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苗木种植与养护论文_王鹏,马宁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苗木种植与养护论文_王鹏,马宁

山东中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城逐渐加快。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人民对于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的关注程度正在不断提高,生态建设也成为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在绿化环境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园林苗木种植是我国提升森林面积和绿化面积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来降低园林苗木种植的死亡率,对于我国的园林发展和生态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苗木种植与养护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管理

1 我国园林苗木种植现状

1.1 缺乏优良苗木

在进行园林苗木种植的过程中,园林苗木的品质对于降低其死亡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也会对种植地区的园林发展带来长远的影响。因此,优良的苗木可以说是园林苗木种植的基础。但目前我国的园林生产的苗木品质还有待提升,培育方式也与发达国家存在一些差距,假苗、劣苗成为了影响我国苗木种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1.2 苗木管理不规范

苗木管理的质量是另一个影响苗木种植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苗木种植的过程中,许多苗木在培育和种植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于苗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苗木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和不科学的管理,对苗木的成活和生长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

1.3 苗木种植资金不足

资金投入是苗木种植的重要支撑,只有得到充足的资金,才可以更好的进行苗木的选种育种以及之后的培育。但是目前我国对于园林苗木培育和种植过程的资金投入,通常采用的是一次性投入资金的模式,杜宇后期管理的资金支持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苗木种植的后期管理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种植基地的经济,使得许多地区的试验区域建设相对落后,管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2 园林苗木种植的死亡原因

2.1 人为因素的原因

通常抢矿下,人为因素也可以成为人为原因,是指在种植苗木的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或者干扰而对苗木死亡率产生影响的一系列因素。目前,在我国园林苗木种植的过程中,常见的人为因素主要有种植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破坏以及旁人游览时产生的踩踏以及交通工具破坏等等。

2.2 自然因素的原因

自然因素对于园林苗木种植的死亡率同样存在非常巨大的影响,例如一但发生虫害或者自然灾害,将会对苗木的正常生长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例如常见的病虫害可能会导致苗木的根、茎、叶等结构出现变化,进而导致死亡,而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样会对苗木生长的环境以及苗木本身产生一定的破坏。由于自然因素的不可避免性,因此种植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做好各种预防措施,降低自然因素对于苗木死亡率的影响。

2.3 苗木自身因素的原因

苗木的自身因素通常是其本身是否在种植之前、种植过程中或者种植之后收到伤害,一但苗木本身的根茎叶等部分收到伤害或者苗木自身原本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将会使得苗木的抗逆性大幅降低,生长缓慢甚至死亡,最终将会对苗木的死亡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苗木的假活现象

苗木假活状态在园林苗木种植过程中是非常常见的,其原因是苗木种植之后依靠自身的养分抽生了一定量的新枝芽,看起来似乎成活。但实际根系并没有达到供给全部枝芽生长的能力,从而逐渐由于营养供应不足而死亡。

3 预防园林苗木种植死亡的对策

3.1 强化苗木选择

在进行苗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首选挑选自身比较强壮,同时没有虫害的苗木作为备选。在此基础上,应该尽量选择本地苗木,一次来降低由于运输等原因导致的苗木死亡率上升。同时,种植人应该选择更加熟悉和正规的苗木供应商。从而保证苗木的品质。

3.2 人为因素预防措施

在进行苗木除了和种植的过程中,通过尽量减少不正当操作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苗木的死亡率。例如在运输过程中更好的对苗木的根系进行保护,同时采用一些措施来减少苗木受到的物理伤害,种植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种植时间和种植深度,并在终止后进行科学的田间管理,这些方式都可以更好的保证苗木生长,从而降低苗木死亡发生的几率。

3.3 自然因素预防措施

目前,我国的园林苗木大多数采用的还是露天种植的方法,因此受到天气、温度以及病虫害等影响较为明显。为了更好的避免自然因素的对于苗木成活率的影响,应该在种植过程中密切关注当地的天气情况和病虫害情况,提前做好对应的防护措施,同时为苗木提供更加充足的养分和水分,来保证其健康成长,减少死亡的发生。

3.4 苗木假活预防措施

为了更好的预防苗木假活而产生的死亡,种植人员应该尽量选取生长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行种植,更好的保护苗木的根部。同时,种植人员应该对植物种植的时间进行更加科学的把控,并且提升挖穴的质量,从而尽量减少苗木根系出现弯折、架空等情况,降低由于营养不足而出现假活的可能性。

4 提高园林绿化养护质量的对策

4.1 进一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现阶段,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已经逐步提升,但是也有一部分管理人员片面的以为园林绿化就是种草养花,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土壤特征以及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了解得不够系统,这就使得在养护施工的工程中不能按照要求做好最基本的工作,使得一部分花草树木的成活率比较低,进而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严重。也有一部分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的责任意识不足,在开展相关工作的工程中对于相关要求不能深化落实,从而使得一部园林绿化中的植物的灌溉、施肥不够科学,不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应该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养护人员队伍的理论水平,使其可以掌握园林绿化养护的专业知识,进而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工作,最终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4.2 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在实施植物造景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要结合园林所在的区域以及园林绿化的基本要求,对造景植物进行科学的选择,最终实现生态价值与审美价值。在选择植物的时候,那些诱人植物应该谨慎选择,避免植物与区域内部的环境形成一定的不适应性,导致植物的存活率下降,最终达到提高植物经济效益的目的。另外,在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过程中,可以选择抗毒性能以及抗污染性能比较强的植物类型进行应用,从而使得植物造景可以发挥出更大的生态价值与环保价值。例如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中,可以选择一些抗污性能比较强的树种。

4.3 采取科学化的园林绿化养护措施

养护措施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养护工程的质量水平,如果养护措施不够科学,再完善的制度也将无济于事。所以相关部门一定要结合区域内部的园林绿化特点以及所选择的植物的生长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养护方案,在设计养护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细节化、全面化,应该将植物的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纳入其中,同时也要将除草、翻耕、修剪、绑扎等整合到养护方案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养护措施与养护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区域的气候特点。坚决不能照搬照抄其它地区的经验。

结束语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绿化和生态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绿化工程建设越来越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好的降低苗木种植过程中的死亡率,需要我们不断对苗木的选苗、种植以及后期管理进行研究,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绿化面积。

参考文献:

[1]石红彩. 浅谈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养护施工质量[J].花卉,2018(08):138.

[2]杨冬梅. 浅析园林工程施工与绿化养护的有机结合[J].现代园艺,2018(04)

作者简介:

王 鹏,工程师。身份证号码:3701231988****1716。

马 宁,工程师。身份证号码:3701811988****4822。

论文作者:王鹏,马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苗木种植与养护论文_王鹏,马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