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论文_丁亚雷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论文_丁亚雷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目前隧道衬砌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隧道衬砌裂缝,尤其是二次衬砌裂缝是隧道的严重病害之一,给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带来不利影响。随着铁路、公路建设项目迅速增加,隧道工程越来越多出于地形地貌及线性的要求,给隧道设计和施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关键词:山岭隧道;衬砌;裂缝

随着我国近年来公路、铁路隧道的规模不断增加,运营期隧道衬砌结构的病害也逐渐暴露出来,根据有关单位对5000座铁路隧道调查的统计资料,1/3的隧道存在着衬砌结构裂缝和渗漏水等病害。截至2007年底全国公路隧道病害为4673处、约2.56×106m,通过初步调查,其主要病害形式为严重渗漏水、结构衬砌的腐蚀裂损、仰拱或铺底的变形损坏导致路面的破坏等,为隧道的后期运营带来了安全隐患[1]。

1 裂缝的类型

1.1干缩裂缝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分蒸发散失,使水泥中的凝结胶体干燥收缩产生变形,由于受到围岩和模板的约束,变形产生应力,当应力值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出现干缩裂缝[2]。干缩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表面,走向没有规律,但是隧道的环形混凝土结构,决定了混凝土受力分布,裂缝一般产生在环向的位置,且宽度较小,主要与混凝土的性质、配合比有关。

1.2 温度裂缝

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混凝土内部和表面问形成温度梯度而产生应力,当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内外的约束力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5]。设计厚度越大,产生温度裂缝的可能也就越大。有些铁路隧道的特殊地段,设计盲目追求二次衬砌厚度从而忽视了初期支护所起的作用,对二次衬砌混凝土质量是极其不利的。

1.3 荷载变形裂缝

仰拱和边墙基础的虚碴未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后,基底产生不均匀沉降;模板台车或堵头板没有固定牢固,以及过早脱模,或脱模时混凝土受到较大的外力撞击等都容易产生变形裂缝。荷载变形裂缝在隧道衬砌混凝土病害中占有的比例逐年增大,已经引起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1.4施工缝

施工过程中由于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迫使混凝土浇筑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原有的混凝土基础表面没有进行凿毛处理,或者凿毛后没有用水冲洗干净,也没有铺水泥砂浆垫层,就在原混凝土表面浇筑混凝土,致使新旧混凝土接茬处出现裂缝。

2 开裂成因分析

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往往是多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施工不规范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占80%左右,材料质量差或配合比不合理产生的裂缝占15%左右,设计不当引起的裂缝可能占5%。

2.1 设计粗糙

地下工程本身的荷载复杂,结构设计困难较地面建筑大,带有很多的未知性。每个工程所面对的地质条件各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勘察设计单位无法深入地开展地质勘探工作,隧道围岩类别评价及支护结构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带有一定的肓目性。加之现在地下工程的理论发展还有许多不足,很多的设计是根据以往的工程检验提出的,其准确性未达理想程度。

2.2 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6]

碱骨料反应形成的碱—硅胶.从周围介质中吸水膨胀.其体积可增大3倍,从而使混凝土涨裂。这种裂缝的特点是:裂缝呈杂乱的地图状,缝中有白色沉淀的胶体。

水泥品种的选择。一些水泥配制的衬砌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大,可产生裂缝;一些水泥配制的衬砌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小,不易产生裂缝。

骨料。一些骨料配制的衬砌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大,衬砌易产生裂缝;另一些骨料配制的衬砌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小,衬砌不易产生裂缝。

混凝土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收缩变形越大,衬砌越易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水泥浆量大,水化热也大,是隧道衬砌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

2.3 施工工艺或现场操作

施工操作方法:不捣固或手工捣固质量较差的衬砌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大,衬砌易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采用矿山法施工时,光面爆破不够完善,局部欠挖,衬砌厚度不均匀,以致断面局部应力过大。

