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运动与未来社会主义_工人阶级论文

新社会运动与未来社会主义_工人阶级论文

新社会运动与未来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来论文,新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新社会运动是本世纪最后30年出现的新的社会运动组织形式。本文把新社会运动与晚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相联系,试图说明它是信息革命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变化的产物,分析了新社会运动在劳动主体、阶级关系、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的历史目标等问题上对传统社会主义工人运动提出的质疑和挑战,并基于此探讨了新社会运动与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

本世纪最后30年,新社会运动的崛起成为西方最新的政治景观之一。所谓新社会运动,是伴随信息革命而产生的、以“新中间阶级”为主体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经济社会后果为目标的、晚期资本主义广泛的社会阶层反抗资本主义现行体制的斗争。

在西方左翼学者看来,新社会运动包括西方70年代以来发生的和平运动、学生运动、反核抗议运动、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运动、同性恋权利、妇女权利、动物权利、选择医疗、原教旨主义宗教运动、新生代运动、生态运动,等等〔1〕。一般说来,生态运动、女权运动、 和平运动、第三世界反经济帝国主义的斗争、反种族主义运动,构成了新社会运动的五种最基本的运动形态。其中,生态运动和女权运动是最成熟、最主要的两种形式〔2〕。也就是说, 新社会运动与传统的工人运动不同,它在广义上是指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反抗资本主义的一切形式的斗争,在狭义上主要指生态运动等近30年来新出现的社会运动形式。

新社会运动萌发于西方“1968年风暴”之中,当时作为运动主力的“新左派”最先体现出他们是不同于工人阶级的、新的反资本主义抗议力量。70、80年代,以欧洲大规模的反核运动、高举环境保护旗帜的绿色和平运动和女权运动为发端,新社会运动风起云涌,各种主题的抗议运动形式叠出,逐步蚕食传统左翼运动的地盘。进入90年代,新社会运动在西方政治格局的变动中获得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余地,成为当代西方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一、新社会运动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冲突的新表现形式

新社会运动的产生与晚期资本主义的诞生在时间上基本同步,这一现象绝非偶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新社会运动暴露和凸现了当代资本主义新产生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从而引发了西方关于“后工业社会”即晚期资本主义的热烈讨论。在这一方面,新社会运动之“新”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言的。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情况。信息革命的产生给西方的物质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持续地引发了生产力的喷涌。本世纪中叶以来,以信息生产为基础的生产和资源占有逐步成为全球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信息生产领域发生的“技术革命”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造和重塑当代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是人类历史上名符其实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经济社会后果和它给当代资本主义带来的巨大变化,目前已成为西方理论界关注的重大主题。

信息产业所代表的新生产方式引起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导致了社会结构的改变。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不再仅仅以物质资源或社会组织形式为基础,而是以生产信息的能力为基础,劳动的概念发生了变化。从事信息开发和处理的“白领”已从工业时代的非产业劳动者演变成为当今信息产业的普通劳动者。1975年,美国“白领”的就业人数第一次超过“蓝领”体力劳动者。根据法国著名学者安德列·高兹的统计,在1961—1988 年间, 工业工人阶级的规模在英国已缩减到了原规模的44%,法国为30%,瑞士为24%,西德为18%。在从1975—1986的12年间,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工业工作已在几个欧洲国家消失。高兹认为,劳动已经改变,劳动者发生了变化,对待劳动的文化态度也正在发生变化。这意味着,由于传统的劳动发生了变化,当代劳动者的概念已不仅仅是指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阶级,而是扩展到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和知识型的“新中间阶级”、“白领工人”。

社会结构的改变导致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变迁。一方面,在战后西方经济持续增长的繁荣期,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造成了人们生活的安定和普遍富裕。当代西方社会教育的普及和消费的发展(如电视、小汽车、私人住宅的普及化),瓦解了传统的社会政治要素和价值观的基础;另一方面,构成经济增长基础动力的信息生产方式导致了社会的高度分化,使个体得到了空前的多元发展。每个人都以信息资源确定自己的位置,构筑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个人在获得发挥创造力的巨大空间的同时,也受到信息生产过程所形成的社会控制力量的全面监控。这种社会控制远远超出了以往公共领域侵犯个体行为的最大限度。西方左翼学者指出,传统上被认为是私人的(如身体、性、感情关系)、主体的(如认知和情感过程、动机、愿望)和生理的(如脑结构、遗传密码、再生产能力)各个方面,现在都受到社会的支配和操纵。技术装置、信息与交流媒介等在私人领域无所不在地伸张它们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个人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自主,也越来越孤独,越来越异化。因此,当代西方人的价值观发生了转折,表现为从关心经济和人身安全转向关心“生活质量”,即从关心物质价值转向关心后物质价值。代表价值观这一转折的是“新中间阶级”,即来自非体力劳动职业的、相对高教育程度的人群。

