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疗效论文_柴源

(四川省人民医院友谊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11)

【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选取8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试验对象,其中40例采用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以下简称“结合组”),另外40例采用常规外固定架进行治疗(以下简称“常规组”),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结合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75.5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还能明显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四肢创伤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04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ternal fixator combined with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for clinical treatment of limb trauma fracture. During the 2016 08 month 09 months to 2014, in our hospital from 80 cases of limb trauma fracture patients as the experimental object of this study, of which 4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fixation,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ed with the way treatmen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mbination group"), the other 40 cases were treated by conventional ex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group"), followed up for 12 months,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bined with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heal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ormal group, the differenc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combined group of patients with fracture healing rate (9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75.5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External fixator combined with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limb trauma fracture, not onl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but also obvious shorten the patients with fracture healing time, improve the high rate of fracture healing,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External fixator; Limited internal fixation; Combination; Traumatic fracture of limbs; Curative effect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交通的日益发达,因交通事故、意外受伤等情况发生而造成的四肢创伤骨折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已成骨科较为常见的一个骨折类型[1]。因此,如何缩短四肢创伤骨折的愈合时间,提高骨折愈合优良率,从而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如今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有部分研究指出[2],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的治疗方式能有效减少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预后恢复时间,提高临床疗效。鉴于此,本研究对我院“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疗效”进行评价,并与“常规外固定架”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详情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纳入的80例试验对象,均为我院2014年9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而分为结合组(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的方式)与常规组(常规外固定架),每组各40例。其中,结合组:男性25例(62.50%),女性15例(37.50%);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7.62±3.15)岁;骨折类型有开放性骨折19例(47.50%),闭合性骨折14例(45.00%),多段性骨折7例(17.50%);骨折原因为交通伤23例(57.50%),坠落伤11例(27.50%),其它6例(15.00%)。而常规组:男性28例(70.00%),女性12例(30.00%);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7.70±3.41)岁;骨折类型有开放性骨折16例(40.00%),闭合性骨折16例(40.00%),多段性骨折8例(20.00%);骨折原因为交通伤23例(57.50%),坠落伤11例(27.50%),其它6例(15.00%)。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及骨折原因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临床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结合组 本组4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即:

(1)患者入院后,先对其骨折进行确诊,并同时积极给予常规处理措施,如消肿、止痛、检查等,待患者有相关手术指征后再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准备);

(2)据情况给予腰硬膜麻醉或臂丛麻醉,待效果满意后,在骨折部位作一个弧形切口,对其组织、皮肤等进行分离,再根据骨折情况进行复位,并检查复位情况,复位效果满意后进行止血、缝合,关闭切口(有限内固定);

(3)采用微型外固定架,据患者骨折情况适当选择进针位置,将针头插入患肢局部相邻关节内,并确认针头进入其关节间隙,并以此作为标记,置入固定针,再根据患者骨折部位选择适宜长度的针管夹,将固定针套入,观察其位置,确认无误后将连接杆一端插入针管夹相应孔道后,再将另一端套入第二个针管夹进行急性调整并检测,待固定效果满意后将固定针打入,最后旋紧固定螺栓,完成手术。

1.2.2常规组 本组4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同上。延长使用外固定器,尤其在非承重骨,可以造成骨折愈合延迟和骨不连。尽管冲洗和清创在应用固定器之前是必不可少的,但在不考虑所使用外固定器类型的情况下,它们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存在一些共同点。应用外固定架以尽可能获得解剖学复位。这通常需要在应用外固定器之前或在使用过程中实施一个暂时性复位。在穿针之前应该先用一个尖钻头进行预钻以避免骨坏死。应该避开胫骨嵴皮质,因为在那里穿针会增加穿针部位的骨坏死率。一般而言,钢针应该穿过完整的软组织而不是穿过创伤性伤口。在置针之前应该松弛皮瓣以避免软组织不必要的圈合。在皮肤和骨之间的软组织越少,穿针部位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小。

1.3 观察指标

随访观察12个月,详细观察记录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临床指标,如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

1.4 评价指标

采用Johner-wrhu骨折评分进行疗效评价[3],具体分为优、良、可、差,即:

(1)优,骨折断端愈合,肢体活动能力无影响,没有疼痛;

(2)良,骨折断端愈合,肢体活动能力基本正常,有轻微疼痛;

(3)可,骨折断端愈合延迟,活动能力部分受限,有疼痛;

(4)差,骨折断端愈合延迟,活动能力受限,有可能发生愈合畸形,影响正常活动。优良率=(优+良)/总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构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 观察指标:结合组患者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x-±s)

3.讨论

多年来,外固定架因操作简单、微创伤、失血少、对软组织覆盖干扰小,并且还能根据治疗需求对骨折断端适当施加各种压力、牵引力,不仅可以允许骨折相关关节的早期微活动,而且还能改善骨组织血循环,减少肿胀,促进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因而广泛应用于四肢创伤骨折[4]。但是,外固定架对气血循环、肌肉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关节僵硬,尤其是开放性骨折,不利于预后尽早康复。而有限内固定可解剖复位,对于四肢创伤骨折的固定作用更为理想,能更好的恢复骨骼极其周围组织的解剖位,且还能促进不稳定性骨折变为稳定性骨折,对卧床患者的活动有一定的支撑作用,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

据此,本研究基于“外固定架”和“有限内固定”的优点,内外固定器连接为环形结构,可牢固固定,提高骨折端稳定性,减少应力集中现象,促进骨折愈合,不仅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而且还完全符合生物力学特点。简言之,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其优势在于[5,6]:

(1)易于操作,手术暴露位有限,减少出血,降低手术风险;(2)局部显露,有限剥离骨膜,促进骨折愈合,减少感染几率;(3)易于解剖复位,恢复骨连接、支撑作用,有利于骨折愈合;(4)固定牢固稳定,有利于关节、肢体早期活动及功能锻炼。

随访12个月,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组相比,结合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了约50%、骨折愈合时间缩短了约35%,骨折愈合优良率提高了20%,临床优势显著(P<0.05)。这与相关文献结论具有一致性[7,8]。由此可见,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方面,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方式不失为一条切之可行、行之有效的优秀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冰,樊培新,高彦军,等.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对比[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5):31-33.

[2]肖湘君.外固定架和有限内固定联合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6):35.

[3]熊健,佘远举,许永涛,等.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20):3873-3876.

[4]朱童.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对照[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12):108-109.

[5]戴海东,明文义,赵进征,等.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07):1-3,封3.

[6]刘岚,尹倩,洪世顺,等.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医药前沿,2016,06(15):163-164.

[7]徐伟.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在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7,04(15):20-21.

[8]张昆阳.组合式外固定支架在四肢创伤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04):66-68.

论文作者:柴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9

标签:;  ;  ;  ;  ;  ;  ;  ;  

评价外固定架、有限内固定结合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疗效论文_柴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