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人口流动机制及控制对策_生态位论文

中国大陆人口移动机制与调控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大陆论文,对策论文,人口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98(1999)03-0046-05

1 人口动力学

1.1 人口移动的区域生态场势

场是物质存在的空间形式,势是场的量度。场的存在是由环境系统的非均衡性所决定的,它导致了物质迁移、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人口移动是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背景下的有场运动。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均收入是最直接反映人口移动的经济影响,在整体上与其它因素关联最强的指标。环境因素最基本的层次是安全性,其次是舒适性,最高层次是文化性。这些因素中,第一层次不具普遍意义,因为灾害性自然条件不具有持续性,只要社会保障得力,一般不引起大规模人口移动。第三层次只对占人口比例很小的文化知识界人士有影响。第二层次是现实中国人口移动的主导因素,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图1 人口空间偏好等效用曲线

用人均收入和舒适性程度绘出人口空间偏好的等效用曲线(图1 )。同一曲线上各点人口的空间偏好效用是一致的。如U[,2]上线a点(收入偏高、环境较差)b点(收入中等、环境一般)c点(收入偏低、环境较好)效用是相等的。U[,3]〉U[,2]〉U[,1],U[,3]是在收入和环境都较高的层次上选择,U[,1]则是在环境和收入都较低水平上的选择, 区域间人均收入和环境水平的差异是人口移动的驱动力量。这种驱动还受到距离的摩擦。概括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的人口移的动的空间场势模型:

F=(m△jh)[a]/R[b]式中:F:人口移动的空间场势;m:两地人口总量;△J·h:两地间人均收入水平与环境舒适性水平的差异(j为两地的收入相对差异, 即以场势低的一方为1,高的一方高于低的一方的相对数;h为两地环境舒适性水平的相对差异,即将环境舒适水平划分为不同的用数值表示的等级(如1.0,1.2,1.3,…)。以低的一方绝对等级数值为1,高的一方高出低的一方的相对值,△是表示差异的数学符号,当然视地区不同j和h应有不同权重);R:两地间的距离;a:区域差异指数(虽然△jh相同,但由于区域背景不同,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其收入和环境差异对人口的驱动作用是不同的)。b :摩擦系数(是指尽管空间作用距离相同,但由于交通条件等因素不同,人口移动的程度是不同的)。a、b依地区间情况而异。

本模型提出的是有别于传统重力模型的地理事物的矢动模型,用于揭示运动矢量与地理相关因素差异的关系,即区域空间场势的重要意义,不仅对人口,对其他在空间流动的矢量分析也有启示意义,提供的是一个分析问题的思路。至于计算,各个地区要以此模型为框架,根据各地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1.2 人口的生态价位

生态价位概念本世纪初就提出来了[1], 其定义大体可以归纳两大类:即Grinn的“生境生态位”和Elton的“功能生态位”。近年来,我国学者提出“扩展生态位”的理论,给出了生态位的一般定义:“在生态因子变化的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2]。人的生态位具有个体意义, 它是人在环境中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例如一位国际水平的科学家,他的生活空间遍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相应领域,与其相关物质、能量、信息的量较大,生态位是很广阔的。而对于一位山区文盲农民来说,他的生活空间只限于房前屋后、山里山外,环境中与他相关的物质、能量、信息的数量很小,其生态位就相当狭窄。

图2 人口素质等效用曲线

生态价是人自身所拥有的得以维持其生态位的能力。一是先天的生之俱来的,如健康状况、年龄、体力、智力、形象、天赋特长等等;二是后天教育获得的,如文化程度、专业水平、职业经验等。生态价,这里也可用等效用曲线表示,如图2所示。先天素质用年龄表示, 因为除文艺、体育等天赋能力要求高的行业外,在同是健康人的条件下,它主要体现在年龄上,智能表现融入教育之中。后天社会素质用职称表示。在社会人事工作中也都采用上述两项易于操作指标。

1.3 人口移动的均衡模型

将图2元点0′与图1元点0对角线相对叠置,得图3。0—0 ′为人口移动的均衡曲线,在此线上各点,人的生态价与区域所提供的生态势相均衡,人口(或人才)处于稳定状态。而在c′生态价与C相同(U[,3] ′),但区域生态势C′〈C,造成不均衡状况,C ′自身有向高层次跃动的潜力,环境中产生C′向C移动的引力,目前出现的人才向沿海城市聚集的“孔雀东南飞”现象正是这种机制作用的结果。在C ″点区域生态势与C相同,但生态价C″〈C,也处于不稳定状态, 环境产生一种推力,迫使C″向O—0′线上C—B间某一点移动。 现在大陆城市中许多下岗工人,除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外,许多情况是自身素质不适应工作的需要,需要从大城市转向小城市、农村,或者从管理、技术岗位转向劳动服务岗位。

