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树立十种意识——湖北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讨会观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湖北省论文,企业论文,十种论文,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委企业工委、省社会科学院和省邮电局、省邮政局、省移动通信公司共同举办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讨会。会上,有150多名企业家、政工干部和专家学者出度会议,有80多篇论文在会上交流。代表们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重点围绕思想政治工作是“生命线”、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政工队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力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会代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为指导,联系企业实际,提出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树立以下十种意识:
1、在战略上应树立“阵地意识”。江泽民同志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牢固地占领思想政治阵地,使各种唯心论、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没有可乘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证明,我们的阵地如果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非无产阶级思想必然会去占领,我们必须充分注意和吸取这种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当代中国,要打退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进攻,要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袭,要排除“法轮功”这一类邪教组织和伪科学的干扰,要战胜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各种困难,要迎接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在思想政治领域必须采取“攻式战略”,必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思想文化这块阵地。否则,我们党就会丧失政治优势,丧失思想文化这块阵地。
2、在理论上应树立“科学意识”。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项单纯的具体工作,而是一门学问,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产生、发展、变化规律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自身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在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中,要注意研究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思想、人的观念和人的发展,特别是研究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外部世界反映到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这就是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的基本规律。这一基本规律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思想支配行动”。我们一定要根据客观环境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他们产生正确的愿望和动机,然后用正确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
3、在地位上应树立“统帅意识”。早在30年代,周恩来同志就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50年代,毛泽东同志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1999年,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同时,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强调指出:“思想和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上述论述告诉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同样应该摆在“生命线”和“统帅”的位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各级党组织应该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
4、在作用上应树立“保证意识”。毛泽东同志指出:“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邓小平同志说:“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江泽民同志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为经济服务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也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没有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经济建设是搞不好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保证作用;二是精神动力作用;三是智力支持作用。这三种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永远也不会过时。
5、在内容上应树立“支柱意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很多,但最根本的是要解决人们的“信仰危机”问题,也就是要解决人们的精神支柱问题。毛泽东同志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平同志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但是,当前有些同志却缺乏理想和信念,甚至少数人出现了“五信一不信”的状况,即“信金钱、信迷信、信邪教、信歌星、信哥们,而不信马列”。有人甚至说“理想理想,有钱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这种状况如果不纠正过来,任其发展下去,其后果不堪设想。
6、在对象上应树立“层次意识”。人是分层次的,人的思想问题也是分层次的。因此,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分层施教。首先,要把先进性与广泛性区别开来。如在“三个代表”方面,对广大干部要求“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经济上造福人民,在文化上引导人民”;对共产党员要求“当发展生产力的模范,当建设精神文明的模范,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对广大群众则要求树立“中心意识”、“文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同时,解决思想问题也要分层次进行。如解决政治问题,应旗帜鲜明,正面灌输;解决意识(即思想)问题,应和风细雨,耐心说服;解决认识问题,如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问题,应做好宣传,武装头脑;解决实际问题,应多办实事,平衡心理。
7、在体制上应树立“整体意识”。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事,而是全党、全社会的事,因此必须整体行动,同时动作。这里有三个概念:一是应坚持党政“一把手抓两手”、“一把手两手抓”,即落实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责任制。二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三是上下左右,一齐动作。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工作,不仅宣传部门要做,各级党委和企业、农村、学校、街道等基层组织要做,各级行政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也都有做群众思想工作的责任”。只有上下左右整体行动,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奏效。
8、在方法上应树立“创新意识”。过去,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些好的传统要继承和发扬,但随着形势、任务、环境、对象的变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在这次研讨会上,部分企业交流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系列方法很好。即“一个根本”——学习邓小平理论,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双向教育”——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向交流;“三导方法”——引导、开导、疏导工作法;“四职教育”——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五项工程”——“健脑”、“堡垒”、“形象”、“民心”、“细胞”工程;“六个创新”——观念、制度、内容、方法、载体、队伍创新;“七靠方法”——靠理论学习、双向教育、人格力量、真诚爱心、树立典型、文化活动、建立机制做思想政治工作;“八项保证”——以领导、机构、队伍、规划、制度、经费、设施、教核作保证;“九个网络”——建立理论学习、政工队伍、职工培训、文明创建、综合治理、宣传阵地、文体活动、政工调研和齐抓共管等网络;“十点关爱”——生日送蛋糕、午餐免费、吃团年饭、生病探望、子女上大学奖励、医疗费全报销、每年评“企业功臣”、按规定放工休假、因公致残给抚恤金、家庭生灾给予资助等。
9、在手段上应树立“系统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但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万能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的问题,要靠思想政治工作来解决;有的问题,要靠行政办法,靠加强管理来解决;有的问题,要靠经济办法,靠利益调节来解决;有的问题,则要靠法律办法,靠严管重罚来解决。不少企业探索的“教育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党风育人、典型育人、环境育人”的方法,值得提倡。
10、在机构上应树立“权威意识”。邓小平同志说:“要加强政治机关,提高政治机关的威信,在配备政治工作干部时要注意质量,政治干部要能起模范作用”。邓小平同志还指出:“要批判剥削阶级思想和小生产守旧狭隘心理的影响,批判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克服官僚主义”。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当前,从一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来看:一是机构不健全,有些“随行就市”;二是队伍不整齐,有些“缺编少员”;三是经费不落实,有些“力不从心”;四是制度不完善,有些“时抓时停”;五是战斗性不强,有些“只讲表扬,不讲批评”。由于上述原因,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不够。今后,应扭转这种局面,建立和恢复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号召力、凝聚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