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论文_孟祥如

新形势下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论文_孟祥如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市新区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邯郸市 056035)

摘要:由于电力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在电力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受到了人们普遍关注。现阶段,我国在各个领域中都进行了建设,使得社会所需求的电力变得越来越多,造成电力企业子啊电力生产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尤其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尤为明显。因此,如何保障电力企业为社会提供充足的电力,是当下电力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一、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1.安全隐患识别能力弱

电力企业普遍存在缺乏安全隐患识别能力的问题,电力企业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电力设备、生产环境和工作人员。最主要的问题来自生产环境的问题,一旦生产环境出现问题,那么势必会给造成电力企业带来严重后果。电力企业的生产环境没有达到生产标准,主要是管理没有到位造成的,因此,必须加强培养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有些电力企业管理人员不能透过现象看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只有等到事故发生之后,才意识到事情的自己的工作出现失误以及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其专业素质和相关知识的局限性都会导致电力企业的安全隐患意识下降,不能对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解决,对机器的设备运行状况和保养知识不够了解,都会使员工的安全隐患意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没有落实安全责任

电力企业主要负责人没有把企业的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个别企业只注重电力企业的生产,忽略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没有认真执行安全管理条例,只是简单形成文件来应付主管部门的检查。电力企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没有就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认真的分析,只是盲目的将安全事故进行处理,事后没有对事故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所在并吸取教训,不够重视安全生产降低了安全生产的可靠性。

3.电力设备相对落后

电力企业中的人员和设备是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因素,除了缺乏高素质的电力人员之外,我国电力企业的设备仍然相对落后。我国电力设备主要采购方式是由国家电网公司采用统一招标的方式进行的,主要选取输配电设备、电气自动控制等一些先進的电子设备,导致输配电行业的竞争计较激烈,电力设备企业的应收款额度比较大,其占用的流动资金较多、电力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对机器设备进行有效的检修、更新和维护,这样设备就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做好电力生产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

二、创新电力企业安全管理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推进,正面临内外诸多问题因素,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落实,形成了较大影响。因此,在笔者看来,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着力点,在于内外环境的优化,通过以下工作的落实,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效率。

1.践行“人本”管理理念,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工作之一,应在全面工作落实中,践行“人本”管理理念,为安全生产管理创设良好的内在环境。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坚持贯彻落实各项操作流程、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落实到位;其次,强化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能够以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氛围,提高一线职工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强化领导重视,形成自上而下高度重视的工作形态,无论大小,全面细抓落实,提高管理效率。

2.安全工作重在消除隐患,遵守规章制度,解决习惯性违章的良好氛围

大家都熟知安全生产十大法则中的墨菲法则吧!墨菲法则是美国的一名工程师爱德华•墨菲作出的著名论断,亦称墨菲定律。其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只要存在安全隐患,事故总会发生,差别只有早晚、大小、轻重而已。因此我们在安全工作中,必须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些措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这是我们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方面。安全生产工作要增强忧患意识,多朝坏处想些,居安思危,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要想在生产过程中消灭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冲破习惯性违章的重围,变违章为遵章,使员工在生产中按照既定流程,在制度约束中养成自觉的保护意识,在思想上从“要我遵章”转变为“我要遵章”,自觉形成遵章行为。要使员工能够形成自觉遵章的良好习惯,这就与各班组的班组长是分不开的。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班组长,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严格要求自己,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时刻注意,从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感染大家,树立起良好的大众形象,让大家心服口服,增强全班组凝聚力、向心力,不但工作自己不违章,还要让周围的兄弟们不违章,最终使班组形成“我要遵章”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结合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的安全活动,通过身边违章事故、经常对班组所有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对血淋淋的事故教训、事故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高班组员工对违章危害的再认识,消除违章思想根源;

二是发挥班组年轻人的积极性,使他们多为安全生产出点子,针对设备,管理上的不足,积极探索,大胆革新,调动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三是抓好班组的执行力。一级抓一级是加强习惯性遵章的有效方式之一。众所周知,实际工作中,从上至下必须形成一种严肃的连带责任,作业人员出现问题,监督人员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工作小组出现问题,其所在班组领导也难逃其咎。需将安全事故和考核制度相结合,才能形成层层把关的管理制度。

3.提升技术水平,是解决隐患的又一法宝

安全生产十大法则中的慧眼法则,又告诉我们,有了制度,有了安全管理,有了安全具备的所有条件后,又一重要条件就是技术水平的问题。

那么慧眼法则是什么?用一则故事告诉大家。有一次,福特汽车公司一大型电机发生故障,很多技师都不能排除,最后请德国著名的科学家斯特曼斯进行检查。他认真听了电机自转声后在一个地方画了条线,并让人去掉16圈线圈,电机果然正常运转了。随后,他向福特公司要1万美元作酬劳。有人提出,画条线值1美元而不是1万美元,斯特曼斯在单子上写到:画条线值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值9999美元。

由此可见,在安全隐患检查、排查上,确实需要“9999美元”的慧眼。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掌握本单位生产实际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熟知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案例,造就一双“慧眼”,结合实际,精准发现安全问题和隐患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改问题和隐患,不断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把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中。

4.落实监督管理工作开展,构建“静+动”监督

电力企业应重视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构建动静结合的监督模式。首先,电力企业应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并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各岗位、各部门的监督管理;其次,建立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将考核评价结果与职工的薪酬、职称等相挂钩,进一步发挥激励考核制度的作用力;再次,构建动静监管结合模式。通过静态监督,强化对各项硬指标的监控;依托动态监督,实现对可变环节的有效控制,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力。

结束语

总之,电力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电力企业应当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保障电力供应的关键性问题,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帮助电力企业找出所存在的管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促使电力企业能够为我国社会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梅冬,万紫艳.浅谈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与探索[J].通讯世界,2017,12(24):92-93.

[2]曾宪洪.基于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01(02):73.

论文作者:孟祥如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的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思考论文_孟祥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