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初探论文_范辅华 1,陈忠海2

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初探论文_范辅华 1,陈忠海2

1.福建省三明市消防支队 365000; 2.建宁县公安消防大队 354500

摘要:在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一直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在逐步向高层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施工中的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增加建筑施工工地中的安全性,本文主要分析对于建筑项目中消防安全具有影响的因素,并相应的提出改善的策略,以期能够实现建筑工程项目中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动态监控过程,将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起来。

关键词:消防安全;建筑工程;PDCA;循环管理

大多数的建筑项目都是露天实现的,实现交叉的立体作业,其具有频繁的交接工序,且会受到自然条件、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施工工艺和条件、设计要求等繁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最近几年来,在多样化的建筑设计的推动下,增加了市场的多元性,同时人员的流动性和逐步提升,不断增加的高空和露天作业的建筑工程数量在增加,使工程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得到提升。但是施工人员中存在着专业性不足,消防安全意识缺乏的情况,系统的消防安全教育较为缺乏;同时针对于消防安全管理,施工企业的领导没有足够的重视,对于消防安全管理以及设施维护的投入不足,导致整体的消防安全体系不够完善,存在着不落实、不健全的责任制度,在现场施工时的消防安全管理存在混乱的情况。怎样将消防安全的管理力度加强,实现安全事故避免发生,需要施工建筑企业在建设方以及施工企业能够合理的面对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建筑工程项目中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实际的项目管理经验性结合,从建设方的方面考虑,对怎样使用PDCA的模式在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监督作用进行分析。从过程控制的角度对建筑项目消防管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使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得到强化,实现新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建立,以最大程度的将施工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或杜绝。

一、PDCA管理模式

1.PDCA管理的基本概念

最先提出PDCA循环模式的是美国的质量生产方面的专家戴明,因而这个管理模式称为“戴明环”。PDCA所代表的分别为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这四个方面。

2.PDCA管理模式的特点

(1)循环往复。在进行PDCA管理时,P-D-C-A这几个阶段是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循环完成后,能够将计划阶段设定出来的部分或者全部的问题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或者在后续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又能够成为管理的新模板,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进行管理和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各个环节相互联系。PDCA中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组成了大环与小环相套的模型,在不同的阶段中,每个大环都能够分解为一个或者几个小环,同时小环还能够被分解为更小的环,因而管理的整个系统中是非常具备层次的。

(3)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使用PDCA管理模式,能够将现有的问题有效解决,提升系统中整体的管理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每次将问题解决都会产生一些进步,同时制定新的目标,发现新的问题,是整体实现螺旋上升的趋势。

二、在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中使用PDCA管理模式

1.制定对策

PDCA模式中的第一阶段即为计划,也就是进行决策。这一阶段需要将目标明确,并使行动的方案得以实现,在编写项目的安全计划以及相应的责任以及任务目标时需要将消防安全的管理责任进行有效落实,将参建单位的管理工作做好,实现其相应的教育制度、责任制度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的检查制度、交底制度、奖惩制度的不断完善。同时需要和参建单位签署相应的责任书,将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应考核目标落实,并在合同上将消防安全的责任以及相应的奖惩规定明确。同时还需要加强针对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的管理,增加其技术类的培训,提高其整体的安全意识,还需要定期进行消防演习的活动,使各个方面的人员都参与其中,针对于消防管理相关的工种,需要要求其持证上岗。这个阶段中,建设方需要向监理方以及建设方提出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小组的要求,具备一票否决的权力。工程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需要由总承包方来负责,而监理方则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总承包方需要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的消防安全的工作指标,并建立年度、季度以及月度的相应计划,加强对于消防管理人员的考勤管理,使用附加条款对消防安全管理进行有效控制。

2.组织实施

PDCA管理进行实施的阶段就是组织实施。在制定了相应的消防安全的目标和相应的措施后,在循环中实施是很重要的一步。建设方需要要求监理方负责人、各个参建方的负责人以及消防安全的管理人员将其逐步的落实,并实现层层监督的过程。在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和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的结合,使用多种范式,实现PDCA管理模式中的不断创新。这是一种逐步落实的实施方法,能够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更好的计划性,同时将大环套小环的相应优点发挥出来。另外,消防安全专项管理小组还需要召集各个负责人进行不定期的会议,并向消防安全的负责人汇报相关的情况,实现严格执行监督的过程,将循环实施工作中存在的各类消防隐患有效的清除。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后,承包方负责人需要召集会议分析和总结消防安全管理的情况,以便分析、整改以及协调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这一过程完成后,就能够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实施计划。

3.检查

这个阶段就是针对消防安全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检查的阶段。根据之前定理的目标和计划,针对实施消防安全管理的情况以及效果,实现检验和检查的过程,并及时总结、归纳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将效果进行明确,找到问题所在。每周,消防安全小组需要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工作,针对建立不到位的情况进行整改,并将相关的通知书发送给相关的建筑方和施工方,使用经济手段对不合理的情况进行惩罚,情节严重时需要根据合同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罚款处理。这个措施能够时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实现很好的落实。

4.处理

PDCA管理模式的处理阶段就是归纳、汇总的过程。在四个阶段中,处理阶段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核心的环节,其对于安全水平的提高和改进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中,需要及时的召集各个方面的负责人进行详细的汇总、归纳和探讨,并在监理例会上进行相应的汇报,针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进行有效的处理。同时还需要总结成功的经验并进一步推广,以实现更好的借鉴和参考。归纳、汇总阶段使一个循环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在这一阶段能够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以及隐患找出来,并在下一个循环中进行有效的解决。PDCA循环的整个过程对于整个的落实是具有很大作用的,将其应用与建筑工程在消防安全管理中,根据其循环管理的原理,实现动态管理的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结语

消防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现场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使用PDCA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预防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项目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计划,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楚宇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预防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0.

[2] 王晓峥.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范辅华(1985.05--);性别:男,籍贯:福建省三明人,学历:本科,三明市公安消防支队监督处指导科;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消防监督管理

论文作者:范辅华 1,陈忠海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9

标签:;  ;  ;  ;  ;  ;  ;  ;  

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初探论文_范辅华 1,陈忠海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