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经济法概论研究的反思&以通论调整对象的定位与演变为例_经济法论文

方法:经济法概论研究的反思&以通论调整对象的定位与演变为例_经济法论文

进路:经济法总论研究反思——以总论中调整对象的地位及其演进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进路论文,总论论文,为例论文,经济法论文,地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法和经济法学的产生是中国法治和法学研究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在经济 法对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推进功能日益彰显,经济法学在经济法研究中日臻成熟的22 年里,以经济法一般问题为对象的经济法总论研究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近年来 关于经济法学历程回顾的力作虽有若干,(注:例如,王艳林:《中国经济法学:面向2 1世纪的回顾与前瞻》,《法学评论》,1999年,第1期;张守文:《中国经济法学的回 顾与前瞻》,杨紫烜主编《经济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史际春:《改 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法学》,《法学家》,1999年,第1、2期。等等。)但专以22年 总论研究为主题的探讨似尚不多见。实际上,即使仅以总论研究为主题回顾和前瞻也是 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涉及诸多研究领域,仍有必要将论题作进一步的具体化。以总论 的研究进路展伸视线,或许是可选的诸多具体化路径之一。研究进路,一般的理解是指 研究主题、视角及其演进路径。以研究进路为题可以将体系和领域、内容和方法、层次 和角度等因素进行联结考察。众所周知,调整对象理论的研究在中国经济法学产生以来 一直处于极其特殊的理论地位。以总论研究中调整对象问题的理论地位及其演进为标本 ,其本身既是论题进一步的具体化,又是总论回顾与反思的思维路径之一。本文正是以 总论中调整对象的理论地位及其演进为例,回顾总论研究进路中的成果与经验教训,并 力图揭示对未来总论研究包括调整对象研究的某些启迪。

总论之基础:挥之不去的调整对象研究

经济法研究在中国兴起之初,调整对象问题几乎成为总论研究主题的全部。经过了中 国经济法学的三个时期的更替和发展,(注:关于中国经济法学发展时期,有两阶段说 和三阶段说。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法学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从1979年到1984年的兴起 时期、1985年到1991年的初步发展时期和1991年到2001年的走向成熟时期。关于历史分 期,另文探讨。)调整对象始终是总论研究的主题之一,并总是成为引领各个时期总论 甚至整个经济法学理论研究的前奏。

自中国经济法学产生之初的1979年“民法、经济法学术座谈会”始,调整对象问题就 始终是总论研究的主题,并经常是中心主题。是次讨论中,与会学者的论题集中于经济 法调整对象,(注:参见“关于民法、经济法的学术座谈”,《法学研究》,1979年, 第4期。)这成为经济法调整对象及其与民法等相关部门法的可区分性大讨论之肇端。三 个时期中的几乎每一次经济法理论问题研讨,调整对象问题都成为经济法总论乃至整个 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的中心主题或主题之一。较大规模和较高层次的经济法研讨会,从19 79年到2001年10月共有64次,调整对象至少在其中的56次中属主题之一。1991年以前, 它甚至是其中心主题之一。检索有关经济法总论研究论文的结果,同样是这一现象的佐 证。

