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流通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_电子商务论文

黑龙江省流通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_电子商务论文

黑龙江省流通产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黑龙江省论文,对策论文,现状及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世界各国加快了信息化的步伐。信息化已成为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并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全面信息化是世界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信息化不仅会改变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而且也会使流通业的经营观念、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这种变革最显著的标志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形成的流通信息网络,渗透到流通的各个环节,直至企业营销环境、营销手段、交易方式等。

流通产业信息化是指流通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知识和信息资源,使流通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过程,其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组织力量广泛开发流通业各方面的信息资源,通过局域网(LAN)、广域网(WAN)或因特网(Internet)等把整个流通业连为一体,创建开放的网络化组织,建设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数据平台”,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流通业的自动化水平和“智商”水平。

当前流通产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销售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主要指流通企业推广应用电子收款机、POS系统、MIS系统,以便在进行销售的时间和地点收集每一种商品的信息,并加以储存、加工和分析,以有利于提高商品管理、库存管理乃至顾客管理等经营活动的水平。二是企业间交易的信息化。主要指在企业间导入联机系统,使有关订货、付款等流通活动的数据交换实现联机化和电子化,即电子数据交换化(EDI),特别是在零售业和批发业之间、批发业和生产厂家之间导入电子订货系统(EOS),使订货与接受订货的业务实现联机化和电子化。三是流通行业管理信息化。主要指世界通讯革命的兴起,以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络为特征的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消费者的流通能力,影响和改变流通批发业的形态,从而使整个流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黑龙江省流通业的信息化现状

(一)起步晚,整体基础差,流通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国外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推出了电子现金收款机,促进了条码技术在商品流通领域的推广应用;80年代,多数零售企业开始使用电子订货系统(EOS)、电子结算系统(EFT)等;90年代末,商品订货基本上实现了EDI化。黑龙江省在90年代才注重信息化的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在流通业的应用尚处于初始阶段,受设备成本和网络条件方面的制约,目前仍主要限制于商店内部信息网络的应用,只有少数企业采用了电子收银系统(POS)和电子订货系统(EOS)。目前一些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二)商业流通领域的信息资源规模、开发和利用不足

黑龙江省商业网点中,拥有计算机的企业不足5%,虽然80%国有大中型商业企业已经引进计算机,但其中绝大多数仅用于数字处理或简单的财务管理,基本没有形成自动化信息网络,没有改变传统的商业管理模式,也没有涉及决策层、管理层的流通机制和管理制度,而且应用计算机的商业企业仅仅集中在大城市,众多的小型商业企业仍处于现钱交易,手工管理阶段,信息管理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而且由于黑龙江省流通企业规模小,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流通成本高,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低,所以无法拿出更多的资金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这样更拉大了黑龙江省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信息基础设施处于中上水平

到2000年末,全省铺设光缆总长度达3.70万公里,微波干线总长度达6067公里。虽然建设较快,但是总共投入资金才10亿,还需继续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路修好了,就等跑车了”,然而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居民人均收入比较低,所以计算机普及率很低,上网人数比其他城市较少。宽带在各市居民中普及率极低,而且费用比国内大中城市偏高,这将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且黑龙江省既懂计算机又懂商业的“复合型人才”少,虽然省内有几所重点大学,但是几所院校中涉及到电子商务及物流的专业很少,而且信息化以及网络方面的人才流失严重。

(四)物流设施基础差

物流布局不尽合理,物流环节浪费惊人,物流实现方式过于单一,而且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黑龙江省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物流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比较普遍,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这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的效率低、成本过高,从而很难为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配送体系刚起步,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处于摸索阶段。黑龙江省配送中心运输设备单一,管理水平落后;计算机信息管理水平较低,物流信息网络建设落后;人员整体素质距离现代化物流服务的要求有较大距离;发展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缺乏雄厚的后续资金。在发展现代物流业中,政府、企业虽已予以重视,但程度不够。在具体操作中,相应的政策措施很少,甚至没有。政府没有对“第三利润源”的物流业进行整体规划,各种相关优惠政策制定较少。

