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学院在中国有多少名次?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评价研究小组的答复_大学论文

加州理工学院在中国能排第几名?——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评价课题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州论文,理工学院论文,几名论文,中国论文,课题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742(2012)05-0010-13

《中国大学评价》是本文作者主持的研究课题,自 1991年至今,已持续21年。《中国大学评价》创造了以“学科归一”为理论基础的大学评价实践,实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直接比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全部使用公开数据、指标体系透明清晰、任何机构和个人均可重复,是该评价的主要特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评价课题组(以下简称“中科大组”)在《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第5期发表的《基于公信力视角的大学排名研究——对〈2010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及算法的质疑》[1]5-11(以下简称《排名研究》)称,按武书连发表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10年第4期上的《2010中国大学评价》[2](以下简称《评价》)提供的指标体系与算法,对《评价》进行了“复演、复算”,以验证《评价》的可重复、可检验。《排名研究》最后推演出加州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0.54分、研究生培养0.53分、人才培养得分合计1.07分;比宜春学院、咸宁学院得分还低,不能进入2012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前500名。《排名研究》还称:“《评价》中计算‘科学研究’得分时,没有将论文及论文被引次数按照学科归一化处理,没有剔除学科差异对科学研究的影响。”《排名研究》最后归纳出4点结论,对《评价》做了全盘否定。

本文作者(即《评价》作者)对“中科大组”的推演过程、最终结果和4点结论,深感震惊和遗憾。常识告诉人们,加州理工作为举世闻名的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内外任何评价体系中,人才培养都不可能跌到500名之后。《排名研究》公布的结果,与常识距离太远。

本文对《排名研究》推演的加州理工各项得分进行了重复,对《排名研究》作了简单讨论。

一、对加州理工各项得分的重复

(一)采集和整理加州理工各项原始数据

1.原始数据采集的可能性和数据处理

重复和检验加州理工在《评价》中的得分,需要采集《评价》涉及的该校全部三级指标。采集可能性和数据处理如表1所示。

表1的33项三级指标,因中美两国教育体制的差异,有26项无法采集(含标准不同、误差大。以下同),占指标总数的78.79%。可见把美国大学直接塞进《评价》体系是勉强的。

(1)处理能够采集的三级指标。能够按《评价》要求采集的三级指标共6项:教师总数、在校博士生数、硕士生数、本科生数,自然科学国外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社会科学国外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可采集指标占指标总数的18.18%。对上述6项指标数据立即采集整理。

(2)处理无法采集的三级指标。对26项无法采集的三级指标,处理如下:

本科生就业率取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平均值,为96.82%。北大清华本科生就业率并不高,清华就业率通常在100名之后。新生录取分数线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平均值,为全国大学平均录取分数线的1.2510倍。平行志愿下,如果加州理工在中国招生,录取分数线会高于清华北大。其余24项无法采集的三级指标,全部按《排名研究》实行的“与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当”的做法处理。按“与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当”的做法处理加州理工无法采集的三级指标,并不意味着认同“中科大组”的做法。只是为了检验《排名研究》推演出的加州理工人才培养1.07分结果的真实性,不得不按“中科大组”的“相当”来处理数据。与加州理工相比,北大浙大在各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加州理工是“被相当”。

例如:《排名研究》就著作引用提出“加州理工作为世界级一流大学,其著作水平不会比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差,本文假设水平相当”(见《排名研究》表9)。看起来还照顾了加州理工,可谁会相信北大浙大的著作水平已经达到了“世界级一流大学”水平、并与加州理工相当。

再例如:《排名研究》就获奖能力提出,加州理工、北大和浙大“三校人才培养在区域内均是被公认为一流水平,其获奖能力均很强,本文假设水平相当”(见《排名研究》表9)。看上去不亏待加州理工,可加州理工已经32次获得诺贝尔奖,北大和浙大的诺贝尔奖在哪儿,谁会相信北大和浙大的获奖能力与加州理工相当。

2.原始数据采集方法及结果

(1)采集教师总数、在校本科生数、硕士生数、博士生数。采集加州理工官网数据①。本科生978人,研究生1 253人。研究生没有区分博士和硕士,但已标明2011年授予博士学位168人。博士生按3年学制计算,博士生数:168×3=504。硕士生数:1253-504=749。即博士生504人、硕士生749人(博士、硕士生数可能有误差,但对结果影响甚微)。教师与科研人员数:1109人,另有客座教授188人。客座教授10人以上每2人折合1人。教师合计1198人。如表2所示。

(2)采集自然科学国外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社会科学国外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得分。采集汤森路透官网SCI、SSCI、A&HCI数据②。将采集的2006-2010年论文,按《评价》要求处理后,加州理工得分270671.506分,其中论文11786.666分,论文他引258884.840分。

