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与文化适应能力提升论文

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与文化适应能力提升论文

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与文化适应能力提升*

□李尚旗,姚文静

[摘 要]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过程具有多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恰与其现实境遇及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以广州华林街道为个案,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语言教育、职业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教育供给的角度探析其文化适应能力提升的路径,对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积极文化适应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文化适应能力

一、研究缘起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是少数民族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共同的城市社会环境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不断整合,形成一种具有现代化价值观念的新文化模式的过程。[1]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现积极文化适应的意义不仅在于能最大限度增进和谐因素以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还在于能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市民化的发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是流入地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服务属性,有利于提升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会再生产实践过程中的文化适应能力,并强化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归属感,因此流入地政府有必要通过增加教育服务供给数量及提高教育质量来提高其管理服务质量,优化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环境,以发挥其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中的重要作用。

一些学者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着手研究,指出了自身适应能力的构建在调适文化适应问题中的重要意义,如张文礼认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语言使用与就业技能问题;[2]张卫枚认为自身的文化需求与适应能力是影响文化适应的其中因素。[3]有的学者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外部环境着手研究,指出了政府、社会等主体在文化适应问题解决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如陈晓毅设置制度维度作为衡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现状的研究指标;[4]张继焦认为,关系网络、民族特性及民族文化差异在迁移者适应城市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5](P63~64)马胜春认为,政府政策制度、社会中介力量是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权益、实现文化适应的重要力量。[6](P219)

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需求、教育权益保障、教育融入等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上。此外,有的学者从继续教育或再教育的角度入手研究,如陈纪等人认为提供语言教育资源及就业技能培训能够提升城市少数民族交往能力;[7]马子量认为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教育投入与技能培训力度能够促进他们的融合水平;[8]徐祥运阐释了制度性政策规制与弹性政策工作相结合的“理性的制度安排”对于城市少数民族融合的必要性,及对于城市社会管理服务创新的必然性。[9]有的学者从宣传教育的角度入手研究,如刘立敏认为要“把民族团结和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作为权益保障的思想基础”;[10]马伟华认为要以加强文化宣传、改善社会舆论环境及丰富民族团结教育载体来实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11]

总之,学者们虽然基于各自的研究旨趣与视角,取得不少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主要以流动人口教育或者文化适应其中一方面的较多,直接探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及其文化适应能力提升关系的研究不够系统,因此,从教育的角度全面分析研究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能力的提升问题便成为了本文的研究旨趣所在。笔者在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内涵及其群体特征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维度出发设计了访谈提纲,并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集聚的场所,尤其是一些广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转所需的诸如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通过运用偶遇抽样的方法确定了本论文的调查对象后,根据被调查者的情况及访问意愿,对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以此获得较为深入的个案资料。与此同时,笔者也曾走访广州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等少数民族管理服务中心、社工服务站和民族民俗文化活动场所等,其中对华林街(华林街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西南部,东起人民路,西至宝华路,南到和平路,北连长寿路,面积0.72平方公里,下辖1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外来人员在册的有一万八千多人,其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概有三四百人,主要包括满族、壮族、瑶族、黎族等)街道民族工作负责人、来穗人员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及部分社区工作人员等进行了深度访谈。本文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为切入点,以探索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能力提升的路径为落脚点,试图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的角度探析提升其文化适应能力,实现多层面的积极文化适应的具体策略。

而这又引起一个学界经常讨论的“磨洋工”问题。那到底有没有人偷懒、怠工呢?笔者就此问题进行了访问:答1:在生产队做工,不会有多卖力,除了包工。我们这边一般都有脱粒机打谷,因为我们这里人少田多,基本上都是包工。做集体工,有时肯定会拖拉点的,不会很卖力,只是普普通通去做。包工了大家就卖力了。(LXH170509[注]引文后为访谈记录编号。大写的英文字母为访谈对象姓名的首字母,“170509”表示此访谈于2017年5月9日做的。引言括号内容为笔者所加。下同。 )答2:没有什么偷懒的。工也做,就是慢一点。(LQJ170709)答3:有些人啊,(现在)请别人做工,也有个别比较懒点。(XJD170707)

二、语言教育与沟通能力提升

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城市民族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17]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各民族群众在城市生产、生活的重要场域,也是各民族同胞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为确保城市民族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要积极实现从“划桨人”到“掌舵者”的职能转变,在多元一体文化治理理念下,重新构建政府、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居民之间平等、互动、合作的水平式民主参与关系模式。[18](P11~17)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明确的权责清单,定位好自身在社区中所应扮演的角色,重构政府与社区的权力关系,促进政府与社区的有效互动,以便提升社区的资源整合能力,提高社区处理公共事务的效度;另一方面要提升社区的民族宣传教育供给能力,强化城市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促进城市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进而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增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心理认同感。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实现,要充分发挥社区的宣传教育功能,加强社区民族工作,具体来说:

