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导向下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论文_王慧

财政监督导向下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论文_王慧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 300071)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经济建设,所以国家对于经济的管理和监督是现如今社会的主要方面。因此就要让国家的财政部门对经济进行严格把控,让它提出严格的管理措施并加强对经济的把控水准。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快,经济管控手段也需要及时更新,这就要求经济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不断更新。本文从财政监督导向下财政管理内部的管理和控制展开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立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管理方向。

关键词:财政监督导向;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

在社会的飞速发展下,人们普遍认识经济和财产管理之间的关系。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上,经济水平的提高,也要对其进行管理和改革。财政监督管理与经济管理相辅相成,他们二者对我国的经济发挥着极重的调节作用。但是从我国发展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较其他国家晚了许多,因此在财政的管理监督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就对财政上的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为以后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管理监督打下夯实基础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背景分析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对经济发展建设提出了改革提高的建议。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经济管理上的工作,要使经济建设和经济管理体系同步发展。所以对于我国现在的财政管理方面来看,财政管理方面发展的还并不完善,并不充分,在很多方面仍有待提高。

首先,现阶段的财政管理监督制度是一个处理问题发生后的审查机制,是一种被动的监督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适于现今经济发展的管理与监督,所以把这种被动的机制转化为主动出击的监督控制才能够提高控制的整体体系;其次,财政管理部门内部控制管理并没有制定合理的体系,所以在实施管控中,每个岗位部门所实施的功能出现问题;再次是审查部门没有及时发挥其作用,工作没有到位,以至于产生了资金效益的运转问题;最后,财政预算问题也是一重点问题,对这一预算约束不到位,所以管理的功能地位受到阻碍。

二、财政监督导向下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意义

在企业的正常运营下,内部控制在财政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是一个重要又复杂的工作,很多部门和生产方面都要受它控制,所以只有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草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并实现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控制预算;二控制授权;三,风险的控制;四,控制会计系统。这些方法的控制特点不同,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来运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实现财政管理的目标。

财政监督是作为国家政治权利的一项权力,而财政的作用就是达到监督和管理的目标进而对社会上的商品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所以,财政最基本的职能就是分配。财政又需要通过货币展现出来,资金又是企业运行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对财政的收支进行监督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

三、财政监督导向下构建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特点

(一)国家重视

目前,国家比较重视财政控制监督体系,并在工作上将构建这一内部体系作为重点,并在内部控制体系上设立了绩效考核内容。财政监督管理者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甚至要亲身指导工作,在基础上加强工作的监督管理。财务人员要担当一定职责,定时制定控制方案,管理人员也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认真做好管理报告,分析和积极应对内部存在的漏洞,最终形成具体文案。

(二)高效率

早在2016年国家财政部门就已经制定了构建内部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在2017年就已经开始着手实施,对各类财务人员规划具体岗位,然后提出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目标,这样做效率逐渐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群众积极参与

在财政监督指导下,国家的财政管理部门主要是:一、预算科;二、综合科;三、人教科;四、法税科;五、办公室;六、休息中心。这些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对监督管理付出了很多心血。但光是靠财政管理内部构建内部的控制体系是不够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国对群众的高度认识,因此,群众积极投身于内部控制体系的建造当中去,才能给这一体系注入鲜活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增加群众的内控意识。

四、构建财政管理内部体系结构的有效措施

(一)基本导向

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中,有一个方法对体系进行整合非常有效——分阶段。众所周知,构建这个体系是个漫长的过程,第一,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方向主要是财政管理业务的正常运行,这是通过预算的方式给以内部控制的基础;第二,构建这一体系要打好坚实的基础之后对财政内部的控制范围进行合理控制,最后对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监督与查看。因为这样能使风险及早地被发现,然后能够及早地进行处理和改善;第三,在自己的流转过程中做出快速的判断,并能够及时的分析研究,以财政本身的控制监督和预算为基础,去对整个的内部系统进行管理。这种做法不仅能提高企业的资源效率,还能提高政府部门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预算单位和内部控制体系的关系

预算单位和财政的内部控制体系是紧密联系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财政管理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导向,是包括着预算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所以财政管理工作不到位会影响整个的预算单位和内部的控制体系,为了避免预算中出现问题所以财政部门更要对预算部门进行合理的分配。不仅仅加强组织能力,还要训练自身的预算。如果把整个财政看作一个人的整体,那么预算是财政的大脑,而自己则是财政管理的四肢,各司其职才能使财政管理工作正常运转。

(三)内部控制体系中的评价体系要完善

整个社会都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那么经济建设也是不断向前进行的,所以内部管理体系要随着这种发展不断变革朝着科学的结构转变。但是现实总是与目标相差甚远,财政部门作为财政的主导部门再合适机会应对控制体系加以指导,并通过运行和完善评价系统,对控制体系的规定以详细的指导内容。让单位的实际运作状况和评价指标相呼应,在构建过程中要对评价的有关信息进行优化整合,然后通过专业人员的分析与操作,对问题展开实际有效的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评价系统的准确性,并能保障整个方案的正确实施,为后面的内部控制体系计划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把内部监督体系的监督管理职能充分发挥

财政部门建立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目的在于履行监督的职责,并且把内部监督控制体系发挥到极致,全面监督企业或监督对象的资金分配和运转情况,最后突出内部控制体系在财政部门的作用。但是在财政管理和监督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风险,这些风险的发生概率又无法降低,因此相关控制监督人员就要制定内部控制体系,然后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出现。因此财政部门就把这些职责划分、制定制度,保障间的管理职能发挥大最大化。

结束语:

通过财政监督导向,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对企业内部进行控制,而内部控制工作的基础而关键就在于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因此企业必须意识到构建企业内部体系的重要性。并且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与企业的各个部门紧密联系的。因此,内部控制监督体系的构建是具有重大作用的,它以上升为整个企业管理的关键位置,所以必须要注重这一体系在财政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琳.财政监督导向下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中国商论,2019(2).

[2]王荣涛.以风险防控为导向的内控管理体系构建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

[3]苏丽丽.试论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9(11).

[4]黄训珠.风险导向下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8):227-228.

[5]陕西省宝鸡市财政局.陕西宝鸡:一体化考核常态化监督[J].中国财政,2018(1):21-23.

论文作者:王慧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  ;  ;  ;  ;  ;  ;  ;  

财政监督导向下财政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论文_王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