(3)采集自然科学国内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社会科学国内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得分。按《排名研究》确定的加州理工“国际国内论文之比设为6∶4”计算。得分为:270671.506÷6×4=180447.671分。

(4)采集专利、著作引用、艺术作品、科学与技术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得分。按《排名研究》的“与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当”处理,取北大和浙大平均值。上述成果北大原始得分为:23000.084分,浙大原始得分为:34322.098分。加州理工得分为(23000.084+34322.098)÷2=28661.091分。

上述(2)(3)(4)三项得分合计:270671.506+180447.671+28661.091=479780.268分。

(5)确定加州理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得分比例。加州理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得分比例按《排名研究》“与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当”做法处理,取北大和浙大平均值。在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选专业——2012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以下简称《挑大学选专业》)中,北大自然科学74.01分,社会科学40.28分;浙大自然科学102.79分,社会科学17.33分[3]。北大和浙大合计自然科学176.80分,社会科学57.61分。其中自然科学得分含国家大学科技园的8%。北大和浙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得分合计为176.80÷1.08×0.08=13.10。不含国家大学科技园,北大和浙大自然科学得分为176.80-13.10=163.70。北大和浙大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比例为163.70∶57.61=0.7397∶0.2603。将此比例确定为加州理工自然科学得分(不含国家大学科技园)与社会科学得分的比例。

(6)采集加州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得分。加州理工国家大学科技园按《排名研究》做法设为“与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当”。得分为加州理工自然科学得分的8%。479 780.268×0.739 7×0.08=28 391.477分。

(7)加州理工原始科学研究得分。上述(2)(3)(4)(6)四项得分合计:479 780.268+28 391.477=508 171.745分,其中自然科学:479 780.268×0.7397+28 391.477=383 284.941分,社会科学:479 780.268×0.260 3=124 886.804分。如表3所示。

表3得分除SCI、SSCI、A&HCI之外,其他都是按《排名研究》“与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当”的做法得到的分数。

(二)加州理工原始科学研究得分转化为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的得分

加州理工6位数的原始科研得分,不宜直接放进排行榜。同样,北大、清华和浙大等校每年也有6位数的科研得分。为了取得视觉美观,本文作者每年设定了W(根据《评价》,W为被评价的所有大学总得分)后,都会设置一个科研转换数,将所有大学归一后的原始得分转换为标准得分。2012年的科研转换数为2581.45。表4是转换后的加州理工等7校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得分。

表4最后3列的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得分,除加州理工外,其余6校的得分在《挑大学选专业》第4章已列出。将南昌大学、宜春学院、咸宁学院列进表4,是因为《排名研究》点出了这3所学校的校名。在媒体发布的一系列新闻报道中,“中科大组”还特别指出加州理工的人才培养得分位于宜春学院和咸宁学院之后。

表4加州理工各项科研得分没有做归一处理,如果做归一处理,得分将高于现有分数。其他6校的科研得分是2011年按一级学科归一后的加和。

(三)重复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得分

1.《评价》的本科生培养得分公式

表5加州理工本科教学评估结果“优秀”,是按“中科大组”做法,“与北大浙大相当”处理的。

表5折合本科生时,按博士生2,硕士生1.5,本科生1,专科生1,留学生2计算。加州理工留学生设为“0”,并不表示加州理工没有留学生,只是合理计算生师比的需要。在中国大学,留学生占有的资源(如人均住宿面积)远高于中国学生,而在美国,外国留学生并不占有更多资源。

表6各大学标准本科基础得分,是各大学本科基础得分除以2012本科生转换数后的分数。表6最后一列“生均本科基础得分”,显示从计算本科基础得分开始,质量指标已经在抑制数量指标。

表6的生师比折算系数,系根据《评价》3.1.1(4)的公式确定的,2012年全国大学平均生师比是16.67(第二位小数按四舍五入计算)。

在《挑大学选专业》中,浙大、北大和清华本科生培养得分分别是23.61、25.43和24.81分。表6浙大、北大和清华的标准本科基础得分9.62、6.98和7.77分,分别是这些学校本科生培养得分的一部分。

表6加州理工标准本科基础得分2.07分,这个分数已经超过了“中科大组”推演的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0.54分。标准本科基础得分只是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得分3个子项中的一项,并且是最小的一项。2.07分也超过了宜春学院1.68分、咸宁学院的1.60分的本科生培养全部得分。《排名研究》所述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0.54分在检验的第一步就被轻易推翻。

3.计算教师水平得分

将每所大学原始教师水平得分除以2012本科生转换数1 625.5,得到表7最后一列标准教师水平得分。

表7加州理工标准教师水平得分22.44分,远远高出“中科大组”推演的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0.54分。

4.计算教学保障得分

表8中,加州理工标准教学保障得分为15.64分,又一次远远高于《排名研究》算出的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0.54分。