要加快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进程,就必须加大对民族社团的支持力度,创设民族社团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进民族社团自身的资源吸引和配置能力创新及形成与政府、与公众的信任协同关系,使民族社团能够充分发挥在城市民族工作中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

三、职业教育与就业能力提升

一是要加大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职业心理教育投入,培养其与现代化城市生产方式相匹配的职业心理意识。有学者指出,相当数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实际上并没有做好职业转换的心理准备,普遍存在着职业压力舒缓能力不足、职业心理不成熟、心理调适能力弱等问题。[15](P62~67)而成熟稳健的职业心理是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胜任现代化城市生产、适应现代化城市生活的显著表现。因此,应该重视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职业心理培训,一方面,应通过开设压力管理的专项培训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职业压力舒缓培训,缓解他们初入城市职场所面临的职业转换压力,培养和调整他们自身的职业心理意识、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尽快实现心理层面的职业适应;另一方面,应通过开展职业规划、职业发展培训讲座等方式加强对已具有一定城市职业技能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职业融入培训,增强他们对自身职业的认可,进而促进他们心理层面的职业适应与融入。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市场化的推进,现代化城市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大量跨区域流动的少数民族同胞过去惯于使用的生产技术已经不再适用于以精准化、规范化为主的现代化城市生产活动。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快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知识结构、职业素养方面形成自我支持的核心竞争力,以此提高他们的城市就业能力,对于身处异质文化空间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现城市文化适应、融入城市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教育和培训固然是培育和形成创新劳动能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但劳动者是否愿意接受现代化教育或是否有能力接受现代化教育,才是其能否成为创新劳动者的主要矛盾。[14](P118~125)要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就业竞争力,实现他们在城市物质层面的文化适应,一方面是要优化现代化教育与培训的质量,提高其参与教育培训的意愿;另一方面是要加大现代化教育与培训的供给力度,保证其拥有接受现代化教育与培训的机会。也就是说,加大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职业教育供给,不仅要持续扩大供给数量,更为关键的是要优化职业培训的供给质量和结构。

b.H型钢桁架结构安装:第一个滑移单元安装就位后及时加设揽风绳,进行校正,临时固定;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个滑移单元、第……个滑移单元的安装,在H型钢桁架单元安装完毕后,及时进行连续横梁的安装。

现代科学技术是耕地保护和治理的基础支撑。盐碱地改良要综合利用工程、化学、物理、生物等技术所形成的合力,根据不同地区的条件,采用定制化的技术方案。包括技术方面的创新及有效集成,特别是在技术的研发过程中要注重将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可行性紧密结合,因地制宜。

二是要将社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与各民族的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各种互动式的多元文化活动,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社区凝聚力和公共参与意识。首先要结合本社区的空间和人口规模现状,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内的人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充足的、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场所与设施,确保社区文化活动有平台可用;其次要在本社区居民的现有文化背景之下,以尊重居民的生活方式、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为基准,通过不定期开展富有多元民族文化色彩的文艺晚会、举办民族联谊会、设立民族文化长廊、组织民族传统体育比赛等系列社区文化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意识,激发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各族群众的交流互动,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的认同,促进其对城市文化的适应。

四、民族团结教育与文化权益表达

文化休克理论认为,个体在步入新文化场域、实现文化转变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均将面临文化差异冲击所带来的压力与不适感。[16](P196~20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陌生的、新的城市社会环境下工作与生活的过程中,要实现积极的文化适应,缓解文化冲击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恐慌及生活不适应的压力,除了自身需要有充足的文化适应能力,还必须要有充分的社会支持与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支撑。民族团结教育具有促进国家团结统一与繁荣发展、推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有序的强大功能,因此,促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进程,应该发挥好社区与民族社团的作用,拓宽各民族群众文化权益表达的渠道,在不断传播好民族团结文化故事、构建好民族平等团结文化发展氛围的进程中落实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描绘好各民族文化互动与交融的城市文化建设“蓝图”。

