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过度敏感性假说的应用_敏感性分析论文

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过度敏感性假说的应用_敏感性分析论文

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过度敏感性假说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假说论文,消费行为论文,敏感性论文,居民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西方传统消费理论解释现代消费者行为的失灵

西方传统消费理论在解释现代消费者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失灵现象,主要缘于理论与现实 的悖逆:传统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由现期收入决定,随着收入的增长,居民的消 费表现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然而,当对一个国家消费状况的时间序列进行实证分析时 所得出的结论是:总消费与总收入具有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绝对收入假说不能完全解释 现实中的消费者行为。

作为二战以来西方消费者行为理论主流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LC-PIH)假说认为,消费取 决于持久收入,并且持久收入是跨越一生时段的平均值。这一理论所暗含的意旨是消费的变 动是可预测的。然而,Hall(1978)在卢卡斯批判的基础上,把理性预期方法应用于消费者行 为理论,将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和理性预期理论相融合, 形成了一种新的理性预期的生命周期模型,即随机游走假说。该理论认为,消费的变化具有 不可预测性,个人收入的预期增长率与消费的预期增长率无关,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对消费 没有影响。可见,Hall的随机游走假说是对传统消费理论的背叛。对Hall的结论,有些学者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质疑。Flavin(1981)利用类似数据对其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消费与预 期的劳动收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消费的“过度敏感性”( Excess Sens itivity)。除Flavin的检验之外,Daly and Hadjimatheou(1981)与Muellbauer(1983)利用 英国数据、Cuddington(1982)利用加拿大数据、Johnson(1983)利用澳大利亚数据分别对随 机游走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都得出了与Flavin相似的结论。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存在表明LC -PIH和随机游走假说都不能完全解释消费者的行为。于是,经济学家们又提出许多新的假 说,以弥补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缺陷,并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假说给出解释。

1.预防性储蓄假说

预防性储蓄假说认为,不确定性与财富积累之间有相关关系,当不确定性越高时,它就越 与LC-PIH假说不吻合,而是更多地根据现期收入来安排现期的消费支出。那么,为什么不 确定性越大,过度敏感性也越高呢?其根源就在于预防性储蓄。当消费者预期未来的风险越 大时,他们会选择将收入更多地储蓄起来,其目的是为了对不确定性事件(如收入冲突)加以 保险。所以,在不确定性越大的情况下,收入下降越多,预防性储蓄的增加额越多,从而消 费支出额的下降幅度也越大;反之亦然。于是,可以得出结论:当期消费和当期收入存在着 一个正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随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当预期是一种适应性预期 时,如果收入下降时,消费者将预期收入有更大幅度的下降,于是,预防性储蓄将增加得更 多,过度敏感性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2.流动性约束假说

流动性约束假说认为,LC-PIH假说中以两个人只要能够用未来收入作担保就可以在相同的 利 率水平上借到钱作假说前提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人们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借到钱,也就 是说人们的消费行为存在流动性约束。由于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消费者只能消费当期的收入, 因此与无流动性约束相比,流动性约束下的消费者的消费比较低。也就是说,流动性约束下 的消费只与当期劳动收入正相关,这就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给出了一种解释。同时,流 动性约束的存在相当于有一个“影子价格”在起作用,即使流动性约束未在本期发生,但它 将在未来发生的事实预期同样会使消费者减少现期消费而增加储蓄。因此,流动性约束对消 费者的消费(储蓄)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它促使消费者将储蓄视为一种保险措施,以应付未来 收入下降的风险。

3.缓冲存货储蓄假说

缓冲存货储蓄假说认为,储蓄相当于一种缓冲存货,旨在境况差时维持正常消费或在境况 好时增加消费。按照这一理论,消费者一般要确立一个财富与持久收入的目标比例,在消费 者具有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前提下,如果财富低于目标,预防性储蓄动机将战胜消费欲从而增 加储蓄;如果财富高于目标,消费欲将战胜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使消费者选择大于当前收 入的消费。缓冲存货假说的暗含要义是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时间偏好。就一般情况而言,利率 下调对消费具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由于替代效应,消费者倾向于减少储蓄而增加现期消 费;由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会减少现期消费而增加储蓄。在通常情况下,替代效应要大于收 入效应,利率下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但由于按缓冲存货储蓄假说的观点,消费者具有较 高的时间偏好。因此,在不确定情况下,利率下调意味着未来可确定的财富收入价值将下 降,利率的收入效应被加强,而利率下调对于刺激消费的作用则被相应地削弱了。消费者为 了保证未来储蓄的价值不变,因而会进一步减少消费增加储蓄,这就会导致或加剧消费对收 入的过度敏感性。

目前在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西方消费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学者们发现在用这些理论解释 中 国消费者行为时,其中的某些理论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就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而言 ,它对于解释计划经济时期的消费者行为效果很好(臧旭恒,1994);但在解释转轨时期的消 费者行为时产生了分歧(王信,1996,齐天朔,2000);其次,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LC-P IH)假说解释转轨时期居民消费行为的学者较多,但该理论所阐明的“一个人越接近生命的 终点,其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与我国居民的消费现实落差较大:中国人既为了自己的 一生而储蓄,又要为子女馈遗财富而储蓄,人们年纪越老越勤俭节约(张杰,2000);同时, 中国人的消费并不是与持久收入相联系,而是与一生中的几件大事相联系的(张杰,2000); 并非如LC-PIH假说所认为的那样具有相对稳定性。大量的实证表明,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 我国居民消费与收入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表现出“过度敏感性”的特征(王合绪、夏 阳,2000)。然而,对于某种经济现象的解释,仅以数据的表面处理为准,而忽视实证分析 的理论基础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难以令人信服的。由此看来,对于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所表现 出来的消费的过度敏感性给出理论上的诠释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经验分析

