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论文_姜倬明

论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论文_姜倬明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滨洲电气化工程指挥部,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16)

摘要:铁路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完善和强化项目成本管理,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保持企业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了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铁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关键词:铁路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问题;措施

一、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管理和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为保护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 如返工费、停工费等)、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费、索赔费等)、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保证质量往往会引起成本的变化,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使经济效益不理想; 项目经理部存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的倾向,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不良影响。

2、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负担,加大了工程成本费用

目前,社会上向施工单位摊派的各种费用名目繁多,诸如: 赞助费、治安联防费、施工污染费、水资源补偿费、文明建设费等五花八门。此外还要支付各级有关和无关的管理部门向施工单位派出的各种形式的检查组、验收组、参观团等费用,以上这些情况不但干扰了正常的施工程序,也给施工单位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加大了工程成本费用。

3、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

目前,我国的施工项目经理部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项目内部,搞技术的只负责技术和质量,搞工程的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搞材料的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及进场点验工作。这样表面上看来职责清晰,分工明确,但项目的成本管理是靠大家来管理、去控制的。事实上,铁路施工企业的员工成本意识普遍不高。目前铁路施工企业正在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经营型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应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然而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中仍然习惯于传统的粗放的管理模式,浪费严重,亏损严重。

4、铁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监理、承包商的关系难以明确

铁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业主、监理、承包商的关系是受合同制约的经济委托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监理委托合同一经确定,项目法人不得随意变更,监理单位负责对监理目标实行控制。监理单位与工程承包商是监理与被监理关系。但是目前,业主不敢完全放权监理,而承包商认为监理是甲方派下来专门管他们的。企业大而全的传统思想难以摆脱,建设单位总想拥有自己一套齐备的人员,随自己任意指挥和摆布,以更好地贯彻自己的意图,不善于借助和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因此,目前很多铁路建设项目在施工实施阶段,凡涉及到工程造价变更的问题,均由业主代表说了算,监理往往成为虚设,根本没有发言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铁路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途径,应该是既开源又节流,或者说既增收又开支;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都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要做好铁路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成本控制管理机构。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监督、稽核等机构,配备具有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抓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系统的职责范围,形成权责明晰的成本管理体系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成本管理小组,这样形成了一个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管理意识。由技术人员抓技术措施落实,以节约工料,减少机械停置时间;由计划人员抓组织措施落实,控制工期,控制用工,增加产值,以降低间接成本;由机械管理人员控制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机械效率;由材料人员抓好材料的节约,做好定购、采买、验收、保管、领退料、修旧利废、节约代用等工作。由质量管理人员控制工程质量,保证一次达到交工验收标准,降低质量成本,由核算人员抓建立成本台帐,搞好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防止开支差错,超付欠收;由财务人员把好收支关,进行债权债务处理,综合工程成本,由预算人员抓概预算工作、设计变更、工程索赔,及时办理增减帐手续。这样,指标具体到每个部门、每个人,从而形成一个全员参与、全方位的、权责明晰的成本管理体系。

2、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主要依据,项目施工中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对投标施组中技术方案作必须的技术论证,并结合现场实际,根据规范、合同、工期等,对当期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施工方法、质量、安全等各方面作出最优的施工安排,合理配置资源,制定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的目标与措施,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使施工过程具有科学性,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生产过程中的连续性、平行性、协调性合均衡性的相互关系,它是工程施工作业的基本组合方式,是作为计算分析和合理配置各种资源的重要依据,其目的是为了使建设工程能够最经济地得以实施,从而避免重复施工、突击施工。

3、加强对分包工程的成本控制。施工企业大都将工程分包出去,一种是劳务分包,即包工不包料,一种包工包料。在劳务分包的过程中,由于分包队伍没有主人翁意识,施工企业对施工钢材、水泥、砂石、小型机具、乙炔氧气以及工具等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控制,造成钢材、氧气瓶丢失,水泥硬化、小型机具、工具接二连三领用或维修,各种油料、乙炔氧气、钢丝绳等远远超标,大大增加了项目成本。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对施工队实行分期计价结算,即与业主计量一期,与施工队计价结算一次。对施工队进行验工计价时,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工程、计划、安质等部门人员,核实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坚持验工看现场,计价先验工,拨款凭计价,留足质保金。施工企业财务必须按期核对上期完成工程量清单,与施工队签订的施工合同,及时扣除施工企业代付的各项费用,核对拨款是否超支,签署意见后报项目经理审批拨款。

4、加强铁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项目经理部必须履行施工合同,在施工合同及补充合同签定后对合同内容、风险、重点或关键问题作出特别说明和提示,向各职工职能部门人员交底,落实施工合同约定的目标,依据施工合同指导工程实施和项目管理工作,避免因合同纠纷而造成的经济损失。索赔是挽回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项目经理部在履行施工合同期间,应注意收集、记录对方当事人违约事实的证据,作为索赔的依据。按施工合同文件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合理、正确地计算索赔的时间和费用,撰写索赔文件,及时提出高质量的索赔报告,为索赔成功和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二军.浅谈工程项目内部成本控制及措施[J].科技信息.2006(S3)

[2]丁婵兰.浅谈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控制的几项措施[J].华章.2010(18).

论文作者:姜倬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  ;  ;  ;  ;  ;  ;  ;  

论铁路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论文_姜倬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