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联合循环电厂汽轮机供热运行的若干问题论文_谢荣对

探究联合循环电厂汽轮机供热运行的若干问题论文_谢荣对

(身份证号码:45240219870813153X)

摘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用电量需求逐渐增加。当前各个电厂发电规模有限,无法满足供电需求。联合循环汽轮机作为重要发电装置,对发电建设影响较大。为了改善联合循环汽轮机供热控制方案,文章对供热运行情况展开分析,总结一些问题,并拟定解决方案,旨在为汽轮机供热控制改进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供热运行;联合循环

前言

为了满足供电需求,扩大电厂规模,增加发电设备等方式成为了增加发电量的主要途径。这种解决方案虽然可以提高发电量,满足用电需求,但是未能提高资源利用率[1]。联合循环电厂建设理念的提出,打破了扩大规模增加发电量模式,利用汽轮机排出的“废气”进行二次开发。本文将对此供热运行问题展开研究。

1 汽轮机供热运行中的问题

联合循环发电模式与普通发电模式不同,借助余热锅炉,向其中添加热水,生成高压蒸汽,使得汽轮机得以推动,维持正常作业状态,以此提高资源利用率。由于该项技术还未成熟,在供热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2]。为了深入理解联合循环供热模式,本文对汽轮机供热运行现场发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为改进策略研究奠定基础。

1.1 汽轮机组振动问题

汽轮机处于排汽状态时,环境温度偏高,导致机组内部压力迅速增加,排气装置膨胀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各个转轴之间的气压值也很高。在高压作用下,装置结构变形,产生机组振动问题。另外,汽轮机作业过程中产生热量较多,一些机械零件受此影响温度升高,致使气缸后座升高,此时排气温度逐渐升高,引发机组振动[3]。如果在启动汽轮机组时,预热时间过短,加大了汽轮机组疲劳,同样会引发汽轮机组振动问题。

1.2 给水泵汽化问题

依据联合循环汽轮机工作原理,机组给水除氧操作是一个独立模块。当水蒸汽渗入装置时,装置内部水量过多,水温度变动幅度较大[4]。此情况容易引发水位、气压变化,引发给水泵汽化问题,对汽轮机供热造成影响。因汽轮机内部结构问题,测得装置内部水量较多,超过正常水量范围,对装置气压造成影响,改变了汽轮机其他参数数值,导致整个机组发生异常。

1.3 高压加热器注水问题

当前的联合循环汽轮机缺少注水操控阀门,因而操控技术不支持注水管道控制。汽轮机启动后,内部高压热水器不能够控制注水量及速度,导致加热器正常运行受到影响,不利于汽轮机正常运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少注水管道控制技术,采用人工控制方法进行操控,存在较大误差,开启注水阀门后,对于注水速度及水量难以控制,因而影响到了加热器运行。

1.4 机组稳定性问题

汽轮机组运行过程中,因转速偏低,容易引发油膜共振问题,对机组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另外,机组各个轴承之间形成较大蒸汽差值时,加大了机组内部压力。随着转轴负荷值的增加,间隙振荡频率越高,且蒸汽量有所增加,对机组各个零件寿命造成影响。

1.5 机组腐蚀问题

联合循环汽轮机工作原理主要依靠水蒸气提高压力,产生能量,难免受到水蒸气影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油中混有水,导致部分油流失,对机组造成腐蚀。另外,设备长期暴露在外,容易受到空气中的水蒸气侵蚀,因而引发腐蚀问题。

1.6 机组操控技术问题

由于联合循环汽轮机研发及投入使用时间较短,能够掌握机组操控技术的人员数量较少,很多操控岗位为实习生和培训生,在机组导师的带领下,完成机组操控任务。由于这些工作人员技能偏低,难免出现错误操作情况,遇到突发事件无法及时处理。据了解,大部分机组异常问题是因机组操控不当而引发,急需加强人员机组操控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汽轮机供热运行改进建议