5.计算本科生培养得分

汇总表6、表7、表8的标准本科基础得分、标准教师水平得分、标准教学保障得分,得到加州理工等7校在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的本科生培养得分,如表9所示。

表9本科生培养得分一列,除加州理工外,其余6校都可以在《挑大学选专业》第4章本科生培养一栏找到相同的分数。表9轻松否定了《排名研究》强加给《评价》的本科毕业生数量越多的高校,本科生培养得分越高的不实之词[1]7。

表9展示的不同层次大学在本科生培养3个子项中所占的比例,体现了在中国现实条件下大学本科生培养质与量的适度结合。

表9中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得分是按照《评价》所列公式,一步一步地计算出的。其40.16分,比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本科生培养第1名的北京大学高出14.73分,是《排名研究》推演的0.54分的74.37倍。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得分的3个子项,即本科基础得分、教师水平得分、教学保障得分,任何一项算对了,都不会出现0.54分。只有3个子项全算错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按照《评价》的公式计算,才会出现0.54分。

至此,对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的重复已经完成。结果证明,“中科大组”推演的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0.54分是个没有根据的虚假结果。如果“中科大组”仍坚持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0.54分,请公开该校本科生培养原始数据和本科生培养得分计算过程。

(四)重复加州理工研究生培养得分

1.《评价》的研究生培养得分公式

武书连2012中国大学排行榜研究生转换数为3 125.9。加州理工等5所大学(宜春学院和咸宁学院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不列出)的研究生培养3个子项的原始得分、标准得分和研究生培养得分如表10所示。

表10最后一列的研究生培养得分,除加州理工外,其余4校都可以在《挑大学选专业》第4章研究生培养一栏找到相同的分数。表10加州理工研究生培养105.13分,是《排名研究》发表的加州理工研究生培养0.53分的198.36倍。近200倍的误差表明《排名研究》没有按照《评价》的公式计算加州理工研究生培养得分。“中科大组”推演的加州理工研究生培养0.53分也是个虚假的结果。

(五)重复加州理工人才培养得分和综合实力得分

综合表4科学研究得分、表9本科生培养得分和表10研究生培养得分,形成表11。

表11没有给出加州理工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的名次,首先是因为表11的各项得分,都是按“中科大组”强行将加州理工多项指标设定为“与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相当”得出的。其次是因为加州理工的数据采集时间与其他学校不同,影响可比性。再次是因为加州理工是美国大学,不应该在专门为中国大学设计的排行榜中出现。如果一定要将加州理工塞进中国大学排行榜,只要原始数据准确,没有明显的计算错误,绝不会出现本科生培养0.54分、研究生培养0.53分、人才培养1.07分,不能进入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前500名的结果。

二、对《排名研究》的简单讨论

(一)《排名研究》公开引用教育部明文不得公开引用的数据,是违规行为

《排名研究》公开引用教育部特别注明“不得翻印和对外公开引用”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二○一○年基本情况统计》数据(见《排名研究》表3),这是明显的违规行为,这样的论文必须撤稿处理。否则今后任何人都有理由以《排名研究》为例,公开引用《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情况统计》。

(二)《排名研究》质疑《评价》对论文及论文被引没作“归一处理”,是没有读完《评价》全文

《排名研究》这样论述《评价》的科学研究计算方法:“《评价》中计算‘科学研究’得分时,没有将论文及论文被引次数按照学科归一化处理,没有剔除学科差异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仅仅是简单的对论文数量及论文被引次数进行相加。”提醒《评价》:“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与汤森路透数据库联合推出的《201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在利用‘论文及论文被引’反映科学研究质量时,将论文、论文被引按照学科进行归一化处理,以反映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论文及引用量的变化,避免‘传统上在某一学科领域从事高水平科研活动拥有高论文量及高被引论文的大学获得不公平的优势’。”

如果不是《排名研究》的提醒,本文作者还真不知道自己创造的大学评价作“学科归一”处理的理论和实践,已经被“中科大组”认定是外国人的发明了。

1.《评价》已经写明了对论文引用“按学科归一处理”

《排名研究》论文的副标题是:“对《2010中国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及算法的质疑”。质疑《评价》,总要把《评价》看懂,至少读完全文吧。《评价》有两处提到著作和论文引用的“归一”,引述如下:

“3.3.1自然科学得分(3)k校自然科学领域学术著作引用得分的确定”部分的最后一段是:“以上自然科学论文及著作的引用得分,须按学科归一处理。”

“3.3.2社会科学得分(3)k校社会科学领域学术著作引用得分的确定”部分的最后一段是“以上社会科学论文及著作的引用得分,须按学科归一处理。”

《评价》发表于2010年4月,早于《2011 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的推出时间。答案只有一个,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借鉴了《评价》的“归一”思想,而没有说明出处。