(五)电子商务发展处于摸索阶段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正在引起贸易方式的一场革命,它代表着贸易方式的发展和变革。迅速发展中的电子商务日益改变着国际流通业,冲击了传统的流通理论,引发流通资源的重组与流通结构的改造,带动交易与服务方式的创新。电子商务的迅速创新,加快了贸易电子化、贸易全球化的进程。流通业的竞争在很多方面已表现在信息与知识上的竞争,谁掌握了信息与知识,谁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的地位。信息与知识已成为现代化流通的要素之一,提高了流通产业的科技水平,增加了服务、贸易的知识含量,所以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黑龙江省的电子商务处于刚起步阶段,如何发展还在进行探索。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北京、上海、广州处于领先地位,例如上海梅林的公司,8848网上超市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虽然,黑龙江省建立了一些网站,目的不过是扩大宣传、抢占先机而已,真正在网上交易的不多,这是与居民的意识以及基础设施相关的。黑龙江省如何在电子商务方面抢占先机,需要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单位的共同努力。

(六)流通业的应用和配套环境条件差

国外的持卡购物和持卡消费已十分普遍,居民都采用现金卡、计账卡、借记卡等不同的IC卡购物。在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大城市用卡消费已经开始起步,而在黑龙江省却很少有用卡消费的。这说明黑龙江省流通信息化的应用和配套环境需要大大地改善。如果电子支付手段不能得到很快的发展,必将影响到黑龙江省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黑龙江省流通业的信息化发展对策

流通产业的信息化是商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是商业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必然之路。发达国家流通产业的信息化不仅提高了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适应了激烈竞争的快节奏,加快了资金、商品库存周转,更是组织大生产、大流通、低成本、高效率的需要。黑龙江省企业要在流通业提高竞争力,就必须在流通业应用高新技术,推进信息化进程。笔者认为,黑龙江省流通产业信息化发展应该实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将从直接组织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创造条件和环境、提供服务为主。笔者认为,政府要扮演三个角色:基础设施的创造者,信息化的推动者,运行程序的维护者。政府在流通业信息化建设中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作为:制定并推动实施流通产业信息化政策;大力推进流通产业信息化、物流、商流的标准化;建立政府所属的或半官半民的流通信息化推广机构;进行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宣传普及;尽早制订出物流业的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的战略规划,将有限的资金合理规划,权衡使用,投入到一些亟待解决的领域,改变目前物流业各部门互不协调现状,充分利用大中城市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建立一些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全省性的物流网络,从而推动物流业向集团化、联合化、规模化方面发展;建立包括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金融结算中心等在内的,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公共增值网络服务平台,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

(二)加强流通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要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企业采购、配送、营销能力,加快商品资金周转,实施企业内部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已经被国家列入“十五”规划,全国各省市已经把企业信息化提到日程上来,我们一定要加速企业信息化的建设。目前已经开展企业信息化试点的单位,要尽快对企业信息化进行普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在“十五”期间全省大型流通企业MIS系统的普及率达到80%,中小企业MIS系统也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型企业有效实施ERP、CIMS等重大信息工程。

(三)大力发展多样化业态

目前,黑龙江省的流通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连锁店、超级市场、便宜店、购物中心等业务及代理配送制经营等形式,不但是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提高流通产业组织化和系统化程度的必然程度和过程,也是新的流通形式和信息化相融为一体的过程。在“十五”期间,黑龙江省必须抓住机遇,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提高零售业信息化的程度。

(四)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

既然电子商务是21世纪的主要贸易形式,我们就必须加大力度使其发展。要借鉴国内外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结合黑龙江省的实情,加以创新,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探索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目前,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所以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及其交通设施。发达的交通设施是流通产业信息化的基础,信息要起到促使商品货物移动更加合理的作用,就必须建立高效率的物流体系及发达的交通设施。合理规划物流配送中心,并且建立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实施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物流技术,加快物流业中运输技术、仓储技术、搬运装卸技术、包装技术、配送技术的发展。

(五)加快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结合

流通业信息化的实现,最终依赖于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大力培养既懂计算机又懂商业的“复合型人才”,具体可行的办法:一是在经济类院校开设有关流通信息化的课程,在工科类院校开设有关商业管理的课程;二是对物流企业的在职人员进行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定期培训;三是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引导高校学者及市场研究机构、机关、企业工作人员开展流通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四是引导流通企业积极与研究咨询机构、大专院校等进行资本与技术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流通业产、学、研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标签:;  ;  ;  ;  ;  ;  

黑龙江省流通业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_电子商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