2.1 汽轮机组振动改进

考虑到机组后座升高的原因是温度过高,长期使用出现后座松动问题。针对此问题,升高机械零件环境温度,缩小温度差值,从而避免后座松动。对于排汽致使环境温度过高问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实时查看此环境温度,发现温度达到限定值,采取降温处理,从而避免排气装置膨胀,降低机组振动发生可能性。另外,在操控过程中,延长预热时间,使得机组从疲劳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后,开启作业模式,以此避免机组振动。

2.2 给水泵汽化改进

针对给水泵汽化问题,通过调节压力值,改善除氧装置性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装置水位过低,立即采取补水处理,从而避免水位大幅度变化。而气压值的调节,利用阀门操控,通过设置阀门开关度,实现压力大小调节,经测量判断当前压力值是否满足汽轮机运行需求,如果不满足,则根据计算差值再次调节阀门,以此达到改进给水泵汽化的目的。

2.3 高压加热器注水改进

在当前注水操控结构基础上,增加操控阀门数量,在每一个注水管道上安装一个操控阀门,通过控制阀门开关度,实现注水量、注水速度的有效控制,维持高压注水器正常运行。在实际应用中,根据注水情况,随时调节阀门开关度,从而准确控制注水量及速度。为了避免注水过多,通过计算阀门关闭速度与注水量之间的数值大小,确定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此关系,控制阀门关闭时间和速度,从而保证在当前阀门关闭后,注水量未超过最高限制,起到良好控制作用。

2.4 机组稳定性改进

对于油膜共振问题,通过调节汽轮机组转速,提高转动速度,使其能够满足机组稳定运行需求。在实际操控中,需要逐渐增加转速,不可以大幅度增加,从而避免急速转动,对机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另外,通过降低转轴负荷值,缩小蒸汽差值,以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

2.5 机组腐蚀改进

机组腐蚀问题的产生,主要受到水蒸气影响。对于空气和机组内部水蒸气的侵蚀,可以通过改变机组表面涂料解决,选取具有防腐功效的涂料作为机组表面涂料。另外,还可以在机组外部布设干燥剂,吸取部分水蒸气,以此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从而减少机组腐蚀。通常情况下,两种机组防腐蚀处理方式共同使用,以免机组外部或者内部发生腐蚀现象。

2.6 机组操控技术改进

对于此问题,需要加强机组操控技术培训。按照岗位不同,分别组织培训班,根据岗位技术操作需求,为员工培训相关操控技术,逐渐提高员工操控技能。为了降低实际操控错误频率问题,设置实践操控测试环节,如果未能通过,则不为此员工安排岗位工作,等待下一次培训。另外,根据工作人员技术掌握情况,为其安排相应岗位,对于技术要求过高的岗位,分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从而降低机组操作错误频率。

3 结束语

本文围绕联合循环汽轮机运行情况展开研究分析,依据汽轮机运行原理,探究机组运行存在的问题,包括汽轮机组振动、给水泵汽化、高压加热器注水、机组稳定性、机组腐蚀、机组操控技术共6项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机组运行原理,拟定相应解决方案。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联合循环电厂汽轮机供热运行控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许建,夏际先,王晓东,等.基于APROS的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仿真模型[J].锅炉技术,2018,49(2):1-7.

[2]靖长财.提高燃气联合循环机组经济性能的技术措施和展望[J].汽轮机技术,2017,59(3):227-230.

[3]王利宏,张彦春,周立刚,等.供热抽汽对联合循环余热锅炉系统参数的影响[J].热力发电,2017,46(1):68-72.

[4]谷伟伟,张永海,余小兵,等.某电厂汽轮机低压缸零出力供热工况低压末级叶片动强度分析[J].热力发电,2018,47(05):63-70.

论文作者:谢荣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探究联合循环电厂汽轮机供热运行的若干问题论文_谢荣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