(一)提升社区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供给能力,促进城市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语言问题也是民族问题”,[12](P5)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既是本民族成员间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基本工具,也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个体语言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进入陌生环境时文化适应的快慢与难易。少数民族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而“不同的语言文字是群体间最突显、最重要的文化差异”。[13](P16~24)故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实现“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平衡,语言相通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流出地、流入地两地政府要共同发力,加大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语言教育供给,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语言交流沟通能力。一方面,流出地政府要充分调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加大本地区推广普通话活动的力度,营造良好的“语同音”环境,提高群众的国家通用语言意识,自觉学习、使用普通话。同时也要坚持在本地区开展多样化的双语教育,营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切实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汉语水平,以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实现对城市环境的主动调适与融入创造条件、提供可能。另一方面,流入地政府应承担起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语言交流能力的责任,加大对语言培训的投入力度,努力搭建语言培训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培训学习。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全开放的、囊括各种民族语言的线上语言交流培训平台及线下交流、互动的实践平台,向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内的城市所有有语言培训需求的人员提供语言教育资源,进而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语言交流能力。同时,也可以联合企业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期召开语言培训,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用人单位的交流沟通。针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帮助企业为其提供专业化的职业语言培训,减缓职业角色转换带来的不适,进而加快其文化适应进程。

首先,要发挥民族社团在联系政府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间的桥梁作用,反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民族社团之间存在的天然的关系,就业资源整合有限、需要外界协助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民族社团极为信任、认可。熟悉掌握政府的法律法规,又十分了解本民族群众的利益诉求[19](P12~14)的民族社团要搭建好政府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联系的桥梁并发挥好枢纽作用,一方面要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保持密切联系,拓宽他们文化权益表达的合法渠道,为他们在城市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文化适应问题提供咨询,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网络媒介等各种渠道及时向政府反映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中的实际诉求,并将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完整传递给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二是要加大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能力教育的精准供给,培养其形成与城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职业能力。提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职业能力,一方面要基于教育公平的原则,加大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职业能力培训的资金投入,以便减轻他们参与教育培训的经济压力,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意愿,进而扩大职业教育的覆盖面,推进职业教育培训的均衡发展,改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低层次产业中过度竞争的就业“本领恐慌”问题,降低他们可能面临的结构性失业风险;另一方面要基于个性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自身特色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从制度设计和实际操作层面逐步完善职业能力教育内容,使之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的过程接轨,即根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存在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的问题,职业能力培训也应该分为以提高谋生方式为主的初级就业技能培训、以改善经济水平为主的中级岗位技能培训及以形成创新劳动能力和推进市民化为核心的高级人才技能培训,以此促进他们对城市市场环境的主动调适,尽快适应城市生活与文化。

(二)提升民族社团的宣传教育供给能力,拓宽文化权益表达的渠道

水在渠中流动,单位时间内流动的距离,叫做流速,它的单位是米/秒,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横断面水的体积,叫做流量,单位是米3/秒或公升/秒。若某渠观测地点的过水横断面积是1平方米,水每秒流动1米,则通过流量为1米3/秒(1米3/秒=1000公升/秒),通常称为“一个水”。

一是要加大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力度。社区要承担起促进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的责任,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既可以通过印发宣传手册、张贴海报、横幅或设立宣传橱窗等传统宣传方式加大城市各民族群众对国家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基本民族知识的认识,促进各民族群众之间的了解与接触;也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QQ 等现代网络媒体优势,展示漫长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及城市风土人情,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识,推进、巩固、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民族关系。

其次,要发挥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的积极作用,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营造和谐的族际关系氛围。同处在城市空间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难免会因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一些文化适应方面的矛盾。这就要求民族社团在协调城市民族关系时,一方面要关注处于异质文化空间与城市快节奏生活方式之下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心理状况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引导他们在心理上主动适应与融入城市社会,并及时发现、疏通他们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民族知识竞赛、举办民族联谊会、开展民族风土人情座谈会等活动来加强族内、族际间的联系,为城市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提供平台,帮助他们拓宽社交、社会支持网络,进而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真正适应城市文化。

五、教育供给与文化权益保障

(一)优化教育制度供给质量,保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

“城乡二元体制”下的制度供给缺乏弹性,不仅会使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影响社会稳定,甚至会打击他们努力适应城市文化的信心,阻碍其融入城市社会。为了能够有效促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政府有必要积极转变自身职能,通过优化教育制度供给的质量、提供有效的教育服务供给,设计符合各族群众主观偏好的教育制度并规范合理制度的运行。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须将教育制度供给与户籍脱钩。近些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理念指导下,各地政府在积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实践路径中卓有成效,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框架,实现了人口基本信息管理网络的建设及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的完善。例如,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的广东早在2010年就已全面实施流动人口的“一证通”制度,率先实现了居住证功能的拓展。[20]随着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镇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希望提高经济水平,更期待成为城镇居民。在这种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被寄予更多的厚望。然而,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的户籍制度改革是以流入地的利益为出发点,更强调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保证城市居民的充分就业,往往忽视了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不同利益群体的公平为首要目标的价值型目标,[21](P58~66)尤其是像教育服务这样的公共产品往往附着于户籍制度,从而成为阻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获得足够优质公平教育服务的藩篱。可见,当前的户籍制度改革仍然不够彻底,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未来的户籍制度改革要在以推进国家整体发展为出发点的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充分统筹、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保证城市教育服务等优质公共资源再分配的公平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黄连解毒汤联合甘精胰岛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抗血栓作用明显,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可靠。