社会经济发展使区域生态场势与人口生态价位处于不断调整之中。一方面,由于生产发展、技术进步、环境改善与教育滞后出现矛盾,在最高级的场势层面上总是出现生态位空缺,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像磁石一样吸引高生态价人才,就是这一机制造成的。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经济发展,原有居民生态价不断提高,向高层面递进,低场势的范围出现空缺,吸引其他地区生态价与这一场势相适应的人口大量涌入。发达国家出现的外籍劳务,我国沿海城市的民工潮,都是这种机制作用的结果。显然,区域生态场势与人口生态价位的均衡是动态发展的均衡,高场势不断形成,低场势外围空间不断扩大,如树木生长年轮一样,是永远的发展空间。

图3 区域生态势与人口生态价均衡模型

1.4 中国大陆人口移动情况对模型的实证分析

据统计,1995年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城乡平均收入差异分别为2.14和2.17,省(市)自治区内人口平均迁移率分别为1.78和2.58,可见收入差异与迁移率是正相关的。表1是省际人口迁移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从表中可以看出迁入省主要形成三大人口吸引中心,即京津、沪宁、和广东。而净迁出省份多为经济收入低的省份,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出现例外情况的净迁入率较高的新疆、河南和净迁出率较高的海南、福建、广西、是因为它们分别近邻于陕、甘、宁贫困省区和富裕的广东省,距离摩擦小的缘故。同样道理,浙江省尽管收入水平较高,但受近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高收入地区的强烈吸引,农民迁出率仍比较高,致使其净迁入率很微弱。总的看,经济收入的驱动作用是明显的,而将空间因素考虑进去,其规律性就更明显了。笔者将我国1995年各省(市)自治区,从城镇人均收入最高的广东省(6800元/年)到最低的内蒙古自治区(2500元/年),按每500元分段, 进行收入水平接近的省区之间人口迁移率比较。其结果是同一收入段的省区中,直辖市、沿海地区、平原地区多为净迁入省,且迁移率也明显高于边远山区省份和自然环境条件较差的省份。

表1 省际人口迁移与人均收入比较 迁移率:%

净 省份北京 上海 新疆 河南 天津 广东 辽宁

迁 净迁入率0.58 0.50 0.36 0.20 0.12 0.11 0.09

入 收入排序1

3 2 12 235 119

省 收入排序2

2 1 24 196 4 9

净 省份四川 青海 海南 福建 安徽 江西 贵州

迁 净迁出率 1.43 0.12 0.06 0.05 0.04 0.04 0.04

出 收入排序11620 610182217

省 收入排序22326147 181325

净 省份江苏 河北 吉林 湖北 山东 山西 宁夏

迁 净迁入率0.09 0.09 0.07 0.07 0.06 0.05 0.04

入 收入排序1

8 1427 1511

2624

省 收入排序2

5 1112 1510

2128

净 省份广西 云南 西藏 陕西 内蒙 黑龙江

迁 净迁出率0.03 0.02 0.02 0.02 0.01 0.01

出 收入排序17 13 21 2925

省 收入排序2

16 272229 208

净 省份

宁夏 湖南 甘肃 浙江

迁 净迁入率0.04 0.03 0.02 0.02

入 收入排序1

249 28 4

省 收入排序2

2817 30 3

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资料,公安部,中国统计年鉴(1996),国家统计局

收入排序1:城镇人均生活费收入排序;收入排序2: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序

表2是最主要迁出省和最主要迁入省之间的关系。 从表中可以看出,除四川、山东、新疆等省(区)外,几乎无一列外的,最大迁入省和最大迁往省都是与本省近邻的而且经济水平差异最大的省(区)。例外的山东与黑龙江、新疆与江苏是早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移民的回返。四川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水平较低,自身有强大的人口外移驱动力,除本省的城市和邻近省份外,还有大量人口流入地广人稀的青海、新疆等省份,形成注入那里的人口干流。

表2(1)迁出省的第一迁出去向省(1990)

河北迁往 % 黑龙江迁往 %江苏迁往%

浙江迁往 %

北京 33.7

辽宁 24.8上海32.2 上海 15.4

河南迁往

% 广西迁往

%

四川迁往%

青海迁往 %

湖北

13.2 广东 66.7

云南 9.6

甘肃

11.8

山东迁往%

黑龙江 15.1

新疆迁往

%

江苏

13

表2(2)迁入省的第一迁入来源省(1990)

