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课程体系研究

张 磊

(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就业创业困难的残疾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虽然近几年残疾人的高等教育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很多特殊教育高等院校并没有建立系统的针对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致于残疾大学生参与网络创业面临诸多困难。如何结合残疾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建立系统网络创业培训课程是非常值得探索而又有意义的事情。

关键词: 网络创业;残疾大学生;课程体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为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而网络创业对于残疾大学生而言,又有着与其他创业形式不可比拟的优势,操作方便、时间自主,更有利于他们利用身体特征扬长避短。但是残疾大学生的网络创业仍然是个新的研究课题,许多问题有待深入探讨,特别是针对残疾大学生的网络创业及其相关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一、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

目前,残疾大学生的网络创业形式主要还是集中在利用国内电商平台的具体创业,既包括传统的淘宝创业,也包括当下流行的社交电商创业,如点点客公司的人人店、有赞商城、微店等等。残疾大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电商创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一个由肢体残疾学生组成的电商团队,主营潮牌服饰,通过淘宝、微信、微店等渠道进行全网营销,从2018年5月开始,月销售额已经超过10万元,2018年第一次参加双十一活动,当天的销售额也突破10万元大关。

通过对全省不动产统一登记基础数据数字线划图成果的检查验收情况,深入分析影响不动产数字线划图成果质量的关键节点和薄弱环节,对影响成果质量的设备、资料、技术、流程等要素进行控制,将成果的质量隐患消除在生产环节中,从根本上对基于立体采集模式下的数字线划图进行质量把控,确保不动产线划图成果的真实、准确和可靠,同时可以为今后的多样化的数字线划图测绘项目提供保障。

虽然残疾大学生利用网络创业有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但对于大多数残疾大学生而言,自主网络创业对于他们来说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比如:对网络创业缺乏正确认识,创业意识淡薄,创业创新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偏弱,容易受挫,缺乏持之以恒的创业精神等。除外,残疾大学生在创业资源(比如资金、场地等)方面较为贫乏,也缺少单独的创业指导。因此,在特殊教育院校开展网络创业教育,可以有效提升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是非常及时和十分必要的。

二、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课程建设

网络创业课程是开展网络创业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网络创业教育教学目标的根本途径。因此,网络创业教育中的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目前,很多特殊教育的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仍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没有单独开设网络创业教育的课程,仅仅在就业与创业指导课中给学生简单的介绍相关的情况,并没有深入的讲解。虽然,有部分特殊教育高校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很多方面的改革和尝试,比如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依托电子商务专业针对全校学生开设电商创业班,但由于师资力量、其他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受众面小,也缺乏系统性,很难培养出创业型人才。

(一)课程目标定位

网络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是课程体系的核心,为课程的开发确定了具体的方向。通过对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实践者、网络创业教育教师以及网络创业教育的研究专家的意见进行研究,结合特殊教育院校及残疾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确定了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根据GB/T50801《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将计算出的EER进行能效等级划定[5],如表1所示:

最高性目标是让残疾大学生进行创业实战,形成有效的互联网思维,能从战略角度思考问题,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

基础性目标是让残疾大学生对网络创业教育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和引导残疾大学生对于网络创业的意识,激发残疾大学生对于网络创业教育的兴趣。

课程内容组织过程中采用理论授课、社团活动、企业调研、顶岗实践操作、网络创业大赛、创业实战等多种形式,突出残疾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最高目标

提高性目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偏向理论性,让残疾大学生掌握网络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部分是偏向实践性,让残疾大学生体验具体的网络创业,重点培养残疾大学生应用网络创业技能解决创业问题的能力。

秦明月和他站在下午的广场上,那场大雨过后,仍旧是阳光曝晒,脚下热浪蒸腾,地表温度起码有50摄氏度以上,两人均已经汗流浃背,秦明月指着从停车场到行李寄存处所在的售票大厅间的一条出口说。“死者起码有70公斤,而从停车场到售票大厅所在寄存处是最近的,如果你是凶手,你会选择哪一种方法把装有尸体的纸箱送过来?”

