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基石:可靠性_注册会计师论文

再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基石:可靠性_注册会计师论文

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基石新论:可靠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基石论文,注册会计师论文,可靠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针对独立性偏见的种种缺陷,西方一些学者新近提出不应再将目光狭隘的集中于独立性,而可以把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焦点放在更为广义的“可靠性”(reliability)上。可靠性指的是投资者一致认为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审计工作和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可信的(credible)和可以依赖的(dependable)。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基石应是可靠性,而不是独立性,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可靠性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独立性主要是指“双向独立”,即不偏袒于任何一方,既不附庸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第二关系人),也不偏向审计委托人(第三关系人);既不为资本供给者即外部股东谋福利,也独立于资本需求者即内部管理层,对双方保持中立的立场。可靠性则认为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的最终委托人是投资者,19世纪审计职业的产生顺应的是投资者的需求,也是投资者的需求推动了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发展,因此,注册会计师是为广大投资者服务的,应该侧重于保护股东的利益。审计职业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目标的偏离会降低投资者的信任程度,甚至可能趋于消亡。此外,在委托代理的博弈关系中,管理当局由于掌握了私人信息而处于信息优势,大量的中小投资者处于信息的劣势。由于信息不对称、专业知识能力和经验缺乏,以及时间的局限性,使得外部投资者十分希望得到专业人士的帮助和保护。出于保护弱势群体的考虑,注册会计师也应当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警察”,为广大投资者保驾护航。这样,就将注册会计师关注的焦点由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关系转为着力于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使注册会计师跳出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剪不断、理还乱”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更加有力地抵抗来自管理层的压力。

2.可靠性直接决定了审计的有效性

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企业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投资者是通过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意见是否可靠来判断审计有效性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对审计有效性的影响是间接的,如果注册会计师缺少独立性,那么审计意见的真实程度就值得怀疑;然而即使注册会计师本身具备了独立性,也不能就此断定审计工作和审计意见是值得信赖的,因为审计有效性并不仅仅取决于审计人员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还涉及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质,也就是审计独立性只是审计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但根据上述可靠性的定义,可靠性本身就意味着投资者认为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可以信赖,审计工作反映了真实情况,因此可靠性直接影响到审计的有效性,是判断审计有效性的标准。

3.可靠性涵盖了独立性、正直性和职业胜任能力

从操作层面理解,可靠性包括三个基本原则:独立性、正直性和职业胜任能力。不可否认,独立性对于审计职业是至关重要的,它强调注册会计师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必须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因此它是可靠性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但是,独立性并不是可靠性的全部,可靠性还包括下面二个同样必不可少的原则:

正直性———注册会计师在承办业务时,应该本着诚实、公正的立场,实事求是地向委托方提供真实、合法的审计报告;与委托人有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对虚假材料不予运用;不隐瞒事实真相;正确履行与委托方签订的合同,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履行职责。

DeAngelo指出,审计服务质量取决于以下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事务所收集审计证据的能力和所付出的努力,二是注册会计师报告事情真相的意愿。委托人在聘请注册会计师对其代理人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以挖掘真实信息的过程中,事先假定的是注册会计师的目标与其一致,但实际上注册会计师在激励约束失衡的条件下很可能与代理人合谋,有意歪曲信息,导致各方面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也就是说,注册会计师诚实正直的态度与委托人的利益直接相关,因而也是非常重要的。英国1720年的南海事件和美国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都是会计诚信原则沦丧引发严重社会经济后果的典型案例。注册会计师要求得顺利发展,只有通过正直诚实的态度来实现。正像中国现代会计先驱潘序伦先生指出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在其看来信用是会计工作的生命线。陈毓圭提出,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立身之本,守信用,讲信誉、重信义、恪守职业道德是我们会计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注册会计师只有对工作兢兢业业,追求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才能在公众面前展示良好的形象,因此,将正直性即审计师的诚信问题也作为审计职业的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职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应当达到和保持职业胜任能力,不得承办不能胜任的业务。对于职业胜任能力,各国准则中都有一定的规定,比如美国要求“充分专业训练、精通审计业务”;国际审计准则要求“经过充分训练、具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中国要求“具备专门学识和经验,经过恰当的专业训练,并具有足够的分析、判断能力”。职业胜任能力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基础条件。审计工作成就的取得,不仅需要审计人员有诚实正直的品质,而且更需要在本职岗位上把自己的知识、能力转化为工作成果,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这是作为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起码条件。而且审计作为一门专业领域,不仅需要注册会计师熟悉会计、审计、法律、企业管理等领域的标准和实务,还应具备高水平的职业判断能力。只有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素质提到一定的高度,对其予以充分的重视,才能保证审计质量,维护职业信誉,取信于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

标签:;  ;  ;  ;  ;  ;  ;  ;  ;  

再论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基石:可靠性_注册会计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