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活动培育责任意识论文_游中庆

精彩活动培育责任意识论文_游中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游中庆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希望小学校 63855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文中说:“人数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成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它指明了学校道德教育在培养学生品德上应加强对学生责任品质的培养,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长大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期,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养成负责任的行为习惯,就是为塑造责任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责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依托实践,因为只有通过在实践中的负责任的行为,才能形成勇于负责的品质,使之成为有道德的人。因此,在实施学生道德责任教育时,教师要设计各种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寓责任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具体的境遇中经过实践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此选择负责。

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应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生之基,做人的许多美德都源于习惯,而少年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将会对一生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学生只有懂得了这些道理,才会自觉地去遵守,使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受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运用多种知识讲座,加强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讲座可以让学生们的心灵产生共鸣,进行对话,对现实中碰到的问题,找到解决路径与方法,形成会负责任的能力,最终成为对社会、对祖国具有责任感的人。

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进行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举办以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爱家乡、爱祖国等主题的读书活动,开展演讲比赛、故事会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开展小小志愿服务活动,为家境贫困学生奉献爱心,开展“孝心献父母,一周一件孝心事”,“我帮家人做件事”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互助友爱精神和责任感。从任务到义务,最终形成自然的责任意识。

三、深入社会,激发和培养对社会负责的意识。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让学生去了解社会中许多不良的社会现象,在调查研究中激发他们对社会负责的意识,最终使他们明白“抛弃社会公德的人,社会也将会抛弃他。”

总之,责任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将来,更系着国家的兴衰,对中华民族能否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也必将影响深远。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会立竿见影,需要我们教育者持之恒,将责任感的培养寓于日常学习生活中之中,使学生从不负责任到被动负责到最终能主动负责。

论文作者:游中庆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8

标签:;  ;  ;  ;  ;  ;  ;  ;  

精彩活动培育责任意识论文_游中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