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论文_武春霖1,于建文2,武宏烈3

探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论文_武春霖1,于建文2,武宏烈3

武春霖1 于建文2 武宏烈3

(1.四川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四川,成都,610503)

(2.核工业西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17)

(3.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二大队,四川,德阳,618000)

【摘 要】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存在保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这不但降低了饮用水的质量,而且容易引发社会问题。所以,相关单位一定要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提高饮水的安全性。本文对加强饮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引用水水源地;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探讨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饮食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关注到饮用水的质量问题。但由于很多人缺乏环保意识,在生产发展中由于各方面因素使当地水源环境受到污染。虽然当前我们国家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已引起了重视,并且也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对于政策法规的执行力不够,效果并不理想。为及时解决这一问题,要求相关单位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环境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让饮用水水源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二、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饮用水的安全性与水源环境质量密切相关,若饮用水质量不达标将严重危害饮用者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很多地区水源地都遭到了破坏,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水源环境在治理上存在漏洞,导致经过检测发现饮用水存在严重不达标的现象,说明水源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同时,由于很多人缺乏环保意识,没有做好饮用水水源环境防护措施。尤其是一些工厂污水排放、生活垃圾随意乱扔、农业污染等,使饮用水水源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因此,为减少饮用水有害物质的含量,必须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才能保障人们饮水的安全。

三、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重规划、轻保护的问题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划定了饮用水源保护区,但各种新闻中经常报道一些饮用水源保护区存在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及大量违章建筑现象,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同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部分居民居住在水源保护区内,生活垃圾、污水随意乱扔、排放,从而严重污染着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此外,一些地区缺乏备用水源,面对突发事件很难应对。

2、没有建立水源地环境监测系统

我国一些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地区,没有很好的普及对水源地环境保护及检测知识,从而大大降低了水源地污染检测的质量。一些地区并没有建立水源地环境监测系统,从而难以发挥环境监测的效用,并且很多人缺乏环保意识,对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缺乏认识。也有部分地区没有采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水源地环境监测系统,而很多都是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方式,对于饮用水水源环境的监测工作只是表面功夫,在保护措施上缺乏针对性。

3、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虽然我国目前对饮用水水资源环境制定了相关的保护制度,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及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对于水源环境的保护问题一些单位没有引起重视,因而在水源保护工作中没有制定合理的措施,而导致执行力度不够。此外,现在人们往往过于注重提升经济效益,而没有将饮用水水源环境的保护放在心上,并且相关水源环境保护的制度缺乏规范性、制约性和法律效率。

4、对污染源的治理与监督较差

为了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环境的保护,必须加强监管力度,还要采取有效的污染源治理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水源水质的质量。有的地区在制定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制度时,监督能力并没有达到相关要求,而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保护侧重点,所以,很难实现污染源监督标准的统一。很多监督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对监测仪器的性能与功能不够了解,使得污染源治理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措施

1、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污染源治理

要提高饮用水质量,就必须对饮用水污染源加强治理,尤其是对污水排污口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应进行彻底清查,并对排出的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针对农业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及大量违章建筑应与政府部门一同拟定治理方案。通常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磷、氮超标是引起饮水水源地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对畜禽养殖进行规模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农肥使用效率。此外,控制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排放总量不增加,使饮用水水源环境得到合理保护。

2、进一步提高水源地环境检测能力

我国很多地区饮用水水源检测能力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没有建立完善的水源地环境监测系统,而且很多人缺乏环保意识,没有认识到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果相关部门水源检测水平比较低,会引起较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水源地环境监测能力。首先必须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监督制度、监督方式,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其次要构建不同级别的水质监测体系,引入先进的监测设备,并且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形成应急监测和常规监测相结合的网络系统。

3、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为了使饮水水源环境保护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相关单位应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水源地环境加强质量管理与监督。此外,为及时有效的解决水源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应建立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机构,对饮用水水源地安排专人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人们的饮水安全。

4、优化配置地下水资源

合理开采浅层地下水,禁止或限制深层承压水开采下,分利用流域丰沛地表水资源(本地、过境),优化配置地表、地下水资源,实施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深层承压水实施禁限采或采补平衡,逐步修复由于深层承压水超采而恶化的生态环境。

5、加强用水管理强化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在目前苏锡常、杭嘉湖及上海地区地下水禁限采卓有成效工作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强化深层承压水的行业管理,严格实施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制度,实施定期巡查制度,严防违法启用已封深井。

6、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地表面源治理

由于水流域地表地下水水力联系密切,地表水的优劣直接影响地下水环境质量,因此水流域应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实现经济增长。同时加强地表面源的治理,在流域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和纳污能力的基础上,落实水功能区污染负荷总量限排意见,逐步达到地表水功能区规划目标,间接防止地下水水质进一步恶化。

7、加强环保宣传,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向公民普及环保知识,有组织地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如发放宣传册、垃圾袋,精心组织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4月22日地球日等活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广泛开展优秀环保人物、绿色家庭等宣传和评选,多利用网络电视等煤体上进行环保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环保、参与环保,人人都是环保志愿者的良好氛围。此外,为使环保意识深入到千家万户,相关部门应编写《公民环保教育知识手册》,对各类人群进行环保教育,把“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号,形成全社会重视环保、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厂

五、结语

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在我国工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污染的管理,避免在污水排放的过程中,对周围水源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或污染。如果相关部门缺乏环保意识,或者没有建立完善的水源地环境监测系统,会影响当地饮用水的质量,也会威胁当地民众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引发环境或者社会问题。只有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不断的改进防治措施,才能维护生态平衡,才能饮用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汪士林.宜春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评估与管理对策研究[J].江西化工,2014,04:74-76.

[2]李鑫.当议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策略[J].环境与生活,2014(8).

论文作者:武春霖1,于建文2,武宏烈3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5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  ;  ;  ;  ;  ;  ;  ;  

探讨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工程环境保护的措施论文_武春霖1,于建文2,武宏烈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