《评价》没有写对论文归一,因为《评价》使用的SCD数据库,已经将各学科的论文按一级学科归一,《评价》只需对各一级学科论文被引归一即可。

2.《2002中国大学评价》已经解决了大学评价中的学科“归一”问题

10年前的2002年,《评价》作者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2002年第5期发表《2002中国大学评价》。文中写道:“自本年度起,本课题组用‘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取代‘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新的科学假设产生的评价方式,表现为各大学相同学科进行比较,然后对全国所有大学的不同学科得分加权;每个大学的最后得分是该校各学科归一后得分的总和。”

“归一”在10年前的《2002中国大学评价》正文中已经出现。本文作者当年对中国大学各学科的各项成果(包括但不只是论文及论文被引)都按一级学科作了归一处理,并以一级学科归一为基础制作此后历年的《中国大学评价》和《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时间上至少领先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9年。

(三)《排名研究》没有列出国外4所大学的原始数据和计算过程,不符合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

重复检验的国外大学只有4所: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获取这4所学校的数据并不困难,特别是获取教师总数、博士生数、硕士生数、本科生数更是很容易。可是在整篇《排名研究》中,看不到这4所大学的任何原始数据。《排名研究》的表3和表4是浙大、北大、清华和上海交大4校本科生培养原始数据的一部分,《排名研究》把国外4所大学的数据加进该文的表3、表4是很简单的事。只要加进去,就会立刻明白加州理工本科生培养得分不是0.54分。

《排名研究》推演人才培养得分时,专门列出两个标题:“‘本科生培养得分’计算过程再现”、“‘研究生培养得分’计算过程再现”。可是,国外4所大学的计算过程在《排名研究》全文从来没有出现过。“中科大组”是在既没有原始数据、又没有计算过程的情况下,直接把国外4所大学虚假的人才培养得分写进《排名研究》的表6。

没有原始数据、没有计算过程、只有结果,这样的文章能算论文吗?符合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吗?署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评价课题组”,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等教育学最高学术水平的文章,就是这个样子吗?

(四)《排名研究》违反了学术界公认的重复检验规则

学术界的重复检验基本规则是:对任何一项研究成果进行重复检验,无论喜欢不喜欢,都必须使用与被重复人相同的指标和相同的方法,也就是重复时条件必须相同。只有这样的重复,才能检验结论是否一致,否则重复出来的结果没有说服力。

对照本文的表2和《排名研究》的表7及其他文字说明,除了教师数、博士生数、硕士生数、本科生数、自然科学国外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社会科学国外引文数据库论文及引用能够采集外,其他指标均无法采集。即使能很方便采集的SCI、SSCI、A&HCI,“中科大组”也不去采集,而是去采集《评价》中没有的指标:ESI。

子项却不做任何讨论。如此断章取义,计算出的加州理工得分可想而知。

《评价》的计算过程,是以“学科归一”为基础的。整个体系,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归一无处不在。可是在《排名研究》的复演复算中,看不到“归一”起了一丝一毫的作用,反而是要《评价》向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学习归一。《排名研究》不使用“归一”来重复《评价》,那是用什么样的方法重复《评价》呢?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排名研究》所列加州理工各项指标得分的重复,以及对《排名研究》的简单讨论,形成以下结论:

一是《排名研究》所列4项结论均为虚假结论。对加州理工科学研究、本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得分的重复,证明了《排名研究》所列4项结论:①“以‘数量’代替‘质量’,将‘质量’与‘数量’混为一谈”。②“基于《评价》测算得出国际一流高校‘人才培养得分’与实际认知严重不符”。③“《评价》仅对论文量及论文被引量做简单相加,没有剔除学科差异影响”。④“基于《评价》测算的结果竟然出现我国在没有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情况下‘科学研究得分’已经超过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均为不能成立的虚假结论[1]11。

二是《排名研究》作者缺乏基本的法制观念。《排名研究》公开引用教育部明文不得公开引用的数据,树立了不好的先例。如不撤稿,其他人亦可仿效《排名研究》,公开引用教育部明文不得公开引用的数据。

三是《排名研究》不符合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没有原始数据和数据来源,没有各项得分的计算过程,却能直接写出国外4所大学各项指标的得分,这不符合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

四是《排名研究》的整个复演、复算过程,违反了学术界公认的重复规则。《排名研究》的整个复演复算过程,没有使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数据来源,没有使用《评价》以归一为基础的计算方法,违反了学术界公认的重复规则。《排名研究》不是在重复《评价》,而是自己制造了加州理工等4所国外大学的得分。

收稿日期:2012-06-30

注释:

①加州理工学院网址.http://www.caltech.edu.

②汤森路透数据库网址.http://www.webofknowledge.com.

③人民网网址.http://edu.people.com.cn/GB/16717528.html.

标签:;  ;  ;  ;  ;  ;  ;  ;  

加州理工学院在中国有多少名次?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评价研究小组的答复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