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路基路面质量关系到整个交通系统的顺利运行,从目前我国公路路基与路面施工的实际现状来看,其中仍存在着大量的缺陷与不足。对此,文章首先就路基工程的质量通病成因展开了具体分析,而后详细阐述了几种较为常见的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其中主要就包括了软土地基超限沉降、沥青路面破损、路基路面不平整等问题,并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基路面;工程质量;路基施工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的拥挤情况,公路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地势情况愈发复杂,结构形式日趋多样化,加之施工标准和要求不断提升,大大增加了公路工程施工的难度,尤其是路基路面施工更是公路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稍有疏忽就可能会对整体公路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后续使用安全性与舒适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才能有效提升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值得深入探究。
1公路工程中路基路面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
1.1路基发生沉陷
路基发生沉陷是指公路工程中的路基在投入到使用过程之后,受到各种重压作用,而且受力不匀所产生的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均匀的下降现象,可能会造成路基沉陷现象的原因一般有两点。一点是路面经常严重超载。大量的高负荷车辆经过,且车流量较大。交通事故和严重的超过了公路工程中修建的路基所可以承受的强度。另一点是因为路基施工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或对于质量的把控不严格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例如填料的质量没有严格把关,质量不合格,路基的压实度没有达到合理标准。或者是路基的排水系统修建得不合理等情形和隐患,都可能会造成这一现象的产生。
1.2沥青路面裂缝的成因
沥青路面裂缝的有纵向裂缝、横向裂缝、龟裂、网裂等多种形式,产生裂缝后一定会影响公路的美观,而且裂缝长期不修复还会继续扩大,继而影响行车舒适性和行车安全。造成沥青路面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未按照操作规范执行,例如,施工是对路面的压实度没有达到施工要求、沥青质量不达标、沥青配合比不合理、沥青终压温度不合理、路基基底承载力不足等。
1.3软土地基超限沉降
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应用了抗压能力相对较差的软土之时,因为软土内所包含的水分较多,便会造成公路时常发生倾斜、下陷、倒塌等状况。特别是近些年以来我国的某些公路下陷情况时有发生,在经实地勘测表明,这些建设在软土地基上的公路并未能够进行后续调整施工处理便被应用到了实际的运输过程当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路面平整度差
路面平整度差指的是路面出现坑洼、高低不平的现象,这很容易影响公路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确保路面的平整度是公路施工中最需要引起重视的事之一。造成路面平整度差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过程之初,由于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操作不当和施工人员缺乏耐心,施工中细节处理不到位而导致路基的平整度很差,后期路面材料的摊铺和压实又不够规范,基准线失控。
2提高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措施
2.1选择合适的路基填充材料
为了预防路基沉陷,现在对路基填料有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的量化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一级公路和高速公路路面底下以下0~30cm的路床填料CBR值应大于8,下路床和下面的填土也都有相应的执行标准。如果路基填料满足不了最小强度值的时候,应该掺加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
2.2加强对路基压实过程中的强质量监控
路基填土也是一项非常难以掌控的操作。在实际进行填土操作时,填充材料的含水量,和所选择的压实工具与压实方法,都会对于路基压实所能达到的压实程度产生影响。当然,在这里边最应当严格控制和把握的还是含水量问题。如果在碾压中,使得填充材料中的含水量达到了最合适的限度,那么碾压工作完成之后,就能够出现密实有致的填土颗粒的效果。所以观察碾压之后填土的状态,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对于填土的压实度是否达到了标准和要求。在进行填土材料填充之前,应当对于这些材料做好测试和分析,了解他们精确的含水量数据,根据这些精确的数据制定出最为适宜的压实方案。对于填充物进行碾压的质量效果,与土壤自身的含水量都会对于路基工程的质量发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做好对于碾压效果和含水量的控制,对于控制好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2.3做好路基路面排水
在开展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排水设计时非常关键的一个施工环节,其同样是确保公路路基施工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存在质量隐患,那么在处于持续性下雨环境情况下会使路基路面因长期浸泡而出现严重的质量下降情况,甚至出现裂缝或坍塌等质量病害。在实际的路基路面施工中,可以采用分散排水和集中排水等排水设计方式来进行公路路基排水,其中前种排水方式适用于那些降水量比较小的区域,后者则是用于降雨比较频繁、降雨量比较大的区域。另外,在选择排水设施的时候,要结合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暗沟、渗井、排水管、截水沟、边沟、急流槽或排水沟等等,但是均需要确保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的畅通性和高效性。
2.4针对软土地基的处理
对此,相关的路面施工人员便应当在应对软土地质特征时采取以下几项措施方法来预防路面沉陷情况的发生:(1)针对一些含水量较高的软土亦或是粉砂土地基,应当尽可能的选用白灰粗砂桩方式进行处理;(2)选取渗水能力较为优异的土质来对公路基底进行加固处理;(3)在地基成孔施工完成后,应当针对生石灰采取筛分处理,同时加入适当的水泥与粗砂予以拌和填充,利用生石灰会遇水膨胀的原理来挤压地基,进而促成公路路基承载能力的全面提升。
2.5提高路面平整度
不同的路面基层对于平整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要严格控制其各项数据。运用平地机进行刮平处理,使平整度满足工程要求。如果路面基础层选择的是石灰土,那么提高平整度的难度比较小。如果基层的材料是水泥稳定碎石,对于平整度要求非常高,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提高平整度,各种材料选择的方式都不同,受压的实践控制不到位也会造成质量的下降。水泥基层的平整度对于最终的使用质量影响比较大,导致行车安全的下降,此时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加入缓凝减水剂,延长初凝时间。
2.6减少沥青路面裂缝
首先,为了预防沥青路面,我们应该从沥青的质量控制着手,对于沥青质量的控制,水泥、沥青等材料要科学配比,尽量选择收缩性较小的材料,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公路完工后路面的变形。另外,对于高寒、潮湿地区可以选择新型的改性混合沥青材料。其次,在材料拌和过程中,应该防止过度加热而产生烧焦沥青的状况。最后,在沥青路面铺装前时,要控制好沥青摊铺碾压的温度只要在温度合适的情况下进行摊铺碾压,也可以减少路面的裂缝。
结语
总之,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施工环节,其质量受到路基填筑材料质量、压实工艺以及养护工艺等诸多因素影响。为了确保其施工质量,除了针对各个施工环节采用针对性施工技术外,还要严格管控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与裂缝等相关施工质量指标,加强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或安全隐患,从而为我国公路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鹏.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问题及对策分析[J].环球市场,2017,12(21):263-264.
[2]杨亚锋.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J].华中建设科技,2016(10).
[3]李喜庆,恒薇.浅谈公路路基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
[4]王滋辉.提升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研究[J].四川水泥,2016(08).
[5]温小斌.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建设科技,2016(22).
论文作者:王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公路论文; 质量论文; 裂缝论文; 材料论文; 沥青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