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品管圈管理在骨科难免压疮护理中的作用论文_李霞,孙怀庆

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223001

【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在骨科难免压疮患者预防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1-5月压疮管理改进前住院患者申报难免压疮5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7-10月压疮管理改进后住院患者申报难免压疮50例作为观察组,成立压疮品管圈管理小组,改进压疮管理,分析骨科患者压疮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两组患者难免压疮发生率情况。结果:通过实施品管圈后压疮发生率由12%下降为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使护士的责任心加强,压疮的防范意识提高,压疮发生率降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管理;骨科患者;难免压疮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942-02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1]。它是一种强调从下到上的管理新模式,是一个展示职工聪明才智的大舞台,是切实实现目标的好工具。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致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软组织坏死,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之一。绝大多数压疮是可以预防的,但部分压疮是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导致,用现有的护理措施很难预防发生。难免压疮是指虽经精心护理,但因患者自身条件,如严重水肿、恶液质、有医嘱禁翻身等),难免要发生的压疮[2]。如何防范与减少住院患者难免压疮的发生成为护理人员研究的新课题,对于这类压疮的评估与控制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才能取得满意效果。[3]我科从2013年7月-2013年10月采用压疮品管圈对高危患者进行系统的管理与积极的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5月回顾性收集50例改良后的Braden评分在7-14分患者作为对照组,腰椎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21例,颈椎骨折2例, 骨盆骨折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平均年龄69岁。6-10月50例改良后的Braden评分在7-14分患者作为观察组,股骨颈骨折19例,骨盆骨折2例,腰椎骨折1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颈椎骨折1例,平均年龄6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文化程度及家庭经济条件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建立圈组织 护士长任圈长,选出一名秘书,负责文字输入,其它8名骨干护士任圈员。

1.2.2设定圈徽 进行投票选取,有爱心圈,携手圈,天使圈,骨力圈,最终骨力圈得票最高,蕴藏了较深的意义。它的含义骨力谐音鼓励,代表医务人员鼓励患者康复的心愿;骨力又代表我们骨科使患者健肢健心源源不断的力量。

1.2.3选定主题 采取品管圈的头脑风暴法提出5个待选课题[4]:①骨科难免压疮的预防②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③减少红灯次数④提高晨晚间基础护理质量⑤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全体圈员依据待选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行性、迫切性3方面采用5,3,1的打分法,得分最高者为品管圈活动的主题即降低难免压疮的发生率 。

1.2.4拟定计划及职责分工 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制定活动计划表,制定预防压疮发生流程图 见图1

图1预防压疮的流程图

注:将Braden评分<14分作为需申报难免压疮的标准。

1.2.5现状分析 从制度、病人、护士、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绘制了鱼骨图,见图2 确立了护士缺乏风险的防范意识,交接班不到位;压疮管理的流程不规范;护理用具缺乏;护患沟通欠缺四个方面为压疮的发生原因。

1.2.6制定对策

1.2.6.1.提高护士评估及预防压疮的技能 研究表明,临床护理人员对压疮预防知识缺乏制约了压疮预防的效果[6]。因此加强护士培训,一季度一次,包括压疮风险管理、评估方法、压疮的治疗新进展等。培训后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予以一次补考机会,再次不合格者予以绩效考核;开展专题讲座,提高护士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

1.2.6.2.实施压疮风险预案,完善住院患者压疮管理流程,监督规范执行情况。品管圈针对系统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压疮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难免压疮申报表及压疮上报流程。 每班护士对新入院或转入的病人进行评分,对≤14分者,床头悬挂防压疮的标识,并在护理单元白板上的防压疮栏内注名床号,以提醒各班予以高度重视。填写压疮预报表,上报责任护士及护士长,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并签字。24小时内上报伤口护理小组并进行备案,有针对性的制定压疮的预防措施,每班严格交接患者的皮肤情况。

1.2.6.3.制定骨科压疮危险因素专用评估表(改良后的Braden评分表),并在临床试用后加以完善。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同时对护土进行培训,让每位护士熟悉评估表的使用方法与要求,使护士在患者入院2小时内能够依据评估表评估其发生压疮的危险程度,并将分值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定期评分,7-10分每日评分一次,11-14分三天评分一次,15-17分每周评分一次。

1.2.6.4.根据专科特点,定做专业的各种医用垫;清理所有的破旧海绵垫,更换新的海绵垫;申领交互式气垫床运用于临床,每班检查气垫床的使用效果。 1.2.6.5.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将压疮管理列入考核,本着谁接班谁负责的原则,使得每位护士严格交接班;如当班发生压疮取消当月Ⅰ级护理提成奖并扣除绩效20分(每分5元),且年终不得评优。

1.2.6.6.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评分的目的、压疮发生的原因、好发部位及预防压疮的意义。通过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患者的自信心。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13.0进行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无形成果 通过对QCC运用,从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责任与荣誉、沟通协调、活动信心、专业知识7个方面对无形成果进行评价,用评估问卷量表,每个圈员逐项填写,每项得分为1~10分,统计各圈员评分的平均值。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圈员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见表2。

表2品管圈前后各项指标评分对比

4 讨论

骨科患者中有65%--75%需要卧床休息[7],对于高龄、病情危重,患者卧床时间更长,加之石膏固定、牵引及支具的应用,限制了病人的活动,更容易发生压疮[7],另外,骨科手术后一般疼痛较明显[8],且持续时间较长,使得患者在翻身、更换体位时配合性欠缺。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增加病人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还要加重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因此压疮预防是骨科的一大难题。有资料显示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在3%-9%左右[9]。本科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难免压疮患者护理中,结果显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有效降低了难免压疮患者发生率。

同时通过开展这次QCC 活动后全体圈员评价,提高了对QCC的认识,掌握QCC 工具运用技巧,使小组成员团队精神、责任荣誉、活动信心、专业知识、沟通协调、制度执行、科学思维能力及运用统计方法和图表有效地分析和解决护理工作遇到问题的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让大家都觉得自己有权力和义务参与管理,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的发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减少骨科患者难免压疮的发生,发生率由12%降到2%,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因压疮问题导致的护患纠纷发生。同时,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10]。

参考文献:

[1]梁铭会,刘庭芳,董四平.品管圈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2):37—39,

[2]张丽娟.压疮预防管理方法.中国疗养医学,2008,17(1):5.7.

[3]吴容,唐瑞强.院内难免压疮与院外带人压疮的危险因素比较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19):17-19.

[4]黄雪飞,陈全景 品管圈管理在门诊护士静脉用药核查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2013,19卷6期 450-452

[5]孙网凤,崔亚林,孟德华等 改良Braden评分在骨科预防压疮中的作用 医学创新研究 2007年7月 4卷21期

[6]Hulsenboom MA,Bours GJ,Halfens RJ.Knowledge of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a cross·sectional and comparative study amongnurses.BMC Nurs,2007,6:2.

[7]崔亚林.骨科压疮的预防管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1000-1001.

[8]刘志青,李乐之.老年人慢性疼痛及评估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杂志。2008,24(11A):46—47.

[9]王泠.压疮的管理(一).中国护理管理,2006,6(1):62-64.

[10]李红,余春华,吴洪美 。品管圈管理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2013,19卷19期,护理 1201-1203

论文作者:李霞,孙怀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浅析品管圈管理在骨科难免压疮护理中的作用论文_李霞,孙怀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