(二)优化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满足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需求

政府作为掌握着大量社会资源的最大的供给侧主体,应该提高其履行基本公共服务义务的自觉主动性,义不容辞承担起城市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职责,在充分考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在分配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产品过程中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长期与短期的关系,通过扩大有效供给、优化供给结构等途径,建立覆盖城市全体公民的均等化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制度,实现城市社会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最优配置,以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接纳度及对城市生活的适应。

首先,要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扩大城市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城市内部不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发展。即针对当前城市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尚存的结构性阻力,流入地政府更要加大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责任,无条件地保障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内的全体公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权益。政府需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教育服务资源配置的文章,改变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存状况不容乐观的状况,一方面需要推进就业教育服务信息化,积极拓宽就业信息平台,通过各种途径为其及时提供市场就业信息资源;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专业化的就业咨询服务,消除其就业选择上的茫然。同时需要根据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个体的独特优势及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供相应的专业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其次,要通过优化城市基本教育公共服务项目清单,精准对接和积极回应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教育诉求来提高他们的城市文化适应能力。但是,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求政府在短期内兑现所有基本教育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是不合理的,需要坚持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需求偏好为导向,优先保障最基本的、最迫切的教育公共服务需求。一方面要通过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精神教育、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公众满意度相挂钩的激励、约束、问责机制等途径重塑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责任意识,强化政府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意愿;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顺畅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内、外部监督反馈机制等途径来及时有效地获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动态的、层次性的教育公共服务需求,以便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更精准、高效的民生福祉,使他们感受到“落地为兄弟”的民族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融入城市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张静.少数民族农民工市民化中文化适应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14(6).

[2]张文礼,杨永义.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文化适应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3).

[3]张卫枚.农民工融入城市过程中的文化适应[J].城市问题,2012(8).

[4]陈晓毅.都市流动穆斯林文化适应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基于问卷调查的广州个案实证研究[J].青海民族研究,2010(3).

[5]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马胜春.中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适应性研究[M].北京: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12.

[7]陈纪,马伟华.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交往问题——基于天津市少数民族居民的抽样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

[8]马子量.藏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入生计研究——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的调查[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9]徐祥运,朱子健,刘洪佐.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的战略方向选择和近期目标导向研究——一个群际接触理论的视角[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1).

[10]刘立敏.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出路[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11]马伟华.社会支持网构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的实现路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2).

[12][美]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3]马戎.中国民族地区的语言区域与语言应用模式论[J].语言战略研究,2016(1).

[14]李松龄.供给侧改革的价值论依据与制度保障[J].山东社会科学,2018(1).

[15]郑爱翔,吴兆明.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进程中职业培训供给侧改革[J].农村教育,2017(31).

[16]李彩霞.跨文化适应视角下的文化休克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5(11).

[17]习近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01).

[18]周大鸣.社区建设视野中的城市社区治理与多民族参与[J].思想战线,2012(5).

[19]郑信哲.略论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民间社团问题——以城市朝鲜族民间社团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

[20]洪奕宜,吴珂.广东:居住证不再只是“居住证明”[N].南方日报,2017-08-31(A03).

[21]杨菊花.浅议《居住证暂行条例》与户籍制度改革——兼论居住证与新型城镇化[J].东岳论丛,2017(3).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and Cultural Adaptation of Urban Ethnic Migrants

LI Shang-qi,YAO Wen-jing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65,China )

Abstract: The cultural adaptation of urban ethnic migrants is a multiple,long term and complex process,in which their educ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ir realistic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goals.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Hualin Street in Guangzhou City,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to improve their cultural adap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education,vocational education,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supply of the education system,which is of great realistic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help urban ethnic migrants achieve positive cultural adaptation.

Key Words: urban ethnic migrants;education;cultural adaptation

[中图分类号] C9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2019)03-0152-06

* 收稿日期 2019-02-17

基金项目: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特殊流动人群非制度化利益表达及其治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5CKS044)。

[责任编辑 郭云涛][专业编辑 何 明][责任校对 石彬筠]

[作者简介] 李尚旗(1980~ ),山东烟台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导,副院长。姚文静 (1993~ ),女,广东梅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 ,邮编:510540。

标签:;  ;  ;  ;  ;  

试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与文化适应能力提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