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论文_张彩云

核心素养下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论文_张彩云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对于即将步入大学、踏入社会的高中生来说,这些素养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中的日常课程中,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让高中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锻炼,感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有效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堪称是目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思考

一、培养高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意义

学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包含了体育理论知识、体育项目锻炼、体育项目竞赛等,为了符合学生的特征,满足学校的教学要求,这些内容都是必须以具备教育性质、娱乐性质为主。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与这一阶段的其他学科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也有着广泛的关联,不仅能强健体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有效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体育理论知识可以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体育项目锻炼可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项目竞赛可以发挥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他们公平竞争、团结合作的体育精神,而这些正是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是高中阶段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对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培养高中生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从一定程度上对创建健康和谐社会,推动“健康中国”的建设,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高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体育品德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品德是一个学生对体育课堂中体育项目的参与度、热情度的集中体现,体育品德也是衡量是否具备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体育品德主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三方面。当下学生体育精神的缺乏主要体现在:面对胜利骄傲自满,不能摆正自己接着从零开始;面对不公也不能冷静处置,受到一次挫折就一蹶不振。体育道德的缺乏主要体现在:学生缺乏对体育事业的热情,缺乏勇攀高峰的激情;喜欢急功近利,无法静下心来刻苦训练,钻研技术。体育品格的缺乏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各种大小赛后,没有积极总结,不能正视比赛结果,不能以体育的精神影响自身为人的道德观、价值观等。

(二)缺乏运动能力

学生具备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样也是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其体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运动能力包括体能、运动认知、技战术应用、展示与比赛等几方面。体能是目前高中学生最为缺乏的,由于现阶段学习任务比较重,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紧张的室内学习与备考状态,从而缺乏体能提升训练,使得高中学生整体体能偏低。现阶段,学生及家长都认为文化课是学习的重点,缺乏对运动的认知,或者简单的认为运动就是蹦蹦跳跳,殊不知运动也需要科学合理。运动是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制定运动计划,运动过程中需要合理运用各种技法战术。科学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态,积极面对各类挑战。高中阶段,学生及家长常会把运动展示与比赛当作是浪费时间。其实,展示与比赛也可以从侧面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文化课学习的积极性。

(三)缺乏健康意识

良好体育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学生必须具备健康意识,而健康意识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主层面上,具备了健康意识才能促使学生自主锻炼身体,培养运动精神。

学生的健康行为包括锻炼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中学生没有合理的锻炼计划,喜欢一项运动也不能够长期坚持,运动过程中的技术规范也不能够百分百实施,不具有良好的运动习惯。良好的锻炼习惯可以有效调控情绪,并增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情绪急躁的同学可以通过规律的锻炼调整心态,忘却生活琐事带来的烦恼。有时,也可能在锻炼的过程当中,使自己茅塞顿开,纠缠已久的学习难题也会迎刃而久。因此,健康意识的培养也是如今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点。

三、高中生良好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

(一)加强体育理论和知识的学习

针对我国高中生普遍缺乏健康意识,缺少对体育理论知识的了解这一现状,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在完成运动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对体育理论知识的讲解。首先,需要高中体育教师具备专业的体育素质和全面的知识体系,利用自己对体育项目的了解,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在学生们进行锻炼之前,让他们先了解清楚理论知识,并在锻炼中积极纠正运动错误,有效避免学生在锻炼中动作不规范,受伤等情况产生。另外,教师还应提示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及时提问,确保体育锻炼能顺利进行。

(二)注重团队竞赛活动的开展

团队竞赛活动中的表现是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在实际情况中的最好体现,多开展团队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培育学生合作的体育精神,还能有效促进班集体的团结。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下,学校应该尽可能地将每学期仅有的一两次体育竞赛活动开办好,抓住机会让学生能在竞赛活动中尽情展现自己的运动能力,发挥集体的合作精神。除此之外,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也可以定期举办班级的体育竞赛,比如,按照高中体育课程要求,对班级成员进行分组,开展班级篮球、接力跑等比赛,既能满足课程要求,还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对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有极大帮助。

(三)合理开展对抗训练

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育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更是对心理的一种挑战,对保持身心健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体育锻炼几乎贯穿着我们的一生,没了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内心,生活可能处处充满艰难险阻。所以,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除了按教学要求带领学生积极锻炼外,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拓展,注重开展一些对抗训练,让体育课变得具有挑战性。比如足球比赛,这种双方通过相互争夺、进球得分的对抗活动。既能使学生全身得到锻炼,还能培养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在活动中为了避免学生身体受到损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防范措施。

(四)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可以让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变得正常有序,达到一种最优状态。体育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从一定程度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他们纪律意识的强化,自控能力的加强都具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在体育课堂中,运动前需要先进行热身准备,运动中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课后需要及时进行放松,一套完整的运动体系正是良好运动习惯的体现。长期坚持下来,不仅能达到意想不到的锻炼效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磨砺出学生坚强的意志。

参考文献

[1]赵俊峰.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下), 2016(11):192-192.

[2]陆菊萍.高中体育核心素养分析及其培育方式[J].新校园旬刊, 2017(7):21-21.

[3]曹正军.如何培养高中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J].教师, 2017(25):69-69.

论文作者:张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  ;  ;  ;  ;  ;  ;  ;  

核心素养下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论文_张彩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