而且,从我国经济法学发展阶段的界分看,各个时期的交替都是以调整对象研究的整 体性革新为标志的。(注:经济法学发展的分期,有两分法和三分法。三分法如关于中 国经济法学发展时期,有两阶段说和三阶段说。本文认为中国经济法学经历了三个历史 阶段,即从1979年到1984年的兴起时期、1985年到1991年的初步发展时期和1991年到20 01年的走向成熟时期。关于历史分期,另文探讨。两分法中,有的以1992年为分期点, 有的以1986年为分期点。以1992年为分期点的观点中,还有的又以1986年为前一时期的 两个阶段的分段点。无论是何种分法,认为它们是以调整对象研究的整体性革新为标志 ,当不无道理,尽管有直接和间接之别。)看起来暗合于经济体制变革的经济法学发展 时期的三分法,也是以调整对象研究发生整体性革新为标志的。每一次经济体制的整体 性改革,都会带来经济法调整对象研究的新高潮,并形成调整对象理论的整体性革新。 从1979年以后,1979年、1984年及1991年,分别是变革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的商 品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三个时期的区分点。根源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自觉或不自 觉地在回应着现实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法学研究,在每一次经济体制大变革提出之后, 都要对新经济体制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进行新的定位,并且这些新定位都带来了总论其 他理论以及总论整体的发展。比如1985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法学初步发展时期,调整对象 研究的高潮集中在以有计划商品经济背景下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确定上,并形成了以“经 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论”为典型代表的几种理论。(注:在这一时期产生的还有 “经济管理关系论”、“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论”等。其他在前一时期已经存在的观点 ,虽然在这一时期仍有出现,但显见式微。)1992年以后,中国经济法学开始步入走向 成熟时期。其中头3年的总论研究集中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确定上。经 过这3年的探讨和后来的完善,形成了许多关于调整对象的观点和若干较有影响的经济 法学说。(注:例如,“国家协调说”、“国家干预说”、“社会公共性经济管理说” 、“国家调节说”、“国家调制说”、“纵横统一说”,等等。)这些经济法学说,是 提出者在以调整对象为核心的基础上,对经济法总论若干重要领域的基本观点所进行的 不同程度的体系化。调整对象的地位从这些学说——尽管是同大于异——内部各观点间 的联系和不同学说相应观点间的区别中即可显而易见,甚至可以从不同学说的定名中窥 见其一斑。总观三个时期,划分中国经济法学研究的阶段不是或者主要不是以调整方式 、原则等其他理论为标志,而是以调整对象理论的整体性变革为标志的。

从逻辑推演角度考察,可以更进一步地探讨调整对象在总论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并 且还可能对调整对象理论问题之所以能在总论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之所以能几十年来如 此吸引经济法研究者视线的内在原因获得进一步认识。经济法学作为一门学科和总论作 为这门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成为论者的共识。因此,探讨调整对象理论在总 论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离不开对整个经济法学学科形成基础的一般探讨。新学科的产 生,一方面源于对原认识对象的认识的丰富并产生分化,另一方面源于新的且有必要新 立一门学科的认识对象的产生。从认识的丰富和分化来看,法学从作为一门学科到法学 分化为多门传统法学学科,是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结果。从新的认识对象产生来看, 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事物总是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当新的事物产生,人类相关研 究不断丰富并达到足以新立一门学科时,新学科的产生便不可避免。经济法学的产生当 属于后一类型。高度共识的研究结论表明,经济法现象并不是与法同时产生的。它是在 人类社会发展到传统的法现象不足以有效容纳社会关系时才产生的一个新兴法律部门。 对这一新的法现象研究获得的认识达到足够丰富的时候,经济法学即告产生。而经济法 学科的产生,则全在于对经济法的研究专门化,以实现深入、全面揭示经济法之不同于 其他法现象的特殊性的目的。因此,经济法本身及其社会意义之于其他法现象的特殊性 ,决定了经济法学研究的价值。

然而,何为经济法的特殊性,亦可谓见仁见智,言人人殊。认为最能集中揭示经济法 特质的是经济法调整对象,应是争议最小的论断。多年来法学界形成了这样的基本假设 或模式:法以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法的分门别类即建基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具体 类别;根据社会关系的不同类别,法分成不同的部门,形成不同的部门法;以某一部门 法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便成为法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因此,揭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即揭 示了经济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依此逻辑,经济法学科之存在价值,即在于经 济法现象的独特性;全部经济法现象的独特性,全在于或者首先在于其调整对象的独特 性。这也就必然奠定了调整对象在经济法学特别是总论研究的基础性地位。

当然,不必讳言,在深受中国特殊的学术体制左右的特殊学术氛围中,许多经济法学 者不得不在接受上述近乎定律的基本假设的基础上探索经济法现象的特殊性,才可能在 “既定平台”的有限空间中为经济法学独树一帜。这也是不断加固了调整对象在经济法 学总论研究中核心地位的重要客观原因。而事实上,法学界对调整对象的顽强探索,确 实为中国经济法学的地位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拓展、辐射和回映:从全部主题到中心主题再到主题之一

