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程霞,范瑛,王岚,胡三莲

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程霞,范瑛,王岚,胡三莲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上海 200233)

【关键词】生物制剂;强直性脊柱炎;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侵犯中轴脊柱关节为特征,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1]。主要影响骨盆的骶髂关节、脊柱关节和椎旁组织。主要发病在青年男性,疾病晚期可发生脊柱强直、畸形以致严重功能受损。强直性脊柱炎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自抗肿瘤坏死因子(TNF)生物制剂问世以来,已有100多万[2]患者因此受益,它不仅能有效控制病情,还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4,5] 。本文就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作用机制

动物模型和源于人的组织样本的研究发现TNF-α在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血清中的炎性标记物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其他非炎性腰背痛患者及健康对照者。目前国内外已将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用于治疗活动性或对抗炎药治疗无效的强直性脊柱炎[2]。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常见有3种拮抗TNF-α的生物制剂,它们分别是英夫利西单抗(商品名:类克)、依他西普特(商品名:益赛普、恩利)、阿达木单抗(商品名:修美乐)。

2.生物制剂治疗AS的主要不良反应的观察

2.1输液反应 英夫利西单抗(INF)是静脉输液给药,含25%鼠蛋白,因此鼠蛋白成分过敏体质患者,输液反应是输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杨柳认为对于既往发生过轻度不适者,可遵医嘱在输注前予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或异丙嗪),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输液反应可表现为轻、中、重度不良反应。 轻度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皮肤红斑(瘙痒/荨麻疹),一般减慢输液速度至10ml/h,患者即刻缓解。监测生命体征,1次/10min;观察20min后,可重新加速至20、40、80ml/h,15min调节1次。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则继续输注。中度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高血压或低血、胸痛、气促、体温增高、心悸等。需要立即停止或减慢输注速度,并遵医嘱给药。监测生命体征1次/5min。观察20min,同时注意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待患者病情平稳后重新开始输注,10ml/h。如患者无不适主诉,可重新加速输注。重度不良反应患者可表现为特异性症状如高热、寒战;还可以表现为呼吸急促、喉鸣音、高血压、低血压、抽搐等。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停止输液,准备抢救。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准备及时、迅速配合医生抢救。更换补液,同时给予吸氧和激素抗过敏治。必要时镇静、吸痰。准备升压或降压药物,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2.2 继发感染 生物制剂能抑制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可诱发感染或使原有的感染加重。常见的继发感染包括结核杆菌感染、真菌感染、机会感染和细菌感染。因此用药前严密筛查是关键。注射前如患者发生口腔、牙龈炎症,或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有发热感冒不能接受治疗,应针对性治疗至痊愈后方可用药。

2.3肝功能异常 因药物经肝脏代谢,可导致肝功能异常。每次用药前常规检查血生化指标,了解患者食欲情况、有无恶心等消化道反应,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4注射部位局部反应 经皮下给药的生物制剂临床最常见的是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表现为轻至中度红斑,伴有轻度水肿,有时有瘙痒和疼痛感,一般在发生在注射后一两天,持续两三天后消退,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发生率降低[2]。

2.5其他不良反应 如加重心力衰竭、狼疮性综合征、肿瘤(主要是淋巴瘤)的患病率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进展

3.1. 静脉途径给药的英夫利西单抗的用药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用药的意义、主要作用及安全性,以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告知患者输注时的注意事项,如不能调节滴速等。

3.1.2 患者准备 输液前必须进食,确保无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没有进行抗感染治疗,无肝炎、结核等疾病。