为了进一步检验水泥胶砂试件抗折强度值曲线拟合的稳定性,现抽取龄期为3 d、7 d、14 d、21 d、28 d的抗折强度值数据,如表3所示。

4月1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部务(扩大)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和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部署水利系统廉政工作。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传达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水利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董力,副部长周英、胡四一、李国英,总工程师汪洪等出席会议。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3.坚持校企合作原则,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进行校企双方的资源整合,共同应用到网络创业课程开发中,课程更具时效性。

1.坚持“以残疾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主要考虑残疾学生对于网络创业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度;

2.坚持循序递进原则,从理论知识的讲授,到模拟项目的训练,最后到真实项目的实践 ,培养残疾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意识和网络创业技能。

网络创业教育的课程在设置时,主要考虑如何满足不同残疾类别的残疾大学生的需求,应该根据不同残疾类别学生的特点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因此,在构建残疾大学生的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1.基础目标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网络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该符合课程目标的定位,根据残疾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进行设计,选择和组织创业培训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系统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充分挖掘残疾学生的潜能,开发残疾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残疾学生的创业素质,培养残疾学生开展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以时间、目标、形式为主要维度确定出创业培训的内容课程体系,具体如下:

2.提高目标

《创业基础》和《网络创业》是基础课程,主要放在大一阶段,以理论授课为主,主要让学生了解创业环境、创业政策,正确认识创业,同时为创业做好充分准备。除外,让残疾学生了解网络创业的基本形式、应具备的技能等内容。期间,我们一方面通过社团活动邀请创业成功的优秀毕业生,或社会成功人士举办创业分享,通过榜样力量的引导,让残疾学生能对网络创业有更立体的认识,同时有效激发残疾学生的创业热情。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开展企业调研,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帮助学生消化理论知识的内容,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动态。

《项目实践》和《项目运行》是实践技能课程,主要放在大二阶段,以实践操作为主,为残疾学生的网络创业提供技能支持。第三学期通过模拟训练和企业真实岗位顶岗锻炼,提升残疾学生的单项技能。同时举办网络创业大赛,促使残疾学生实施网络创业计划。第四学期,通过项目实际运行,配置专业教师进行项目指导,提升残疾学生的网络创业能力,并对可行性项目进行孵化,着眼项目长期发展。

(四)教学方法体系设计

结合网络创业课程的设置目标和特点,网络创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以残疾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通过“任务导入、启发引导、讲解示范、点评总结”等教学方法,教会残疾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残疾学生以任务为载体,通过“掌握方法、合作探究、实践演练、汇报评价”的方式,充分体现其课堂主体地位,将掌握的方法和技巧应用到实际的案例中,切实提升其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教、学、做、说、评”一体化。

加强水利重大问题研究与应用。继续加强流域与行业共性重大问题的调研论证,组织凝练出一批流域与行业共性重大科技项目。加强水利重大基础研究,在行业科研专项经费中,设立重大基础研究专项。围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前期论证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积极争取科技部设立重大科技支撑项目支持开展研究。围绕水旱灾害综合治理、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五)教学评价体系建立

要提升网络创业教育课程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将该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引导残疾学生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其次,在课程具体实施的评价中,要以过程性评价主体,重点考查残疾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每一次任务的完成情况、自主探究能力等等。最后,网络创业教育课程考核形式应注重于实践操作层面,课程具体的考核形式更应具有多样性,比如企业调研报告、项目创业计划书、项目营销方案等等,能充分体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结束语:

网络创业教育的普及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残疾大学生融入社会,抓住互联网快速发展适应社会转型的重要机会。建立适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的网络创业教育课程,可以培养残疾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促进其成才,体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邓文华.大学生网络创业及其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2]李舒,李昕.基于网络创业的高校创业课程体系研究[J].赣州学院学报.2014.7

[3]周泽辉.互联网+背景下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

[4]余娟.互联网时代残疾人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5.1

[5]张燕,白丽.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分层次课程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4(6)

[6]吴国华,张雪芬.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 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5(4)

基金项目: 2016年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项目“互联网时代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平台研究—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A068

标签:;  ;  ;  ;  

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残疾大学生网络创业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