调整对象的独特性证明在法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并不必然表明这种独特性证明成为 法学研究的全部。恰恰相反,当人们认为独特性证明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调整对象的研 究便仅仅成为研究的主题之一。而这,在22年中国经济法学发展史中表现为一个逐步演 变的过程。

经济法学研究在中国兴起之初,调整对象的研究几乎成为总论研究的全部,如1979年8 月的经济法学术座谈会、1980年6月的“民法、经济法学术讨论会”。从1980年9月的高 等学校法学教材《经济法学》体系讨论会到经济法学走向成熟时期的初期(大致在1995 年以前),调整对象问题都是中心主题。其中,在1986至1987年、1993年至1995年的两 个小高潮期间,调整对象问题几乎成为总论研究的全部内容。虽然,分时期看,1981年 后直至兴起时期结束,除继续围绕调整对象这个中心主题外,领域曾扩展及经济立法、 (注:经济立法,并不全是经济法的立法。但是,在兴起时期其后一段时期,经济立法 基本上被理解为经济法的立法。更重要的是,经济立法对于经济法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 非常特殊的重大意义。甚至可以认为,如果没有20多年来国家对经济立法的渴求和社会 对经济立法的高度关注,不要说经济法学如此巨大发展,就连产生的情形可能都要大大 改写。因此,在认为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全部主题、中心主题时,不能否认经济产法在经 济法总论研究中所具有的同样重要的地位。只是在今天看来,经济立法早已不是或不应 是纯粹经济法的理论问题。)经济法的体系、经济法地位、经济法原则、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调整方法、经济法责任等。(注:例如,1983年10月的全国经济法理论研究工 作会议(沈阳)、1983年12月的经济法研讨会(北京)、1984年8月的全国经济法制工作会 议(杭州)等会议讨论主题,以及若干概论式经济法教材,都可以表明研讨主题在拓展。 )1985年开始的初步发展时期,总论研究领域也曾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上拓展:关注 概念表述的规范化;注重经济法体系的内部构造;经济法主体和经济法调整方法的概括 开始类型化;部门法地位及其与邻近部门法关系研究,在突出可区分性的同时,开始关 注功能的协同性;经济立法研究从强调“铺摊子”转而开始强调立法缺陷的弥补、立法 效益的提高、立法体系的完善;敏锐地觉察并研究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与制定基本经济立 法的互动,且部分地付诸实践,如第一次草拟出了《经济法纲要》。但总体上看,这一 时期的总论研究,呈现出领域上的扩张甚于内涵的深入,体系上的构架甚于填充,理论 上的“搬来”甚于“汲取”。这或许是一个学科开创时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但同时从另 一方面还折射出中国经济法学开拓者们为推进经济法体系化、学科化的历史使命感、学 术勇气和激情。而在“走向成熟时期”内,除1993年至1995年外,调整对象研究在整个 总论研究中开始从中心主题淡化为主题之一。从而,总论研究重心实现明显的位移,研 究领域的拓展和层次的深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前两个时期所没有的新辟的经济法 宗旨、经济法价值研究以及从新视角进行的经济法原则研究,在揭示经济法之于人类经 济社会的有用性及其对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的指导机理方面,获得了对经济法的新认识 ;部门法的地位研究在继续探求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与相邻部门法的可区分性的同时, 大大细化了功能上协同性的探讨,注重了可区分性和协同性的融合;在体系研究上,将 经济法体系和经济法律体系分开并从法律规范体系的构造上进行探讨渐成自觉;总体特 质研究开始超越分解的、各领域的分析,而且在总体上、贯通上去寻求特质方面有了新 进展,现代性、协调性特质研究渐成共识。特别是上述各领域的研究,无论是体现为领 域的拓展还是层次的深化,都试图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问题上获得理论支持。而且,事 实上,经济法产生发展问题研究,原理的而非杂象性的,理论的而非描述性的,获得了 前所未有的进展。

