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应用及质量安全措施分析论文_李日辉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应用及质量安全措施分析论文_李日辉

身份证号码44020419890614xxxx 广东韶关

摘要:工程施工采用早拆模板技术,能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模板利用率,节省成本。本文章详细介绍了早拆模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防控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早拆模技术;运用;质量安全

前言

早拆模板技术又称为“先拆模板、后拆支柱”技术。在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中,已明确规定,在进行各种类型和跨度的混凝土构件施工中,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应强度时,才能拆除底模。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拆除模板和支架。如设计没有具体要求时,在确保板结构跨度≤2m,在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50%以上时,可拆除底模。

为满足此规定要求,可以通过把较大跨度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等水平构件采用竖向支撑设置,使其变成小于2m的短跨受力状态,通过这种方法,可达到上述规范拆除底模的条件。这种施工技术,就是早拆模技术。其实质就是 “拆模板不拆支柱”,在浇筑楼板混凝土作业完成约3~4天后,对相同条件养护立方体试块进行强度检测,如试块强度满足设计值 50%以上时,即可拆卸支撑模板的早拆构件,在受力允许情况下,先拆除部份支撑和模板;进行第二次模板拆除时,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满足规范拆模条件时才能拆除。

二、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1、早拆模板体系的设计

在设计早拆模板体系时,有关人员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内容: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形式、平面布置、空间尺寸、水平构件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配置等;之后再确定具体的模板体系。模板体系的强度、刚度、承载力和稳定性必须能满足混凝土浇筑时及已成型的荷载要求。

明确支撑立杆位置、间距、水平杆步距,构配件种类、规格、数量,第一次拆模后所保留的支撑立杆、水平杆等,合理布置模板; 早拆模板系统在第一次拆模后,支撑立杆间距应小于 2m。应绘制模板施工配置图、支撑安装图,注明第一次拆除部分和保留部分。

2、早拆模板体系的安装

早拆模板安装时,有二种安装方法:流水支模法和综合支模法。

采用流水支模法安装时,先安装支撑系统或安装第一流水段,待其安装完成后,再进行模板安装。

综合支模方法是先把有托梁的四根支撑立柱与斜撑和横撑拼接形成构架后,再进行模板块安装,完成一个单元安装后,再根据同样方法,进行其它单元的安装,直到全部支模工作安装完成。

所有施工人员,安装前都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交底,保证安装质量和施工安全。

立杆位置要准确,利用早拆装置的调节丝杠将主次楞及早拆柱头板调整到设计标高,避免虚支,保证拆模后支撑处的顶板平整; 在安装模板时,按照 2m 间距设置 100 ~200mm 宽通长窄模板。多层楼板上下层支撑立柱应安装在同一垂直线上,以免上下立柱偏移引起板的内力,必要时可铺设垫板及外加足够承载力的工字梁以确保荷载的安全传递。严禁上层支撑立柱设置在下层两支撑立柱之间。

3、早拆模板体系的拆除

楼板混凝土浇筑作业完成后,待其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50%,并且

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大于10MPa时,才能开始拆模,降下升降头,拆除托梁和模板;楼板混凝土变成由原来的柱头和板带等系统支撑。

要严格保护余下部分的支撑体系,防止受到扰动,严禁拆掉支撑再回顶的操作方式。当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所规定的强度要求时,再拆除余下部分的支撑柱系。

4、早拆模板的循环

通常早拆模板的循环周期为1天: 第1天安装,第2天完成绑扎钢筋作业,第3天混凝土浇筑并完成,第4至6天养护混凝土,第7天

确认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 50%时拆除模板,并进入第二个循环使用周期。

为充分发挥模板周转时间,应科学布置、合理安排支撑系统和模板,

实现流水施工,达到节省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早拆模板技术运用存在不足与防控措施

1、使用早拆模板施工时,存有以下不足:

(1) 由于经过专业人员进行设计支撑设置,模板配模布板等,现场作业人员对其中一些设计深度及细度要求较难理解和掌握,影响搭设质量;

(2) 早拆模板体系搭设比传统的模板体系搭设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要求更高,尤其是放线次数,施工更为复杂,会减小现场施工速度,施工人员积极性受到影响;

(3) 早拆模板体系在较多次梁结构中应用,没有明显优势;

(4) 如不能准确把握拆模时间,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强度和质量,对使用该技术产生顾虑。

2、应用早拆模板技术会使部分混凝土产生开裂及防控措施

混凝土出现开裂的原因受到温度和收缩变形因素影响外,应用早拆模板,也会增加混凝土开裂的机率。为避免开裂,应采取措施进行防控。

(1)在早拆模板施工前应对结构进行验算,并对验算结果进行分析:

①如果结构构造能抵御模板早拆后所产生的负弯矩,那么不必采取其他措施便可直接运用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②如果结构构造不能抵御模板早拆后所产生的负弯矩,则需要在支撑处构件上部增加配筋来抵御负弯矩。同时需要将运用早拆模板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与增加配筋的成本相比较,只有当经济效益大于增加配筋的成本时才适合使用早拆模板技术。

(2) 模板早拆后,应对楼板上的施工荷载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施加较大的集中荷载,必须纠正只要拆除模板就能在楼板上任意施加荷载的错误观念。对有关的工序进行合理安排并加强现场设备材料管理以避免出现较大的集中荷载。

(3) 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保证混凝土楼板浇筑厚度,避免人为错误因素导致浇筑后楼板厚度不足而致使早拆后产生裂缝问题。

(4) 加强施工现场技术交底,增强工人技术水平,提高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以避免出现人为的误拆支撑行为而导致混凝土开裂的质量问题。

四、早拆模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

1、质量控制

(1)支架立杆、横杆及配件插座、插头插卡联结要牢固,无松动现象,支承格构要方正,早拆柱头工作状态时,插销要到位,钢楞悬臂搭接时要有支承措施,若用可调底座调节高度时,可调底座与立杆要支实,不能出现虚支现象。模板拼缝严密,浇注混凝土时不变形、不漏浆。模板安装偏差要符合规定范围。

(2)支架支承跨度不大于2m。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方可拆模。

(3)第1次拆模后,保留的少量支承立杆,当承受的旌工荷载大于设计允许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来确定拆模时间,若必须提前拆除立杆时,拆除后,还必须加设临时支撑。

2、质量保证措施

(1)使用多层胶合板原板作为条形模板时,按照模板设计图纸尺寸标准下好料,并用油漆封边,以备铺设模板时使用。

(2)建立严格的劳动组织,定人定岗定劳动部位,各支模小组的施工部位要相对固定,职责明确。

(3)严格按照模板安装程序进行施工。

(4)模板安装施工完后,必须按上述质量标准进行检查验收,并办好工序问质量交接检验手续。

3、安全措施

设计计算确定模板支架的支承格构时,要留有可靠的安全系数。施工前要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并对施工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施工中安全负责人要随时对模板体系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消除不安全的隐患。

拆除模板时要严格按照拆模顺序进行,一定要避免模板整体坍落现象的发生。

要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制定的安全措施进行施工。

五、结束语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加快模板周转,减少模板使用周期,在施工完成效果一样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企业资金的投入,使施工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在早拆模板技术的运用中所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设计人员必须认真对模板及支撑系统进行设计,对受力及施工荷载进行验算; 施工人员必须加强技术交底,提高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及质量监控。这样才能将早拆模板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李侠,多种模板主梁楼板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施工技术,2012年10月下

[2]GB50204--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论文作者:李日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应用及质量安全措施分析论文_李日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