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账户开放研究:一个基于内外均衡的分析框架_国际收支论文

资本账户开放研究:一个基于内外均衡的分析框架_国际收支论文

资本账户开放研究:一种基于内外均衡的分析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账户论文,框架论文,资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和标准

与经常账户可兑换的界定不同,资本账户可兑换的界定要复杂得多,目前尚缺乏一个公认的表述。

(一)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

尽管资本账户开放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思,如诸多的金融危机出现引发了大量关于资本账户开放的研究,但国际上仍然缺乏一个关于资本账户开放的权威定义。现有的各种定义大多是从各个作者从自身研究需要和经验判断出发,而加以简单的阐述。但各个学者的定义差别是不大的,仅仅在于对开放到什么程度才算资本账户可兑换存在差异。他们基本上都同意资本账户开放并不意味着资本账户下的所有交易管制都取消,因此,采用“能够与非对外支付管制共存,也不排除出于谨慎原因而施加的、与外汇交易有关的货币或财政措施”、“在少数例外的情况下”等表述。其实这些定义并没有解释资本账户开放的本质,仅从资本账户开放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来进行定义的,我们认为这是不够的。姜波克(2002,p2)将资本账户可兑换定义为“解除对资本账户交易施加的货币兑换、对外支付和交易的各种限制,基本实现资本自由流动。”但他们同时又强调“由于资本账户可兑换是一个过程,故而也称为资本账户自由化。”这个定义不仅对资本账户开放的目标进行了概括,更强调了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特征。我们认为该定义是比较完整的,抓住了资本账户开放的本质,这也是本文所采用的定义。

资本账户开放(capital account openness),也称为资本账户可兑换(capital account convertibility)或者资本账户自由化(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绝大多数学者没有对它们加以区分,其实它们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资本账户开放”概念主要侧重于资本交易业务管制的放松,资本业务的跨境交易更加自由和开放;“资本账户可兑换”概念侧重于对资本交易施加的货币兑换管制的放松;“资本账户自由化”概念强调的是资本账户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市场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资本账户自由化的表述更为确切。因为资本账户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自由化的一部分,而自由化是一个过程,取决于内外均衡的实现特征。因此,资本账户自由化其实就是内外均衡和资本账户管制放松之间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正反馈机制。只有从这样一个角度,我们才能正确把握资本账户开放的本质和内涵。因此,表面上看来,资本账户开放仅仅是有关资本交易和汇兑方面管制的放松,其实这种放松是由资本账户和内外均衡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资本账户开放的标准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资本账户开放是一个过程,并不代表着一国就放弃了对资本账户的任何管理和管制,没有一个国家对资本项目下的交易都是放任自流的。从IMF的《汇兑安排和汇兑限制年报》来看,基本上所有的国家对资本账户都保留着某种程度的管制。因此,资本账户可兑换并不排除对资本交易的管理,不等同于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各国在资本账户管制上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程度的不同,而不是绝对的有与无。由此产生的一个非常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就是:如何在不同的资本账户管制程度中,确定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定量标准。换言之,也就是一国对资本账户放松到什么程度,可以宣布实现了资本账户可兑换目标。

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没有一个非常权威的答案。在1996年之前出版的IMF《汇兑安排和汇兑限制年报》中,曾经有一项指标为“对资本交易施加支付限制”(Restrications on payments for capital transactions)。如果一个成员国的这一项指标为“否”,表示该成员国对资本交易所采取的措施不构成其汇兑制度的特征,可以认为该国基本上实现了资本账户可兑换。自1997年以来,《汇兑安排和汇兑限制年报》对资本管制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将资本账户交易划分为11个类型,逐一标明成员国是否对该类交易施加管制。IMF只是公布成员国上述类别中的资本管制情况,而没有官方公布过哪些国家实现了资本账户可兑换。

