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客观必然性的思考_精神文明论文

论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客观必然性的思考_精神文明论文

论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客观必然性的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然性论文,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客观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其中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客观必然性的论述,是我们首先应当学习和掌握的。在这个问题上,邓小平从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现代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等方面,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认真学习这一理论,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进而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这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本文就此谈一点心得,并以此悼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

精神文明与社会主义

众所周知,我国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于1956年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后来由于指导思想“左”的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未能顺利进行。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更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不仅给经济建设带来重大损失,而且极大破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破坏了科学、教育、文化,给精神文明带来了严重恶果。后来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信仰危机”,及对社会主义产生的种种困惑皆缘于此。这时的中国正面临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也正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复出前后,就十分强调应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出:这条思想路线,有一段时间被抛弃了,给党的事业带来很大的危害,使国家遭到很大的灾难,使党和国家的形象受到很大的损害”;强调要搞好党风、军风、民风,特别是搞好党风,这是关键,因为“只有搞好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才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教育和科学搞上去。这也就是为什么在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当有的领导同志给他写信,呼吁“为了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我们必须要有新的精神旗帜,新的精神凝聚力,新的全党全民行动的总口号”时,他立即批复将此信印发与会同志,并再次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还首次对精神文明的科学内涵作出明确的规定:“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谓精神文明,不但是指教育、科学、文化(这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指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人与人的同志式关系,等等。”

在邓小平看来,我们党在新时期探索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此,就不但要注重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而且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党和全国人民获得新的精神动力。正是从这个要求出发,邓小平首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行深刻的分析。中国原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但经济落后,教育、科学、文化也很落后,文盲众多。建国后,经过短短七年的社会主义革命,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制度这一历史性飞跃,并没有也不可能迅速改变我国的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五十年代后期出现的指导思想“左”的错误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急于求成,使“当时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鉴于这一历史教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尚处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判断。初级阶段不仅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而且教育、科学、文化也很落后,文盲半文盲占人口的比重高,科技人员占人口的比重小,文化、医疗、卫生设施差,封建主义遗毒、资本主义腐败思想、小生产观念和习惯势力等落后现象广泛存在。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在强调“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同时,强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他在十二大开幕词中,谈到到本世纪末二十年内应抓紧的四件工作,其中一件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文明的性质和程度,集中反映着社会的性质和程度。正是从这一事实出发,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理论上论证了文明与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在肯定资本主义在发展文明方面所作的贡献的同时,对资本主义文明给予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指出,资本主义同一切剥削制度下的文明都具有两重性,既推动社会的进步,又产生和扩大社会对抗。因而,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必然要求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要求用新的文明来代替它。这就是说,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因为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才能从根本上突破私有制度对文明发展的严重束缚,而社会主义也需要高度的文明,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更高阶段的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没有高度发展的文明是不可能巩固的。

根据上述思想,马克思认为,未来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的组织形式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它不仅要求劳动生产力高度发展,即有高度的物质文明,使人从物质贫困中解放出来,而且要求高度的精神文明,使人从一切旧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两个决裂”的思想,即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后一方面,实际上就把包括观念更新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内在本质的要求。

邓小平在总结以往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新的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科学论断坚持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也是坚持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统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仅要求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求建立高度的精神文明,因为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同时人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而劳动者的政治、道德、思想文化、业务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又均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同样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是因为,剥削、两极分化绝不单单是一种经济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政治行为、道德行为。这样,要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就不仅需要采取经济手段,而且要采取强有力的政治和道德手段,即不但要有物质力量,而且要有精神力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应当是一个两个文明高度统一、协调发展的理想境界。所谓“富裕”,不但是在物质上的,而且是在精神上的;“共同富裕”,既有社会所有成员一起富裕的数量上的要求,更有社会所有成员全面富裕的质量上的要求。这里所说的“全面”,应当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根本区别之所在。总之,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步性,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必然性。这表明,坚持社会主义本质,就必须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作出了两个文明都搞好,“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结论。

精神文明与现代化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人们将不难发现:现代化的实现决不单要具备物质条件(这是主要的),而且需要具备精神条件。战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行工业化之所以呈现不同于欧美各国的形态,关键在于它们与欧美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事实是,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上,从来都有一个经济与文化的结合问题。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自近代以来一切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理想目标。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将这一理想目标充分体现在自己制定的建国纲领上。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提出建立以建设“新政治、新经济、新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的目标。指出:“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这说明,我们党在提出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之始,就明确把思想文化的要求作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

邓小平作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在1979年3月写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著名讲话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范畴,指出:“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范畴,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邓小平的基本战略构想。在邓小平看来,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一方面必须注意“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另一方面,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特别是他在设计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时,极其鲜明地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构想,指出“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表明,邓小平讲的“中国式”,不单是依据中国落后的经济条件,而且是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特点出发来规划中国的现代化。因此,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一个经济振兴和文化复兴同时并举的发展战略。