正是信息时代形成的对个体前所未有的社会性的侵犯的操纵,使反抗新的社会控制的新行动形式应运而生。新社会运动包括一切反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和社会压抑、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形式。新社会运动的抗议主题是指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的后果,诸如人性异化、环境破坏、性别压抑等等,突出日常生活批判。就其性质而言,新社会运动是反映晚期资本主义制度逻辑内在冲突的新的社会运动形式;就其范围而言,新社会运动所反映的社会冲突突破了物质生产领域,发生在包括物质生产、社会关系、文化领域在内的日常生活领域,扩及整个文化层面。按照一些西方左翼的说法,新社会运动是对形成信息的语言和文化密码发出挑战,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文化基因层面的批判,是向掌握信息生产的、阻碍多元化社会抗议渠道的资本主义官僚制度的文化霸权发动了攻击。也就是说,新社会运动本质上反映了一种文化冲突。它以广泛的、多极的文化对抗代替了传统的阶级冲突,是当代社会动员面最广、规模最大的、反对资本主义的文化抗议运动。

显而易见,新社会运动是信息时代生产方式变化、社会结构改变和社会文化变迁的直接产物。诚如西方左翼所言,新社会运动“既是由经济和政治合理化引起的新抱怨,也是富裕的社会正在上升的期望和正在变化的价值选择”〔3〕。简言之,所谓新社会运动, 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民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所进行的新的抗议和斗争,是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工人运动和左翼运动的新形式的社会组织行动。

二、新社会运动对西方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人运动提出了新挑战

新社会运动在把矛头指向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也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运动形成了挑战。在这一方面,新社会运动之“新”是相对传统社会主义政党领导的传统的工人运动而言的。新社会运动以其自身的新特点,对传统的左翼运动和社会主义工人运动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

第一,在当代社会,“劳动”和“就业”的概念是否已经改变?

新社会运动表明,作为当代科技革命的产物,传统资本主义意义上的劳动正在走向消亡。信息革命引起的结构性失业使全球的劳动力市场走向衰落,这不仅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转变,更意味着整个文明发生的转变。重要的是,目前这一趋势还在发展。传统的“工作”将消失,随时应聘的劳动大军的人数将急剧增长。也就是说,新一轮结构性失业的承受者不仅是体力劳动者,也包括白领阶层。同时,还伴随着就业方式的转变。

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反对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的基础上,劳动的消亡即意味着无产阶级的消亡,因而正如沙夫所指出的那样,左派比右派更难以接受这一变动的现实。研究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阶段的新性质的劳动以及资本与劳动关系的新形式,是今天的社会主义运动面对的一个崭新课题。

第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动?

传统资本主义意义上的劳动的消亡意味着传统的劳动者的角色、即劳动主体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以信息革命为中心的当代科技革命把大量白领工人抛向了劳动者的阵营,造就了一个以智力劳动为谋生手段的“新中间阶级”;另一方面,高技术发展和结构性失业条件下的“就业”即意味着可靠的生存保障,今天的无产阶级不是工人阶级,而是失业者或终身没有就业机会的无业者。西方左翼已经指出,新社会运动的主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工人群众,而是以“新中间阶级”为主体的反资本主义人士。

“新中间阶级”的出现这一社会变化是在近几十年的社会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它凸现了西方社会结构的变化。因此,今天的社会主义运动必须面对的新问题是:谁是今天的劳动者?谁是社会主义运动未来的社会基础?其中的关键在于,是否承认“新中间阶级”的客观存在,以及工人阶级、“新中间阶级”和失业的无产阶级三者在今天的社会结构中各自所处的地位。

第三,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冲突和对抗形式是否发生了改变?