养护时间越长,养护条件越好,衬砌混凝土收缩变形越好,衬砌越不易产生裂缝。

2.4 环境因素的影响

夏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高,冬期施工时采取的防寒保温措施不力,会造成混凝土的温度梯度过大,产生温度应力。使用环境湿度越小,养护不足,衬砌混凝土收缩变形越大,衬砌越易产生裂缝。

2.5 地质条件

主要由于受软弱围岩松动压力,大变形岩体的挤压,偏压隧道的不均匀受力,相邻洞室开挖的相互影响等因素作用,改变了隧道的受力状况,出现应力重分布或局部应力集中,导致隧道结构变形、侵限或破坏。隧道所处底层不均,造成隧道偏压,受力不均匀,形成局部开裂。底层不均也会造成沉降的不均,造成应力不均,产生沉降缝[4]。

3 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对隧道衬砌裂缝的治理,可照以下原则进行:对干缩裂缝以充填封闭为主;对渗水裂缝以堵为主,排堵结合[7]。

3.1 干缝治理

直接涂抹法

直接涂抹法主要是针对裂缝宽度在0.1~0.3 mm之间,且无明显的剪切滑移和渗漏水迹象,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不大,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裂缝,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材料进行涂抹处理。

埋管灌浆法

对于衬砌混凝土裂缝宽度在0.3~0.5mm之间,范围较大或有明显错动迹象,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埋管直接注浆法修补加固。

凿槽嵌补法

如衬砌混凝土裂缝宽度在0.3~0.5mm之间,且无明显的剪切错动和渗漏水迹象,裂缝范围较小、数量较少,可采用凿槽嵌补法修补。

3.2 渗水裂缝治理

当裂缝渗水量较大(以线状流出)时,如果渗水含泥砂且水压大时,先做引排比较合适,这样可以减少水对结构的压力。对于不便引排的细小裂缝或孤立的渗水点,采取堵的方式比较合适。封堵主要采用槽缝封堵和注浆封堵。

3.3 提高设计精度

设计时应根据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气候、气象资料,合理选择混凝土结构的断面形式、强度等级、厚度、配筋形式、变形缝位置等设计参数,确保结构不仅能满足使用功能,而且能够避免在隧道施工和运营中产生裂缝。

3.4 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和配合比

使用低水化热、细度偏小、不易产生收缩裂缝的水泥配制衬砌混凝土;尽量选用膨胀水泥或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配制膨胀混凝土,补偿一部分混凝土收缩。尽量选择石灰岩等强度高、硬度大、含泥量低的粗骨料和含泥量低的细骨料配制衬砌混凝土,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做好混凝土试验配合比,确定能够减少衬砌收缩变形的混凝土配合比。在满足施工操作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混凝土坍落度,从而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3.5 严格混凝土施工工艺

提高钻眼技术水平,优化钻爆参数,加强隧道开挖断面检测,严格控制超欠挖,为衬砌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时进行。当围岩变形较大、流变特性明显,需提前进行二次衬砌时,必须对初期支护或衬砌结构进行加强。

4 结语

隧道衬砌混凝土抗裂的措施是贯穿于隧道整个设计施工过程的,应环环把关,严格控制,在每一个细节处严格按照规定处理,精益求精,以达到后期隧道理想的运营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军.新建铁路隧道二衬开裂与渗漏成因和防治措施[J].铁道技监督.Vol.38(8):14~16

[2]陈智,禹化伟.铁路山岭隧道二次衬砌贯穿裂缝的预防[J].铁道工程学报.2010(7): 60~63

[3]李固华,郭建国.隧道衬砌裂缝和渗漏的成因、预防及治理[J].铁道建筑.2003(1): 23~25

[4]潘洪科,杨林德,黄 慷.公路隧道偏压效应与衬砌裂缝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8):3311~3315

[5]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6]冯乃谦.实用混凝土大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丁亚雷(1989—),男,河南平顶山人,助理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及市政隧道设计工作。

论文作者:丁亚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隧道衬砌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措施论文_丁亚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