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合作的正面力量》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论文_曾桂霞

《团结合作的正面力量》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论文_曾桂霞

(广州市增城区朱村中学,511370)

一、活动背景

合作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是教师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也是中学生团体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 容。而目前九(6)班部分学生扭曲了对团结合作的理解,在学习和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小团体,误解团结合作的意义,从而给自己、给同学都招致麻烦。因此,培养中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团结合作能力,并且懂得团结合作的真正目的,显得非常必要。

在这节只有20分钟的微班会中,力求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利用设置好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了解合作的目的与意义。

二、活动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让学生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懂得团结合作的目的和意义。

三、活动准备

1、资料:《团结的力量》的动画片,制作《团结合作的正面力量》课件;

2、学生活动的有关材料:线槽36根,乒乓球9个,带洞胶碟9个,小黑板9块,粉笔若干,凳子9张等。

3、环境:4名学生围坐成一个小组。

四、活动过程

1、视频导入(4分钟)

(1)、观看视频

《团结就是力量》内容梗概:三个卡通片段,分别是企鹅、蚂蚁、螃蟹通过团结合作的方式战胜了鲨鱼、食蚁兽、大鸟的攻击,从而保全自己和同伴的故事。以此来教育学生,团结合作的力量大。

(2)、视频思考

抛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从这个视频中感受到什么?

2)对于社会团伙拉帮结派,欺凌、勒索收保护费等等的行为,或者“兄弟”要支援,不分青红皂白去“帮忙”,你怎么看?

(3)、班主任总结动画的内容。

1)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团结协作。

2)团结合作所达到的成功,必须是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对我们的成长产生正面影响的,而不能违背社会道德更不能是用于做违法犯罪行为。

2、动手实践,感悟主题(14分钟)

(1)、游戏:乒乓球运送

1)首先介绍游戏规则:4名学生为一个小组,每人领到一根线槽,每个学生使用接力的形式,只能用线槽把乒乓球运到自己组的带洞胶碟里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开展游戏:班主任讲明要求后,刚开始9个小组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做,拿着线槽都在去想怎样让自己运得最快,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失误,如小组员撞到一块,或者突然没有人接乒乓球、又或者风太大而导致乒乓球落地,还有就是穿过胶碟的洞也很困难。第5组的组员发现,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根本不可能把乒乓球运到洞里,没有相互合作就不能完成任务。后来各小组都想到了合作,组员们各抒己见合理安排,如何排好顺序,如何找人挡风等等。各组最后都顺利完成了任务,把乒乓球运到胶碟里面。

3)小组交流成功的原因:每组成员把自己组获得成功的原因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有的写速度,有的写技巧,有的写细心,有的写镇定,而团结合作则是赫然出现在每一块小黑板上。

(2)、游戏:坐地起身

1)首先介绍游戏规则:开始是4个人为一组,围坐成一圈,背对背,手挽手的坐在地上。听到开始命令后,在不使用手的情况下,依靠队员相互的背部支撑力量,撑地站起来,然后逐渐增加人数。

2)开展游戏:刚开始4个人各小组都是轻而易举就完成了,都很快站了起来。增加人数到6人,组员们还是很容易完成了任务。增加到8人时,有些组员身体不听使唤比较困难了,出现了埋怨的负能量,最后还是勉强撑了起来。到10个人时,完成的难度很大,但是大家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动作,失败了不气馁,总结经验重新来过。大家的力气都往一处使,最后终于几个小组都站了起来。

3)小组交流成功的原因:每组成员经过讨论之后,把自己组获得成功的原因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有的写沉着冷静,有的写坚持到底,有的写专心致志,有的写个人力量的重要性,同样的,“团结”“合作”等字眼都出现在每一组的黑板上。因为没有同学的支撑,在不使用双手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站起来的。

3、总结课堂,升华情感。(2分钟)

“乒乓球运送”和“坐地起身”都团队合作型的游戏,强调团队合作能力,协作行动。从这两个游戏的规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既定任务的,因为个人力量再大,也不可能自己拿线槽把乒乓球运到终点,也不可能带动整个队伍的体重站起来。

我们的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并不是时时刻刻都以团队出现,更多时候我们独立思考、独立做作业,自己能做的事情独立完成。我们之所以要团结合作,是因为我们在遇到困难或者是独立难以完成的任务,而团结合作产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是为了让我们去克服一切困难和完成任务,是为了在学习和生活中,互相支持,尊重他人,虚心诚恳,积极主动协同他人处理好事务,从而达到共同目标,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

五、活动反思

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团结合作”的主题班会几乎是每位班主任的必修课。如何在20分钟的有限时间中达到既定的效果,还是要花点心思。在这个微班会中,老师所起的作用是创设一个合作的情境,让学生从视频、讨论和活动中认识合作,感受合作,体验合作,运用合作。而本节课还有一个重点是团结合作的“正面力量”,老师通过课件、活动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团结合作的认识,并合理科学的进行团结合作,发挥它的正能量。

六、活动延伸

这节班会课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活动收获应用到学习生活中,这样我们才可以使这些活动的收获持续地发挥作用。以本次班会课为起点,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我班将开展以团结合作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把这节课的正面力量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如:1、学习方面:建立竞争合作机制,敦促小组合作学习,评选出每周小测成绩前三名的小组;2、生活方面:班委会成立评选小组,组织全部投票选出生活管理最佳的宿舍和纪律管理最好的小组;3、互动:向兄弟班级介绍和交流团结合作的正面力量,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在团结合作中感受正能量,也成为活动的受益者。

论文作者:曾桂霞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团结合作的正面力量》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论文_曾桂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