由于IMF没有说明保留哪些类别或数量程度的管制,仍然可以视为资本账户可兑换。因此,我们试图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得出一种判断标准。为此,我们将1996年IMF认为基本上实现了资本账户开放国家和地区的资本管制情况和其他成员国的资本管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之后得出:在全部11类资本账户交易中,如果一国只对不超过5类的资本账户交易存在管制,其中必须包含对金融信贷(financial credits)这一类别交易取消管制,则可以视为实现了资本账户可兑换。这一方法在国际文献中也得到了认可,参见Eichengreen(2002)。按照这种方法,依据《汇兑安排和汇兑限制年报(2000)》中的资料,我们确认了资本账户可兑换的IMF成员国家和地区共计61个(截至1999年底),与1996年IMF认为基本上实现了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家和地区大致相同。

二、资本账户开放的研究方法

任何的研究方法都是取决于研究的问题。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具有可维持性。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发达国家,如OECD成员国都已经开放了资本账户,许多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和拉美的智利等也开放了资本账户。但一些国家开放了资本账户之后,出现了严重的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如泰国;有的又重新实行了资本管制,如马来西亚。这就说明了这些国家资本账户开放是不可维持的。资本账户开放导致各种危机的发生,这显然是有悖于开放资本账户的初衷。因此,如何保证资本账户开放的可维持性就成为资本账户开放研究的最重要命题。

我们首先从资本账户不可维持的一个最明显的现象——货币危机开始分析。“货币危机”的英文为“Balance of Payments Crisis”,字面的意思是“国际收支危机”,这表明货币危机最直接、最表象的原因是由于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出现问题,入不敷出。我们很容易理解,只要一国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能够满足任何的外汇兑换,那么就不会出现货币危机。为了防范货币危机,人们想到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证充足的外汇储备,通常规定一国国际储备的合理数量,约为该国年进口额的20%—50%,因此,国际收支对于保持资本账户开放的可维持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国如果不考虑其他的政策目标,只考虑国际收支目标的话,如采取严厉的国内紧缩需求政策等,那么国际收支将会保证不会发生任何的危机出现。但这样的话,就失去了资本账户开放的意义,而实际上,一国是不可能不考虑其他政策目标的。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可以分为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因此,研究资本账户开放的可持续性必须以内外均衡作为主线。

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是开放经济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经济体可以通过自身与其他经济体之间商品、资本、劳务等要素的国际流动来增加本国的福利,但开放性对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在赋予了经济体许多封闭条件下不具备的条件同时,也对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带来了冲击。因此,既保持经济体内部的稳定发展,又使经济体的对外开放处于合理状态之中,就成为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两个重要目标,这就是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开放性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的运行机制,经济内部与外部各变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当我们采取政策措施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有的时候会促进另一均衡目标的实现,而有的时候则会使另一均衡目标的实现更为困难,也就是说内外均衡目标之间既可能一致,也可能相互冲突。在后一种情况下,原有封闭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方法处于一种困难境地,某一均衡目标的实现会以另一均衡目标的恶化为代价。当一国内外均衡发生冲突时,就必须对该国与外界的经济交往进行适当管理,以实现经济的合理开放。

我们认为,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的内外均衡特征决定了其开放的进程。资本账户开放模式目前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种:渐进的、激进的和中间的。渐进的模式认为,只有在成功的财政改革和国内金融市场自由化完成之后,才可以进行对外经济部门的改革;经常账户应当在资本账户之前实现开放,并且资本账户开放是整个改革计划的最后一步。激进的模式认为,资本账户开放与贸易改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及财政制度改革应该在经济改革的初期阶段同时进行或先期进行。中间的模式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应该是整个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进程的一部分,它并不固定地遵循某一种严格的先后顺序,资本账户不同部分开放的时间也应该各不相同,并且伴随着经常账户和国内金融部门的自由化特征进行,服务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激进的模式(或称大爆炸式的开放)很少被采纳;渐进模式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应该是最后阶段,这与许多国家的实践并不一致,它其实忽略了资本账户开放“过程”特征;中间模式正被越来越多想要开放资本账户的国家所接受,成为一种主流模式。目前中间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开放的条件问题;二是开放的次序问题。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是有关均衡问题的。条件问题之所以被强调,是因为许多国家在不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开放资本账户,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发生,而金融危机其实是经济实现均衡的一种强制性和破坏性的方式。因此,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开放资本账户才有利于内外均衡的实现。次序问题也是一个有关均衡的问题。次序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柱就是次优理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the second best)(张志超,2003),即由于改革过程中存在某些扭曲,使得无法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因此需要“逐步和分别进行经济改革”。该理论隐含地认为,资本账户开放下经济并不能自动处于内外均衡状态,实现均衡则需要适当的排序。