无论调整对象作为经济法总论研究的全部主题、中心主题还是主题之一,无论总论研 究领域作何种扩展、层次作何种深化,都围绕着实现揭示经济法特质的目的。一方面, 从几十年来所形成的经济法总论理论体系来看,调整对象是牵动总论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关键点。对经济法调整对象认识的不同,直接地导致经济法概念的界定和经济法体系的 构想的不同,并对经济法价值、宗旨和原则的解读,经济法上的法律关系和经济法的调 整对象方式的分析、经济法立法思想和实施机制的确立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 这些问题都成为调整对象理论在不同方向上的辐射,成为对调整对象理论的辅助性支持 ,成为揭示经济法特质的总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诸多拓展都表明: 经济法总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既是总论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深化的过程,也 是以调整对象为核心向周遭辐射并时时回映着这一核心的历程,从而也是经济法各层次 、各维度的特质不断被揭示的历程。

特质与体系化:总论研究进路的缺陷、原因和前瞻

20多年的总论研究,从何处来,往何处去,这是关于经济法总论研究进路反思所需要 探讨的。以调整对象为例,当论者可能为重心位移,为对调整对象的关注不断减弱而叹 息“三代以降,文化下移”时,我们却感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 济法总论研究的进路是出处不平凡、路上多坎坷、去处在明晰。进一步的分析仍以调整 对象为例并顺着前文的思路进行。

1995年以前的10多年里,在特定的学术环境中,调整对象问题成为确立经济法现象与 传统部门法相比之“新”的唯一研究进路,进而成为论证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特异性 的重要甚至唯一的理论武器,长时期维持着中心主题的地位,并几乎成为经济法总论研 究的全部主题。由此从反角度看,在肯定调整对象的重要地位,肯定多年来调整对象研 究成果的同时,应当意识到,多年来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过于强烈地关注调整对象,不 能不说是总论研究进路中的缺陷之一。其后果至少包括:过多消耗了研究者的注意力, 淡化了许多需要关注的重要论题的研究,影响了总论体系的形成;过分强化了与相关部 门法之间的可区分性屏障,淡化了法的体系中诸多部门法之间的协同性和整个法体系的 系统性,并反过来影响了经济法理论和其他法学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进而也一定程 度上被迫扩大了经济法理论与所谓法学主流理论的距离,使经济法理论边缘化趋势日渐 明显;影响了部门经济法“小总论”的研究,使“小总论”要么成为总论的翻版,要么 成为对总论的“离经叛道”;催化了经济法学界内部许多有意无意的、无谓的,甚至演 变为“新意识形态”的论争,影响了经济法总论研究中基本共识的形成,并事实上有可 能影响了学界理论的融合和学者们的团结协作。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虽然将上述后果 十足地归因于对调整对象的突出有失偏颇,但如果认为上述后果不同程度地可以归因于 总论研究中过分突出调整对象,恐怕并不为过。