承前所述,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过度 敏感性,那么,我国居民为什么会表现出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呢?我们有必要对其根源进行追 溯。

1.未来收入的潜在风险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居民长期生活在微观风险与宏观风险①几乎为零的环境下,个人 的生老病死统统由国家包揽下来,因此,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城镇居民来讲,基本上不存在 对未 来收入风险的预期或预期较弱。只要城镇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不超出常规的范围,那么 由未来收入的风险所引起的预防性储蓄倾向就不会是明显的。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 民的微观风险与宏观风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原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被逐渐打破,城镇居民 的基尼系数由1978年的0.16上升到目前的0.45左右②,居民的微观风险急剧上升;同时,政 府变 高度集中的计划控制为更多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自由选择,使中国城镇居民在转轨时期所面临 的宏观风险也明显上升。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而言,转轨时期的居民对未来收入风险的预期 大大增加。依预防性储蓄假说,只要我国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不超出极限,未来收入的潜在 风险的增加就会令人们增加预防性储蓄,消费就表现出对收入下降的过度敏感性。

2.理念上的流动性约束对过度敏感性产生了放大效应

依LC-PIH理论的内核,当人们收入下降时会选择借贷方式以平滑终生的消费,这样,消费 就不至于随收入下降而下降。而对于我国转轨时期消费者表现出来的消费特性,许多国内学 者用我国消费者不能进行信贷消费来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文建东,1999);也有的学者用 未来的流动性约束来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郭文平,2000)。笔者以为,这两种解释对我国 消费者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均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又都有失之偏颇之处,故应分而论之。

事实上,流动性约束大体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期的流动性约束、远期的流动性约束和 理 念上的流动性约束。在我国,现阶段真正起作用的是后两种,尤其是理念上的流动性约束的 放大效应十分明显,因为据统计,2000年底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年末余额已达到64332.4亿元 ,消费者只需动用储蓄而不需借贷就可以平滑目前的日常消费,因此,我国消费者并不存在 即期的流动性约束。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人们预期到未来收入会因经济波动而减少,并 且届时流动性约束将起作用时,居民便会从现在开始就增加储蓄以预防远期的流动性约束带 来的影响,于是消费者就会做出从现期开始减少消费的选择。因此,消费就随预期收入的下 降而下降,这就是由远期的流动性约束而导致的过度敏感性。另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 居民理念上的流动性约束对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产生了很大的放大效应。按照中华民族的传统 文化,节俭是人们崇尚的美德,负债消费被认为是“不正经”或“无能”的表现。于是,因 经济波动而收入降低时,消费也基本上同比例下降,表现出明显的过度敏感性。

3.利率下调的收入效应弱化了对消费的刺激作用

众所周知,利率下调具有刺激消费的作用。但我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所推出的数次下调利 率旨在启动消费的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居民消费不增反减。其原因何在呢?对于这种现象, 西方学者所给出的解释是:利率下调会同时产生两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如前所 述,在确定性情况下,替代效应要大于收入效应,利率下调预示着未来不确定的财富收入将 减少,此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消费者被迫减少现期消费而不是增加消费。对于我国来 说,情况与后者相符,储蓄达到一定量时,利率内生化下降,政府顺势将定期利率从原10多 个百分点降至2~3个百分点,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用,消费者预防性储蓄的价值大为减少。 在此情况下,消费者为了保持其财富原有的价值不变,只得进一步增加储蓄额,于是消费就 表现出过度敏感性。

以上我们仅仅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我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但事实上,消费问题 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分析影响消费的因素不应将经济学之外的 因素完全排除掉。对解释过度敏感性问题来说,不应忽视非理性的、非生命周期行为的作用 (Madsen & Mcaleer,2000)。以我国为例,一部分人或者因受教育程度较高、或者因思想前 卫 而非常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另一部分或者因为知识缺乏、或者因为思想保守(受传统体制 影响)而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前者形成的预期多半是理性的,后者形 成的预期往往是非理性的。于是,非理性预期的这部分消费者更多的根据现期收入安排其消 费支出,而另一部分消费者则理性地按持久收入安排其消费支出。并且在我国的现实生活当 中,具有非理性预期的消费者居多,这样,消费就必然如Campbell& Mankiw(1989)分析的 那样表现出过度的敏感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足见我国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对我国政府所制定的拉动内 需政策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保证我国启动消费政策的有效性,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 施,以使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行为得以矫正:(1)尽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 包括养老、医疗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消费者对未来建立起十足的信心;(2)大力 推广消费信贷制度,扩大消费信贷规模,促进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3)倡导新的消费 理念,矫正消费者传统的落后的思维模式,引导个人消费行为走向理性化;(4)保持经济政 策的稳定性,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和决策规则,确保整个经济活动的连续性而不是间断性。

①这里将未来个人情况的不确定称为微观风险;将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称为宏观风 险。

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年)》相关数据推算得出。

标签:;  ;  ;  

我国居民消费行为分析--过度敏感性假说的应用_敏感性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