从内外均衡角度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如何保证资本账户开放的可维持性呢?我们认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个概念。

三、资本账户开放与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

在这一部分,我们通过对可清偿性和可维持性概念的分析,结合国际收支的特点,演绎出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的概念。

(一)可清偿性、可维持性和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

可清偿性,也称为跨期可清偿性(inter-temporal solvency),是指国际收支在各个时期的贴现值和为零,从而保证在整个期间内保持平衡。具体来说,当前国际收支为逆差,那么未来应该保持顺差,而且两者的贴现值绝对值应该相等,反之则相反。很显然,能够实现跨期可清偿性的国际收支路径很多,即在各个时点的收支差额的组成模式很多,并不是所有的路径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维持性是在可清偿性基础上提出的,强调了当前政策是可延续的。在保持政策延续性的前提下,国际收支仍然能够实现可清偿性,我们把它称为第一种定义。显然,这一概念的约束性非常强。可维持性最初是用来描述财政赤字的,由于财政赤字主要是与政府的收支决策有关,因而假定政府的政策保持稳定有一定的现实性。但对于国际收支结构来讲,肯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影响国际收支结构的变量是非常的多,除了政府行为外,还有国内的投资者和国外的投资者决策行为。因此,我们需要拓展可维持性概念。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加以说明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如果当前的政策状况(current policy stance)和国内外投资者的行为没有产生对政策作一个巨大变化(drastic change)的要求(如采取一个紧缩性的政策,提高利率以吸引外国资本的流入和降低进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或者不会导致危机的出现((如出现债务危机,本国宣布不能够如期偿还本息,以减少赤字的扩大,或者发生货币危机,本国币值急剧下跌,从而刺激出口,改善国际收支),那么国际收支结构就具有维持性,我们把它称为第二种定义。

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仅仅做到在外部均衡,这显然是不够的。一个经济的内部均衡实现在短期内需要政策调控才能完成,所以为了保持内部均衡的实现,宏观经济政策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我们需要修正第二种定义,因为定义中的“当前的政策状况”是不可能延续下去,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会发生改变。新的定义是:如果国际收支平衡和当前实现内部均衡的政策是一致的,这种国际收支结构才是可维持的,反之就是不可维持的。这是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的第三种定义,也是可维持性概念运用在国际收支结构时所需要的内涵拓展。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具体内容。

(二)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含义

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含义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层含义是指,短期内,经济和金融体系在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可以承受、消化和扭转大规模短期资金的逆向流动,从而使国际收支免遭重大影响,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强调两三点:一是区别于那些从根本上不利于经济有效运行的措施和政策。不利于经济有效运行政策是指对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会产生扭曲作用的政策,常见的是各种管制政策,主要包括对价格的管制和对业务的管制。这些政策和措施是与市场机制运行相悖的,会扭曲各种价格信号,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宏观经济政策必须是适当的,对经济运行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小。三是不仅仅就单个的政策而言的,还包括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搭配。

“使国际收支免遭重大的影响”是指经常项目和长期资本项目不会在短期内出现巨额的顺差或者逆差。

第二层含义是指,在长期内,在不危及内部均衡的条件下,一项账户的差额可以被另一项账户的反差额所弥补,一个时期的国际收支差额被另一个时期的反差额所弥补。用经济学的术语讲,国际收支能保持跨期均衡。