如前所述,在建国后法学界已经形成了法是调整对象的基本理论假设之后,对在中国 新出现的经济法现象进行初始研究以明确其本质时,(注:本文在许多地方不用“本质 ”,而用“特质”、“特征”、“特异性”等词。)除了从调整对象入手是“正统”进 路之起始外,要么是旁门左道,要么放弃研究。所以,兴起之初的几次研讨会,调整对 象问题成为其研讨的全部主题,其根本原因即在于此。这种现象,在中国法学界关于其 他法部门的研究中都不曾有过或者不曾如此强烈过。之所以如此,除上述学术体制原因 外,还因为下面诸方面的因素:一是经济法现象在当时仍属于新兴的法现象,人们察觉 其产生不过几十年时间,经济法理论积累和法学界对经济法的共识都极为有限。二是经 济法现象本是现代市场经济时代为解决经济社会纷繁复杂问题而产生的,并不特别直观 和感性,它与传统法部门并非于完全相像的层面、维度、方式存在。用传统理论和方法 认识经济法现象难免会感到“剪不断,理还乱”。(注:即使到了《民法通则》颁布后 ,仍有许多论者仅仅从主体上将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在调整对象上进行区分,结果此 进路是无果而终。1992年以后,影响较大的几种调整对象的观点自觉不自觉地摆脱纯粹 主体式的界定模式,正反映出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在主体上的特殊性。而这,仅仅只 是经济法与传统部门法不是一个层面和维度的表现之一。)三是经济法现象在中国1979 年开始大量出现以后直到1995年,由于不具备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与现实经济问题“密 切联系”的经济法研究一时难以从现实中获得充分的经验素材,即便形成了某些理论成 果也难以获得经济现实的实证。四是由于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社会现象这个基本假设, 连同所根基的哲学基础,在中国具有特别地位。而且,在中国法学还没有多方位学习借 鉴国外法学学术时,全盘吸收苏联法学理论以应付20世纪70年代末期法学复兴的一时之 需不可避免。其中,包括经济法学研究在内也吸收了其法学的基本假设、研究进路,同 时也承继了苏联法学界延绵50多年的民法、经济法部门法地位之争。(注:前苏联从20 世纪20年代开始,民法、经济法的部门法地位之争便随着其经济体制、意识形态而起伏 浮沉。中国关于民法与经济法关系及其部门法地位的争论,虽时间跨度还不至于那么长 ,但其参与规模、涉及的领域丝毫不逊色于前者。80年代后期甚至有惊人的相似。另见 孙皓晖等《经济法民法学派之争的历史启示》,《中外法学》,1989年,第1期。)而将 诸多原因集于一身在其他部门法中也都不曾有过。

如果转换视角来试图考察一下为什么要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其目的何在时,我们发 现显而易见的是,调整对象的揭示本身并非目的,它仍然只是手段。就学科层面即直接 目的来看,经济法总论研究之目的在于从总体上揭示经济法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多维度 特质,终极目的则在于为整个法特质的揭示和现实法律体系的完善,为法特别是经济法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的福祉做出理论贡献,同时满足人类的求知欲 。那么,能够实现直接目的和终极目的的整个经济法研究都应当是经济法学应当涵盖的 领域和达到的层次。其中,一般性特质的探索则都应当是总论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调 整对象,仅仅只是经济法许许多多特质性问题中的一个,尽管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个 。需要从一般层面揭示经济法之特质的总论问题还非常之多。有的从未涉足,有的刚有 所研究,有的仍然处于混沌状态。试扼要论之:

一是经济法上的法律关系研究。法律关系研究,是揭示在法律规范之下主体间关系基 本内容的探索,是贯穿法学理论特别是部门法理论的一根红线,是解剖法律情景下社会 关系的实验分析,是揭示不同部门法特质的重要方面,是实现总论体系化的又一关节点 。法律关系研究如此重要,但极其遗憾的是,经济法上的法律关系研究尚处于混沌初开 的状态。在1992年以前的经济法理论框架之下,形成了若干关于经济法主体的研究,其 中不乏颇具阶段性价值的成果。(注:可参见张士元:《谈谈经济法主体的范畴和分类 》,《青海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刘文华:《中国经济法主体理论问题探讨》 ,《1983年10月全国经济法理论研究工作会议大会发言材料》;李中圣:《经济法主体 的分类新探》,《法律科学》,1990年,第4期。)但在中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渐形成,经 济法的核心和边缘在逐步廓清之后,经济法上的法律关系又成为空白状态。经过近10年 的发展,已有研究者注意到经济法上法律关系几近空白状态之严重性,于是法律关系研 究之一的主体研究又被个别地提出来,并鲜有进展。(注:张守文:《略论经济法上的 调制行为》,《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该文中对经济法主体进行了基本的 类型化,并提出了经济法上的行为的概念类型。)然而,这还只是开始,需要深入研究 的问题,如经济法上的权利、经济法上的义务,甚至经济法上的客体,都仍处于空白地 带。

