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的招投标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李新玲

工程量清单的招投标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李新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住建局 835100

摘要: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工程量清单的招投标管理逐步凸显出制度不完善、计价方式不合理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腾飞,建筑工程原有计价模式已无法适应战略化经济时代对建筑招投标管理的全新需求,因此本文从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管理的优势出发,分析了当今该环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管理措施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主要是在建筑工程建设之前起到相应的工程计价作用。而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在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招投标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使得建筑行业能够朝着市场经济体系过渡,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使其能够与国际化标准接轨,更好的满足我国当前工程建设工作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需求。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明显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1 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管理的优势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市场形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形式,有利于发挥企业自主报价的能力,实现政府定价到市场定价的转变;有利于规范业主在招标中的行为,有效的改变招标的单位在招标中盲目压价的行为;淡化了标底的作用。由于实现了量价分离,标底这一环节可以被取消,甚至可以不设标底,避免了泄露和探听标底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从程序上规范了招标运作和建筑市场秩序,从而真正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反映市场经济规律,促进建设市场有序竞争和企业健康发展。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人和投标人的市场风险得以合理的分担。招标人确定量,承担工程量误差的风险;投标人确定价,承担价的风险。由于工程量清单是公开的,避免了招标中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行为;所有投标单位均在统一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和企业实力,并充分考虑各种市场风险因素,自主报价;为企业提供了平等的竞争平台,是企业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真正较量。

2 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的必要性

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是形成管理规范、竞争有序的建设市场的需要。首先,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最显著的特点是把招标投标双方都彻底推向市场,体现了风险共担的市场法则。过去采用定额计价招投标,工程最后决算时,可通过协商对材料单价按时价进行调整,减小了招标投标双方的风险系数。现在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一旦中标,单价就不能调整,任凭市场价格涨落,风险自担。其次,体现了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工程量清单招投标体现了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经营管理水平高,可以降低管理费用;自有的机械设备齐全,可减少报价中的机械租赁费用;对建材价格发展趋势预测准确,可以减少承包风险,增强竞争力。这样,促进了先进施工企业更进一步的发展。使无资金、无技术、无管理的小企业退出市场,从而实现优胜劣汰。

3 工程量清单计价在招标活动中的应用

3.1 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单位只对自己所报的单价、成本等负责,而对工程量因变更或计算等原因引起的错误不负责任,这部分的风险应当由业主承担。也就是遵照谁引起的风险谁承担责任的原则。但同时也要求招标人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必须编制出准确完整的工程量清单,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因此清单编制人员在编制前应注意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应依据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设计说明和招标人要求进行详细沟通,充分了解图纸设计深度和招标人对图纸设计、招标文件的理解,使招标人明白清单招标的目的;

2)对现场情况进行实地勘察,了解实际施工条件,结合现场条件和设计图纸划分清楚项目之间的界限,项目作业内容、工艺和质量标准,在清单描述和说明中应表述准确,避免清单项目的特征描述不完整或不准确;

3)尽量避免清单漏项问题。清单应按设计图纸要求全面反映拟建工程内容,清单漏项属招标人责任,漏项不但不利于建设单位进行投资控制,也会导致投标人投标报价失真以及索赔等工程结算纠纷。

3.2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工程量清单应采用综合单价计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综合单价是指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利润并考虑风险等因素,即依据企业自身的技术、财务、管理能力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消耗量定额为基础,按市场价格和适当的各类费率以及《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要求,并考虑一定的风险因素形成。控制价的组价应遵循综合单价计价的规律和要求,尤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研究其“工作内容”和各自消耗量。计价时必须将每个清单项目,根据其结构特征或施工工序进行分解,直到分解为具体的“工作内容”,再依据预算定额确定其消耗量;

2)结合施工现场情况研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措施,以便确定合理的措施费用;

3)研究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市场价格;

4)依据费用定额和市场行情及相关政府部门的规定合理确定有关费用。

4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市场没有形成规范的管理体系,没有构建一套科学的资质预审制度是导致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因此,广纳贤才、引入竞争机制,构建一支专业技能强大、理论基础扎实、科学水平高的专家评标队伍势在必行。

4.1 建立统一管理模式

各自为政、分地区定额管理的方式不利于新时期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这一陈旧的管理方式无疑增加了地区割据现象、不合理评估现象、钻法律空子现象的可能性,阻碍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格局的建立,因此我们只有扭转以往陈旧的管理方式,努力构建统一的工程量清单标准管理模式,才能使市场更加稳定、更加健康。

4.2 使评标工作更细致、更规范

由于总价评审机制是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的,很难对评标工作进行更为细致、深入的评估,因此引入电子评标机制可充分弥补总价评审的缺陷,使用计算机辅助评标既可对工程量清单进行总报价评估,同时也可按照工程量进行分部、分项的材料价格评定、措施项目评定、单价评定,降低了人为暗箱操作的可能性。电子评标系统在单价评定后可进行自动汇总,并生成统计清晰的分部评审表及总分汇总表,使评定结果一目了然,同时也简化了人为操作的工作流程,符合经济性原则。

4.3 完善招标文件编制

为了使招标文件编制的合理、科学,招标单位及代理机构应在编制前进行周密的事前考察、提高勘察设计的工作质量,在了解施工场地条件、现场环境、工程自然情况的基础上为预算编制、清单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图纸会审,详细规划建设项目并按计划稳步实施是提高勘察设计工作质量,使工程量清单合理、清晰的重要前提。我们只有紧密结合不同的工程项目、招标条款、评标方法、进行招标文件编制的严格把关,才能使工程建设重点突出,设计合理,充分体现招标的宗旨。

4.4 全面实施合理低价中标法进行评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竟标,即使能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在利用合理中标法进行评标时我们应将重点放在防止过低成本报价上,以杜绝在竞标公司中标成功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过低的成本报价而进行增加索赔要求,或为了从中谋取利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牛淑芳.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招投标报价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08(9)

[2]文敏波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招投标的问题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8)

[3]汤晓红、戴红.招投标工程量清单的理性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6)

论文作者:李新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工程量清单的招投标管理措施探讨论文_李新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