一项账户的差额可以被另一项账户的反差额所弥补,是指各账户差额的发展趋势与一国比较优势结构的发展趋势基本吻合。由于没有必要保持、也不可能保持国际收支账户中的每一项目都平衡,此时应充分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结构,来保持整个国际收支的平衡,即用有优势的项目获得顺差去弥补劣势项目的逆差。假如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相对于金融市场发展没有比较优势,那么就可以通过资本账户盈余来弥补经常账户的逆差,以保持整个国际收支的平衡,这种情况最典型的是美国。另外,一国的比较优势结构会不断的改变,原有优势会逐渐丧失,所以一国应该利用开放提供的条件不断创造新的比较优势。从目前看来,现有的优势产业会出现贸易顺差,未来的优势产业会出现逆差,但经历一个时期之后,情况就完全相反。因此,开放条件下比较优势的积极转换,也是实现“一项账户的差额可以被另一项账户的反差额所弥补”的一种表现。

就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关系而言,对于刚刚开放资本账户的发展中国家,资本账户往往会出现大量的顺差,从而为经常账户的大量逆差融资;经过一段时期,由于资本的还本付息和资本清盘、利润返还等原因,资本账户出现逆差,而此时经常账户应该能够保持顺差,弥补资本账户的逆差,这也是“一项账户的差额可以被另一项账户的反差额所弥补”的具体表现。

一个时期的国际收支差额被另一个时期的反差额所弥补,是指国际收支的周期性。萨谬尔森(2001,中文版,p551-552)在其《经济学》16版中,通过对美洲、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观察,发现国际收支成长具有阶段性。他们以美国为例,说明了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经历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年轻的和成长的债务国。美国在独立战争至国内战争期间,经常账户的进口大于出口,经常账户赤字,但赤字通过向欧洲借款来弥补,资本账户出现顺差。第二阶段是成熟的债务国。美国在1873年到1914年期间,从贸易逆差转向顺差,但顺差被上一个阶段资本流入所需要偿付的股息和利息抵消,因此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都基本保持平衡。第三个阶段是新兴的债权国。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扩大了出口,经常账户盈余,并向英国和法国等国放款,此时经常账户顺差,资本账户逆差。第四个阶段是成熟的债权国。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基本保持平衡。这种国际收支的阶段性模式被称为“标准”模式。

(三)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具体内容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呢?也就是如何实现资本流动情况下的内外均衡呢?因此,我们还需要研究资本流动和内外均衡之间的作用机制,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资本流动和经济增长。资本账户的开放为一国提供了稀缺的资本要素,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能否有效的使用这些资本则是问题的关键。东南亚国家尽管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仍不可避免地出现金融危机,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要素投入的基础之上的,而要素使用效率低下(Krugman,1994)。因此,如何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是资本账户开放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抵御短期资本大量逆流可能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内部均衡的实现。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是决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2.资本流动和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由于财政政策是一种结构性政策,并且受制于赤字的大小,因而在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货币政策可以改变和影响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非常重要的变量,从而对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逆流)产生影响,但货币政策效力也受到中央银行独立性、货币替代和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保证资本自由流动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效率就显得非常重要。

3.资本流动和外部均衡。尽管当前世界资本交易额远远超过实际经济的需要,但经常账户在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防范过程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稳健的经常账户不仅可以对外国投资者的信心产生作用,从而影响资本账户,而且也是防范货币危机的最后保障(在对外融资出现问题之后,是积累外汇储备的惟一来源)。因此,如何通过资本流入来提高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改善一个国家未来的经常账户是各个开放国所面临的实践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理论问题。

4.资本流入的可持续性。根据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定义,经常账户的逆差可以通过资本账户的顺差弥补;反之,资本账户的逆差可以用经常账户的顺差弥补。对于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在资本账户开放之后,经常账户一般是逆差(大量利用国外的资源的表现),这样就需要通过资本账户的顺差来为经常账户融资。因此,如何防止资本流入的过度波动,甚至会出现逆流,保证资本流入的可持续性,也是实现国际收支结构可维持性的重要内容。

标签:;  ;  ;  ;  ;  ;  ;  ;  

资本账户开放研究:一个基于内外均衡的分析框架_国际收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