二是经济法上的责任问题研究。没有了法律责任,部门法理论就难以获得现实社会生 活的支撑力。以前经济法学有关论著所讲的经济责任,事实上是传统法学所归结的民事 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外在承担方式之一,早已不应当将其与经济法责任等同起 来。时至今天,仍然有不少论著甚至教科书将二者等同,这表明这一问题的研究仍然十 分模糊。至于经济法责任主体的确立、经济法责任成立要件、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经 济法责任的实现机制等更深一层的问题,就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三是经济法实施机制研究。这与法律责任有关,但又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2000年, 法院系统以推动司法改革为题变更经济审判庭名称,有学者在进行相关探讨过程中提出 经济法可诉性相对较弱,经济法实施领域和途径与传统部门法有所不同等诸多有价值的 观点。(注:可参见盛杰民等的论文,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第3卷,中国方正出 版社,2000年;颜运秋:《经济审判庭变易的理性分析》,《法商研究》,2001年,第 2期。)但不可否认,没有一套与经济法相应的,归咎经济法责任、实现经济法上的权利 的诉讼程序制度,是导致审判机关改弦易辙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部门的做法之正误自 有历史评说,理论工作者多年来对如此重大的领域关注不够,对这方面的理论贡献不足 不能不说是失误。(注:关于经济公益诉讼的研究是新近的重要探索。见,韩志红、阮 大强:《新型诉讼——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0年。)即便是 关于在行政领域的经济法实施机制研究,除了主要为立法完善服务所进行法社会学研究 外,专门性的实施机制研究也显得苍白无力。

四是总论分论的体系化研究。应当说,近几年在总论分论的整体性上迈出了较大的步 伐。(注:例如,杨紫烜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肖乾刚、程宝山主编《经济法概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年;等等。)但是,现 状还不容乐观。总论分论“两张皮”、“小总论”过于薄弱现象远未克服,总论内部体 系化也还有漫长的道路。固然,诸多空白点的填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关注总论分 论体系化,并进行专门研究,这又是一个薄弱地带。一门体系化不够的学科,是很难屹 立于学科之林的。

五是学科方法论研究。这并非空白地带,而是相对不足。在1986年前后和1995年后, 关于学科方法论研究曾几度提升,并且亦有不少成果,但离持续的、突破性、体系化的 方法论研究还有较大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问题已经引起论者的注意,一些学者 进行了新角度的尝试,有的并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注:例如,程信和:《发展、公 平、安全三位一体——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探析》,《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 1期;张守文:《经济法学的基本假设》,《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工作论文》,2001年 。)

六是经济法学理论通俗化的研究。应当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中任何重大的经久不衰 的学说,其基本理论无不是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甚至因琅琅上口而成为家喻户晓的理 论,这是真理传播的规律之一。中国经济法学走到今天来之不易。多元化的甚至是标新 立异的理论抽象进程固然也是探索和印证真理的必由之路,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对探索和 印证经济法真谛还显得特别必要和重要。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把多元化的、繁杂而深奥 的论证过程还原为简明实用,解决实际问题,并为普通的立法、司法、执法人员乃至法 学院的学生喜闻乐见的经济法基本理论,那么,不难预见,诞生于改革开放实践的中国 经济法学将有最终被实践远远抛离的危险。

七是经济法学术史的研究。固然中国经济法学自产生距今仅有20多年的历史,同民法 学、刑法学等传统法学学科的悠久历史尚有很大的差距,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历史。如 果人们赞赏以“忘记过去就是自我背叛”作为座右铭的话,好好地回顾、清理、总结这 段不太长但非常丰富、深刻的学术史,不能不说是一件有益于经济法学整体发展的重要 工作。

八是经济全球化的法律规则与国内经济法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研究。例如,WTO规则之 所以被人们理解为规范成员方政府的法律规则,从本质上说,无非是因为各成员方政府 行使管理对外经济贸易的职能必须接受并主动发挥WTO这一国际经济交往规则的协调。 国内经济法不仅是规范本国经济运行主体的法律,也是规范一国政府管理经济行为,防 止国家经济管理职能滥用的法律。两者的天然联系显而易见,但两者链接的理论基础、 基本方式和手段,以及两者相互影响的规律,则是又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经济法学 总论课题。

标签:;  ;  ;  ;  ;  ;  

方法:经济法概论研究的反思&以通论调整对象的定位与演变为例_经济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