迁往北京

%

迁入天津

% 迁入上海 % 迁入辽宁

河北 33.9 河北 34.0 江苏 28.9

黑龙江

迁入江苏 %迁往广东

% 迁入四川 % 迁入青海

安徽 18.0 广西 31.5 云南

17.3四川

% 迁入山东 %

28.5 黑龙江21.9

% 迁入新疆 %

21.4四川

33.7

1.5 移动人口的年龄和知识结构

据王桂新研究[3],移民的年龄结构以15~29岁居多,其中20 ~24岁为最多。移民中初高中文化程度占51%,大专文化程度13%,比全国总人口同一比例分别高出16%和11%,比以净迁出省为主的中西部的同一比例高出更多。此外,全国高层次人才迅速向京、沪、穗集中,已是不言自明事实。这说明移民是由有文化的青年和高素质人才组成,他们在区域场势的驱动下,寻求与自己生态价相平衡的场势定位,形成一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运动。

综上分析,区域生态场势与人口生态价位均衡理论模型是基本符合我国人口移动的实际。

2 中国大陆人口移动的调控战略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后的人口移动既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也带来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运用本文提出人口移动模型理论,提出如下人口移动宏观调控基本思考。

首先,消除户籍壁障促进人口流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口移动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管理的矛盾是我国人口移动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年复一年候鸟般的民工潮、大量城市居民下岗与大量由外来移民临时从事劳动岗位的“走不出,留不下”的不协调状况,都是上述矛盾所致。改革必须从这里入手,应出台相应政策,外地人员只要有自有住房、稳定的生活来源、正当的工作、并在城市里达到一定的工作年限,即可取得户籍,使具有一定生态价的人口稳定于相应生态位层次上。促使他们将资金投向城市建设和城市消费市场,特别是给住宅市场投入巨大消费动力,同时,也使城市和发达地区原有生态价较低的人口转向区域外发展,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重点发展沿海城市群和内地区域中心城市,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和人才集聚。五、六十年代中国城市人口下乡支边的实践和西方的霍华德(Howard)等人一个多世纪的“田园城市”理想的试验都证明通过抑制城市发展、均匀城市布局、加速乡村发展来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是不切实际的低效率的削足适履的做法。现实的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在财力、物力、人才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应当把它们投入到最有效率的地方,在发展中求均衡。要大力发展沿海城市群,重点加速内地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创造更高层次的生态位,拓展外围生态空间,加快全国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及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化,带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发展。

第三、缓解区域生态场势的极化现象。在沿海城市群内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中心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市、中等城市建设和城市群次级中心的建设,将某些可以分散的机能分散到卫星城市中去,变单一中心的年轮式空间发展模式为齿轮组式的多核心空间发展模式。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地域的整体生态场势,大量地、全方位地扩展城市地域生态位空间,缓和人口过度集中于中心特大城市的极化现象,使生活条件接近,发展机会接近,吸引更多移民来沿海发展。在欠发达地区着意创造局部的高生态位吸引和保留一部分本地区发展急需的高级人才,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加强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建设。使欠发达地区局部生态位明显高于发达地区的同类岗位,以吸引留住关键性急需人才。

第四、加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步伐。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实行农村土地经营权的转移和流通,加速农业经营的集约化、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创造大量的较高的生态位,吸引高生态价的农民留在农村,也吸引某些城市居民转向农村。

第五、加强区域环境建设。环境水平是区域场势中的重要部分,随时间的增长,其重要性将愈来愈突出。我国许多重要城市的污染严重到让人望而却步的程度,严重地削弱其对资金人才的吸引能力。在国际上由于环境恶化而造成经济衰退的地区是屡见不鲜的。近年来我国一批环境质量好、气候适宜、秩序文明的中小城市,如中山、张家港、苏州等城市,很受国内外投资者青睐,资金、技术、人才集聚迅速,发展也比较快。可见,加强城市特别是沿海大城市的环境建设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第六、加强基础教育,增强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口的生态价。移民中仍有8.8%的文盲和26.9%的小学文化程度的人, 他们几乎是永远的“移民游击队”,而留在农村的这部分人的比例则更高。显然,过低的生态价对本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都起到制约作用。提高劳动力素质,加速发展基础教育,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造就一大批年轻而有文化的跨世纪新型劳动大军,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收稿日期:1999—01—05;修订日期:1999—04—15

标签:;  ;  ;  ;  ;  

中国大陆人口流动机制及控制对策_生态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