新社会运动的阶级基础由相当散漫的社会阶层构成,如同性恋者、性别主义者、绿党、和平主义者、青年、学生或专业人员等等,广义上包括一切反抗当代资本主义的人。新社会运动是反资本主义主流社会和体制的抗议运动。它的广泛性、多极性和多样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传统的社会主义运动强调社会运动的社会结构起源,认为工人运动是工业革命以来阶级冲突的产物,因此突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主题。由于新社会运动超出了以往西方社会“劳动资本”、“左翼右翼”两极对抗的传统框架,难以纳入传统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主题和范畴,它的参与者很难用阶级范畴确定其成分,所以今天的社会主义运动碰到的又一难题是:谁是今天反抗资本主义的社会运动的主角?什么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冲突?是否还存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阶级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工人运动与新社会运动应当是一种什么关系?

第四,社会主义的唯一目标是否仍然是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

新社会运动是一种反体制的运动,它以反对性别压迫、反对破坏生态环境等各种各样的具体任务作为自己的目标,试图在各种行动的“相互关系”中体现自身的意义。因此,新社会运动揭示的社会矛盾的性质、它所贯穿的抗议主题、它所采取的斗争方式,等等,都与欧洲传统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左翼运动产生了一定距离。它不是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斗争,而是反对资本主义对人的全面异化。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今天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奋斗目标应当如何定位?怎样才能把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和新社会运动代表的各个社会阶层争取自由、反对压抑的目标结合起来?对新社会运动提出的新问题作出回应,是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回避不了的义务和职责。

三、新社会运动与未来新社会主义的发展

西方未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向何处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主义运动如何对待和处理它和新社会运动的关系。

首先,未来社会主义必须正视新社会运动揭示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矛盾。

应当看到,在相当长的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忽视了新社会运动和它所提出的问题。拉封丹曾经正确地指出,新运动还产生于对社会主义的无所作为状态的抗议。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主义运动脱离实际而陷入困境,才造成了新运动形式产生的契机。以往西方社会主义政党几乎不思考新社会运动的关怀要点。例如,社会主义运动通常将性别主义和种族歧视作为在资本主义废除前不可能解决的第二类问题,因此把在妇女组织和少数民族生活中最重要的斗争边缘化,没有把性别主义和种族主义现象与资本主义的当代发展联系起来。事实上,这些新的压迫是资本主义分工的积累过程的产物,反抗这些压迫的斗争也间接地向资本主义制度提出了挑战。

目前,新社会运动的发生暴露出晚期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问题,即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造成的大规模结构性失业面前,人类应当怎么办?计算机使人类整体的“闲暇时间”、“富余时间”空前增加,也使越来越多的个体失去饭碗,使成千上万的劳动力不可能有就业机会。“争夺工作岗位的斗争”在未来社会将变得十分残酷。当代资本主义工业国家由于追求最大化利润的本质,无法克服这一结构性失业。在这种情况下,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正确选择?社会主义能否为社会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为解决社会冲突提供答案?“充分就业”显然已不是现实的选择。纯粹的福利分配有可能腐蚀社会,贻害青年。社会主义应当致力于建立一种不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为社会所需要和认可的新的就业文明。在此基础上,人类才可能实现对社会收入的合理的再分配,才可能追求象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人的生存选择方式的多样性,从而走向未来社会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社会运动对当代资本主义至少具有“提出问题”的意义。

其次,未来社会主义必须着力寻找和开辟与新社会运动结合的可能性。欧洲左翼目前已经意识到,社会主义与新社会运动的分裂只能表明“旧”和“新”的社会运动对国际资本利益的软弱无能。社会主义者应当在实践中努力把新社会运动转变为反对全球资本主义现实斗争的一部分。新社会运动对新时代发展特点的敏锐反应、对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领域的揭示、对新的运动形式的采纳以及动员群众的程度、社会影响的广度,都是值得传统的社会运动和政治组织重视的。由此,社会主义运动和左翼运动改变了以往对新社会运动的拒斥态度,开始重视它所提出的新问题,并谋求与新社会运动合作。高兹率先向欧洲左派发出了与新社会运动结盟的建议,并把这一点提高到了社会主义生存死亡的高度。他指出,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改革者正在通过揭示新社会运动来更新自身。一个老牌的工人政党应在不丧失其本性、内聚力、合法性及其成员的情况下,吸取新的课题和行动方式,并锻造与新运动的联系。左派如果不认真从事这一行动,它就没有未来。