3.1.3输注的护理流程 (1)领药。药物必须存放在0-8℃的冰箱内,当天用当天取,避免震荡药物。(2)加药。全过程轻拿轻放,均用75%酒精消毒加药。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沿瓶壁注入100mg英夫利西单抗药瓶中,轻轻旋转药瓶使药物充分溶解,注意不得剧烈摇晃瓶体,以防药物产生大量泡沫造成药物浪费;从250ml 0.9%氯化钠溶液中抽出10ml液体弃去,将已溶解的INF液体轻缓注入,拔出针头前回抽少量空气使瓶内保持负压状态,防止因压力增加导致药物溢出的浪费。(3)输液。使用0.9%氯化钠溶液100ml排气及引导注射;选择带恒速调节器的输液器,并连接直径为0.3um的过滤器,防止因输液微粒导致输液反应发生。选择双手背较粗而直的血管穿刺,防止药物外渗,穿刺成功后更换至INF液体开始输注。严格按照要求调节速度,以10ml/h开始,每15min调节1次,以倍增法加速。至输液60min时可调节速度至150ml/h.90min时可加速至250ml/h。输注结束后再次更换为0.9%氯化钠溶液100ml充分冲管后拔针,保证药物剂量准确。输液完毕后,需再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20-60min。

3.2皮下给药途径的药物的用药护理 益赛普、恩利、修美乐都是皮下注射给药。注射后嘱病人局部按压5-10min。配制药液及注射区皮肤用75%酒精消毒,避免用力震荡药物产生泡沫,现配现用,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用药期间告知病人不可接种活疫苗。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变态反应的发生,如血管性水肿、荨麻疹。

3.4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

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是AS护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物理疗法有温泉疗法、针灸、艾灸、红外线等。功能锻炼包括医疗体操和家庭功能锻炼。首先应该综合评估患者每个关节的受损程度及活动受限程度等,且在实际过程中应注意功能锻炼的安全性。活动应循序渐进,时间由短及长,幅度由小到大,每次锻炼前做好热身活动。

3.5心理护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非致死性疾病,由于病人长期以来遭受着关节、肌肉损害所致的疼痛、残疾、工作丧失、经济负担、心理压力、治疗不适反应都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告诉病人该疾病是一种终生疾病,治疗不应该期望能根治,应该以控制症状、减少功能丧失为主,重新树立生活信心。

3.6饮食护理

饮食不调是AS患者的发病原因之一。饮食无规律、不注意卫生、暴饮暴食都可能导致肠道感染,进而引起AS的复发或加速疾病进展。多数研究者认为AS患者没有特别的饮食禁忌,可选择辛辣食物抗风湿驱寒邪,如辣椒、葱、姜、蒜、茴香等。大豆、黑豆、黄豆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有促进肌肉、骨骼、关节、肌腱的代谢,帮助修复病损的作用,可治疗以湿重为主的风湿骨痛,对身体沉重、关节不利、筋脉拘挛或麻木不仁、关节肿痛而重着不适的风湿病,效果较好。

3.7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

3.7.1 家庭锻炼 家庭锻炼可以对AS患者疼痛、晨僵、功能、情绪、生活质量等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不受时间限制且经济方便,成为首选的运动方式且疾病程度不同的患者均可从家庭锻炼中受益。沈碧玉等研究家庭锻炼可以兼顾休闲运动及背部训练,两者均可缓解疼痛和僵硬。AS患者最佳的家庭运动应是至少5次/周,30min/次,且持续的中等运动强度(2-4h/周)比不运动及高强度(10h/周)对于患者功能状态及疾病活动度方面更为有利。

3.7.2指导患者减少诱发因素 生活中易诱发AS的情况有:长时间居住在寒冷潮湿的地方或高寒野外作业等;过度劳累、汗出受风、抵抗能力及下降;受寒饮酒,使皮肤扩张,易受风湿寒邪;室内外温差过大;汗后游泳或水中作业而受寒受湿;妇女产后、月经期间,劳动保护不全,防寒设备简陋等。指导患者在生活中要做好防护,减少诱发因素。

3.7.3出院指导 向患者详细讲解所用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及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必须坚持用药,不可过快或自行停药,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04.

[2]汪年松,薛勤.强直性脊柱炎[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85-186.

[3]阎敏,张素文.恩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1,25(2):424-425.

[4]刘雪梅,周剑建,吴晓辉等.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7,13(26):2470-2471.

[5]腾淑萍,余欢欢,李碧香.英夫利息单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0):3665-3666.

论文作者:程霞,范瑛,王岚,胡三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程霞,范瑛,王岚,胡三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