马克斯·韦伯曾经断言,现代化是新教伦理的产物,东方儒教文化背景下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他在《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一书中就认为,中国社会结构既存在不利于现代化的因素,也存在有利于现代化的因素。那么为何中国近代未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儒家意识形态的儒教同现代化相背离。按照这种观点,结论只能是一个,那就是东方各国(包括中国)要搞现代化,就只能效法西方,走“全盘西化”的路子。这个结论早就被日本的发展及“四小龙”的腾飞所驳倒。这些国家或地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恰恰在于找到一种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

问题在于,如果把“中国式的现代化”仅仅看作是现代化必须适合中国文化的传统和特点是不够的。这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本身有一个转型、更新的复兴过程。没有这复兴,没有在这个复兴过程中创造出的高度的精神文明,同样不可能有中国式的现代化。回顾我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历程,不难发现,我国自“五四”以来,尤其是建国以后,我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逐步形成了新型的中国文化,即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因此,所谓“中国式的现代化”,无疑应当是在社会主义文化背景下的现代化。1949年建国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唯心史观的破产》等文章中,回顾了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在现代化追求过程中文化复兴的历史进程。指出:“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抗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战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败下降来,宣告破产了。”“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起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

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开始了中国文化的复兴。自从我们国家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赋予这个复兴以新的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这种生机和活力,来自于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在邓小平的理论创造上。邓小平的历史性贡献在于,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其中精神文明建设,复兴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方面的贡献是:

——强调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精神文明成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精神条件。晚年马克思曾经设想,一切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但他同时指出,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这里讲的“一切肯定成果”,无疑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毛泽东在设计民主建国纲领时,也同样十分重视思想文化方面的要求。他说:“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在探索走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他更是明确地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

如果说,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就已经出现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那么在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地区的交往程度则是马克思当年所不可比拟的。面对这样的历史条件,邓小平继承了上述的思想,并且紧紧抓住时代的主题,把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精神方面的成果),作为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物质的精神条件。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要把世界一切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应当顺应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进一步扩大开放,在中外文化的碰撞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国文化的复兴。

——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复兴中国文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正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成果,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和“伟大的认识工具”,“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因此,邓小平在新时期推行文化复兴战略时,反复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在邓小平看来,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树立什么样的信念问题,要有一个什么样的精神支柱问题。他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这个真理,有些同志已经不那么清楚了。这样,也就很难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些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即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精神文明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复兴的灵魂。

在复兴中国文化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包括批判吸收和改革创新两个方面。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不但经济上是这样,在思想文化上也是这样。对外文化交流要长期发展。问题是,不论哪一方面,都必须实行两个政策。邓小平批评那种在文化范围交流中,让资本主义文化中对我们有害的东西畅行无阻的错误倾向,指出“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不能无条件继承,应当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对它进行改造,赋予它新的时代特征,使之能够同现代化相衔接。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真正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才能坚持文化复兴的正确方向,真正在实现中国或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建立起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所谓文明是相对于野蛮、愚昧、无知而言,它标志着人类社会进步的程度和开化的状态,是文化的积极成果。社会主义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分别是文化进步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结晶,其中,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标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是依据物质文明的特点和程度,来划分人类文明时代的。说物质文明是基础,其一,精神文明要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经济建设搞好了,生产力发达了,才会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充实的物质基础。象我们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想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而发展科学和教育,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不行。邓小平指出:“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但是说到最后,还是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因此,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毫无疑问必须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实现我们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基础,是任何时候却不可以动摇的。其二,精神文明的发展及其形态的变更,归根到底依赖于人类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形态的变更。邓小平说:“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我们对刑事犯罪活动的打击是必要的,今后还要继续打击下去,但是只靠打击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翻两番、把经济搞上去才是真正治本的途径。当然我们总还要做教育工作,人的工作那是永远不能少的。但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工作就好做了。”他还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说:“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肯定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决不应把精神文明看作是单向接受物质文明作用的被动的过程,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事实是,精神文明是具有自身相对独立性的“自己构成自己”的过程。它同物质文明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转化。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将愈发凸现出来。邓小平正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新时期面临的时代条件,在肯定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的同时,强调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包括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舆论环境等方面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关于精神动力。邓小平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建国以后,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政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我们马克思主义者过去闹革命,就是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八十年代中期,他针对当时存在的党风和社会风气方面的问题,强调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并且告诫全党:“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他还说,过去战争年代,我们发扬了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要大大发扬这种精神,把这种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

——关于智力支持。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大力发扬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革命积极性,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我国经济才能发展得快一点,我们国家才有希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才能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

——关于思想保证。邓小平多次指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为了探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拨乱反正中首先致力于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强调,要遵循这条思想路线就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决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不能损害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他批评一些人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指出这是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从而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他坚定地认为,在整个四化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而办法只能靠经常性的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关于舆论环境。邓小平强调,在当今中国,稳定压倒一切。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为此,就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我们不能搬用西方的民主,否则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指出:“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方面来共同努力。”“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起非常大的作用。”“要使我们党的权利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对于社会上一切丑恶现象,也要通过舆论工作予以揭露和鞭挞,以促进稳定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总之,我们应当根据邓小平上述思想,全面理解和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遵循精神文明自身的发展规律,自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水平。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论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客观必然性的思考_精神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