颈椎管以及颈椎的顺列等。左、右前斜位片:可观察两次侧椎间孔及其改变。过伸过曲侧位片:过曲位,第2-6颈椎体下后缘均有轻度前移;过伸位、椎体均顺次后移,小关节面在颈中段移动范围最大,过曲位时,椎间孔最大,过伸位时椎间孔狭窄。通过数码像机转换成数字图像。观察小关节时,对图像做灰度和亮度的后处理。

二、结果分析

复习150例患者颈椎片结果如下表所示:

(一)颈椎曲线改变:颈椎曲线的改变同颈椎骨和关节增生,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周围肌腱韧带失去原来平衡状态关系密切。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突都具诊断意义。

(二)颈椎骨质增生(骨刺):为本病重要x线征象,可表现为椎体边缘密度增高、边缘不规则或呈唇突骨刺状增生。侧位及斜位上较易发现。

(三)椎间隙变窄:在侧位上较易观察,椎间隙或关节间隙变窄均为软骨退行性变。好发于颈5-7椎间盘,为诊断颈椎病的主要依据。

(四)钩椎关节退变:颈2-7椎体上面后外侧缘的钩突与上位椎体对应缘构成锥椎关节,又称Lusoka关节。正位片可显示3-7之问钩椎关节。体胖颈短或功能障碍者,往往对颈6-7之间钩椎关节显示困难,有的正位像钩椎关节显示正常,斜位像却出现改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x线表现为肥大增生,间隙变窄,严重者钩椎关节缘卷曲外展,对椎间孔影响较大,亦为诊断本病重要X线指征。

(五)韧带钙化: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项韧带及黄韧带的钙化都与外伤及慢性损伤出血有关,血肿钙化、骨化形成骨赘而产生临床症状,其中前纵韧带钙化多见,多发生在6-7颈椎问隙的前方,呈曲线状弯曲,弧形或点状,大部同椎体骨质增生部位一致。项韧带钙化多见于颈4-7椎体后方,呈棒状,可分节,有的呈点块状,项韧带钙化同颈椎退变的程度无密切关系。

三、讨论

颈椎病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分为5型:

(一)神经根型:主要症状有颈、肩疼痛和上肢麻木感。x线特征是椎间孔的骨性变形、狭小,多见于椎体侧方的骨质增生致椎间孔狭窄,使神经根受压或继发炎症,产生局部充血、水肿等所致。可表现为上关节突卷舌状,钩椎关节及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二)脊髓型:表现为肢体和躯干麻木无力。x线特征是椎管变窄(椎管前后径<1.5cm,C1~2<1.7cm ),以椎体后缘骨刺形成最为重要,椎体后缘的骨刺生长,或椎间盘后凸,则可压迫脊髓。另有椎体滑脱、椎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弓等均可使椎管的容积变小导致本型颈椎病。

(三)椎动脉型: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x线特征是颈椎曲度的变直、后弓、侧弯、棘突侧摆或旋转、椎体滑脱等,椎动脉本身的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管壁僵硬、血管弹性减退和血黏度增加是本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

(四)交感神经型:表现为多汗或少汗心跳加速或过缓等。x线特征多表现为钩椎关节处骨质增生,正位可见颈椎左右间隙不对称,斜位显示相应椎间孔钩突错位等,颈部的交感神经节位于椎旁近横突处,椎体的任何退行性改变均可压迫交感神经节导致本病。

(五)混合型:以上四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两种以上。

除以上五种类型外,还有颈椎型和食管型两种。颈食管型:x线片可见椎体前缘有大量骨刺存在或形成骨桥,系食管直接受压迫或推移所致。由于咽喉部神经丰富敏感性强,咽喉部组织的轻微改变也可引起咽部异常感觉,产生吞咽困难 。斜位服钡检查可确定病变椎体的位置及程度。颈型:x线特点是颈椎侧位片上可见椎体后缘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变小,颈椎过伸过屈位片可见椎体有轻度向前或向后滑脱征,主要表现为颈椎小关节功能紊乱,多与外伤、慢性疲劳、不良姿势或负重过度等有关。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疾病,在基层医院,影像学检查多以X线检查为主。X线平片可以显示病变的部位,骨质增生的范围、程度,椎间隙的改变,韧带的改变以及脊椎的排列生理曲度的改变。根据这些典型的X线征象,平片多能做出明确诊断。但是对颈椎椎管发育较小,脊髓相对粗大,在平片中只显示有轻度的退行性病变或无阳性征象时,X线平片则无法确诊。颈椎退行性病变常多水平发生,但不是所有病灶都能引起临床症状,颈椎平片无法区分哪些病灶是与症状有关的病灶,也无法区分椎管内及椎间孔内各种软组织成分。值得注意的是脊髓型颈椎病应与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相鉴别,在平片上在X线平片上更难鉴别时,要采用CT脊髓造影, MRI则能清晰辨认并能做出明确的诊断。

四、结论

随着数字化X机的临床应用,颈椎病的X线诊断克服了普通X线对于复杂结构、摄影条件苛刻患者的颈椎照片的判读困难,提高了图像质量,并显著地降低了曝光条件,能清晰显示较为细小病变提高了颈椎病诊断正确率,使X线检查颈椎病的范围和作用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56-157。

2、傅长根.x线读片指南[M]江苏:江苏科技出版社 2004,29-32。

论文作者:余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  ;  ;  ;  ;  ;  ;  ;  

颈椎病数字化X线征象分析论文_余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