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16B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战法与对策论文_柯婉君

红旗-16B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战法与对策论文_柯婉君

(75240部队 516001)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军事强国极其重视研发超音速、高超音速航空器,现役及在研的超音速巡航导弹已达数十种。超音速巡航导弹兼具高速空气动力目标和战术弹道目标的特性,突防能力强,毁伤威力大,对我空防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防空部队是抗击超音速巡航导弹的主要力量,研究探索其抗击战法与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超音速巡航导弹技战术性能分析

超音速巡航导弹采用冲压发动机加挂固体火箭助推器技术,获得超音速巡航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战术优势:一是突防速度快,与常规巡航导弹相比,突防速度是其4倍以上,留空时间大大缩短;二是知道精度较高,采用卫星+惯导(地形匹配)+主/被动雷达复合制导方式,且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三是毁伤威力大,射程较远,依赖其高速动能,特别适合打击地下指挥中心等坚固目标;四是作战使用灵活,具备航路规划功能,突防样式呈现多样化。

各国现役超音速巡航导弹有“高-高”、“高-低”、“低-低”三种攻击模式。一是高低空混合弹道突防。导弹发射后,迅速爬升至2万米以上高空,巡航至攻击目标某一距离预设下降点,转入超地空攻击目标。二是高空弹道突防。导弹全程高空巡航至目标上方后,采取一定角度俯冲攻击目标;极端情况下可采取近似垂直俯冲的轨迹攻击目标,此种弹道称为“过天顶突防弹道”,世界多数防空武器不具备抗击能力。三是低空弹道突防。导弹全程超地空突防,射程大幅缩短,大约只有高空射程的1/3。由此看出,超音速巡航导弹在作战使用上,兼具常规巡航导弹、战术弹道导弹的特点,其地空弹道、高空弹道俯冲段具有战术弹道导弹目标特征,在研究抗击方法上需要区分对待。

超音速巡航导弹也具有明显的 。一是体型偏大。与常规巡航导弹相比,,超音速巡航导弹重量、体积大很多,雷达反射面积较大,且其平台适应性较差,单位平台配备数量少于常规巡航导弹。二是红外特征强。研究显示,亚音速导弹在5度攻角时红外辐射强度为0.7瓦,而2马赫超音速导弹在1度攻角时红外辐射强度为20瓦,是前者的30倍,其红外特征暴露在红外警戒系统和红外制导防空导弹下,易被发现和拦截。三是数据处理要求高,机动能力弱。与常规巡航导弹相比,处理等量目标数据,超音速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工作时间要少80%以上,一旦遇到干扰,极易错过攻击时机;其高速度导致弹体的高速压,机动能力要弱于常规巡航导弹。四是制导技术不成熟,实战能力有待验证。常规巡航导弹使用的卫星、惯导、地形匹配、主/被动雷达等制导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超音速巡航导弹,且后者并未经历实战检验,其飞行性能、导控精度、杀伤力等参数有待验证。

二、红旗-16B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超音速巡航导弹能力分析

红旗-16B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是我国第三代中低空,中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具备对飞行速度达2.5马赫以上的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抗击能力。其抗击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有利因素有:意识超音速巡航导弹航路相对固定,不能实施临机机动。导弹发射前要装订目标数据,规划飞行航路;发射后,航线不能临机改变。我可据此研判敌情,及早发布预警信息,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提前进行作战准备。二是雷达情报技术发展扩大了预警探测范围。雷达情报组网系统大幅降低了地球曲率、地物遮蔽等因素影响,在低空探测、抗地杂波技术及航迹改善等方面有很大突破;战术数据链实现入网平台信息共享,提高了实时战场态势感知能力。三是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理论上具备抗击能力。超音速巡航导弹性能指标基本处于第三、四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能力范围,无论按高速空气动力目标或战术弹道目标进行处理,理论上均具备抗击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抗击超音速巡航导弹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一是敌情分析研判难度大。超音速巡航导弹发射平台机动性好,可实现多阵位、远距离发射,飞行航线曲折多变,我难以准确判明其发射阵位、飞行航路和攻击目标,实施压线设伏难度很大。二是超音速巡航导弹超低空突防拦截困难。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各型雷达受地球曲率和地物杂波影响,对超低空目标发现距离近,回波信号弱、起伏大,杀伤去飞行时间短,我难以发现、跟踪和射击,且目标高速特性对引战配合效率影响也较大。三是地空导弹各型雷达未经历抗击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实战检验,武器系统实际探测跟踪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通过理论计算,结合上述因素分析,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超音速巡航导弹,其高空巡航段、俯冲段是抗击重点,地空突防段是抗击难点。

三、红旗-16B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战法

(一)“任意球”战法

“任意球”战法取法于足球运动中判罚前场任意球部署阵位。在防守方守门员、后卫及进攻方前场任意球附近分别部署一定兵力,实现后方兵力集团部署、防卫固守,前出兵力机动设伏、扩大拦截纵深,自动化指挥系统前置预警、近方情报组网接力的防空布势,以早开快打、火力接力、集火射击等方式,抗击来袭的超音速巡航导弹。

1.主要依据和使用条件。战前,我可能凭借技侦、谍报等手段获取超音速巡航导弹攻击目标和航路规划信息。据此,可前出1导弹营机动设伏,逐行第一次拦截;自动化指挥系统前置预警,能尽早发现目标,提前指示给后方导弹营,担任后卫的2个导弹营实施快速集火射击,逐行第二次拦截;若前两次拦截失利,“守门员”导弹营可实施最后一击。“任意球”战法能充分利用情报支援、信火接力,体现了“体系作战、组网抗击”的用兵思想。一般情况下,该战法在超音速巡航导弹进袭方向基本明确时使用。并且,该战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适用于抗击来袭航路已知或可预判的飞机、巡航导弹等多种目标。

2.部署要点。根据计算结果,考虑低空火力覆盖,在保卫要地前X千米内部署1个导弹营,充当守门员角色。在“守门员”导弹营侧前方X千米内,以间距X千米部署2个“后卫”导弹营,便于实施集火射击。自动化指挥系统位于“后卫”导弹营提供掩护。在超音速巡航导弹可能来袭方向(航路)或主要地形匹配点附近部署1个导弹营,遂行压线设伏、战场游猎;该营距自动化指挥系统不大于X千米,一是考虑武器熊最大无线通信距离,二是兼顾搜索雷达与照射制导雷达的情报接力,并预选3-4个机动阵地,以满足机动作战需要。

3.指挥要点。一是扩大预警情报来源。战前,旅指挥所与情报、技侦部门建立直通情报,掌握敌空袭企图、攻击目标、导弹发射时间及飞行航路等信息,及时通报导弹营。战时,在收标组网空情的基础上,旅指挥所与战区陆、海军及预警信息。二是集中指挥与分散指挥相结合。根据敌情通报,旅指挥所快速判明目标性质,连续发送目标指示,组织“后卫”导弹营集火射击和前、后方导弹营的火力接力。对机动设伏导弹营,要下放指挥权限,发现目标可自主实施射击。三是抓住战机、早开快打。指挥员要程序清除,果断指挥;各型雷达适当早开机、早接通全功率,兵器操作人员要快速准确进行操作,做到发现目标快、截获跟踪快、实施射击快。前出导弹营要适时机动,寻机歼敌。

(二)“堡垒”战法

“堡垒”战法是指在保卫要地附近,按照低空杀伤区相互衔接、高空杀伤区相互重叠的原则,实现全高度、全向防卫的防空布势,以早开快打、集火射击等方式,抗击超音速巡航。

论文作者:柯婉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研究》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红旗-16B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战法与对策论文_柯婉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