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介,妄发议论-读王晓春《教与学的秘密》的思考论文

以书为介,妄发议论
—— 读王晓春《教与学的秘密》的思考

● 赤峰市松山区明德小学 万素丽

我之读书缺少批判性精神,基本是照单全收,对权威人士的著作更是如此。或者有疑也仅是存疑,根本不敢质疑,更不用说公开发表异议了。

同事送我一本北京教育科学院王晓春老师写的《教与学的秘密》,这是王老师读佐藤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教师的挑战》写的读书笔记,有些文章大胆质疑了佐藤学先生的某些观点。很是敬佩王晓春老师的批判性读书精神,也特别感谢我的同事能推荐这本书给我读,这不仅有助于我对佐藤学理论的解读,更主要的是能促使我反思,改变我只会全盘接受的思维方式。下面就选作者对佐藤学先生有质疑的几个观点谈谈我粗浅的看法。

很多研究涉及港口的投资扩张,其中大多数基于博弈论或优化模型,从港口能力管理的角度研究最优投资量[3]和投资时机[4]问题,而忽视港口所有权不同时投资港口的目的不同以及最终的均衡状态不同的问题。

(一)

“佐藤学先生只强调教师对学生不够尊重,没有谈到学生对教师不够尊重的问题。”

在我们的学校里,总有不尊重教师、不尊重同伴的学生存在。有的学生自始至终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更有甚者总是故意弄出点“事故”以引起师生的注意,并以打扰其他同学的学习为乐。一个教室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就已经够让人烦恼了,更何况有的班级有好几个这样的学生,往往这样的学生影响了课堂的“温润”度。

王晓春老师说得是有道理的,高明的教师应该能抓住学生发言的关键节点进行串联和反刍,恰到好处地把作者的创作意图、文本的文学意义适时表达出来,为学生的个性感知提供参考,避免出现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感受,不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漠视文本价值的现象。

(二)

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简称IB课程),是由国际文凭组织为高中生设计的为期两年的课程,现在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力。那么,在当前中国课程改革与教育改革的背景下,IB课程能够实施下去吗?课程改革会有怎样的走向?我们拭目以待。

去年入秋以来,中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特大干旱,降水与多年同期相比偏少五至九成,主要江河来水量较多年同期偏少三至八成,特别是云南、广西和贵州的干旱已持续半年之久,一些地方旱情达到百年一遇,对人民生活、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近期西南地区虽有一些降雨过程,但对缓解旱情的作用不明显,同时全国其他地区的旱象也开始露头。截至4月6日统计,全国耕地受旱面积807万hm2,全国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到2595万人,是多年同期的2倍多。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而佐藤学先生认为“那些对枯燥无味的或者无意义的课题表现消极、毫无兴趣的学生不仅是自然的,也是健康的,对这些学生的表现,教师应视为理所当然,首先有必要来一番认真的自我反思” 。实际上,真的存在坐在教室里毫无学习兴趣的学生,他的兴趣可能在运动场上,可能在游泳池里。对这类学生,教师怎么反思也常常无能为力。

这个问题也是常常令我纠结的问题,也觉得对学生那些“离题万里”的发言应该及时叫停,也觉得耐心等待一个同学,是对其他同学的不尊重。但我又认为“不否定,不打断,发言没有对错,只有不同的观点”是有道理的。教师等待某个学生的过程,也是让全体学生感到安全和被尊重的过程,是美好学习氛围创设的、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的做法。

当我为无法说服同伴而为难之际,恰好读了陈文老师的《教育必须刚刚好》,又受到新的启发。教育上的任何观点,都应该有个“度”的问题,增一分则太过,减一分则不足。教育观点也无所谓孰对孰错,错在是否掌握好“度”的问题上。尊重而不放纵,引领而不压制,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

“滨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有些‘放纵’的意味,好像学生永远是对的,有可能培养出十分任性的下一代。”

“《魔奇树》课堂实录没有教学目的,没有围绕一个主题、核心去探讨,形散神也散,像是群聊。这是过于崇拜读者的独特感受,完全忽略了作者、文本的存在。”

(三)

我认为,教育不应该是以知识学习为中心的,更重要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能老师们会说,不关心知识学习,学生考试成绩就会落后。我想说的是,是考试题落后了,我们最需要改的应该是考试卷。

我们也对校内类似课堂提出过同样的质疑,认为有的课学生信马由缰地“闲聊”,没有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知识上没有收获。我想,这样的质疑和王晓春老师的看法一样,是只盯着“知识性教学任务”。同时,这种看法也是对阅读材料的窄化理解,阅读不应该只是指文本内容,还应该包括每个学生阅读后表达出来的独特感受。显然,佐藤学先生更加关注的是教育的另一层意义。

一是充分利用报刊宣传闻喜县水利普查工作进展和普查动态;二是强化普查信息报告制度,保证普查信息上传下达畅通,印发水利普查简报,确保水利普查领导组成员及相关部门领导及时全面了解普查工作进展;三是墙体刷写固定标语,发放宣传单,利用电视台、电子屏、横幅等媒介,在全县广泛宣传水利普查,营造支持水利普查的良好氛围。

另外,任何一项改革都是有针对性的。比如,教师主宰课堂,就往“把课堂还给学生”方面改;学生只会独立学习,就往“学会合作”方面改。我们切不可断章取义批判某项改革,指责某种提法片面或者错误。我们的改革常常存在矫枉过正的问题,自主变成了没有约束的自由散漫,不值得探究的问题也非要走一遍小组讨论的过场……在改革面前,我们要慎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态度;在改革面前,我们一定要保留清醒的头脑,不要走着走着就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发展和实施动物试验体外替代试验有许多原因,其中 3个主要原因[2,6‐7]是:1)体外试验一经开发和验证,可以低成本、高效益、省时的方式提供药物的毒性及疗效信息,这些信息也可以提高整个动物试验研究的效率,降低毒性试验、代谢和疗效测试中所需的动物数量,有利于节省空间和时间;2)使用人体细胞系进行体外检测在确保人类风险评估、了解药物作用机制、敏感性和靶向治疗等方面非常有用,从而为现有及新兴治疗方法提供探索机会;3)人类细胞模型或细胞系可以提供与人类风险和/或功效相关的毒物或治疗信息,可以为重复给药毒性试验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我觉得,我们之所以对佐藤学的理论产生质疑,是因为国情的差异。我们有些观点要放在日本这个国情的背景中去理解。比如两国关于“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理解肯定存在差别,日本教育很可能不特别在意“标准答案”,可能关注点指向学生怎么学的过程,而我们的关注点更指向结果,即学到了什么。

有的观点也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考虑。佐藤学先生把某些我们认为“碎片化”的、没有深度的、老师没有引领高度的聊天课评价为好课,可能正是日本教师更专业理解“学生思维心理和需要表达”之间的关系,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为孩子树立信心的表现。

学校是一个顽固的组织,不是靠一两年就能改变的。“操之过急的改革,对学生、对教师都没有好处。”我们在改革中遇各种困难和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的,我们需平和心态,把佐藤学先生的理论与本国国情结合起来,做好我们的本土化研究与实践。

标签:;  ;  ;  ;  ;  ;  ;  ;  ;  

以书为介,妄发议论-读王晓春《教与学的秘密》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