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论文_谈晓聪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论文_谈晓聪

山东省胶州市李哥庄镇第二小学 266316

摘 要:德育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基本的教育,很多中小学生德育教育需要有待提高,好的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育手段来让中小学生在德育过程中将学习、修养、内化道德转化为自己的品德。学生的道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德育的教育本身也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能够更好地为自己把握未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德育方法 交往活动 创造生活 弘扬美德

一、德育教育的途径

1.科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国一直以来把德育课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中小学生德育的教育,通过教学过程把科学的知识与学习文学科学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当然,教学不是万能的,会存在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所以在实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力度,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2.家长以及教师的影响。家长要做好榜样,不要向孩子展示不好的做法,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地来教育孩子,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德育思想观念,这样在今后的生活中孩子都会自觉地遵守道德。教师在课堂上要向学生传授科学的文化知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培养正确的德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明白德育工作对人的重要性。

二、德育教育的方法

德育教育的方法分为: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说服法:成年人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的方法,让学生形成正确观点。榜样法:要给中小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进行学习,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在榜样的力量下提高自己的修养。锻炼法: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并严格要求学生进行锻炼,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不怕吃苦的精神,尽量避免让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陶冶法:创设美好的环境,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包括对人格的陶冶,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尊师爱友、团结友爱,培养学生的能力。表扬奖励与批评:适当的奖惩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德育所存在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性

学生是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德育是一个民族教育的核心内容,热爱祖国等优秀传统美德需要从小进行培养。好的美德要从小开始培养,德育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拥有的,要从生活中不断地去培养,让中小学生明白美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好的美德的必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中小学生德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社会风气过于复杂。现在社会风气越来越成问题,美德已经开始慢慢从社会上消失,由于社会生活中存在各种不和谐不文明的现象,使得很多人有德也不敢轻易发挥,当今社会好的品德已经受到很多的不良行为的考验。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美德需要在他们身上体现,中小学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守护者,形成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对于美德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多一点帮助,少一点不和谐的声音,给学生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教育体制存在缺陷。一个民族德育的好坏,主要看这个国家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我国对于德育没有明确且严格的要求,教育没有跟着时代的步伐进行相应的改革,教育只是简单地进行说教,国家没有指定出相应的德育教育的模式,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队伍,没有形成良好的德育教育体制,对于中小学生德育的教育不够重视,忽略了太多社会上违反道德的案件,以致于给人们形成错误的道德观。

3.法律对于道德的评判标准。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没有对德育有一个很明确的界限,道德问题出现没有能够制约的条例,这样就对民众没有太多的管制,误导民众德育的好坏是不受法律管制的,道德的好坏不会存在触犯法律这一说。

五、提高中小学生德育的方法

1.国家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传统的美德,开展相应的活动,把传统的尊老爱幼等美德进行放大,提倡全民进行美德传承和发展,对于那些在美德方面做出贡献的人加大表彰力度,让社会形成一种文明之风,彻底清除不正之风,把那些有违美德发扬的不和谐声音进行严格处理,把宣传做到最基层。

2.营造一个好的社会氛围。环境的好坏是关系到文明程度的,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民众共同来维护,为祖国的下一代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要把我国传统美德在下一代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3.拟定相关的教育改革试行草案。教育部门应该加大改革的力度,把中小学生德育课程的改革放在重要位置,教育是美德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的面之广,大力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形成专业的德育教师,对于学生德育工作进行周密的计划,以用来提高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贾金怀 当前德育教育中的几个新变化[J].职教论坛,2012,(12)。

[2]王新强 刘阳 德育教育的“三性”[J].职教论坛,2011,(7)。

[3]肖徐波 王晨曦 试论新时期的德育教育[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论文作者:谈晓聪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性论文_谈晓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