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新社会运动是否存在与社会主义运动结合的客观基础和主观愿望。从理论上、政治上看,新社会运动的反制度特征决定了它具备成为社会主义运动同盟军的现实可能性。英国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已经指出,“红”与“绿”结合、“旧”与“新”联手是具有客观基础的。社会主义政党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绿党总体上倾向于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根本差别是无法掩饰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都是有广泛基础的传统政治哲学。无政府的共产主义和工团主义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最可和谐共存的形式。绿党和社会主义者这两大分支的合流形成的三角洲,是英国政治中一块肥沃的政治土壤。灌溉了这一合流的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都作了某种努力,使二者不可思议地走到一起。把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进步成分结合起来,可以使绿色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的一种形式。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和绿色生态主义在反对资本主义现存制度这一点上携起手来。

但是,从主观倾向上,目前尚看不出新社会运动自身有与社会主义运动合作的意向。相反,它竭力以其组织分散、意识形态多元、规模小型等特点向传统左翼运动标“新”立“异”,淡化传统社会运动的影响。

最后,未来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新社会运动的补充,新社会运动的现实走势也表明它需要社会主义运动的支持。实现二者之间的现实联合,从根本上取决于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仍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

新社会运动批判和拒绝传统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一个理由是,社会主义运动发生了“官僚主义式”蜕化,只有新社会运动的反制度主义才是彻底的。许多欧洲左翼学者都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并没有一体化于资本主义,他们的目标和新社会团体的理想关怀之间也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社会主义运动尽管存在缺陷也不能说发生了根本蜕变,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有其号召力。事实上,如果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已经一体化于资本主义,那么新社会运动根本无法产生向现行权力结构挑战的足够力量,社会主义也将告别历史。在当代社会的现实与未来发展中,社会主义始终是反对资本主义、联合和改造新社会运动的主导力量。

事实上,新社会运动由于自身的弱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对当代资本主义形成真正的威胁,客观上它必须向社会主义寻求理论和实践的支持。一方面,由于新社会运动对制度化政治的彻底拒绝,使它在实践中几乎不涉足真正的生存保障问题,新社会运动缺乏有力的社会政策,提不出自己关于经济政策、社会福利政策、劳动市场政策的主张。这使它的反制度抗议缺乏社会实践力量和效果,不具备传统左翼运动那种对资本主义的实际威慑力;另一方面,新社会运动由于具有分散性、多元性、小型化等特征,自身组织联系涣散,缺乏统一的斗争目标和纲领,没有形成象传统的工人运动、左翼运动那样有内聚力的组织力量,无法以统一的组织力量在实践中有效地反对资本主义,因此削弱和影响了它对资本主义抗议的力度和深度;再一方面,新社会运动由于其多元主义的倾向,实际上成了各种意识形态观点兼收并蓄的大杂烩。新社会运动缺乏理论创造力,提不出新思想,比如:它的认识和思维方式是无政府主义的;它争取的基本社会目标与传统的工人运动大体相同;它的未来观又与民主社会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内在一致性,等等。新社会运动在政治上、组织上和思想上的这些缺陷在客观上体现了它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需要,尽管它目前对这一点还缺乏自我意识。

因此,未来新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在于:社会主义运动在谋求与新社会运动的结合中开辟自己的未来;新社会运动在社会主义运动的主导下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变革的承担者。

注释:

〔1〕参见汉克·约翰斯顿等:《一致、不满与新社会运动》, 引自《新社会运动》一书,1994年英文版,第3页。

〔2〕参见劳伦斯·威尔德:《现代欧洲社会主义》, 达特莫斯出版社,1994年英文版,第98—113页。

〔3〕劳伦斯·威尔德:《现代欧洲社会主义》, 达特莫斯出版社,1994年英文版,第99页。

标签:;  ;  ;  ;  ;  ;  ;  ;  ;  ;  ;  ;  

新社会运动与未来社会主义_工人阶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