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生态水利设计原则的探讨论文_冯达岗

基于现代生态水利设计原则的探讨论文_冯达岗

广西科瑞德勘测设计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2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同样也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水利工程的诞生其本质目的就是更好地协调水资源的使用,为人们带来一定的便利,但是水利工程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生态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生态水利设计逐渐的成为了未来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现代生态水利;设计原则;水工保持;生态效益

引言: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加大,但是,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影响河流水域的流速与水温等,为了减小水利工程施工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构建合理的生态水利工程至关重要。

1生态水利的相关概述

当前社会上最关注的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生态问题即是协调好人、社会、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三者之间不会出现矛盾,使三者能够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以往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大多都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现如今的水利工程建设必须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这种情况下,生态水利设计便成为了人们首选。生态水利本质就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能够同时加入生态这个理念,将生态与水利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落实我国保护环境的国策,将绿色的概念贯穿到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当中。然而我国传统的水利工程往往只是注重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并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仅仅只是为了满足人们自身的需求,反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当下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传统的水利进行一定的优化处理,不仅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还能够极大的保护生态环境,使得整个水利工程都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

2现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原则

2.1保证水域生态整体性的原则

水域本身就有着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在现代生态水利在设计的同时要注意与周围水域的衔接,因为这样可以很好的保障水源的流动性,不仅如此,通过与水源之间相互衔接还可以很好的保护水生生物的活跃性,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较强的分解与净化能力。所以现代生态水利设计需要以保证水域生态整体性为原则。

2.2物种共生互补的原则

生态系统各个物种之间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变的,各物种之间也是以相互依存的关系生存的。所谓共生,也就是各个物种之间互惠互利。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极容易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现代生态水利设计要遵循物种共生的原则,使得整个生态系统能够得到平衡的发展,这样就可以使得生态平衡能够得到较好的维护。

2.3保持水土的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注意周围的水土保持,这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做到水土的保持最简单的方法便是通过植树来实现,以此来加强水土的保持。除了通过植树的方法还可以建设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的作用是很大的,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涵养水分,在洪水季节大程度的分流,更有着极其强大的天然净化能力,从而促进水资源的良好循环,有利于改善水质,实现水土的保持。现代生态水利水利的设计必须要以水土保持为基本的原则,这是新时代的要求。

2.4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设计人员要严格遵守整体性原则,并对河流与周围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修复,做好相应的规划与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比较大,施工周期较长,设计人员要根据河流的自身修复能力,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改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还要结合河流的整体性,根据其结构特点,将河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有效的整合,制定科学、高效的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方案,在提升河流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的同时,保证生态水利工程结构更加完整。除此之外,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还要遵守反馈调整式设计原则,并模仿成功的河流生态系统,打造稳定、安全的生态水利系统。河流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外界环境要求较高,因此,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要根据自然系统运行特点,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有效的调整,减小外界环境对生态水利工程正常运行的影响,保证河流生态水利工程能够更加安全、可靠的运行,有效提升自然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3.1改造工程不协调

我国水利工程发展时期较久,已建立的水利工程较多。因此,为降低工程建造的成本,多是在现有的水利工程上改造,使其成为生态水利工程。但从实际改造效果来看,改造后的水利工程缺乏协调性。水利工程在修建之初是根据当地的环境及发展需求进行设计的,改造势必对工程原本的协调性造成影响。此外,生态改造会改变工程的功能与结构。而水利工程结构与功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在改造过程中很难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所以这一问题较为严重。

3.2环保设计水平低

首先,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生态环保方面的考虑存在严重的不足,相关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水平较低。这就导致工程设计的生态环保的功能较弱,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其次,设计时未依据生态设计原则进行,导致设计工作的实际效果难以达到预期要求。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导致其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较多,所以必需遵循设计的原则。但在实际的设计时,设计人员多以自身经验为标准,而忽视设计原则的指导性作用。最后,我国幅员辽阔,纵横跨度大,使水利工程所处的生态环境差异性较大。这导致不同地区的工程设计没有明确的设计标准作为参考规范,从而严重影响其设计的准确性,降低设计水平。

3.3缺乏优秀的设计人才

首先,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起步较晚,导致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育水平较低,使得优秀设计人才极度匮乏。其次,与国外相比,我国缺乏促进设计人员学习进步的资源,加之福利待遇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优秀人才极易流失。

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问题的处理措施

4.1提高环保设计水平

首先,提高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对环保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水平,以提高生态环保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其次,提高设计人员对设计原则的重视,严格按原则要求进行设计。以保证生态水利工程对生态多样性等功能的修复与保护,同时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工程设计的经济性。最后,根据生态环境的差异性,进行差别设计,以施工地的实际资料为参考,制定设计标准。

4.2建立完善的资料库

水利工程部门应在原有资料库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资料全面、信息完整,数据具有时效性的资料库,从而提高设计人员获取信息的效率、保证信息全面、详细,促进设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4.3加大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

首先,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并丰富教学资料,以提高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才的培养水平。其次,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国际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这可降低学生因深造出国的概率,提高保留优秀人才的可能性。最后,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福利待遇,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时,加强学生爱国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祖国建设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避免优秀设计人才的流失。

结束语:

生态一直以来就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水利工程的建设又是人们最为重视的,因此,必须要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极大的破坏了生态环境,并不适用于当前社会的发展,所以,当前的生态水利设计必须要坚持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莹.现代生态水利设计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4(21):145-146.

[2]张伟.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9):258.

[3]吴子斌.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8):78.

[4]周桃志.浅谈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现代经济信息,2014(15):411.

[5]罗国栋.水利设计环节中生态化理念环节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231.

论文作者:冯达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  ;  ;  ;  ;  ;  ;  ;  

基于现代生态水利设计原则的探讨论文_冯达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