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院系资料室工作之我见论文

高等学校院系资料室工作之我见论文

高等学校院系资料室工作之我见

符早雯

(三峡大学 图书馆,湖北 宜昌 443002)

摘 要: 本文通过笔者近几年对高校院系资料室工作情况的调研,总结了各院系资料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高等学校;图书管理;资料室工作

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是高等院校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两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图书馆是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服务对象是全校所有师生员工,层次多、范围广;院系资料室是各院系的专业文献资料的聚集地,读者以本院教师和研究生为主,服务对象相对单一。作为两种不同的资料提供渠道,它们共同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院系资料室所收藏的文献更具有突出的专业特色且利用价值颇高,因此,在满足各二级学院专业众多、需求多元、层次复杂的文献服务上是对高校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六是实验室安全运行和规范管理还有待完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安全制度、设备使用与管理制度、设备维修预审批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等还有待完善。

1服务优势

1.1 工作目标具体,服务对象特定

资料室是跟随各院系的专业设置而产生的,因此,它的服务对象从成立之初就被确定为本院教师和学生,而其工作的目标就是为本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服务,这个明确的、相对来说范围较窄的服务定位,使其工作目标显得十分具体、服务对象明晰确定。

1.2 资料室的文献资料紧扣本院专业,基本做到了“专、精、深、齐”

它除了收藏与本专业关系密切的各种公开出版物外,还精心收集了历年来本院教师的专著、各种会议论文、历届毕业生论文等非正式出版物以及兄弟院校间内部交流的科研成果。这些专业文献在指导本学院的教学、科研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3 贴近教学、科研一线,资料室能够掌握最新学科前沿动态

由于设置在二级学院,资料员能更准确地了解最新的学术前沿,掌握院系教改和科研的新动向,特别是当前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各高校持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新形势下,资料室的信息优势较以往更为显著。

2不合理性

资料室作为学院的隶属机构,并不容易引起相应学院的足够重视,因此,在高等院校大力发展学科建设,重视科研的大环境下,院系资料室却普遍存在经费投入不足的状况,这直接导致了院系资料室的资源拥有量不足,同时软硬件设备的数量和阅览环境也难以得到保证,加之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比较原始(如:信息服务、借还管理等大部分还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所以很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和广大师生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的需求,严重影响其在教学、科研中服务功能的发挥。

2.1 建设相对滞后

从为教学科研服务这个层面来看,图书馆与院系资料室虽然自身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强大,加上学院资料室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使其发展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院资料室的职能,其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2 管理相对封闭

院系资料室基本处于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状态,具体表现为:在业务不沟通、零交流;在采购、管理上很少或根本不联系,更谈不上协调合作;再加上其服务多局限于本院师生,一般不对外开放。使得其他院系的师生无法享受其文献信息服务,这样封闭、孤立的管理,极易造成文献资源重复购置和部分文献长期闲置的局面。

2.3 人员结构不合理

院系资料室的优势在于受众明确,能有效掌握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资料,但由于经费短缺、设施落后等原因,其信息服务水平往往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动脑筋。因地制宜地挖掘自身潜力变静态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参与性服务。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日益发达的校园网络,通过大家熟悉的QQ、微信、邮箱等网络工具,为读者提供解疑答惑、借阅登记、文献传递等服务。这种突破空间限制的虚拟咨询渠道不但能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还能使我们的服务更加人性化。

在鲁迅的眼中人是不完全的,是历史的中间物,他说:“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14]他告诫人们,不要无谓地追究“人生,宇宙最后究竟怎样”,那是既“没有人能够答复”,也没有意义的。[2]32虽然鲁迅以进化论思想的理论为支柱,相信“将来比现在好”,但鲁迅从来也不曾满足于这一结论。他要进一步追问:“将来就没有黑暗了么?”“我疑心将来的黄金世界里,也会将有叛徒处死刑。”[2]20

3高校院系资料室具体改进措施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石,院系资料员多为兼职人员,因此,更需要有甘为“人梯”和“铺路石”的牺牲精神才能走出因为身兼多职而造成的顾此失彼的困境,科学、规范、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尽量做到让读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学院资料室的服务对象90%是本学院的师生,虽然工作人员对其服务对象是有足够的了解,但基于其构成的特殊性,还应该采取多样灵活的形式来强化其专业管理知识的学习,逐步提高业务质量,以保证事业的长远发展。对于兼职资料员而言,最有效、方便的培训方式是自学。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进行培训。可以由学校图书馆组织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可以邀请相关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教学,有条件的也可以适当参加短期脱产培训。这样长时间、不间断的定期进行教与学,既有利于资料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资料室工作的开展。

3.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

从目前现状来看,高校院系资料室想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信息的迫切需求,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3.2 依托校园网络,有效拓宽服务渠道

院系资料室一般不设专职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通常是由办公室人员或其他职务的工作人员分担,他们或年龄偏大、业务起点较低,或知识结构单一、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大多没有经过图书情报专业的系统学习,其人员结构与专业素质均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

指的是企业自己去开设一个生鲜运送的完整物流链,包括储货的冷库、冷冻车以及物流相关行业人才和自己的配置送货指挥中心。这种模式的产生是由于第三方的物流企业有时配送时间不能自行选择,送货地点较为分散时候会耗时较长等问题,有能力的生鲜企业就开始自己配置物流链,这样一来客户就满意了,但是企业的成本会加大,因为每个地区都要成立才能保证运送。例如:某企业自营了物流,自营后每一单的成本约为50元,但是同地区的其他物流专业公司,例如其中一非常有知名度的每单是刚超过45 元,其他的物流公司平均下来则是每单40元左右,这个价格不包括客服、前期投入等成本。

由仿真波形可知,车辆运行至约0.3 s时,电池电流Ibat和直流侧电压Udc处于临界稳定的状态,之后的时间曲线逐渐振荡发散,其中电池侧电流振荡的幅值最高为±300 A,直流侧电压的幅值最高达到±1 500 V,运行至0.63 s时动车组的速度达到45 km/h,系统在功率恒定的状态下运行,之后电池电流Ibat和直流电压Udc基本不再变化,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3.3 引入公共关系,走协调发展之路,夯实文献保障基础

经费的紧缺状况是长期的,近年来,培养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复合型人才已成高等学校教育的趋势,对院系资料室的文献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原本就非常紧张的资料购置费更加的捉襟见肘,要想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一味地主张加大投入外,我们更需要深入挖掘自己的潜力,改变过去分散无序、各自为政的状态,和学校图书馆、其他院系资料室之间搭建起公共关系的桥梁,相互协调、互通有无、互补残缺,从宏观上整体规划、微观上分工协作,以实现文献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共同享用。此外,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反馈体系,及时了解、分析读者对所藏文献的使用状况,并以此为依据来调节资料室的选书工作,确保所选文献的时效性、实用性和系统性,逐步形成既专又全的文献保障体系。

总之,院系资料室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它具有高校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以崭新的理念、规范的制度来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领域,使其适应新形势下院系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毕丽华.高校资料室工作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J].高教研究,1996,(2).

[2] 吴桂华.论高校院系资料室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2).

[3] 田瑞雪,唐维.高校资料室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策略[J].兰台世界,2012,(35).

[4] 高玉梅.大学图书资料室工作内涵解析[J].新西部,2017,(16).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9)18—0132—01

收稿日期: 2019-05-09

标签:;  ;  ;  ;  

高等学校院系资料室工作之我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